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讀書人選書】我們以為社群是連接彼此的海洋 卻忘了腳下相連的土地-《群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若網路是大海,而人人皆是一座島嶼,大海將我們連接,或者,這片大海也同時分開了我們。然而,最深底層的海水之下,我們這一座一座海面之上看似獨立遙遠的島嶼,卻根連在一起,居於同一個地球。


社群軟體,究竟是連結還是斷裂?理應增加討論空間,卻為何總是淪為各說各話的局面?隨著臉書出現後,公私領域的界線逐漸模糊,不只原本被視為私生活的一切,成為個人展演的內容,傳統報章雜誌的公領域討論功能,也逐漸被取代。然而,社會的溝通卻並未因此更加暢通,而是形成各式各樣的同溫層彼此攻訐。

根據統計,在台灣的臉書使用率逼近99%,整個社會甚至呈現對於社群軟體的癡迷與同溫層氾濫的氛圍中。如此情況下,2020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得獎作品《群島》誕生。有感於自己與社會對話的失語,作者同時也是現任文策院院長胡晴舫,描述了現代社會在臉書的影響下病態的發展,同時化身書中的「我」一角,藉由小說的形式,深度探討了人、社會、社群軟體、網路間的交互影響。


聊天不容易。他以為他追蹤了眼前這個女孩的臉書動態已經一個禮拜,對她有基本瞭解,找得到共同話題,但他依然覺得現時豬的林莉蓮與臉書上的林莉蓮有一點點不同。臉書上的林莉蓮聰明活潑,多愁善感,語言機制,對什麼的有話說,眼前的林莉蓮寡言冷淡,眼神謹慎,對週遭充滿懷疑。


以親密關係骨幹,《群島》描述了現代人因為社群軟體,產生的各種文化現象。不只是網路上與現實生活的斷裂、即時通訊所造成的心理壓力、消費主義的擴張,以及在大數據管理下,每個人不再是個體,而是依照各種特徵被歸類成一組組資料。其中描寫最生動的,或許是關於同溫層造就的網路獵巫文化,以及對於「世代」概念的批評。

「年級」如今已成為社會常見的族群代稱,彷彿只要被歸類在「四五年級」、「七八年級」,就能夠如同生物分類法中的「介門鋼類科屬種」一般,被歸類出各種特性,而弱化了每個人與生俱來的不同。對於作者而言,「世代」不過是體制用來管理人的方法,如同幾歲上學、幾歲成年,藉此規定人們在相應的時間作出對應的行為,但如今卻因為網路,加深了束縛的力道,一方面因為無法跟上同齡的人而不安,卻又欽羨著並未跟隨眾人腳步的特立獨行者。


「(前略)我驚訝人們對其他人的生活誤解這麼深,恨不得找到各種機會自憐。他們老是羨慕我的無拘無束,我說那是因為我錯過了進入社會的時機,我因此沒有房子、沒有家庭、沒有車子,沒有你們建立起來的中產生活。他們就會打斷我,喔,你不要再說了,你太令人生氣了,你命那麼好,不像我們可憐人,要付房貸、還要養孩子。(後略)」


不久前,影音平台推出了紀錄片《智能社會:進退兩難》,嚴肅討論在資本主義入侵下,社群媒體機制導致社會分裂、侵蝕民主的惡果。好巧不巧,筆者在閱讀《群島》前不久,也曾經與一名認識多年的朋友因為討論某個議題,最後不歡而散。比起過去總是依賴前人的經驗認識世界,網路的發達讓所有事實只需要透過指尖,就能馬上抵達眼前。但人終究不是機械,信仰「真實」為圭臬,卻往往總是讓溝通變成辯論,最後進而造成斷裂、崩解。甚至在運算法的作用下,所謂「真實」也成為可以被仿造,用來操弄人心的工具。

如同作者所描述,網路與社群軟體就如同海洋,人們就如同被海洋連結的群島,也因為海洋彼此分離,甚至遺忘腳底下共同的那一塊大地。《群島》是一本小說,同時也讓讀者得以反思社群軟體存在的意義,以及溝通最基礎的本質。

全球暖化的現今,海平面上升持續上升,而臉書與各種社群軟體氾濫及假新聞的充斥,更像大洪水般淹沒、改變著過去的一切,而身在洪流之中的我們,也只能期許自己能夠謹記彼此腳下共同相連的土地,並期許有一天汪洋能夠退去形成河流,退回成為讓我們與遠方產生連結的工具,讓人們重新看見腳下相連的根基。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職場讀書人|選書📖 / 追劇📺 / 聽歌🎧
48會員
417內容數
喜歡看書、追劇、看電影跟聽音樂的社畜,感覺把那些作品記錄下來好像比較不浪費已經花費的時間,也希望能夠幫助讓好作品接觸到更多適合的人。
2025/04/26
曾經同屬於大日本帝國的統治範圍,滿洲國與台灣的關係甚至可能比當時的中華民國更加緊密。尤其是當歷史還處於迷茫的階段,小說的虛構特性,或許也能夠幫助我們更接近這個場域,拾取那些與台灣人有關的歷史碎片。
Thumbnail
2025/04/26
曾經同屬於大日本帝國的統治範圍,滿洲國與台灣的關係甚至可能比當時的中華民國更加緊密。尤其是當歷史還處於迷茫的階段,小說的虛構特性,或許也能夠幫助我們更接近這個場域,拾取那些與台灣人有關的歷史碎片。
Thumbnail
2025/04/19
經歷二戰、以及國民政府來台後,積極去日本化的政策之下,雖然只過了幾十年,許多地景都已經完全改變,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倖存的地圖們就成了我們回望過去的珍貴參考資料。
Thumbnail
2025/04/19
經歷二戰、以及國民政府來台後,積極去日本化的政策之下,雖然只過了幾十年,許多地景都已經完全改變,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倖存的地圖們就成了我們回望過去的珍貴參考資料。
Thumbnail
2025/04/12
20年來的創作是他對於真實世界的觀察,並且企圖藉由電影來與觀眾溝通;相較於給予一段有始有終的故事,他更希望把讓作品跟隨觀者的生命而延續、發酵,直到後者的生命終結才劃下句點。
Thumbnail
2025/04/12
20年來的創作是他對於真實世界的觀察,並且企圖藉由電影來與觀眾溝通;相較於給予一段有始有終的故事,他更希望把讓作品跟隨觀者的生命而延續、發酵,直到後者的生命終結才劃下句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一本新書,美國一位傳播學教授傑西·林格爾(Jessa Lingel)寫的《被互聯網辜負的人:互聯網的士紳化如何製造了數位不正義》(The Gentrification of the Internet),這是由浙江人民出版社翻譯的簡體書。
Thumbnail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一本新書,美國一位傳播學教授傑西·林格爾(Jessa Lingel)寫的《被互聯網辜負的人:互聯網的士紳化如何製造了數位不正義》(The Gentrification of the Internet),這是由浙江人民出版社翻譯的簡體書。
Thumbnail
無可避免的,人就是群體動物。走到哪裡都是要社交的,逃也逃不了。唯有靜下心來從這些紛擾的人際關係中,堅守自己的信仰,勇敢的拋棄自己不要的,留著可以與自己相伴的,才不用在未來的人生中,一次又一次遺失的自己、一次又一次尋找可以依附的(卻又一次又一次的被拋棄)。
Thumbnail
無可避免的,人就是群體動物。走到哪裡都是要社交的,逃也逃不了。唯有靜下心來從這些紛擾的人際關係中,堅守自己的信仰,勇敢的拋棄自己不要的,留著可以與自己相伴的,才不用在未來的人生中,一次又一次遺失的自己、一次又一次尋找可以依附的(卻又一次又一次的被拋棄)。
Thumbnail
先撇開社群是否為項目方自己出來操作或是委託專業的社群運營團隊這個點上,這篇文章的假設的前提是純粹的「社群意識」,若硬要套上項目發行的話會比較是「項目方自行操作」。 講社群意識可以從很久遠的奇摩家族到現在的LINE社群,就是集結了一群有著「相同喜好、興趣、屬性」的人,聚集聊天打屁的地方,聊久了最後形成
Thumbnail
先撇開社群是否為項目方自己出來操作或是委託專業的社群運營團隊這個點上,這篇文章的假設的前提是純粹的「社群意識」,若硬要套上項目發行的話會比較是「項目方自行操作」。 講社群意識可以從很久遠的奇摩家族到現在的LINE社群,就是集結了一群有著「相同喜好、興趣、屬性」的人,聚集聊天打屁的地方,聊久了最後形成
Thumbnail
台灣的假新聞攻擊領先全球好多,幾年前被歐洲認證時我一點也不意外。想著只要保持警覺、多方查證來源與真實性,這書上都教過了,年輕如我們哪那麼好騙? 也許是後知後覺,我後來才發現根本沒有那麼單純。
Thumbnail
台灣的假新聞攻擊領先全球好多,幾年前被歐洲認證時我一點也不意外。想著只要保持警覺、多方查證來源與真實性,這書上都教過了,年輕如我們哪那麼好騙? 也許是後知後覺,我後來才發現根本沒有那麼單純。
Thumbnail
「經營」本身就是應該要有「長時間的累積」以及「方法」嘛!沒有那種「我貼文就一定有人看」的好事啊!這畢竟是個資訊炸裂的年代!搶到每一個人的目光就是經營者應該想辦法的。當然,你也可以當作「多貼一個平台,多一個被看到的機會。」說不定會不小心遇到喜歡你的讀者!
Thumbnail
「經營」本身就是應該要有「長時間的累積」以及「方法」嘛!沒有那種「我貼文就一定有人看」的好事啊!這畢竟是個資訊炸裂的年代!搶到每一個人的目光就是經營者應該想辦法的。當然,你也可以當作「多貼一個平台,多一個被看到的機會。」說不定會不小心遇到喜歡你的讀者!
Thumbnail
我看《LINE社群營銷實戰寶典》:社群經營,貴在交心 說到社群行銷,特別是在臺灣,大概很難不談到Facebook和LINE,幾乎大家都有帳號。所以,透過Facebook和LINE做行銷,就有一種站在巨人肩膀的感覺。平臺已經有人幫忙搭建好了,接下來就看我們怎麼施展魔法,吸引廣大的目標受眾了。 雖然我自
Thumbnail
我看《LINE社群營銷實戰寶典》:社群經營,貴在交心 說到社群行銷,特別是在臺灣,大概很難不談到Facebook和LINE,幾乎大家都有帳號。所以,透過Facebook和LINE做行銷,就有一種站在巨人肩膀的感覺。平臺已經有人幫忙搭建好了,接下來就看我們怎麼施展魔法,吸引廣大的目標受眾了。 雖然我自
Thumbnail
『值得一提的是,群體極化也同時讓許多重要的價值得以透過社運實現,若缺乏極端主義的傳播,社運及革命將是一盤散沙。』 今天的資訊傳遞方式和過去不同,無時無刻都有巨量的資訊被傳遞,但人的精力和時間有限,在能夠迅速獲得大量取樣的同時,也限制在單一議題上投入的時間與深度。
Thumbnail
『值得一提的是,群體極化也同時讓許多重要的價值得以透過社運實現,若缺乏極端主義的傳播,社運及革命將是一盤散沙。』 今天的資訊傳遞方式和過去不同,無時無刻都有巨量的資訊被傳遞,但人的精力和時間有限,在能夠迅速獲得大量取樣的同時,也限制在單一議題上投入的時間與深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