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格徵文】別再這樣於日常緬懷無常,感嘆生命太短,而遺憾太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Photo by adam_Unsplash

Photo by adam_Unsplash


今日藥帖 :
【鄭宜農 Enno Cheng –人生很難 The Path】Music Video


當我們頻繁地使用"人生好難”這樣的說法時,大多出現在被洗版的各個社群軟體、媒體新聞用詞上,它是一個用來被予以反應社會現況的說法。


聽見《人生很難》這首歌的時機點非常非常地巧合,是送走外婆一週前左右,還聽著朋友分享他對這首歌的想法,與討論著前奏與收尾倒著順序的安排巧妙之處。但這一首歌卻成為了貫穿整場離別的主題曲,甚至一直到了結束後的三個月之間都還迴蕩繚繞在耳邊,無限撥放。

此篇徵文的標題一直是記著的,而這即將到來到尾聲的2020還是流動的,即便是此刻也都尚未停止變動。很像2018年底公視的那部戲,《雙城故事_A Taiwanese Tale of Two Cities 》,裡頭大稻埕中藥店的女兒 李念念( 陳怡蓉飾演 )不斷地想要去追尋著自己與母親的根,那個關於舊金山的夢,訴著我們都可能擁有那騷動的靈魂哪 !

可說到登出,就不免地得沾上生死議題的邊。
在東方社會的家庭,甚至是整個社會的氛圍都很忌諱在談話中,聊生死與聚散。尤其是逢年過節大年初一一路到初五吧 ! 有時候看長輩心情,甚至到初十都有。

在這期間都不能說任何表象理解不好的、不吉利的言語。摔破的東西呢也要趕緊邊唸著”碎碎”平安邊揮著掃帚清理碎片,無論發生什麼壞事,好像都能轉圜成好的說詞,以確保大家在新的一年開端能事事平安順心,在每一個醒來的農曆年間都是這樣戰戰兢兢。


關於這些年的如獲與失去


前兩天不知道為何會跟朋友聊著聊著,就聊起了親人離世這個鮮少提到的議題。看來是一個能被作為獨立標題的文章、影片的主題,但在真實人生中也許僅此一次的道別,就能改變被遺留下來的人的觀念、觀點、甚至餘生。

2018年騷動的靈魂啊、2019年的洗牌輪轉,所有逢9的不順遂、九九重陽的節氣,聽長輩說,這是老人家最怕的日子,竟然就在這之間突然地沒有預兆地,送走了外婆。

說年輕的我們並不相信命運也不相信緣分,大多時候我們只相信自己,但真要遇上了玄妙的時刻,卻又不自覺的往這方向想去。
關於那些科學與醫學無法解釋的現況,再如何質疑倒帶,抽絲剝繭也是枉費猜疑。因為那就是一件件無法被說明的既定事實。

然而,在再走過一次離別流程,因著成員不同了、狀況不一樣了,這當中也竄出許多五花八門的、荒誕的、不可置信的事情 ( 舉凡八點檔的三叔公、五嬸婆的輪番上陣演出 ),在鄉間的告別式讓我想起2017年《植劇場》的第七部作品《花甲少年轉大人》種種場景。

緩緩駛離都市快速道路後,下交流道拐了幾個彎恍如進入另一地域般,那明明是扶養著這批孩子進入文明前的生活基底,但一大群孩子們卻在回來後顯得格格不入,還是那樣陌生。


Photo by billow926 on Unsplash

Photo by billow926 on Unsplash

離別的定義有許多種,離別的方式亦然,
記憶猶新的不是存在感,而是你真實的存在他人生命中的那些記印。


維基百科說登出 ( logout ) 是與登入相反的一種行為,指從某種正在活動的進程中離開,「登出」和「註銷」或「登出/登入」等意思相同,例如:公司破產之後要註銷公司。 公民死亡後註銷戶口。

每一個需要被執行和處裡的細節都夾雜想念味道是酸的,而每個離開的人都會遺留一個禮物給留下來的人。全是想起這個人的時候,隨後跟上的是怎樣的信念。

後來對於離世的看法變得像回沖過兩次的茶 有點淡。不是那種要掛在嘴邊時常叮嚀把握當下或珍愛此刻,而是我們,能以如常的速率過著日子時,在這當中多那一點點的用心與關愛看待身邊的人。哪怕只是倒一杯溫熱的茶、一通電話的慰問、聽到腳步漸近時,走到門前迎接誰的到來,都好。

如果要留下最後一封給世界的信箋,我只想留想一枚書籤,上頭呢寫兩句話就好: 莫忘初衷,方得始終。 不是那種很煽情的用法,而是無論我們將會以什麼方式離開這裡,即便是被世界的嘈雜混亂磨的像卵石那樣沒有稜角了,也盡可能地留下一些證據,給想要記住你的、你掛念的人,那個你曾經最滿意與喜歡的自己,和最忠誠熱愛的事情。不管最後會怎麼結束,我們都想記得,是如何開始。


Photo by nick van wagenberg on Unsplash

Photo by nick van wagenberg on Unsplash


聽說,聽力是人臨死前最後消失的感知,但不知道為何明知道要好好讓你安心離開卻,不斷希望你醒來,說不出「 你安心的走吧」這樣的話。送走你的最後一哩路,都是椎心至極的那種痛感,原來所有形容心痛的說法都是真的,像被卡車輾過一樣,呼吸的急促與不及,一吸一呼都是不願意與你永別的表現。


啊 -人生很難 在生命消逝之前 還有太多事傷感, -人生很長 其實我只願靜靜看著你無限思量, 為你守護平淡
__ 鄭宜農 《人生很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FisHome的沙龍
27會員
45內容數
許多時候人生是絕對孤獨的, 在不想聊天的時候,在沒有話題的時候, 也未必能時刻保持熱情與包容,因為更多時間裡很難找到絕對理解你的人, 所以這些那些堆疊起來,便成為願意閱讀的理由, 想為自己留白的時候、不需要言語的時候, 進入一本書的觀點是暫時安全的, 因為那裏的世界是全新,而你也。
FisHom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9/24
大疫年代十日談 - 「在無止盡的那一刻,所有人口都發現到在死亡無常的本質,也有可能體驗到生命,無須經歷痛苦與不幸才發現自己處於時間之外,光是眼前即將發生的痛苦與不幸便足矣,人人都能感受到這股迫切感,感受也變得與個人無關,如此便足夠讓時序崩壞。」
Thumbnail
2021/09/24
大疫年代十日談 - 「在無止盡的那一刻,所有人口都發現到在死亡無常的本質,也有可能體驗到生命,無須經歷痛苦與不幸才發現自己處於時間之外,光是眼前即將發生的痛苦與不幸便足矣,人人都能感受到這股迫切感,感受也變得與個人無關,如此便足夠讓時序崩壞。」
Thumbnail
2021/07/18
『不是愛得更深而變成了戀愛關系中的弱者,而是心靈失去從容才變成了弱者。』 所有被稱之為「好的作品」,無論國籍無論語言,共通點都只有一個,就是劇情與檔期終將落幕,但這些內容踏踏實實地,在你心裡留下一些什麼呢?! 而你將會記得它,多久 。
Thumbnail
2021/07/18
『不是愛得更深而變成了戀愛關系中的弱者,而是心靈失去從容才變成了弱者。』 所有被稱之為「好的作品」,無論國籍無論語言,共通點都只有一個,就是劇情與檔期終將落幕,但這些內容踏踏實實地,在你心裡留下一些什麼呢?! 而你將會記得它,多久 。
Thumbnail
2021/05/23
對照起以往推崇往外去拓展的社會氛圍來說,這樣往內收縮的檢視,突然有了一種袖珍的感覺,街上是空了,但家家戶戶卻能難得在非節慶裡,密實地與家人待在一塊兒。就突然地,想起幾本現在看來合時宜的讀物,想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2021/05/23
對照起以往推崇往外去拓展的社會氛圍來說,這樣往內收縮的檢視,突然有了一種袖珍的感覺,街上是空了,但家家戶戶卻能難得在非節慶裡,密實地與家人待在一塊兒。就突然地,想起幾本現在看來合時宜的讀物,想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來到白帖遠多於紅帖的年紀,面臨生死總是不勝唏噓。偶而傳來的聽聞,即便舊識久未聯繫,也令人喟嘆不已。同學的父母、交陪的親戚、過往的同袍、共事的夥伴、對面的鄰居 ...,緣深緣淺總是曾經相聚。
Thumbnail
來到白帖遠多於紅帖的年紀,面臨生死總是不勝唏噓。偶而傳來的聽聞,即便舊識久未聯繫,也令人喟嘆不已。同學的父母、交陪的親戚、過往的同袍、共事的夥伴、對面的鄰居 ...,緣深緣淺總是曾經相聚。
Thumbnail
"要風起 要別離 要萬里 要歸期不由你 才可明白 為何回頭 誰在喚我 喚我的名字 我的遠走 我沒說的 愛與歉疚 請讓風聲 帶我回家 讓它告訴我 抉擇多難 都已做過 不問得失 無悔對錯 讓月光 帶我回家 讓來路 帶我回家吧 歸途中" 生死別離,人人平等。 早知是跑不了
Thumbnail
"要風起 要別離 要萬里 要歸期不由你 才可明白 為何回頭 誰在喚我 喚我的名字 我的遠走 我沒說的 愛與歉疚 請讓風聲 帶我回家 讓它告訴我 抉擇多難 都已做過 不問得失 無悔對錯 讓月光 帶我回家 讓來路 帶我回家吧 歸途中" 生死別離,人人平等。 早知是跑不了
Thumbnail
以下為二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生就生、死就死,該來就來、該去就去,怕死的最終還是要死。人就是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每個人要走的時候都要豁達一點,越不怕死就越有機會不會死,心性豁達,把生死的關卡考過,會越長命。」 分享二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Thumbnail
以下為二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生就生、死就死,該來就來、該去就去,怕死的最終還是要死。人就是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每個人要走的時候都要豁達一點,越不怕死就越有機會不會死,心性豁達,把生死的關卡考過,會越長命。」 分享二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Thumbnail
該怎麼說呢? 人的一生,不停的重複相逢與分離的迴圈, 縱使來的時候必然哭泣,但總希望能笑著離開人世, 在這迴圈裡,我們多半是旁觀的送行者,短暫的一生也僅能當一次離人, 如果知道自己即將要離開了,會是怎樣的心情呢?
Thumbnail
該怎麼說呢? 人的一生,不停的重複相逢與分離的迴圈, 縱使來的時候必然哭泣,但總希望能笑著離開人世, 在這迴圈裡,我們多半是旁觀的送行者,短暫的一生也僅能當一次離人, 如果知道自己即將要離開了,會是怎樣的心情呢?
Thumbnail
  配合著清明連假,這篇文章來的真是巧,連假的第一天早上台灣就發生了重大的事故,真的是讓人非常痛心以及不捨,願所有人都平安。   在台灣社會裡,我們總是鮮少談起死亡,甚至我們的體制教育內,根本沒有提起或是草草了事,這似乎是一種常態,但卻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經歷的課題,我們來到這個世界,就是一場單趟旅行
Thumbnail
  配合著清明連假,這篇文章來的真是巧,連假的第一天早上台灣就發生了重大的事故,真的是讓人非常痛心以及不捨,願所有人都平安。   在台灣社會裡,我們總是鮮少談起死亡,甚至我們的體制教育內,根本沒有提起或是草草了事,這似乎是一種常態,但卻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經歷的課題,我們來到這個世界,就是一場單趟旅行
Thumbnail
不是留下最後一封煽情的信箋給世界,而是無論我們將會以什麼方式離開這裡,即便是被世界的嘈雜混亂磨的像卵石那樣沒有稜角,也盡可能地留下一些證據,給想要記住你的、你掛念的人,那個你曾經充斥著熱衷與熱愛的自己。不管最後會怎麼結束,我們都想記得,是如何開始。
Thumbnail
不是留下最後一封煽情的信箋給世界,而是無論我們將會以什麼方式離開這裡,即便是被世界的嘈雜混亂磨的像卵石那樣沒有稜角,也盡可能地留下一些證據,給想要記住你的、你掛念的人,那個你曾經充斥著熱衷與熱愛的自己。不管最後會怎麼結束,我們都想記得,是如何開始。
Thumbnail
「轉眼走到了,自傳最終章。已瀏覽所有,命運的風光。」 在以前,我總覺得死亡這件事離我很遙遠,我還有大把的時間可以做想做的事情,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我發現了生命的短暫。 2020讓我們體會到生命的無常,希望能結合小說將我平常說不出口的話表達出來,好好珍惜自己現在活著的每一天與身邊的所有人事物。
Thumbnail
「轉眼走到了,自傳最終章。已瀏覽所有,命運的風光。」 在以前,我總覺得死亡這件事離我很遙遠,我還有大把的時間可以做想做的事情,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我發現了生命的短暫。 2020讓我們體會到生命的無常,希望能結合小說將我平常說不出口的話表達出來,好好珍惜自己現在活著的每一天與身邊的所有人事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