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間裡不能沒有的八卦

工作間裡不能沒有的八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香港生活節奏急速,工作量大且講求儘早完成,加上遇到朝令夕改或要求多多的上司,工作壓力真的很大。為了宣洩壓力,打工仔們或多或少都會吐吐苦水,說說老闆的壞話。雖然普遍都會覺得談論老闆的八卦不是好事,但原來聊八卦在職場上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大大提升工作間裡的活力,甚至緩和緊張與衝突。為甚麼會這樣神奇?

首先,聊八卦有舒緩情緒、建立關係的作用。特別對於一些難以直接對當事人表達不滿、需要壓抑自身情緒的工作,如接待、銷售業來說,講壞話可以減輕心理負擔和負面情緒。加上有調查指出,當和上司有矛盾、意見不合時,說上司的壞話對改善心情更有幫助。另一方面,聊八卦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助建立同事彼此互信。始終,對於不太熟悉或有所防備的人,我們都不會敢吐出自己的真心說話,擔心會被人出賣。

講壞話的第二個功用,是交換對不同人士的風評。通常,我們在批評別人的不是時,除了表達主觀感覺之外,都會附以實際例子,好讓自己說得理直氣壯、有理服人。一些學者就提出,此舉能營造出工作上的規範,避免其他職員做出類似不良行為。有沒有發現,有時向A同事說B同事的問題時,A同事也會自我檢討,減少甚至不再做出類似令人困擾的行為呢?

當然,過於拘泥別人的缺點未嘗一件好事,會打擊士氣、影響工作進度,但也不能忽視講壞話的正面意義。談論上司的八卦有時候甚至是處理上下矛盾的良藥,不至把爭執放上檯面、無限放大,而是私下發發牢騷就算。辦公室的八卦不應該被強硬地壓下,反而是一種帶有生氣的溝通方式,能夠放鬆壓力、凝聚同儕,甚至因而提升工作效率。


參考資料:

Dijkstra, M., Beersma, B., & van Leeuwen, J. (2014). Gossiping as a response to conflict with the boss: alternative conflict management behavio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flict Management, 25(4), 431–454.

Johnson, P. R., & Indvik, J. (2003, January). THE VIRTUAL WATER COOLER: GOSSIP AS CONSTRUCTIVE/DESTRUCTIVE COMMUNICATION IN THE WORKPLACE. In Allied Academie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Academy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Communications and Conflict. Proceedings (Vol. 8, №1, p. 25). Jordan Whitney Enterprises, Inc.


有興趣看更多相關文章?一同加入讚賞公民行列,多多支持我吧!謝謝!


avatar-img
Lily Chou2的沙龍
4會員
29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Lily Chou2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常言道,性格決定命運。到底性格和成功有沒有關係?一些研究人員嘗試從學術表現方面,探討性格和成就的關係。首先,參加調查的同學按照五種性格類型作出歸類,包括經驗開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盡責性(Conscientiousness)、外向性(Extraversion)、親和性
臨近年末,無形中好像有股壓力,需要總結一年的得著、計劃明年的目標。儘管有想要達成的目標,種種現實挑戰和心理關口往往會打擊我們追尋理想的動力。相信大家都會想知道如何抵抗灰心、惰性,妥善達成目標。除了金錢或其他有形的鼓勵,又有甚麼可以成為我們的動力? 首先我們可以把目標分成長期或短期、單一具體或複雜抽象
這個社會對年輕人有種奇妙的雙重標準,手執量尺的人卻理所當然得正氣凜然。你說年輕人是幼稚的孩子,妄想可改變世界,徒費力氣,虛度光陰。你也說年輕人是成熟的大人了,應該為自己的前途負責,爭取自己想要的未來。你著年輕人應多作嘗試,但當年輕人作出嘗試,你又說年輕人做錯了,要接受懲罰。於是,你說年輕人只知衝動行
常言道,性格決定命運。到底性格和成功有沒有關係?一些研究人員嘗試從學術表現方面,探討性格和成就的關係。首先,參加調查的同學按照五種性格類型作出歸類,包括經驗開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盡責性(Conscientiousness)、外向性(Extraversion)、親和性
臨近年末,無形中好像有股壓力,需要總結一年的得著、計劃明年的目標。儘管有想要達成的目標,種種現實挑戰和心理關口往往會打擊我們追尋理想的動力。相信大家都會想知道如何抵抗灰心、惰性,妥善達成目標。除了金錢或其他有形的鼓勵,又有甚麼可以成為我們的動力? 首先我們可以把目標分成長期或短期、單一具體或複雜抽象
這個社會對年輕人有種奇妙的雙重標準,手執量尺的人卻理所當然得正氣凜然。你說年輕人是幼稚的孩子,妄想可改變世界,徒費力氣,虛度光陰。你也說年輕人是成熟的大人了,應該為自己的前途負責,爭取自己想要的未來。你著年輕人應多作嘗試,但當年輕人作出嘗試,你又說年輕人做錯了,要接受懲罰。於是,你說年輕人只知衝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