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嘴巴地,開了方格子戶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認識方格子(及其前身SOSReader),已是2017年尾至2018年頭左右的事情。2017年下旬,Facebook華語圈牽起又一波「移民潮」的時候,Medium成為了不少寫作者和讀者的其中一個落腳地。當時自己也在Medium開了戶口,亦因為閱讀量不斷上升,用了不足二十天就決定成為付費會員,也漸漸由一個純讀者,演化為偶爾會生產文字垃圾的人。

儘管當時在一些台灣文友的文字裡也認識了SOSReader這來自台灣的寫作平台,以及看著它更名為方格子,但過去近三年的時間,一直都只是在做CD-ROM,沒有登記成為會員。縱然方格子以華語為本位,對作者的支援絕對比(有意無意地)無視華語的Medium為佳,但畢竟自己不是專職寫作,無力同時兼顧多個平台,而在以前的文章,也有提過自己總是覺得方格子作者群的整體寫作題材相對不太切合自己的閱讀需要。無疑,方格子也有不少用心去寫、題材出眾的作者,但對自己來說,在Medium找到對口味的文章的機率,仍是比方格子為高。

2018年,運用了區塊鏈特性創立的寫作/公共討論平台Matters(下稱馬特市)誕生了,它成功匯聚牆內(及從中國走出來的)相對進步和批判的網民和知識份子的聲音,這是馬特市吸引我的地方,也是馬特市(一個暫時並無其他寫作/討論平台能替代)的特色。縱然自己沒有參與它正式開放前的內部測試,後來也登記了戶口及開通了寫作權限,不過馬特市早期相對專業和嚴謹的氛圍,讓自己也沒有把所有文章同步於Medium及馬特市發佈,在對其他文章發表回應的時候,也會稍加深思熟慮。直至去年十月,馬特市全面接入LikeCoin生態後,一大堆來自不同寫作平台的文友相繼「進駐」馬特市,令平台的氛圍變得(相對)輕鬆多元,自己於2019年尾才決定把所有新發佈文章「兩台同步」。

2020年初的馬特市發展篷勃,文友間熱烈的互動,站方也(自行/邀請文友)發起了不同的寫作活動,以文會友風氣熱烈,確是一段美好的時光,自己也有好一段日子花在馬特市的時間遠超Medium及其他網站。而武漢肺炎的爆發和全球大流行,因著阻截疫症的傳播,不少人只能跟他人保持社交距離而蹩在家中,自己也多了時間游走不同的寫作平台。那段時期的馬特市,有不少在牆內的主流媒體無法讀到的抗疫經歷記述,以及有關疫情的政治面向討論和反思,令人大開眼界之餘也獲益良多,縱使有馬特市的「市民」反映過覺得政治社會議題太多,弄得污煙瘴氣,可我覺得這才是馬特市的本質。

與此同時,作為一個在2018年已接觸LikeCoin的讀者,一直認同其「化讚為賞,回饋創作」的理念,方格子接入了LikeCoin生態,也增加了自己在這個平台尋找好文章,再去點讚的動力(當然,副作用會是每一下點讚的含金量進一步被攤薄)。

2020年過了九個月,世界已變得天翻地覆,而馬特市的平台生態,也經歷了好幾次的演化了,只是我覺得它距離公共討論、知識生產的願景,已越走越遠。現時在馬特市看到的熱門文章,生活記述不僅佔比越來越重,這些文章獲得的點讚,也往往比深度嚴肅的社政類、知識性文章來得更多,這是我一直感到不以為然的。記得有一位文友說得很好,馬特市的文章都採用IPFS分散式節點儲存,而節點的運作和維護所需成本不菲,倘若節點都被生活小品類文章佔據了,是一種資源上的浪費。在這個大時代裡,真正需要留住的意見和記錄,就會失卻了一個可以永久保存的機會。

此言絕對無意鄙視生活小品類文章,我只會說,這類文章跟馬特市的nature,是一種錯配,在其他平台發佈,倒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坦白說,如文友 IF 所言,社政類文章寫得太多(而且來來去去也是那『三幅被』),作者寫得生厭,讀者也會看得沉悶。香港由反送中走至國安法,極權治下的大時代,自己也會有種認為需要留一把聲音留一段記錄的覺悟,以抗衡極權的歷史扭曲,但當同一類勸勉已寫過不少次,也有不少人在事情發生後已很快寫了同樣待分析和感言,自己又會產生一股「不知還有甚麼可以寫」的矛盾狀態。生活小品類文章,自己有時也會想寫,只是當認定馬特市不是一個發佈這一類文章的合適平台的時候,要在Medium以外爭取多一點點的讀者,就要多開拓一些渠道了。Medium長期忽視華語用戶,令華語文章曝光度低迷,加上多次更改付費牆的收益分配,也趕走了不少華語用戶。但畢竟使用了接近三年,多少也有一定累積,而且仍有不少的內容只能在Medium找到,所以自己仍然不會放棄Medium。方格子在華語寫作平台裡,當然也不是完美的一個,有關不同寫作平台的利弊對比,在Medium、方格子和馬特市也有不少文友寫過了,但作為擴張一下文章的接觸面,方格子則也屬無傷大雅。

日後的文章,如跟社會、政治、大時代不太相關,只會在Medium和方格子發佈,不會同步至馬特市,但要重申,這絕非自己對馬特市的不信任,只是平台運用上的一種分工。昔日在Medium發佈過的一些舊文章,暫時也未有轉載至這邊的打算,新的文友如有興趣,可轉到我的Medium瀏覽,所有我曾在Medium發佈過的文章,都沒有放在收費牆裡,可隨意閱讀,也歡迎在文章結尾的LikeButton點讚支持。


近來台灣亦有另一名為「探路客」的博客平台冒起,用戶人數在短短個多月間快速上升,其設計風格和閱讀界面跟Medium極為相似。曾經有一些文友對於這個平台的背景有過質疑,但後來透過數位時代讀到創辦人的訪問,對於其肯定部落格的價值,和採取「部落格整合」的經營取向,我基本是同意的,最少不用不斷游走不同的網站去尋找各式的創作者。只是看到那邊主力的作者群,撰寫深度文章的人比起Medium和方格子更少,潛力若何,仍需觀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right Fu的沙龍
364會員
112內容數
Wright F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1
一段著緊過的關係,一度獲得了撰寫續集的機會,只是已再次遏然而止。
Thumbnail
2025/04/21
一段著緊過的關係,一度獲得了撰寫續集的機會,只是已再次遏然而止。
Thumbnail
2025/03/21
客觀和主觀的因素,同時存在
Thumbnail
2025/03/21
客觀和主觀的因素,同時存在
Thumbnail
2025/02/11
起碼,有意逃離某些魔掌的人,Pixelfed 仍然值得一試。
Thumbnail
2025/02/11
起碼,有意逃離某些魔掌的人,Pixelfed 仍然值得一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寫作在方格子已經4個多月,在Matters 3個多月,算是一名寫作新手,最近聽到有兩位創作者在Matters吵架,我想導火線是A對方指名道名的批評B,重點是在公開平台批評,當事者一定不服氣,造成一連串的連鎖反應,讓不明白狀況的我很無言。
Thumbnail
寫作在方格子已經4個多月,在Matters 3個多月,算是一名寫作新手,最近聽到有兩位創作者在Matters吵架,我想導火線是A對方指名道名的批評B,重點是在公開平台批評,當事者一定不服氣,造成一連串的連鎖反應,讓不明白狀況的我很無言。
Thumbnail
儘管有關寫作平台比較的文章,早已是一個老掉牙(但又長期不缺人寫+討論)的議題,但這一年,自己在這三個平台上有著一些新的使用習慣,加上各種的風風雨雨,也產生了一些新的體會。
Thumbnail
儘管有關寫作平台比較的文章,早已是一個老掉牙(但又長期不缺人寫+討論)的議題,但這一年,自己在這三個平台上有著一些新的使用習慣,加上各種的風風雨雨,也產生了一些新的體會。
Thumbnail
這是一個需要共好與共生的年代。你願意多出一點力嗎?為你的創作和別人的努力!
Thumbnail
這是一個需要共好與共生的年代。你願意多出一點力嗎?為你的創作和別人的努力!
Thumbnail
看各種數據資料,觀摩學習加省思,不藏私地教出去;頻率先定,篇數漸增,得到反饋,反覆改良。
Thumbnail
看各種數據資料,觀摩學習加省思,不藏私地教出去;頻率先定,篇數漸增,得到反饋,反覆改良。
Thumbnail
一個寫作平台的閱讀環境再怎麼糟糕,但是互動性良好、你能接受,那就是你的選擇;如果讀者累積慢、文章導流效果中下,但是平台本身的發展性你很看好、想留下來,那也是你的選擇。 留下是選擇,離開也是選擇。你能接受,都是你的選擇,端看你期望在這些平台裡獲得什麼。
Thumbnail
一個寫作平台的閱讀環境再怎麼糟糕,但是互動性良好、你能接受,那就是你的選擇;如果讀者累積慢、文章導流效果中下,但是平台本身的發展性你很看好、想留下來,那也是你的選擇。 留下是選擇,離開也是選擇。你能接受,都是你的選擇,端看你期望在這些平台裡獲得什麼。
Thumbnail
事實上以目前的文字平台經營方式,除了像方格子吸引(或招攬)本身就有些名氣的作家去開訂閱頻道外,平台要能培養新創作者、新作家,多半還是必須靠創作很努力的去尋找讀者、經營頻道。如果機制再不利創作者,那麼跟自己架部落格沒什麼兩樣了!真的想做一個能夠以文字賣錢的平台,不論是作者或平台之間,都必須要再思考了!
Thumbnail
事實上以目前的文字平台經營方式,除了像方格子吸引(或招攬)本身就有些名氣的作家去開訂閱頻道外,平台要能培養新創作者、新作家,多半還是必須靠創作很努力的去尋找讀者、經營頻道。如果機制再不利創作者,那麼跟自己架部落格沒什麼兩樣了!真的想做一個能夠以文字賣錢的平台,不論是作者或平台之間,都必須要再思考了!
Thumbnail
Medium是我最先接觸的Blog平台,也是最早放棄的... 因為...留言實在太卡了! 想看留言嗎?請先點開 想看留言回覆嗎?請再點開等個0.5秒 想回去看其他留言嗎?請點上一步再等個0.5秒 這到底是在整誰......瞬間澆熄閱讀熱情及社群留言體驗。 那方格子、Matters 的表現??
Thumbnail
Medium是我最先接觸的Blog平台,也是最早放棄的... 因為...留言實在太卡了! 想看留言嗎?請先點開 想看留言回覆嗎?請再點開等個0.5秒 想回去看其他留言嗎?請點上一步再等個0.5秒 這到底是在整誰......瞬間澆熄閱讀熱情及社群留言體驗。 那方格子、Matters 的表現??
Thumbnail
Medium、方格子、Matters 我在2019-6曾整理過Medium、方格子和wordpress的比較,過了一年左右,wordpress有了最新的版本,Medium更改收入計價模式,方格子多了更多新功能。
Thumbnail
Medium、方格子、Matters 我在2019-6曾整理過Medium、方格子和wordpress的比較,過了一年左右,wordpress有了最新的版本,Medium更改收入計價模式,方格子多了更多新功能。
Thumbnail
關於兩個平台的比較性文章,目前不算多,但相信想要深入瞭解的人有很多,所以我花了一個下午的時間把這篇文章寫出來,算是一點小小的玩耍心得文及貢獻文,有興趣的人都可以進來看一看。
Thumbnail
關於兩個平台的比較性文章,目前不算多,但相信想要深入瞭解的人有很多,所以我花了一個下午的時間把這篇文章寫出來,算是一點小小的玩耍心得文及貢獻文,有興趣的人都可以進來看一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