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外界的阻礙越多,反而會愛得越深?他們只是被羅密歐與茱麗葉誤導的戀人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有沒有發現,如果一對情侶或夫妻,被大家不看好,受到外界的阻撓越多,反而會更堅持,愛得更濃烈!

在電視劇中,我們常常會看到一種劇情,就是千金小姐愛上了有才華的窮小子,要不就是富二代愛上了窮女孩,然後不顧家人的反對,真愛無敵兩人私奔,產開一段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

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會遇到類似的狀況,可能看待周遭親友的戀情時,心中會產生「妳怎麼會跟他在一起?!」的感覺,或是曾經苦口婆心勸閨密離開渣男,但是對方反而不會聽勸,還會與對方越黏越緊,甚至反過來攻擊妳?

這是因為我們在面對那些不符合自己心意的否定聲浪時,心裡會產生一種牴觸與反抗。

raw-image

心理學家德利斯卡爾在其《雙親影響和羅曼蒂克愛情》的研究中,調查了91對已婚夫婦和相戀8個月以上的49對戀人的生活情況,發現如果在戀情過程中,受到外界阻礙越多,雙方對彼此的感情就會越熱情,情感表達的方式也會比較激烈。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由於「心理反抗」加上「親和欲求」這兩種反應,受阻礙的戀人,他們對外會有我絕對不會屈服的反抗心態,對內則是因為外在困境,引發想要跟對方更加親密的慾望。

這就像是梁山伯與祝英臺,以及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故事一樣。

但是想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你真的遇到這種狀況,請你不要被這種心理錯覺欺騙了!不是說被外界不看好的戀情一定不好,而是這時候你需要更理性地來面對自己真實的感受,並檢視你們真實的相處情況。

我想強調的是,因為這種狀況,是外在的力量去強迫、逼迫你們一定要做出選擇,因而會產生高度的心理抗拒,大家都希望自己是有自主權、主控權,再加上越得不到的東西,會越讓人更想得到。

當處在這樣的心態之下,就會促使當事者做出可能與自己原本相反的選擇,甚至會增加對自己所選擇的事物的喜歡程度。

簡單來說,就是這樣的心理反應可能會讓你做出不是真正符合自己心意的選擇。

raw-image

所以,當你的戀情不被看好,而你意識到自己產生阻抗的心理反應時,請靜下心來認真思考。

首先,戀情一開始就被不看好,可能多是兩個人的某一個條件相差懸殊,可能是財富、可能是社會地位、也可能是年紀,這時候你必須要與另一半去討論,這個條件是不是能夠克服,還是在未來有可能真的會形成問題。

其次,不被看好的原因也可能是周遭朋友看到了對方對你並不好的行為,你可能因為習慣、因為依賴等原因,而不願意分開。這時候,可以與你的親友好好談談,是不是自己被愛情蒙蔽了,而逃避了呢?

當然,兩個人互相喜歡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不過現實也是很殘酷的。

當兩人世界遭受暴風雨的襲擊,雙方的感情因此會更加牢固,但在風雨過去之後,請你一定要冷靜思考,這段戀情是否真的適合繼續下去,愛情雖然無法讓人真正地理性判斷,但是至少請誠實面對自己的感受!

誠心祝福每一位都能有幸福的感情生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白告心青的沙龍
8會員
6內容數
對日常生活的心理學醒悟。
白告心青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9/22
影星童謠在《三十而已》中飾演形象堅強、能幹的顧佳,不但為了孩子出手反擊其他家長,也冷靜擊退小三,結束婚姻。但實際上,童謠私下的遭遇,卻不如劇中那樣完美! 她過去遭到星二代男友張國立之子張默的家暴,據說是因為童謠單方面提出分手,而導致男友情緒失控,暴打到她的鼻骨都骨折了。
Thumbnail
2020/09/22
影星童謠在《三十而已》中飾演形象堅強、能幹的顧佳,不但為了孩子出手反擊其他家長,也冷靜擊退小三,結束婚姻。但實際上,童謠私下的遭遇,卻不如劇中那樣完美! 她過去遭到星二代男友張國立之子張默的家暴,據說是因為童謠單方面提出分手,而導致男友情緒失控,暴打到她的鼻骨都骨折了。
Thumbnail
2020/09/16
英國有一個關於說謊的調查,研究人員在調查約3000名英國女性之後,發現女人為了"吃",平均每年撒謊474次,也就是說,女人幾乎每天會因為"吃"而撒謊1次以上,而每週會撒謊9次。
Thumbnail
2020/09/16
英國有一個關於說謊的調查,研究人員在調查約3000名英國女性之後,發現女人為了"吃",平均每年撒謊474次,也就是說,女人幾乎每天會因為"吃"而撒謊1次以上,而每週會撒謊9次。
Thumbnail
2020/09/15
這幾天我在準備資料的時候,上網搜尋了一下結婚與離婚,覺得有點驚訝。你知道最近幾年的結婚與離婚比率是多少嗎? 今天我想從歷年逐步下降的結婚率與升高的離婚率,來跟大家談談現代人對伴侶關係的焦慮。
Thumbnail
2020/09/15
這幾天我在準備資料的時候,上網搜尋了一下結婚與離婚,覺得有點驚訝。你知道最近幾年的結婚與離婚比率是多少嗎? 今天我想從歷年逐步下降的結婚率與升高的離婚率,來跟大家談談現代人對伴侶關係的焦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文:心理師的歡樂之旅/王雅涵 這幾天放空的來追劇,此時此刻,十個的愛情故事,由不同的人們交錯而成,每個人對不同故事有不同的感覺,有些可能你曾經發生過,有些你渴望過,有些你覺得討厭,有些你覺得幼稚,有些你覺得驚訝,有些你覺得溫暖,你對哪一個片段有感覺,也許也是覺察自己愛情觀的時刻。 再來聊聊後
Thumbnail
文:心理師的歡樂之旅/王雅涵 這幾天放空的來追劇,此時此刻,十個的愛情故事,由不同的人們交錯而成,每個人對不同故事有不同的感覺,有些可能你曾經發生過,有些你渴望過,有些你覺得討厭,有些你覺得幼稚,有些你覺得驚訝,有些你覺得溫暖,你對哪一個片段有感覺,也許也是覺察自己愛情觀的時刻。 再來聊聊後
Thumbnail
我生長在一個傳統的家庭裡,早年父母親工作忙碌,鮮少與我談親密關係是什麼樣子、會怎麼發展,以及遇到狀況可以怎麼處理。記憶中有過幾次討論的機會,收到的是:「那個沒有什麼」、「以後你會結婚,有自己的小孩」。民國90年左右,偶像劇熱潮開始出現,裡頭演出的通常都是高富帥男主角,搭配鄉村出身,因緣際會與之相遇的
Thumbnail
我生長在一個傳統的家庭裡,早年父母親工作忙碌,鮮少與我談親密關係是什麼樣子、會怎麼發展,以及遇到狀況可以怎麼處理。記憶中有過幾次討論的機會,收到的是:「那個沒有什麼」、「以後你會結婚,有自己的小孩」。民國90年左右,偶像劇熱潮開始出現,裡頭演出的通常都是高富帥男主角,搭配鄉村出身,因緣際會與之相遇的
Thumbnail
最近看到一篇關於藝人婚姻的新聞,是昔日《大學生了沒》固定班底的成員蘿莉塔,要求準老公簽訂一個「外遇就賠償三百萬」的合約,但因為對方對於金額有疑慮,所以還在考慮而沒去登記結婚的內容。有許多人甚至是兩性專家,紛紛出來指責彼此沒信任感,實在不應該結婚……而在關係裡,你是否也常常有許多擔憂呢?
Thumbnail
最近看到一篇關於藝人婚姻的新聞,是昔日《大學生了沒》固定班底的成員蘿莉塔,要求準老公簽訂一個「外遇就賠償三百萬」的合約,但因為對方對於金額有疑慮,所以還在考慮而沒去登記結婚的內容。有許多人甚至是兩性專家,紛紛出來指責彼此沒信任感,實在不應該結婚……而在關係裡,你是否也常常有許多擔憂呢?
Thumbnail
從偶像劇中,我們可以見到日常生活中關於性別議題的縮影,這也是我們應該更為謹慎面對與思考的問題。例如,愛情等於屈服,你/妳認同嗎?
Thumbnail
從偶像劇中,我們可以見到日常生活中關於性別議題的縮影,這也是我們應該更為謹慎面對與思考的問題。例如,愛情等於屈服,你/妳認同嗎?
Thumbnail
「感情讓人容易看不清。」 或許,還未踏入婚姻,無法理解進入到婚姻的那個自己會是什麼樣子。 當然,別人是我們的鏡子,同時也是一個可以讓自己思考在這情況下,自己會怎麼做。 看別人真的很簡單! 電視劇最常演「外遇」劇情,雖然有時很灑狗血,但其實有時很寫實。 感情,有時讓人很盲目。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Thumbnail
「感情讓人容易看不清。」 或許,還未踏入婚姻,無法理解進入到婚姻的那個自己會是什麼樣子。 當然,別人是我們的鏡子,同時也是一個可以讓自己思考在這情況下,自己會怎麼做。 看別人真的很簡單! 電視劇最常演「外遇」劇情,雖然有時很灑狗血,但其實有時很寫實。 感情,有時讓人很盲目。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Thumbnail
老夫老妻久了之後,消磨掉兩個人的感情,不一定是什麼矛盾、衝突或者是爭吵,反而是柴米油鹽醬醋茶,每天一成不變的生活…
Thumbnail
老夫老妻久了之後,消磨掉兩個人的感情,不一定是什麼矛盾、衝突或者是爭吵,反而是柴米油鹽醬醋茶,每天一成不變的生活…
Thumbnail
你有沒有發現,如果一對情侶或夫妻,被大家不看好,受到外界的阻撓越多,反而會更堅持,愛得更濃烈! 在電視劇中,我們常常會看到一種劇情,就是千金小姐愛上了有才華的窮小子,要不就是富二代愛上了窮女孩,然後不顧家人的反對,真愛無敵兩人私奔,產開一段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
Thumbnail
你有沒有發現,如果一對情侶或夫妻,被大家不看好,受到外界的阻撓越多,反而會更堅持,愛得更濃烈! 在電視劇中,我們常常會看到一種劇情,就是千金小姐愛上了有才華的窮小子,要不就是富二代愛上了窮女孩,然後不顧家人的反對,真愛無敵兩人私奔,產開一段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
Thumbnail
人性天生就有這樣的反骨特性,越是輕易得來的,越不容易去保護和珍惜,反之越是不容易得到的東西,越會激發起佔有和挑戰的心理,在男女交往的過程中也是如此…
Thumbnail
人性天生就有這樣的反骨特性,越是輕易得來的,越不容易去保護和珍惜,反之越是不容易得到的東西,越會激發起佔有和挑戰的心理,在男女交往的過程中也是如此…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