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該下什麼標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20年很多有名的人離開了我們。Kobe Bryant、劉真、志村健、黑豹、吳朋奉、小鬼黃鴻升、羅霈穎、李登輝都離我們而去了。每當有名的人離開了我們,我們就感覺好像失去了什麼,好像對未來不抱持希望,有什麼事情就想快點去做以免空留遺憾...但是隨著時間過去,我們又被打回原形,繼續過著原來的日子,直到下個事件,下個人物的逝世,又再讓我們覺得人世變化無常,要把握當下......
我覺得這都是正常的人類反應。我們擔心自己也會變成他們那樣,突然的消失,空留一堆遺憾的離開人世,離開熟悉的世界,離開我們愛的人......
今天划著手機看FB,出現的都是小鬼黃鴻升年輕就去世的新聞,然後某個存股的社團還是粉專的人說要對自己好一點,以前都很努力存股捨不得花錢,現在要好好慰勞辛苦的自己....等等。
我是覺得人對於自己短短幾十年的生命,應該有個自己的想像和規劃。我們對於環境的變化或是心理的素質改變,或許會跟著改變我們的方向,但是對於"未來做規劃"這件事情應該是不變的。
學習理財,延後享樂,不要覺得萬一哪天沒享樂到就掛了怎麼辦...我爸在某一天晚上洗澡的時候突然腦中風,一週後就過世了。人做好自己該做的,該規劃的,剩下來的交給上天就好了。你不可能在你活著的時候就完成你所有願望,然後跟老天說"來吧我準備好了"....沒有這種事情的。
我也曾經經歷了幾次生死關頭,我面臨死亡的時候腦袋真的沒出現什麼人生跑馬燈。人死了就死了,沒有什麼可惜不可惜的問題,會覺得可惜的都是活著的人替死者覺得可惜。
人一生幾十年,有痛苦也有快樂,有的人甚至覺得只有痛苦,有些人生下來就天天都很快樂。人生ON-LINE登出,無牽無掛無我無想,或許也不見得是一件壞事。
今天在路上看到舉牌的阿伯,牌子背面寫了上班工作的行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這麼老了還要出來辛苦賺錢,這或許不是他們的錯,而是這個世界變化的太快了。
以前念書就有工作,現在有工作不見得可以做到老,做到老存的錢越來越小,世界變得好快好複雜,我們自己如果沒有跟著變,那就會慢慢被社會淘汰......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17會員
435內容數
我喜歡從生活中學習、體驗各種事物並記錄下來我的心得和感想,有點像是寫日記。 隨著年紀的增長、體驗各種人生的歷練之後,我會回去追蹤並更新我當年寫的文章。看著過去的自己,我覺得這樣很有趣。 "喬飛的生活日誌"最早於2007年在網路建立,歷經過多次blog的搬家,最後2019年落腳於VOCUS。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傻多棒喬飛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記得大概20年前我在技嘉科技上班的時候,我的主管告訴我一個觀念: 當你提出一個破壞性想法的時候,別忘了也要提出有建設性的方法。 這個意思大概就是,當一群人在討論要去哪裡玩的時候,總是有人在那邊說這個不好那裏怎樣,然後要他提供意見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的那種人。這種人只會對別人的建議提出破壞,要他建設
09/06/2020-09/12/2020 神啊!我要跟您懺悔...我這週都無所是事,時間幾乎都花在打電動上...
投資的道路上常常有人會問我這個問題"最近可以買什麼股票"? 說實在的這個問題就像我身高188公分,三不五時就會有人問我"你們家的人都這麼高嗎?","上面空氣有比較好嗎?","你是不是常常打籃球?".... 以邏輯來說,如果我能預測股票未來哪一隻會上漲,我就下重本重壓一支就好,那我根本就不需要分散投資
最近常常有人問我,你這麼年輕為什麼要退休?退休之後要做什麼?你退休後有沒有特別想做什麼事情? 其實我比較不喜歡用"退休"這個字眼,我覺得我比較像中年轉職,或是中年創業。以前當學生畢業之後找工作,工作目標都是找自己做得來,然後有公司有未來然後有機會拿到高薪的工作。而當這個工作了中年之後,應該累積了一定
08/30/2020-09/05/2020 這週是我離開職場之後閒賦在家的第一週,也是九月的第一週,很多流水帳可以記錄。上個月花費的統計,這星期每天的行程等等。   八月的花費一共是......
為什麼有些人能在某些時候成功,或是他們能看準某個契機然後抓住賺錢的機會呢? 我想用我自身的例子嘗試告訴大家,這倒底是怎麼一回事。 以前我父親在民國95年(2006年)賣掉民生社區國宅,當時賣了800萬。當他賣了之後持續觀察房市,發現2008年的時候當初賣的房子已經來到1500萬的價位,他就覺得房子怎
我記得大概20年前我在技嘉科技上班的時候,我的主管告訴我一個觀念: 當你提出一個破壞性想法的時候,別忘了也要提出有建設性的方法。 這個意思大概就是,當一群人在討論要去哪裡玩的時候,總是有人在那邊說這個不好那裏怎樣,然後要他提供意見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的那種人。這種人只會對別人的建議提出破壞,要他建設
09/06/2020-09/12/2020 神啊!我要跟您懺悔...我這週都無所是事,時間幾乎都花在打電動上...
投資的道路上常常有人會問我這個問題"最近可以買什麼股票"? 說實在的這個問題就像我身高188公分,三不五時就會有人問我"你們家的人都這麼高嗎?","上面空氣有比較好嗎?","你是不是常常打籃球?".... 以邏輯來說,如果我能預測股票未來哪一隻會上漲,我就下重本重壓一支就好,那我根本就不需要分散投資
最近常常有人問我,你這麼年輕為什麼要退休?退休之後要做什麼?你退休後有沒有特別想做什麼事情? 其實我比較不喜歡用"退休"這個字眼,我覺得我比較像中年轉職,或是中年創業。以前當學生畢業之後找工作,工作目標都是找自己做得來,然後有公司有未來然後有機會拿到高薪的工作。而當這個工作了中年之後,應該累積了一定
08/30/2020-09/05/2020 這週是我離開職場之後閒賦在家的第一週,也是九月的第一週,很多流水帳可以記錄。上個月花費的統計,這星期每天的行程等等。   八月的花費一共是......
為什麼有些人能在某些時候成功,或是他們能看準某個契機然後抓住賺錢的機會呢? 我想用我自身的例子嘗試告訴大家,這倒底是怎麼一回事。 以前我父親在民國95年(2006年)賣掉民生社區國宅,當時賣了800萬。當他賣了之後持續觀察房市,發現2008年的時候當初賣的房子已經來到1500萬的價位,他就覺得房子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生命中重要的人、事、物,總會不經意在你重要的日子上,畫上痕跡。 疫情期間,端午前一天家父過世。 今天是我農曆生日,我最愛的貓在今天離世。 往後每一年的這一天,我就會想起,我在這一天失去他們。 我總是撫慰、讚美別人,卻忘了自己才是最需要療癒的那一個。 Kobe,我一直以為,我真的這麼以為,頭
Thumbnail
廣場的這棵大樹, 從青翠走向枯黃, 再由凋零回歸茂盛, 就這麼輪迴著, 我總會想起白先勇的 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Thumbnail
前情提要: 知名男藝人高一翔五年前(2019)於浙江衛視拍攝節目時意外離世,這件事故的背後竟有老玄身影? 千里馳援的術法與現場人員急救配合下,讓一度心跳停止的高一翔再次重現生機,恢復心跳的同時也終於等來了救護車。 悲劇的發生無可避免,恢復心跳的高一翔,為何步向死亡,而又是如何救贖老玄? 此時
年輕時候總想著,慢慢成功,等哪天收入漸豐 能帶著家人去往世界各地走走看看 殊不知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 原先規劃的日本行,不得不取消, 同年底,母親因癌症離世。 頓失所依,人生前進的動力掉了一顆引擎
前幾天看到一折短影音,是剪輯某中國"心靈雞湯"講師(我忘了名字)的片段,他說80後(台灣通稱7年級)是最不容易的一代人(雖然每個年齡段的人都這樣覺得),但是我想的是另外一件事。 從上帝視角來看,我們剛出生時,天安門、柏林圍牆、蘇聯解體,我們國小、國中那會的97金融危機、921、911,沒過幾年又S
Thumbnail
因為太久沒有發文被方格子關心了,雖然最近工作真的很忙,但其實還是偷懶成分居多,近期身邊發生了很多從未想過的事件,心情滿複雜的。 人生中自己可以掌握的部份好像不太多,捫心自問卻又覺得沒有盡全力去生活,比如說兩天打魚、三天曬網的部落格😅 同學的意外離去 在家裡看到新聞的時候並沒有聯想到是認識的人
近日,驚傳諸多死訊,尤其學界人士,其中有兩位值得敬佩的好友。一位是社會學的青年才俊,記得有一次在街上巧遇,我們不約而同停下腳步,聊了半小時。另一位是嘉義鄉親許國賢,平時他也是我的讀者,特別是涉及流行時尚。 他太太任職於《中國時報》,跑流行線,後來轉任《哈潑時尚》總編輯。一開始,出於國賢兄的
遺憾嗎? 一眨眼,又過了一年,有些人離開,有些人永遠離世,有些人相見需要跋涉,有些人相見只存在於夢境中。 在這個科技迅速發展的現代,我們被迫深刻思考著取代和生死。儘管科技進步讓機器能夠執行越來越多的任務,但人類的價值和獨特性依然難以完全被取代。 老去、生病、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但科技或許能夠為
輕生 ㄧ則在高雄ㄧ家五口因經濟壓力選擇輕生的小新聞,僅ㄧ天的報導就戛然而止,這社會的冷漠可見一斑,為往生者致哀,是人之常情,而生老病死乃生命循環自自然然,這種家庭悲劇除致以哀悼外,應該有值得深思的吧! 年輕的夫妻究竟是已到什麼境地,絕望的攜子共赴黃泉,他們曾經求助過嗎?親人無力相助嗎?學校`同事
Thumbnail
2024剛開年,就傳來日本地震的消息,之後接二連三的人禍天災頻傳,讓人直接回想起2020年的開始,世界也是紛擾不斷,就在那年,Kobe走了,Covid來了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生命中重要的人、事、物,總會不經意在你重要的日子上,畫上痕跡。 疫情期間,端午前一天家父過世。 今天是我農曆生日,我最愛的貓在今天離世。 往後每一年的這一天,我就會想起,我在這一天失去他們。 我總是撫慰、讚美別人,卻忘了自己才是最需要療癒的那一個。 Kobe,我一直以為,我真的這麼以為,頭
Thumbnail
廣場的這棵大樹, 從青翠走向枯黃, 再由凋零回歸茂盛, 就這麼輪迴著, 我總會想起白先勇的 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Thumbnail
前情提要: 知名男藝人高一翔五年前(2019)於浙江衛視拍攝節目時意外離世,這件事故的背後竟有老玄身影? 千里馳援的術法與現場人員急救配合下,讓一度心跳停止的高一翔再次重現生機,恢復心跳的同時也終於等來了救護車。 悲劇的發生無可避免,恢復心跳的高一翔,為何步向死亡,而又是如何救贖老玄? 此時
年輕時候總想著,慢慢成功,等哪天收入漸豐 能帶著家人去往世界各地走走看看 殊不知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 原先規劃的日本行,不得不取消, 同年底,母親因癌症離世。 頓失所依,人生前進的動力掉了一顆引擎
前幾天看到一折短影音,是剪輯某中國"心靈雞湯"講師(我忘了名字)的片段,他說80後(台灣通稱7年級)是最不容易的一代人(雖然每個年齡段的人都這樣覺得),但是我想的是另外一件事。 從上帝視角來看,我們剛出生時,天安門、柏林圍牆、蘇聯解體,我們國小、國中那會的97金融危機、921、911,沒過幾年又S
Thumbnail
因為太久沒有發文被方格子關心了,雖然最近工作真的很忙,但其實還是偷懶成分居多,近期身邊發生了很多從未想過的事件,心情滿複雜的。 人生中自己可以掌握的部份好像不太多,捫心自問卻又覺得沒有盡全力去生活,比如說兩天打魚、三天曬網的部落格😅 同學的意外離去 在家裡看到新聞的時候並沒有聯想到是認識的人
近日,驚傳諸多死訊,尤其學界人士,其中有兩位值得敬佩的好友。一位是社會學的青年才俊,記得有一次在街上巧遇,我們不約而同停下腳步,聊了半小時。另一位是嘉義鄉親許國賢,平時他也是我的讀者,特別是涉及流行時尚。 他太太任職於《中國時報》,跑流行線,後來轉任《哈潑時尚》總編輯。一開始,出於國賢兄的
遺憾嗎? 一眨眼,又過了一年,有些人離開,有些人永遠離世,有些人相見需要跋涉,有些人相見只存在於夢境中。 在這個科技迅速發展的現代,我們被迫深刻思考著取代和生死。儘管科技進步讓機器能夠執行越來越多的任務,但人類的價值和獨特性依然難以完全被取代。 老去、生病、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但科技或許能夠為
輕生 ㄧ則在高雄ㄧ家五口因經濟壓力選擇輕生的小新聞,僅ㄧ天的報導就戛然而止,這社會的冷漠可見一斑,為往生者致哀,是人之常情,而生老病死乃生命循環自自然然,這種家庭悲劇除致以哀悼外,應該有值得深思的吧! 年輕的夫妻究竟是已到什麼境地,絕望的攜子共赴黃泉,他們曾經求助過嗎?親人無力相助嗎?學校`同事
Thumbnail
2024剛開年,就傳來日本地震的消息,之後接二連三的人禍天災頻傳,讓人直接回想起2020年的開始,世界也是紛擾不斷,就在那年,Kobe走了,Covid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