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米澤穗信勾勒的記者樣貌:《真相的十公尺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這次看的書是米澤穗信的《真相的十公尺前》(2015年,臺灣2017年出版),譯者黃涓芳,描述記者太刀洗做為記者調查各種事件的短篇小說集,總共收錄六篇。首先是沒有暴雷的推薦:本書不只是一本推理小說,我認為也是一本社會觀察小說,這本書描繪了主角太刀洗心中理想的記者姿態,也勾勒出了許多在社會中生存的人們的無奈。

由於謎題的設計比起複雜化,更偏向於感性一些,讓讀者被謎題勾起的同時,也設身處地模擬了當事人的心境,透過這樣的設計,讓讀者更有代入感、感同身受,並思考裡頭存在的難題。而這難題包括但不限於事件推理。

本文偏向於看完的心得與反思,而非推薦文,內容會偏向討論而非介紹,所以沒看過又不想被劇情透漏的人請注意哦!主要撰寫幾個面向:一、悲劇的形式;二、輿論的貪婪;三、記者的抉擇。

raw-image

一、悲劇的形式:難以釋懷的遺憾

一篇小說要撰寫悲劇有很多方法,悲傷、絕望、死亡、放棄……不勝枚舉,而米澤穗信在本書將『遺憾』這個詞發揮的非常突出。第一篇、也是本書書名的<在真相的十公尺前>,不論太刀洗如何聰明矯健、快速俐落,在抽絲剝繭的過程中找到委託人的姊姊,悲劇依然發生了,就在真相的十公尺前,對方已經前往彼岸;少年與少女在這個世界遭遇到的不幸和惡意,非但沒有人能幫他們解決,甚至連平靜的死亡這一願望都被奪走;孤單老人最後的願望即使解開了,也讓少年蒙上了難以抹滅的記憶。

每一篇幾乎都是留有遺憾的結局,推理的過程固然有趣,但最後『事件之後』的餘韻更讓人難以忘懷,記者在事件以後,又該將怎樣的報導呈現給社會呢?如果早一點的話、如果這樣做的話,結局是否會不一樣呢?這樣誘發讀者的思考,也勾起了『是我的話會怎麼做』的想法。

悲劇的形式不單單只要痛苦就好,有時候難以抹滅的思緒、不斷反覆假設狀況的夢迴,也是一種深刻的形式。

二、輿論的貪婪:記者要對抗,還是助長?

在整本小說中,不少都是太刀洗思考輿論可能傷及當事人才主動調查的,自首殺害姪子的少年,真相水落石出前輿論對於其喜好與身分的標籤化;在大水中被救助的夫婦,泡玉米片的牛奶究竟從何而來;早坂真理如果先被其他報社記者找到,是否精神會受到難以嚴重的打擊──等等。

太刀洗是一名記者,她深知報導的力量是一把雙面刃,所以才趕在所有人之間想要找出真相。就如她在<把刀子放入失去的回憶之中>這篇的結論一樣,記者是要成為頭腦,不僅僅是呈現真實,還有其中柔軟又容易受傷的部份。

在小說中,也討論了人們為什麼需要輿論、輿論要帶給人類什麼事物,<人死留名>裡講得特別透徹:人們評斷事物總是需要一個『結論』,事情才會有個完整的結束。

好的結局、壞的結局、壞人、好人,從意外到事件、從政治新聞到社會新聞,大家都想看到一個『結論』好讓自己能夠評論。我想這是無可厚非的,大多時候,我們沒有時間和機運了解事件的全貌,也沒有足夠的勇氣替別人下結論,所以我們期待著輿論和報導給我們結論、乞討著輕鬆得到的答案。

要怎麼防止跌入這樣的困境?這不是輕易能夠得到的能力,而書中的太刀洗,則用『將事件完整呈現、深刻挖掘』這一點來與輿論對抗,這就是太刀洗給出的身為記者的答案。

raw-image

三、記者的抉擇:守護與背負

在<人死留名>中,即將死去的井上良造,害怕自己會以無業的身份死去,所以在恐懼之中跑到附近的印刷廠請求一個工作,被印刷廠老闆的兒子給聽見,兒子因此無法忘懷,彷彿自己沒有完成井上良造的最後一個心願,即使這是一個沒有道理、利用他人善意的心願。

平常不願意隨便下結論的太刀洗,面對這樣一名少年的煩惱,她選擇了背負。

「我沒辦法忘記。」
田上良造的結局對檜原京介來說,等於是某種形式的人死留名。太刀洗的表情有一瞬間顯得絕望而悲哀。
當這個表情消失,她就如最初見面時一般,恢復冰冷的臉孔。
「那麼我給你結論吧。聽好了,而且要記住。」
她的聲音很低沉。而且就像要傳送到靈魂般強而有力。她說:「田上良造是個壞人,所以不得好死。」-引自P.197

送我這本書的友人給我一個我很認同的心得:老爺爺是好是壞 不急著現在用未成熟、受傷自責的心靈判斷,有一天男孩長大,會判斷、思考出屬於自己那面的真實,但不急著現在。太刀洗作為斷絕男孩精神上的地獄,選擇溫柔的揹負起下結論的職責。

我認為這樣的做法又把太刀洗這個角色與記者職責的反思推到更高的層次。最初是思考記者的工作,再來是記者呈現的報導會帶給社會什麼事物,又該如何呈現、要如何避免報導去傷害當事人。更深的一個層次則是,當需要去保護某個人時,記者是不是也能扛起這個責任,去進行某些可能會傷害人、或是不公正的報導呢?

將田上良造對少年造成的影響,以『不得好死的壞人』的結論來保護少年,也許社會不一定認同,但這名少年仍被拯救了。如果身處當下,我們是否能擋在少年與他心中的阿鼻地獄中間呢?

米澤穗信對記者的期待

不論最後要怎麼解讀太刀洗的行為,對我而言,這些篇章對於這個資訊傳播極快的社會有警惕的作用。『記者』二字似乎離我們很遠,但別忘了,資訊的傳遞本身就是一種『報導』,我們如何傳遞、如何揀選用詞,都會讓資訊產生不同的影響。

在<走鋼索的成功案例>中揭示,記者就是走鋼索的人,在採訪問出口前,都不確定是在受訪者傷口上灑鹽還是讓受訪者如釋重負。我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每一次資訊的傳遞,我們都有可能引爆仇恨、製造對立。

我們也許沒有能力去檢視每一則訊息,然而深刻的反思和警惕,是在傳遞資訊極快的現代社會中,十分必要的──我們不是太刀洗,但只要心存反思與警惕,就能在鋼索上,增加偶然成功的機率。

博客來購書網址:《真相的十公尺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倚墨的沙龍
22會員
44內容數
本專題旨在深度挖掘ACG及臺美漫的深度解析。 包括作品運用的敘事手法、寫作方式、角色解析等等,不時也會有軼聞雜談的討論。 藉由分析和理解,使作品本身更有趣、更貼近。
倚墨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4/19
本書摘要 《合作思維》是關於人際上的溝通、衝突,以聆聽、共情、應對批評、提出需求等方法以及最重要的合作思維,來提升自身影響力,達成職場、生活上與他人的雙贏局面。 這本書適合這些人觀看 1.剛進入職場的新鮮人 2.在溝通處理上遇到難題的社會人士 3.第一次白手起家的老闆 4.對職場沒有想法的學生 合作
Thumbnail
2023/04/19
本書摘要 《合作思維》是關於人際上的溝通、衝突,以聆聽、共情、應對批評、提出需求等方法以及最重要的合作思維,來提升自身影響力,達成職場、生活上與他人的雙贏局面。 這本書適合這些人觀看 1.剛進入職場的新鮮人 2.在溝通處理上遇到難題的社會人士 3.第一次白手起家的老闆 4.對職場沒有想法的學生 合作
Thumbnail
2020/04/20
這次想跟大家聊的是Ryan Holiday所著的《被新聞出賣的世界》,Ryan是一位媒體行銷專家,透過各式各樣的手段來達成產品的話題性,在本書中,他揭示了當初如何利用美國的部落客、新聞媒體來達成自己的行銷目的。 本書為2013年在臺灣出版,有許多手段早已成為寫手間的常識,但在本書中Ryan傳達了很重
Thumbnail
2020/04/20
這次想跟大家聊的是Ryan Holiday所著的《被新聞出賣的世界》,Ryan是一位媒體行銷專家,透過各式各樣的手段來達成產品的話題性,在本書中,他揭示了當初如何利用美國的部落客、新聞媒體來達成自己的行銷目的。 本書為2013年在臺灣出版,有許多手段早已成為寫手間的常識,但在本書中Ryan傳達了很重
Thumbnail
2020/04/12
今天想跟大家聊的作品是漫畫《魂環》(スピリットサークル),水上悟志老師的作品。男主角是普通的高中生桶屋風太,遇到了轉學生石神礦子,風太情竇初開,對礦子抱有好感,但礦子卻拿起未知的兵器:魂環,揚言彼此是七生七世的仇敵,要在這此殺死風太,圍繞著前世今生的故事就此展開。 首先是沒有暴雷的推薦:如果原本就喜
Thumbnail
2020/04/12
今天想跟大家聊的作品是漫畫《魂環》(スピリットサークル),水上悟志老師的作品。男主角是普通的高中生桶屋風太,遇到了轉學生石神礦子,風太情竇初開,對礦子抱有好感,但礦子卻拿起未知的兵器:魂環,揚言彼此是七生七世的仇敵,要在這此殺死風太,圍繞著前世今生的故事就此展開。 首先是沒有暴雷的推薦:如果原本就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無法預測結局的極端親情推理,必須讀到最後才能解開的謎底!』出版社的內容簡介這麼描述本書。係金ㄟ!我以為結局就是如此,但作者在最後章節又有幾個小反轉,跟前陣子看過東野圭吾的《透明的螺旋》一樣,給我一種「小彩蛋」的驚喜感。
Thumbnail
『無法預測結局的極端親情推理,必須讀到最後才能解開的謎底!』出版社的內容簡介這麼描述本書。係金ㄟ!我以為結局就是如此,但作者在最後章節又有幾個小反轉,跟前陣子看過東野圭吾的《透明的螺旋》一樣,給我一種「小彩蛋」的驚喜感。
Thumbnail
台灣讀者或許讀過輕鬆的職場推理《雖然店長少根筋》,或是曾看過由妻夫木聰主演的電影版《我們的家人》,又或是和我一樣首次拜讀早見和真的作品——原書名「Innocent Days」的本作《無罪之日》,這部無疑是「絕對不能錯過」的早見和真代表作。若因為自身對議題的敏感,而錯過了本書——實在非常可惜⋯⋯
Thumbnail
台灣讀者或許讀過輕鬆的職場推理《雖然店長少根筋》,或是曾看過由妻夫木聰主演的電影版《我們的家人》,又或是和我一樣首次拜讀早見和真的作品——原書名「Innocent Days」的本作《無罪之日》,這部無疑是「絕對不能錯過」的早見和真代表作。若因為自身對議題的敏感,而錯過了本書——實在非常可惜⋯⋯
Thumbnail
一樁駭人聽聞的縱火殺人案,兇手竟是一名二十四的年輕女子。死刑判決書為她的人生下了悲劇般的註解,但透過其他人的自白和視角,關於她的真相也逐漸清晰————她為了求■,選擇努力■■■,《雖然店長少根筋》作者早見和真,人生代表作正式登陸臺灣!
Thumbnail
一樁駭人聽聞的縱火殺人案,兇手竟是一名二十四的年輕女子。死刑判決書為她的人生下了悲劇般的註解,但透過其他人的自白和視角,關於她的真相也逐漸清晰————她為了求■,選擇努力■■■,《雖然店長少根筋》作者早見和真,人生代表作正式登陸臺灣!
Thumbnail
《思考的蘆葦》太宰治,大牌出版,2018。 活下去的力量 將已經厭煩的電影看完的勇氣。
Thumbnail
《思考的蘆葦》太宰治,大牌出版,2018。 活下去的力量 將已經厭煩的電影看完的勇氣。
Thumbnail
書中有9篇故事,我會分成兩篇來介紹內容,其中我會將本文結論放在前面以做防雷,只想瞭解大概但不想知道太詳細的人可以選擇看完結論就離開~
Thumbnail
書中有9篇故事,我會分成兩篇來介紹內容,其中我會將本文結論放在前面以做防雷,只想瞭解大概但不想知道太詳細的人可以選擇看完結論就離開~
Thumbnail
日本作家米澤穗信擅寫日常推理,以校園推理小說《冰果》最為人所熟悉,不但推出漫畫和動畫,更有真人版電影,可見其受歡迎程度。米澤穗信後期的作品如《算計》則走暗黑路線,開創截然不同的風格。儘管風格不同,他的小說始終有著一個共通點,每篇小說也充滿餘韻,讀完後令人低迴再三。 米澤穗信的短篇小說集《滿願》同樣
Thumbnail
日本作家米澤穗信擅寫日常推理,以校園推理小說《冰果》最為人所熟悉,不但推出漫畫和動畫,更有真人版電影,可見其受歡迎程度。米澤穗信後期的作品如《算計》則走暗黑路線,開創截然不同的風格。儘管風格不同,他的小說始終有著一個共通點,每篇小說也充滿餘韻,讀完後令人低迴再三。 米澤穗信的短篇小說集《滿願》同樣
Thumbnail
這次看的書是米澤穗信的《真相的十公尺前》(2015年,臺灣2017年出版),譯者黃涓芳,描述記者太刀洗做為記者調查各種事件的短篇小說集,總共收錄六篇。首先是沒有暴雷的推薦:本書不只是一本推理小說,我認為也是一本社會觀察小說,這本書描繪了主角太刀洗心中理想的記者姿態,也勾勒出了許多在社會中生存的人們的
Thumbnail
這次看的書是米澤穗信的《真相的十公尺前》(2015年,臺灣2017年出版),譯者黃涓芳,描述記者太刀洗做為記者調查各種事件的短篇小說集,總共收錄六篇。首先是沒有暴雷的推薦:本書不只是一本推理小說,我認為也是一本社會觀察小說,這本書描繪了主角太刀洗心中理想的記者姿態,也勾勒出了許多在社會中生存的人們的
Thumbnail
《被殺了三次的女孩》這本書不只剖析了日本社會的弊病,許多情節在台灣也有十足的既視感,凸顯出獨立思考的重要性,更難能可貴的是,它完整呈現了職人的頑強傻勁--即使一開始沒有人在乎你在乎的事,也必須用盡全力去訴說,總體改革的契機從個人的努力展開。
Thumbnail
《被殺了三次的女孩》這本書不只剖析了日本社會的弊病,許多情節在台灣也有十足的既視感,凸顯出獨立思考的重要性,更難能可貴的是,它完整呈現了職人的頑強傻勁--即使一開始沒有人在乎你在乎的事,也必須用盡全力去訴說,總體改革的契機從個人的努力展開。
Thumbnail
這次閱讀的是伊坂幸太郎2015年的《陀螺儀》,張筱森譯,是他為數不多的短篇小說集。伊坂幸太郎本身也是非常多產的作家,不論是從他的長篇作品入門,抑或是從這篇小說看起,我都認為是認識他很好的管道。這本小說是將伊坂幸太郎在不同的雜誌或企劃中刊載過的短篇小說編輯成本,再由他撰寫一篇做收尾統合。 每一篇小說
Thumbnail
這次閱讀的是伊坂幸太郎2015年的《陀螺儀》,張筱森譯,是他為數不多的短篇小說集。伊坂幸太郎本身也是非常多產的作家,不論是從他的長篇作品入門,抑或是從這篇小說看起,我都認為是認識他很好的管道。這本小說是將伊坂幸太郎在不同的雜誌或企劃中刊載過的短篇小說編輯成本,再由他撰寫一篇做收尾統合。 每一篇小說
Thumbnail
滿願,推理作家米澤穗信的短篇集。我追隨米澤的作品應該跟很多人一樣,是從冰果的動畫開始的,由日常生活的小處堆積起來的推理劇情,成為本書的各篇故事,唯一明顯的不同之處就是跟其他推理作品一樣,開始出現了死亡案件。或者沒有死亡的陪襯,觀眾總是會覺得不夠過癮吧(?)
Thumbnail
滿願,推理作家米澤穗信的短篇集。我追隨米澤的作品應該跟很多人一樣,是從冰果的動畫開始的,由日常生活的小處堆積起來的推理劇情,成為本書的各篇故事,唯一明顯的不同之處就是跟其他推理作品一樣,開始出現了死亡案件。或者沒有死亡的陪襯,觀眾總是會覺得不夠過癮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