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我又要恢復Substack那邊的電子報的發報。其實五月之後我的發文頻率就很高,累積文章量也很多,一直沒有發電子報的原因,是在思考「方格子」這邊的文章,有哪些是持續保持上鎖,不會把精簡版放到電子報去?
所以,現在你會看到,有些上鎖文章的第一句,就會說這是付費讀者獨享的文章,也就是說不會把精簡版放到電子報。
今年四月底,我終於完成人生第二本長篇小說,但之後應該還是會重新改寫。五月之後,我確立了條列式的寫作方式,在「寫作投入時間」與「網路迴響」之間可以取得平衡。
所以,現在有三種形式文章。第一種,是公開的條列式主題文。第二種,是在方格子上鎖的文章,但精簡版會放進電子報。第三種,是方格子付費讀者獨享。
國外常見媒體網站在關注某個主題時,動輒數千字內容,引用十幾個可信度高的資訊來源。他們能長期支撐,或許是因為歐美國家的網路廣告費用本來就比較高(如:每1000次廣告曝光,網站可收到的廣告費),然後英語系強國的網站,又可吸引來自全世界的專業人士閱讀或訂購。
在台灣,媒體一家家倒掉,付稿費刊登高資訊密度文章的部門縮編。現在許多優質的網路媒體是嚴重的入不敷出,只能撐到背後金主錢燒光為止(然後有些換手後就會變質)。有些能生存的媒體,是靠一些不便明說的收入支撐。這這種狀況下,我們也不用期待,還會有什麼大媒體有科學編輯、編譯的編制存在。
我現在整理的議題,也可以說是「假如中國時報還存在,每天出報10大張,媒體會關心的議題」。網路打垮傳統媒體,台灣的傳統媒體垮台得比歐美又更悽慘,然後也沒有力量聚集起能跟國外比美的專業網路媒體。所以,我現在填補的,就是少掉的其中一塊。
不只是傳統質媒的衰敗,台灣出版產業的衰落似乎也比日本、韓國、中國還快。以前可以賣兩、三千本的書種,現在可能只能期待賣一千本。所以出版社願意引入的科普書也漸漸減少。
之後我也會尋找可以財務平衡的紙本書出版方式,然後在蒐集資料過程中產生的一些文章,就會成為方格子付費讀者獨享內容。這會是良性循環,因為「方格子」這空間的存在,讓我必須持續搜尋文章、整理文章,長期累積下來,就會成為龐大的資料庫。我現在寫文章可以旁徵博引,也是這幾年持續寫作累積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