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中國到底有多崩潰?急「幫日本澄清」說菅首相不想和蔡總統通電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看到中國急崩潰「#幫日本澄清」說首相菅義偉並沒有想和蔡英文總統通電話就知道中國現在有多害怕了。


raw-image


日本前首相森喜朗於昨日訪台,在與蔡英文總統對談中表示:「菅義偉首相表示今後若有機會,與蔡總統可通過電話等方式進行交流溝通。」

但19日晚間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彬則表示已要求日方對此作出澄清,並聲稱:「有注意到相關報導,已要求日方做出澄清,日方明確表示媒體報導的事情絕對不會發生。」

原新聞連結https://news.tbs.co.jp/newseye/tbs_newseye4082443.html

日本鄉民和媒體竟然是透過中國外交部才知道,原來日本官方「有人」否認台日要進行通話一事,也是很有趣。


-

日本前首相森喜朗昨天在與蔡總統談話中提到:「菅義偉首相表示“請代我向蔡總統和台灣民眾問好,今後若有機會,可通過電話等方式進行交流溝通”。」

而這句原話當時根據外交部翻譯蘇定東的理解,認為算是假設語氣,而翻譯成「首相希望兩國交往關係能平安順利的進行。」

老實說,由於森喜朗首相當下發言是戴著口罩,加上現場即時翻譯的壓力下,且再根據他20年的翻譯經驗理解才有了上述的解釋。我們很難說蘇的翻譯有錯,因為你永遠不知道日本人這些客套語氣背後代表的是什麼意思,一句同樣的話可能有數種解釋,特別是作為政治翻譯的口譯員,也不宜作過度伸張的解釋。(搞不好森喜朗也不清楚菅義偉的原意XD)

蘇定東曾說過,口譯不僅是需要語言與文化素,甚至變成要聽得懂說話者講話時的「真意」,「就是聽得懂言下之意、弦外之音」,即真正理解別人說的內容,否則會很難精準傳達。

其實懂一點日文的人大概都能理解為何他會這樣翻,但是如果有人要批判他沒有直翻我也尊重。事後也有幕僚將通電話的原意告知蔡總統,也才有了後來的回應新聞。我認為這樣的傳達方式並沒有太大的不妥。

其實一直到森喜朗離台前,日台雙方新聞媒體的報導氛圍都還在感念李登輝前總統和加深兩國關係之際,結果反倒是#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火速於昨日晚間跳出來「幫日本」澄清說通電話的事絕對不會發生。

結果中國到現在根本說不出來否認通電話的「日方代表」到底是誰,連日本網民也紛紛在推特、5ch幹譙中國亂代表他們日方。

從這邊也看得出來,現在中國連看到台日要進行通話都怕得跟什麼一樣。光現在森喜朗來台灣就崩潰成這樣,不知道日後如果安倍來台,中國玻璃心會碎成什麼程度。

原文發表於 大和 臉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大和限時麵
111會員
62內容數
因為喜歡觀察社會現象和政治評論,時常發表個人觀點而產生了這個專欄。
大和限時麵的其他內容
2020/12/17
一名60歲李姓男子於12/13遭控在南投縣埔里鎮一家KTV附近猥褻一名5歲女童,女童家屬父母獲知後,率眾歐打李男,送醫後於16日下午不治死亡。 在第一時間新聞出來之後,各大留言板上的反應不外乎是「正義!」、「死好」、「活該」等語,社群輿論的反應似乎都很樂見這個看似動用私刑伸張正義的舉動。
Thumbnail
2020/12/17
一名60歲李姓男子於12/13遭控在南投縣埔里鎮一家KTV附近猥褻一名5歲女童,女童家屬父母獲知後,率眾歐打李男,送醫後於16日下午不治死亡。 在第一時間新聞出來之後,各大留言板上的反應不外乎是「正義!」、「死好」、「活該」等語,社群輿論的反應似乎都很樂見這個看似動用私刑伸張正義的舉動。
Thumbnail
2020/12/17
曾幾何時台灣的脫口秀演員也有了言論免責權? 黃逸豪用「父親會想性侵女兒」來叫女性穿多一點當作演出段子,既不尊重性暴力受害者,使之受到二度傷害,也完全不好笑。 觀察替曾博恩、黃逸豪等人為歧視言論的辯護方式,不外乎說這是反串、地獄梗,一切都是點出問題的人不懂笑話脈絡、過度政治正確。 但看看圖中他們所謂
Thumbnail
2020/12/17
曾幾何時台灣的脫口秀演員也有了言論免責權? 黃逸豪用「父親會想性侵女兒」來叫女性穿多一點當作演出段子,既不尊重性暴力受害者,使之受到二度傷害,也完全不好笑。 觀察替曾博恩、黃逸豪等人為歧視言論的辯護方式,不外乎說這是反串、地獄梗,一切都是點出問題的人不懂笑話脈絡、過度政治正確。 但看看圖中他們所謂
Thumbnail
2020/12/15
大家如果只看媒體標題,可能會有女學生物化自己的想法。但細看後會發現北一女當初以聊天為項目的攤位,客群是設定為高一學妹,針對108課綱討論選課問題、如何製作學習檔案、社團幹部的工作內容等等。 原來,物化這個活動的不是北一女生自己,而是在這之外的他者物化了這個活動。
Thumbnail
2020/12/15
大家如果只看媒體標題,可能會有女學生物化自己的想法。但細看後會發現北一女當初以聊天為項目的攤位,客群是設定為高一學妹,針對108課綱討論選課問題、如何製作學習檔案、社團幹部的工作內容等等。 原來,物化這個活動的不是北一女生自己,而是在這之外的他者物化了這個活動。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