你會怎麼解釋信仰?而對你來說,信仰存在的意義又是甚麼?
2013年的台灣彰化,一個在過去幾乎不會有多少人知道的宗教,在一夕間聲名遠播,所有台灣人都知道了這個神秘團體的名字,它叫日月明功。但它的名聲,卻是臭的。
一場涉及謀殺的社會案件,讓所有島民和島上媒體開始熱衷於膚淺地理解整體事件及推敲事情源委。一時間,揪出並討罰戰犯變成全民運動。雖然這裡的人始終都熱衷於參與抓戰犯和揶揄司法等運動,但與此同時,也別忘了去了解和思考受害者和受害者家庭的脈絡。紀錄片《回家的理由》便為此提供了一些多數人少有機會觀察到,關於整體事件的另類線索。
上個周末到雲林斗南散步,也到了火車站旁的68電影館看了《回家的理由》的巡迴放映和導演座談。可惜的是,也許是行銷力道和參與活動人數過少的關係,映後座談因此取消,改成了觀眾私下提問。
《回家的理由》是入圍了2020年台北電影獎最佳紀錄片的作品,整部片聚焦在案件中倖存的女兒之後的平凡生活。身為主人翁摯友的導演張明右,也透過了攝影機,見證了女兒在返家後,從逃避、面對、理解、釋懷,再重新學習愛的過程。導演選擇將沉重的題材,藉由鏡頭語言輕輕放下的手法也讓我非常喜歡。
在雲林的巡迴放映場次結束後,接下來導演也會帶著這部作品拜訪高雄和台南,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回家的理由》的粉專了解相關的訊息。
一切都來自平凡
有時候很難想像,平凡的人會無意做出罪惡的事,而許多罪惡都出自於平凡的人事物。單就這起謀殺案,多數人會將矛頭指向日月明功教主。沒有異議,教主是個心理病得不輕的病人,也是悲劇的根源。
受害者的母親在事件後被判有罪也如期入監服刑,得到了應有的懲罰。但就這樣嗎?有沒有更多東西是身為旁觀者的我們可以去看看的?
透過鏡頭,片中描述的多數篇幅幾乎都是平凡的生活。因為罪大惡極的事情,可能往往立基於再平凡不過的家庭。而再平凡不過與罪大惡極也往往是一體兩面。在贖罪後,他們往往也只是回到平凡的狀態。
但一切都會走過來的。
時間終究會給出答案,而事件中女兒與媽媽的答案,只是愛。
愛才是可怕的源頭
隨著《回家的理由》劇情的推移,我們也逐漸意識到,一切的源頭,也只是愛。
媽媽無意間將自己的愛無限上綱,直到無法收拾的地步,也為此付出了應有的代價。回過頭來看,她依然是那位溫柔,且深愛著孩子的母親。
信仰是甚麼?對筆者來說,它是人脆弱心靈的依靠。某些情況下,它甚至可以是某些人的必需品,如同陽光、空氣和水。信仰在媽媽無依無靠的脆弱心靈中長成了惡,最後卻又被愛擊退。而或許,世界上最無堅不摧的信仰,就是愛也說不定。
『我們都熱衷表象,卻忽視核心。這裡說的是少數非主流和極少數商業,或許有些主觀的電影筆記。不區分受眾,不顧及特定族群喜好。更新速度極慢,頻率極低,且品質難以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