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我在準備資料的時候,上網搜尋了一下結婚與離婚,覺得有點驚訝。你知道最近幾年的結婚與離婚比率是多少嗎?
今天我想從歷年逐步下降的結婚率與升高的離婚率,來跟大家談談現代人對伴侶關係的焦慮。
01.下降的結婚率與升高的離婚率
根據我在網上找到的數據資料,中國的離婚率已經連續超過10年以上都往上攀升,近幾年的數據統計,2016年有415.82萬對夫妻離婚,2017年是437.40萬對,2018年雖然有一點點下降,但也有380.1萬對離婚,甚至在上半年就已經達到了將近200萬對離婚的數量。
對於離婚率逐年升高,是我意料中的事情,但是我以為結婚率也是高的,不過實際上結婚率竟然是逐年下降的!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和民政部的數據顯示,中國結婚率至少最近5年開始出現下降的趨勢,從2013年開始,全國結婚率為9.9%,2014年為9.6%,2015年為9%,2016年下降到8.3%,2017年再降到7.7%,2018年中國的結婚率只有7.2%,創下歷史的新低。
回來看台灣的數據,離婚率雖然近十年維持在差不多2.5%上下,但是結婚率卻從7.13%降到了5.31%。
降低的結婚率與升高的離婚率,代表著什麼意義?是否我可以這樣推測與判讀,現代人不願意與對方承諾並建立穩定的關係,而那些願意走入婚姻的人,卻又很難真的成功維持。
02.習慣新的刺激,還是習慣逃避
我心中有些感歎,難道跟一個人一起建立家庭,一起生活後半輩子,真的這麼困難嗎?我檢視著現在自己所處的社會狀態,我突然發現,因為網路科技的發展,我們在建立關係與丟棄關係,真的實在「好方便」。
在意大利作家卡爾維諾的經典著作《看不見的城市》中,他描寫到一個叫做李奧尼亞的城市,裏面的居民每天都期待著清潔員出現,這些清潔員「在令人恭敬的靜默儀式中,認真地掃除昨日生活的殘餘物」,幫忙居民們將家中製造的垃圾載走,丟棄在城市周邊,然後,慢慢地,美麗的李奧尼亞城就被他們所建造的垃圾山包圍。
李尼亞城的居民,最大的熱情在於每天都能夠「享受新奇且不同的物品」,而那些昨日的、被拋棄的事物,沒有人會再去思考它們,即便那些垃圾就被丟棄在他們的旁邊。
是不是太過於便利的我們,也將這樣的消費模式也套用於「關係」的經營?我們總是想要那些新奇的、刺激的關係,對於那些已經無法激起我們熱情的關係,我們已經不願意多花精力去重新經營,甚至也不願意花一點點時間去探究原因,我們寧可直接丟棄,因為逃避是最簡單的方式,反正隨時都能開始一段新的關係。
03.心跳加快就是代表愛情降臨了
如果你想要交友,你會選擇運用什麼管道?當然是只要動動手指頭,滑一下手機,馬上就能認識新的朋友,不但能夠事先看到對方的所有資料,而且還能設定是不是在相同省份?是不是有相同興趣?透過一個個交友軟體,找到"符合條件"的人,實在太簡單了。
現在的愛情好像太容易開始。
在心理學中,一個稱做"吊橋效應"的心理錯覺,常會在愛情關係中出現。它是指當一個人經過吊橋的時候,心裏會很緊張、提心吊膽,這時候身體會不由自主地心跳加快,或是冒汗。如果這個時候,剛好遇到異性,那很有可能他會誤以為眼前出現的這個異性,讓自己有一見鍾情的觸電感覺。
這種錯覺是因為我們的情緒、感受,被生理的反應所影響,在吊橋上,我們會意識到自己處在危險的情境中,因此,生理上會不自覺地心跳加快,但是,有的時候,我們就會錯把由這種危險處境,所引起的心跳加快,理解為,是因為自己對對方心動了,所以才產生這些生理反應,也因此對對方產生了情愫。
面對網路,我們也會有類似的錯覺。在還沒與對方面對面時,心裏的不確定感,以及我們對於對方符合自己擇友條件時,產生的一種想像與期待,都會讓我們有著"愛情來了"的錯覺。
但是,當我們在一個不夠瞭解彼此的情況下,決定要在一起,感情就是一種各取所需的狀態。雖然還是會有人在這當中找到真愛,但是成功機率是非常小的。
寫在最後
當愛是建立在的錯覺和欲望上的時候,也代表這段關係非常脆弱。我們常常在一開始的時候,賦予對方和未來太過於理想化的想像,一旦時間一久,所有真實的面貌、現實的問題浮上水面,以前那些令我們心跳加快的瞬間,都變成不可忍受的時刻。然後,我們又以同樣的模式,被那些刺激的新關係挑起熱情,拋棄現有的關係。
與其進入這樣的輪回,不如多花一點時間先去確認自己想要什麼樣的關係,並觀察對方是否也有共識,然後認真對待彼此。
別當李奧尼亞城的居民,那些看似"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背後,隱藏的是心中無法被填補的空虛,以及心靈無法真切被感動的麻木。
現在的愛情太容易開始,所以請謹慎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