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10.04/10.11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 》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修行/渡眾篇)
1.天下事物,實乃相剋相生。表象生者,內實為剋;表象剋者,內實為生。生剋相應,萬物乃生,滋滋不息,綿延不絕。
2.如如不動,把心安住,即是善護念。
3.做人的目的,是來了業;修行的目的,是來了塵。
4.佛菩薩的考驗,是評估你的定力、不動心與清淨心的層次到哪裡。
5.「不要理它」,也是一種修行,能夠不理會外境和幻境的人,因為心有足夠的定力,才能真正開始契入修行。
6.《史記.淮陰侯列傳》:「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7.修行就是要正本清源。
(家庭/感情篇)
1.身為兄長,幫助兄弟姐妹成家立業,是責任,也是德行的體現。
(社會環境/其它篇)
1.人的體力有限,職場上若事必躬親,則並非明智之舉。一個真正的領導者,是做帶領與調配工作,並非大小事都要親力親為,而是要訓練人,安排下屬分層負責,且讓下屬都能發揮所長、獨當一面。作為上司若執著於權力而不願下放,則會阻礙公司運行,障礙下屬成長。
2.當主管的,是要領導底下的部屬提升能力,莫時常將底下的部屬調來調去。挑選人才時,要以忠誠、忠孝的特質為要,應避免唯唯諾諾和阿諛奉承的人,因其無法在團隊中擔負重任;帶領人才時,則要對事不對人,唯才是用,有才華的人,若跟你的意見不同,要包容且依然重用他。
3.欲當公務人員,要以熱誠為民服務,以眾生為優先。世道越亂,為官者莫因世道不好而裹足不前,而是越要憂國憂民,有熱忱去做事,這才是為官者的任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   電視新聞中播報,新任00政務官人員的宣誓就職典禮,誓詞如下:「余誓以至誠,恪遵國家法令,盡忠職守,報效國家,不妄費公帑,不濫用人員,不營私舞弊,不受授賄賂。如違誓言,願受最嚴厲之處罰,謹誓」。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來信分享,來文照登:   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修行要提升,懺悔很重要;每天都要跟佛菩薩懺悔,因為過去世沒有修行,犯下貪嗔癡、殺生害命的罪業,請佛菩薩給佛弟子一個機會,好好修行,爾後不再犯錯」。
以下為二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會接觸到精舍是因為結緣了《因果濟世集》,第一次去精舍是因為父母身體不佳而去請示,當時佛菩薩並未開示我的業障,只是跪著的時候,不知為何一直流淚不止。直到五年前奶奶、姑姑相繼過世,整個家族的運勢突然走下坡,接著我的叔叔、父親,還有母親也都往生了。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當我第一次請示出:「前世因利益衝突,將人重傷致往生」時,我的心情五味雜陳:   第一、終於找到身體孱弱的原因。佛經裡有記錄,殺生的業報就是多病短命。我小時候可是醫院裡的常客,請示結果就像醫生把脈一樣,我全身彷彿有一道電流湧過,恍然大悟。
以下為一位有緣者分享:   前幾天遇到一件長者死亡的案子,長者已經高齡近百歲,雖年事已高還是在菜市場擺攤。可能是最近食慾不振常常暈昡,起身拿東西跌倒後爬不起來,沒人發現,小孩在外地成家立業久久才回來,因此也沒人在第一時間發現送醫,已死亡多日(味道都出來了)。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有因果,是自己要去還,不是叫佛菩薩幫你還。人要修行,修正行為,才不會一直犯錯;如果不修行,一直犯錯,佛菩薩看到也是搖頭。」   「修行是學習佛菩薩的慈悲和智慧,進而提升心性,不是求佛幫你改變現狀。」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   電視新聞中播報,新任00政務官人員的宣誓就職典禮,誓詞如下:「余誓以至誠,恪遵國家法令,盡忠職守,報效國家,不妄費公帑,不濫用人員,不營私舞弊,不受授賄賂。如違誓言,願受最嚴厲之處罰,謹誓」。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來信分享,來文照登:   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修行要提升,懺悔很重要;每天都要跟佛菩薩懺悔,因為過去世沒有修行,犯下貪嗔癡、殺生害命的罪業,請佛菩薩給佛弟子一個機會,好好修行,爾後不再犯錯」。
以下為二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會接觸到精舍是因為結緣了《因果濟世集》,第一次去精舍是因為父母身體不佳而去請示,當時佛菩薩並未開示我的業障,只是跪著的時候,不知為何一直流淚不止。直到五年前奶奶、姑姑相繼過世,整個家族的運勢突然走下坡,接著我的叔叔、父親,還有母親也都往生了。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當我第一次請示出:「前世因利益衝突,將人重傷致往生」時,我的心情五味雜陳:   第一、終於找到身體孱弱的原因。佛經裡有記錄,殺生的業報就是多病短命。我小時候可是醫院裡的常客,請示結果就像醫生把脈一樣,我全身彷彿有一道電流湧過,恍然大悟。
以下為一位有緣者分享:   前幾天遇到一件長者死亡的案子,長者已經高齡近百歲,雖年事已高還是在菜市場擺攤。可能是最近食慾不振常常暈昡,起身拿東西跌倒後爬不起來,沒人發現,小孩在外地成家立業久久才回來,因此也沒人在第一時間發現送醫,已死亡多日(味道都出來了)。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有因果,是自己要去還,不是叫佛菩薩幫你還。人要修行,修正行為,才不會一直犯錯;如果不修行,一直犯錯,佛菩薩看到也是搖頭。」   「修行是學習佛菩薩的慈悲和智慧,進而提升心性,不是求佛幫你改變現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好樂修學正道,不放逸,時常守護自心,才能夠拔除身的苦(要拔除身的苦,其實是從心下手的),就如同大象能夠脫離陷阱、泥沼一樣。
Thumbnail
原文: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這一段講的是統治者的等級之分,無為而之,親民,害怕,侮辱,不信,這些都是百姓對統治者的行為表現。坊間有很多人把這一段用作企業老闆或主管的態度作風來說。從商業的角
Thumbnail
這段文章討論了自己修身養性、治國之道以及人在做決定時應如何順勢而為。文章反問自己不足之處,並指出當官員的人在做決定時,常使事情偏離方向,這導致臺灣的科技發展困境以及大停電問題。
放下成見,用心學習_禪七開示節錄9v3_方丈開仁長老 一、我們是為了「修行」而來 學習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在調伏煩惱、習氣的過程。瞭解嗎?我們來這裡不是為了享受,不是為了度假,我們是為了修行。 二、凡夫都是被無明及身見主宰著自己
Thumbnail
安住好自己的心,如天地般無私的愛養萬物,如水般不爭的來行”善”的真諦,如此才能真正親近萬物,成為萬物之所需,善助對方的同時成就自己的價值。而其中”不爭”的意涵,則是道裡最關鍵的特性之一。如何做到不爭呢?老子在本章以負面表述的方式,說明人在求道、學習、處事的過程,人心容易掉入”爭”的情境。
Thumbnail
  一位師兄來信請示因果案件,以下原文照登:   本人一年以來早晚都有念經迴向,在歷次公司任職約到了3年左右都會橫生障礙而後離職,而後沉潛一段時間後重新開始,不知是否有因果業障關係,如何化解,讓工作事業上更加順利,感恩開示。(問題結束)   開示如下:清朝嘉慶年間,您在知府衙門為官....
Thumbnail
很多人對修道人的認知,覺得那些既然自稱是修行者、或是身心靈老師,怎麼會有情緒呢? 這是相當錯誤的認知,他們只是他們會比一般人,更容易覺察到自己的問題,並且以較有效的方式,快速的解決情緒上的問題,進而快速轉念與善解,如此而已~ 修行絕對是一輩子的課題,不是一出家就會了,也不是變成修行者,情緒就自動
Thumbnail
每天很認真出門做好事,以為修善修福,福報天天進帳,但是有可能是事倍工半的效果,多做多失。 如果沒有正法教導,就算天天出門做好事,也是用習氣在做事,在人群中用我們的習氣對應人事,脾氣大的用個性在磨礪別人,貢高我慢的用驕心在壓制別人,貪瞋癡心重的用我執在控制別人。這樣做好事,其實是造業,讓別人不舒
Thumbnail
因為習慣在單純的世界中,不喜歡事情干擾自己的修辦道生活。   是學校生活中,與學生的互動,尚有衛生組長的職責,我全心的投入,但是腦中常常出現伙食團道務的成長,以及如何加強學弟妹的修辦理念。   是佛堂生活中,每天作息正常,晨起運動,如果没有好的身體,如何有體力全力衝剌呢?   是增進道學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好樂修學正道,不放逸,時常守護自心,才能夠拔除身的苦(要拔除身的苦,其實是從心下手的),就如同大象能夠脫離陷阱、泥沼一樣。
Thumbnail
原文: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這一段講的是統治者的等級之分,無為而之,親民,害怕,侮辱,不信,這些都是百姓對統治者的行為表現。坊間有很多人把這一段用作企業老闆或主管的態度作風來說。從商業的角
Thumbnail
這段文章討論了自己修身養性、治國之道以及人在做決定時應如何順勢而為。文章反問自己不足之處,並指出當官員的人在做決定時,常使事情偏離方向,這導致臺灣的科技發展困境以及大停電問題。
放下成見,用心學習_禪七開示節錄9v3_方丈開仁長老 一、我們是為了「修行」而來 學習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在調伏煩惱、習氣的過程。瞭解嗎?我們來這裡不是為了享受,不是為了度假,我們是為了修行。 二、凡夫都是被無明及身見主宰著自己
Thumbnail
安住好自己的心,如天地般無私的愛養萬物,如水般不爭的來行”善”的真諦,如此才能真正親近萬物,成為萬物之所需,善助對方的同時成就自己的價值。而其中”不爭”的意涵,則是道裡最關鍵的特性之一。如何做到不爭呢?老子在本章以負面表述的方式,說明人在求道、學習、處事的過程,人心容易掉入”爭”的情境。
Thumbnail
  一位師兄來信請示因果案件,以下原文照登:   本人一年以來早晚都有念經迴向,在歷次公司任職約到了3年左右都會橫生障礙而後離職,而後沉潛一段時間後重新開始,不知是否有因果業障關係,如何化解,讓工作事業上更加順利,感恩開示。(問題結束)   開示如下:清朝嘉慶年間,您在知府衙門為官....
Thumbnail
很多人對修道人的認知,覺得那些既然自稱是修行者、或是身心靈老師,怎麼會有情緒呢? 這是相當錯誤的認知,他們只是他們會比一般人,更容易覺察到自己的問題,並且以較有效的方式,快速的解決情緒上的問題,進而快速轉念與善解,如此而已~ 修行絕對是一輩子的課題,不是一出家就會了,也不是變成修行者,情緒就自動
Thumbnail
每天很認真出門做好事,以為修善修福,福報天天進帳,但是有可能是事倍工半的效果,多做多失。 如果沒有正法教導,就算天天出門做好事,也是用習氣在做事,在人群中用我們的習氣對應人事,脾氣大的用個性在磨礪別人,貢高我慢的用驕心在壓制別人,貪瞋癡心重的用我執在控制別人。這樣做好事,其實是造業,讓別人不舒
Thumbnail
因為習慣在單純的世界中,不喜歡事情干擾自己的修辦道生活。   是學校生活中,與學生的互動,尚有衛生組長的職責,我全心的投入,但是腦中常常出現伙食團道務的成長,以及如何加強學弟妹的修辦理念。   是佛堂生活中,每天作息正常,晨起運動,如果没有好的身體,如何有體力全力衝剌呢?   是增進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