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機車沒什麼研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台灣某些對騎乘需求較高的車友,常常會嫌棄台灣國產車說,就哪幾個破引擎換殼換外觀就重新上市,台灣的車廠就是沒競爭力,把國產車嫌棄到沒一塊好的。

但以筆者所認識的外國族群,至少在東亞,無論是越南、中國、香港、甚至是日本,對於台灣的速可達或是商用小車可是讚譽有加的,為什麼這些地方的消費者和台灣車友的評價會這麼兩極化?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

1.頂尖車友的需求其實非常小眾

喜歡分享自己騎車生活的車友,其實在消費者數量的觀點來看是極少的一群,無論是騎跑車、嬉皮車、復古車還是暴走族,全體在台灣不會超過三十萬人,當然這些人的消費能力比較好,相對來說有錢有閒,但是在人數上是最少的。但是這些人的意見也是最多的,他們會要求車的馬力、扭力、車體剛性、歷史源流、風格...諸如此類的,相對比較花錢的東西。但是絕大多數的消費者不是這種人。

2.最大的消費族群是買菜車

台灣大約有2000萬人能夠騎摩托車,這些人主要的需求是什麼?簡單說就是從A地移動到B地,無論他是為了上班上課、買菜、送瓦斯、作外送,其實摩托車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移動。那麼依台灣的路況,需要怎麼樣的車來做移動呢? 

3.三十年前的摩托車已經能夠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 

絕大多數台灣人的移動需求,一台野狼125、一台豪邁、迪爵、風光就已經可以搞定了。這些車頂多10多P馬力,扭力頂多1.多公斤米,但是在台灣的街頭,這樣就已經夠了,反而最重要的是可靠性和油耗。 

4.近幾年摩托車所添增的非必要環保與安全裝置 

其實環保法規與環保裝置沒什麼用,大家都知道驗排氣可以調,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就政府不知,而強制ABS其實也沒有必要,我始終認為會撞的就是會撞,裝了ABS那些亂騎的屁孩一樣會仆街。 

強制噴射引擎與ABS大大的提高的車的售價,也大幅地降低了車的可靠性,電子設備太多的結果就是壞在哪裡我們也不知道,經常就是整組換掉了,甚至整台報廢了,這對消費者而言當然是很不愉快的事情,這也間接導致了大量的老車整新後重新上市。

真的不要小看你那些沒有環保規範的舊行照,行照上面的資訊越少,那張行照就愈值錢,不要隨便把車報廢了,你還有停牌這個選項可以用,而且停牌還是能過戶的,讓新買家把車帶回整理修好再驗就可以了。 

5.所以回到原本的問題 

因為台灣,甚至全世界最大的市場需求是通勤用小車,當然台灣車廠會先把這塊做好而不是去研發大型四缸引擎之類的東西,因為這些車的銷量很少,甚至只有小車的1/100之一,在台灣這種地方賣這個又有日本歐美進口車競爭,一定賠錢的。

6.那為什麼日本歐美能做頂尖性能的大型機種

因為他們有錢人的比例比台灣高很多。台灣其實就是一個東南亞國家,比越南柬埔寨好點,但是比日本香港新加坡完全比不上,你要整體經濟繁榮程度能趕上1980年代後的美國,你才會有那個市場支持頂尖性能車種。


raw-image


結論:

所以不是拿什麼野狼金勇愛將去比Honda、Kawa、Suzuki了,這些車本來就是商用車了,要用商用車比商用車,日本人做的商用車也有很多的性能大概是10多P,1kg-m這樣的性能,而且還賣的比台灣的摩托車貴很多。 

台灣摩托車廠是不是技術落後呢?以多缸大型引擎來講當然是,但是一個強盛的製造業一定要有一個繁榮的經濟環境才能支撐,日本人當初做高級車種也是都外銷歐美才漸漸打開銷售量,而台灣的瓦房店次序排在日本之後,自然要做到那種程度還很有得等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普通人的勇氣
25會員
13內容數
難度恰到好處的任務。不會無聊, 但也不會失敗。成功最大威脅不是失敗, 而是無聊。
普通人的勇氣的其他內容
2024/12/28
我們的社會很奇妙的是,一方面在行為上追求著財富,另一方面卻在嘴巴上誦念著人都是平等的,財富不重要。事實上觀察社會,不愁錢的人才表現得出舉止良善,相貌堂堂,有禮彬彬。 而沒錢的人則是常與各種惡習和犯罪連結在一起,諸如酗酒、抽菸、各種物質濫用還有情緒失控的場景,都伴隨著「貧窮」這個背景音樂。貧窮的聖人
Thumbnail
2024/12/28
我們的社會很奇妙的是,一方面在行為上追求著財富,另一方面卻在嘴巴上誦念著人都是平等的,財富不重要。事實上觀察社會,不愁錢的人才表現得出舉止良善,相貌堂堂,有禮彬彬。 而沒錢的人則是常與各種惡習和犯罪連結在一起,諸如酗酒、抽菸、各種物質濫用還有情緒失控的場景,都伴隨著「貧窮」這個背景音樂。貧窮的聖人
Thumbnail
2024/12/26
當你遭遇困難的時候,通常有兩個途徑可以遵循。第一個是把問題推給外在世界,然後自己保持原狀。第二個是把問題扛在自己身上,讓自己改變來脫離困境。當然也許真的有些時代可以讓一大群人去改造社會,這叫做革命。但顯而易見的,革命並不常有,且革命之後的世界不見得會更好。 但你若願意花一點時間審視自己的問題,
Thumbnail
2024/12/26
當你遭遇困難的時候,通常有兩個途徑可以遵循。第一個是把問題推給外在世界,然後自己保持原狀。第二個是把問題扛在自己身上,讓自己改變來脫離困境。當然也許真的有些時代可以讓一大群人去改造社會,這叫做革命。但顯而易見的,革命並不常有,且革命之後的世界不見得會更好。 但你若願意花一點時間審視自己的問題,
Thumbnail
2024/12/26
Elon Musk說在現代社會大多數的知識與技能都能用很低的成本學到這件事情。當然Elon自己本身也是有用腳移民過,他也很清楚他的學習與夢想如果在政局動盪的南非這句話可能就不太成立,他若更倒楣一點出生在烏干達或是坦桑尼亞的話,更可能的是連活著到成年都辦不到。 但認真說,在台灣從至少小學到中學的
Thumbnail
2024/12/26
Elon Musk說在現代社會大多數的知識與技能都能用很低的成本學到這件事情。當然Elon自己本身也是有用腳移民過,他也很清楚他的學習與夢想如果在政局動盪的南非這句話可能就不太成立,他若更倒楣一點出生在烏干達或是坦桑尼亞的話,更可能的是連活著到成年都辦不到。 但認真說,在台灣從至少小學到中學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剛接觸老車的初心者或玩老車一陣子的玩家,加入相關社團後常發現不知道該去哪維修自己的愛車?也許出於自己想研究老車的心態,或是真有困難需要專業解決,有時詢問老手不見得可以得到需要的答案。基於資訊共享的概念,作者親自訪談還能維修老車的車行,請教師傅維修的經驗及開業車行的小故事來與大家分享:
Thumbnail
剛接觸老車的初心者或玩老車一陣子的玩家,加入相關社團後常發現不知道該去哪維修自己的愛車?也許出於自己想研究老車的心態,或是真有困難需要專業解決,有時詢問老手不見得可以得到需要的答案。基於資訊共享的概念,作者親自訪談還能維修老車的車行,請教師傅維修的經驗及開業車行的小故事來與大家分享:
Thumbnail
銀輪的巨人書中第五章節提到的就是日本是如何將世界第一的自行車生產製造出口大國王位(70~80年代),一步步拱手讓給台灣的。 我認為,台灣在某個程度也正在步上日本的腳步。 應該說,接下來幾年台灣應該好好的思考自已在全球自行車供應鏈的角色與定位。
Thumbnail
銀輪的巨人書中第五章節提到的就是日本是如何將世界第一的自行車生產製造出口大國王位(70~80年代),一步步拱手讓給台灣的。 我認為,台灣在某個程度也正在步上日本的腳步。 應該說,接下來幾年台灣應該好好的思考自已在全球自行車供應鏈的角色與定位。
Thumbnail
在台灣,平均每1.6人就有一台機車,台灣機車工業發展60多年,從整車進口,到如今自製率九成以上,這一路是怎麼走過來的呢?
Thumbnail
在台灣,平均每1.6人就有一台機車,台灣機車工業發展60多年,從整車進口,到如今自製率九成以上,這一路是怎麼走過來的呢?
Thumbnail
前文參考: 漫談個人心中較完美的股東行動主義情境。 2023年1月22日 在三陽工業股東會結束後,再看看年初這篇舊文,感觸頗深啊!
Thumbnail
前文參考: 漫談個人心中較完美的股東行動主義情境。 2023年1月22日 在三陽工業股東會結束後,再看看年初這篇舊文,感觸頗深啊!
Thumbnail
不知你可曾注意到,如今台灣乘用新車市場B-segment以下的平價選項已所剩無幾,然而對照目前大環境經濟條件,理論上應該是這類車款要大放異彩的時刻,那麼造成此等反差的背後原因究竟為何?難不成大家普遍都口是心非,「嘴上說沒錢,在家狂數錢」?透過本文筆者將分享自己的看法,或許事實跟你想像中完全不一樣。
Thumbnail
不知你可曾注意到,如今台灣乘用新車市場B-segment以下的平價選項已所剩無幾,然而對照目前大環境經濟條件,理論上應該是這類車款要大放異彩的時刻,那麼造成此等反差的背後原因究竟為何?難不成大家普遍都口是心非,「嘴上說沒錢,在家狂數錢」?透過本文筆者將分享自己的看法,或許事實跟你想像中完全不一樣。
Thumbnail
今天看到兩篇國外媒體的報導,再回想幾年之前的輿論風向,心有慼慼焉。 以下分享此兩篇報導以及翻譯,在此不多加評論,僅寫些心得:
Thumbnail
今天看到兩篇國外媒體的報導,再回想幾年之前的輿論風向,心有慼慼焉。 以下分享此兩篇報導以及翻譯,在此不多加評論,僅寫些心得:
Thumbnail
台北國際自行車展 逐字稿 疫情永久改變生活型態,民眾騎乘自行車、電動自行車的生活已回不去。雖然目前自行車面臨低階通勤產品砍單,但業界普遍看好高階、運動休閒、電動自行車需求持續上揚。 供應鏈混亂只是短期,業界現在積極投入三大方向,分別是短鏈供應、數位轉型(雲端聯網、虛實整合)、以及淨零碳排。
Thumbnail
台北國際自行車展 逐字稿 疫情永久改變生活型態,民眾騎乘自行車、電動自行車的生活已回不去。雖然目前自行車面臨低階通勤產品砍單,但業界普遍看好高階、運動休閒、電動自行車需求持續上揚。 供應鏈混亂只是短期,業界現在積極投入三大方向,分別是短鏈供應、數位轉型(雲端聯網、虛實整合)、以及淨零碳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