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馭風男孩》觀後感:教育的價值在於讓學生主動思考為何而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電影的開始為一名黑人男孩到井邊提水洗澡,在一片乾涸的非洲土地上「水」是珍貴的資源,「教育」和「糧食」當然也都是。這部電影的整體觀看感受對我而言相當平淡,爆發力則是在於後續我獨自一人安靜思考的時候。文章首段我想先說一些電影給我最直接的感受 — 例如感謝自己能有接受教育或者有東西吃,這兩者對生在台灣的我們而言或許相當稀鬆平常,但回想起來這些「小確幸」的確都是莫大的幸福,尤其是當我融入電影後,將自己的求學過程去對比電影中男主角—威廉‧坎寬巴(William Kamkwamba)沒錢繳學費被迫趕出學校的橋段,我真的覺得自己的學生時代真是有點「身在福中不知福」,回憶起那些早八想賴床翹課的時光不禁令我有些羞愧,畢竟坎寬巴可是被趕出學校後,仍偷偷跑到學校偷聽上課,甚至還自己去圖書館查資料做研究,而當時的他只有14歲左右,他對學習的強烈動機讓我開始思考「為了什麼而學」或許比僅是花時間在學習更重要,前者付出了腦力和時間,後者也許只是花了時間,兩者之間的成效一比就差了許多。

電影的故事內容是改編自真實故事,聽到這樣的說法有沒有讓人有更想看的衝動呢!我自己對於這種以真實故事為出發的劇情總是更容易入戲,因為那些電影中的血淚並非杜撰,光是這點就足以令我致敬。坎寬巴的家鄉在非洲的馬拉威,在他那個年代,當地以務農為主要經濟來源,而坎寬巴的家庭即是以種玉米維生,然而,因為當時馬拉威還缺乏農業灌溉技術,所以收成完全是「靠天吃飯」,正也因此若遇到大旱就會面臨糧食危機。好巧不巧,正巧就在坎寬巴輟學的那一年,馬拉威發生了嚴重的乾旱,土地乾到寸草不生,人民為了求生開始打劫搶食,甚至餓死路邊,所有人都幾乎失去了希望,逃的逃,死的死,除了祈求上蒼降雨似乎已別無他法。

raw-image

就在這個看似最絕望且痛苦萬分的節骨眼上,電影出現了「希望」,這也是我覺得電影和威廉‧坎寬巴人生故事最引人入勝的地方 — 「永遠不要放棄去相信還有希望存在」,雖然說起來有點老套,但是,這不就是最真實的人生寫照嗎?我們不也都是在有點灰、有點黑的人生路上,不斷為自己去發現和創造希望的嗎?接著我想把《馭風男孩》後續的故事發展繼續說下去(文章內容會有劇透,若不喜被雷,閱讀到此差不多就可以停止囉)。

前面有提到坎寬巴被趕出學校後仍獨自跑去讀書館做研究,而他所研究的東西 — 「發電機」即是後來拯救他們村莊的關鍵。起初坎寬巴看到學校老師的腳踏車頭燈因為腳踏車的軸承轉動進而發現了發電機可以藉由外在動能發電,這種現象讓他聯想到先前讀過的一本《使用能源》書籍中有介紹到美國利用風車發電,這個觸發點讓他有了來為村莊製作風車的想法,然而,這樣的念頭卻在當時完全沒接觸過風力發電的馬拉威村莊受到人們的嘲笑,甚至為此坎寬巴還和父親產生了劇烈的衝突。

raw-image

不過,別擔心就像大多數有著 Happy Ending 的電影一樣,《馭風男孩》既然是改編自真實人物自傳,那麼,這位主角後來肯定成為了成功人士。沒錯!後來的劇情走向正是坎寬巴憑藉著不屈不撓、堅持不懈的勇敢態度完成了使用風力來發電的灌溉抽水技術,進而解決了村莊因大旱而毫無農作收成的困境。同時,也因著這樣的事蹟,坎寬巴的師長為其申請到了繼續求學的機會,才沒讓這樣的人才受到埋沒。

透過這部電影我看見了許多社會議題,包含貧窮、飢餓、教育及親子教養,電影的細節之處都值得思考人性和人生。當我藉由這部電影反觀著當今的台灣教育,我覺得即便歷經了多次教改,教學現場的老師們也都卯足全力入融入翻轉教育概念,但是,目前的台灣教育現況,依然是諸多莘莘學子為龐大升學壓力接受著填鴨式教育,這樣的現象不完全是被師長逼迫,而是學生們也找不到讀書的方法,更沒時間去真正思考念書的動機,責任不完全是學校的,有時是整個社會的環境壓迫,並非學生們不想不主動思考,我覺得整個社會應當負起帶動人民思考的能量,並讓人們去了解為何而學,比學了什麼更重要!因為每個人注定要走不同的路,唯有了解自己學習的動機,才能到達自己想去的地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ily Chen 的沙龍
225會員
234內容數
|The Stories of Our Kitchen| 雖然我能懂一個人做料理的優雅,不過,我偏愛為所愛之人洗手作羹湯的感動。 即便我隻身一人也能好好吃飯品茶,然而,我更著迷和所愛之人分享美食與咖啡的濃情。 如果問我,生活是什麼?我會說:「柴米油鹽醬醋茶,像極了最極致的親密」。
Lily Chen 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01
Hi,大家好!我是Lily。很開心每年的年底有個和大家問候的機會。 「何其有幸」今年是第三年發行公益月曆了。 這同時也意味著我已平安地度過骨髓移植後的第三年,我是一位因罕見疾病而移植的病友。 感謝這一路我所遇見的人,感謝我之所以能夠重生,是因為有了社會及許多人的幫助。
Thumbnail
2024/12/01
Hi,大家好!我是Lily。很開心每年的年底有個和大家問候的機會。 「何其有幸」今年是第三年發行公益月曆了。 這同時也意味著我已平安地度過骨髓移植後的第三年,我是一位因罕見疾病而移植的病友。 感謝這一路我所遇見的人,感謝我之所以能夠重生,是因為有了社會及許多人的幫助。
Thumbnail
2023/12/11
我覺得像「花」這麼美好的事物,天天都出現在我們的身邊,然而我們只要願意去發現、去感受那份幸福,其實,現在所身處的世界就很幸福了!回想自己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注意到身邊的花花草草?!我覺得應該是從生病後吧!因為會想,如果有一天死掉的話,就看不見了!
Thumbnail
2023/12/11
我覺得像「花」這麼美好的事物,天天都出現在我們的身邊,然而我們只要願意去發現、去感受那份幸福,其實,現在所身處的世界就很幸福了!回想自己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注意到身邊的花花草草?!我覺得應該是從生病後吧!因為會想,如果有一天死掉的話,就看不見了!
Thumbnail
2023/09/02
「每一個過著極簡生活的人,無一不是神采奕奕,這是因為他們對自己有很深的了解。減少選擇,了解自己,自信也會跟著來。」作者所言甚是。自從我在生活中開始練習把生活過得簡單一點後,我覺得自己的判斷力提高了,應該說三心二意或不敢拒絕的情況少了。我想這是因為我知道日子是自己的......
Thumbnail
2023/09/02
「每一個過著極簡生活的人,無一不是神采奕奕,這是因為他們對自己有很深的了解。減少選擇,了解自己,自信也會跟著來。」作者所言甚是。自從我在生活中開始練習把生活過得簡單一點後,我覺得自己的判斷力提高了,應該說三心二意或不敢拒絕的情況少了。我想這是因為我知道日子是自己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當你沒有你所想要的,你可以運用你所擁有的。」這是坦托激勵自己的座右銘。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守護水資源的神奇農夫-坦托秉持著對大自然的興趣和對土地的熱愛,學習環境與農業領域,進而改善家鄉水資源的問題。 坦托自小就熱愛有關土壤的一切,喜歡去奶奶的田地玩,研究作物如何長?需要甚麼樣的條件?因為這樣的成
Thumbnail
「當你沒有你所想要的,你可以運用你所擁有的。」這是坦托激勵自己的座右銘。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守護水資源的神奇農夫-坦托秉持著對大自然的興趣和對土地的熱愛,學習環境與農業領域,進而改善家鄉水資源的問題。 坦托自小就熱愛有關土壤的一切,喜歡去奶奶的田地玩,研究作物如何長?需要甚麼樣的條件?因為這樣的成
Thumbnail
《學習的理由》是部相當特殊的紀錄片,導演楊逸帆從 2009 年開始,將攝影機對準和他同樣就讀於宜蘭人文國中的同學,影片的最後三分之一,則是導演決定參與基測,親自面對考試的紀錄。看完影片後,我比較大的疑惑是:人文國中所想要達成的「自主學習」,真的存在嗎?
Thumbnail
《學習的理由》是部相當特殊的紀錄片,導演楊逸帆從 2009 年開始,將攝影機對準和他同樣就讀於宜蘭人文國中的同學,影片的最後三分之一,則是導演決定參與基測,親自面對考試的紀錄。看完影片後,我比較大的疑惑是:人文國中所想要達成的「自主學習」,真的存在嗎?
Thumbnail
 西元1930年甘地為全印度的人民擁有「食鹽」的自由而走,開始了388公里徒步行走的「食鹽長征」。當年甘地61歲。他經過瓦沙納的農村時,說了一句話:「先餵飽他們,再餵飽我們自己。」不經意讓我想到「玉米田理論」的農夫,他將自己培養的優良玉米種子不斷的散佈到附近的玉米田裡,只是為了達到「共好」的期待。
Thumbnail
 西元1930年甘地為全印度的人民擁有「食鹽」的自由而走,開始了388公里徒步行走的「食鹽長征」。當年甘地61歲。他經過瓦沙納的農村時,說了一句話:「先餵飽他們,再餵飽我們自己。」不經意讓我想到「玉米田理論」的農夫,他將自己培養的優良玉米種子不斷的散佈到附近的玉米田裡,只是為了達到「共好」的期待。
Thumbnail
印度紀錄片-天命之女(Daughters of Destiny)紀錄一位企業家,阿伯拉罕·喬治,在印度創辦一所特殊學校-香堤巴望,這所學校不收學費,甚至負擔學生的吃、住,就這樣一直到學生出社會開始賺錢,然而,香堤巴望的孩子都來自貧困的家庭,特別是在印度,人們俗稱的「賤民」階級。
Thumbnail
印度紀錄片-天命之女(Daughters of Destiny)紀錄一位企業家,阿伯拉罕·喬治,在印度創辦一所特殊學校-香堤巴望,這所學校不收學費,甚至負擔學生的吃、住,就這樣一直到學生出社會開始賺錢,然而,香堤巴望的孩子都來自貧困的家庭,特別是在印度,人們俗稱的「賤民」階級。
Thumbnail
這部電影改編自坎寬巴的真人真事。在主角的家鄉—馬拉威以務農為主要經濟來源,而坎寬巴的家庭即是以種玉米維生,然而,因為當時馬拉威還缺乏農業灌溉技術,所以,農業收成完全是「靠天吃飯」,正也因此若遇到大旱就會面臨糧食危機。好巧不巧,正巧就在坎寬巴輟學的那一年,馬拉威發生了嚴重的乾旱......
Thumbnail
這部電影改編自坎寬巴的真人真事。在主角的家鄉—馬拉威以務農為主要經濟來源,而坎寬巴的家庭即是以種玉米維生,然而,因為當時馬拉威還缺乏農業灌溉技術,所以,農業收成完全是「靠天吃飯」,正也因此若遇到大旱就會面臨糧食危機。好巧不巧,正巧就在坎寬巴輟學的那一年,馬拉威發生了嚴重的乾旱......
Thumbnail
【第十五章】另一個起點 P.278: 將近一年前,兩位朋友請我在週末,帶他們進入紐澤西南部的松林荒原,教他們我一直掛在嘴邊的求生技術。我同意了,我們度過愉快的週末。行程結束之際,他們堅持付費。 「為什麼?」我問道。 「我們在這個週末所學的,遠比在大學植物與動物課程中學的更多。在大學,每學分我們得付三
Thumbnail
【第十五章】另一個起點 P.278: 將近一年前,兩位朋友請我在週末,帶他們進入紐澤西南部的松林荒原,教他們我一直掛在嘴邊的求生技術。我同意了,我們度過愉快的週末。行程結束之際,他們堅持付費。 「為什麼?」我問道。 「我們在這個週末所學的,遠比在大學植物與動物課程中學的更多。在大學,每學分我們得付三
Thumbnail
下過小雨的巴黎街頭,路燈下雨水的閃光讓凌晨的街道顯得更加的黑白分明,更加的寂寞。一位十幾歲的小男孩沿著街道獨自走著,顯得和這樣的氛圍有點不搭嘎。小男孩有著辛苦的一天,在學校因為平時愛搗蛋,各項功課不佳,老師認定他那篇筆觸猶如大文豪巴爾札克的作文是抄襲而來的,因此將他轟出教室;同時因為前一天翹課被逮時
Thumbnail
下過小雨的巴黎街頭,路燈下雨水的閃光讓凌晨的街道顯得更加的黑白分明,更加的寂寞。一位十幾歲的小男孩沿著街道獨自走著,顯得和這樣的氛圍有點不搭嘎。小男孩有著辛苦的一天,在學校因為平時愛搗蛋,各項功課不佳,老師認定他那篇筆觸猶如大文豪巴爾札克的作文是抄襲而來的,因此將他轟出教室;同時因為前一天翹課被逮時
Thumbnail
 別強迫鳥學習游泳,別強迫魚學習飛翔。 你有沒有發現這種「發現自己」的雞湯文好多?我們看到時都說:「對呀對呀!我以前就是太在乎別人的想法了,要不然我......」 奇怪的是,人類雖然天生自私,但對自己喜好卻不堅持。 把無奈傳下去的學校教育 身為一個每天一早把孩子送去學校、天黑接回來的父母,你是否覺得
Thumbnail
 別強迫鳥學習游泳,別強迫魚學習飛翔。 你有沒有發現這種「發現自己」的雞湯文好多?我們看到時都說:「對呀對呀!我以前就是太在乎別人的想法了,要不然我......」 奇怪的是,人類雖然天生自私,但對自己喜好卻不堅持。 把無奈傳下去的學校教育 身為一個每天一早把孩子送去學校、天黑接回來的父母,你是否覺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