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登出人生:如果明天就要永別,您還有甚麼話要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身處這個年曆的星空下,世事無常。有些人傾向相信,每個十年都是一次世界的大變天。彷如神話的大洪水,大自然規律以至宇宙法則,太多事情不在人類的掌握之中。

如果有機會留下最後一句話,您又會留下甚麼話?

日前,我在Instagram的限時動態開放了提問箱,收集了大家的留言。本來我以為人會在最後的時刻說起後悔的過去,一些因為倔強而忘了說的抱歉,甚或乎那些曾經錯過的告白。收到的留言卻令我意料不及。很多人都留下了「謝謝」,期盼别人遇見美好,也不吝嗇地表達出心裡的愛。

假如要很科學的說ーー永別,很多時候都不是人的選擇。他們會說,正常的時候,人總會努力求生。說到底,不論是意外,還是心裡積累下來的「意外」,我們身邊總是離不開「離開」這話題。

不久前傳出竹內結子過世的新聞。當天,筆者身邊的朋友圈、社交媒體動態等,盡是詫異、婉惜。不過也有不一樣的聲音:

看到很多日本網友對於竹內結子過世的反應是「小孩子好可憐」「都沒想到小孩嗎」。我想她可能就是一直以來都只想到別人,沒想到自己,突然想到自己時,就這樣了。(Twitter @yakiyanki)

聯想起各位的留言,她在離開的時候,會不會也在想ーー雖然自己要離開了,但是相信世上還有使留下來的人幸福的事,希望留下的人還能繼續走下去……

世界有很多人一直都會對素未謀面的人惡言相向。一句話、一些舉動都有可能換走一個生命。這是一個正在走向極端的世界。我們還是會為人的離去而感傷,大概是因為我們還能感受身邊的痛苦。讀者們,您會閱讀文章,還對身邊事物抱有關切之心,這樣就足以證明我們的社會還未至於冷漠至死吧。

不過有時,攬下了太多痛苦的感覺,一不小心,也許連自己也會被帶走。

痛苦的人生,需要短暫的登出。

沒有人生不是痛苦的。但是,人並不需要一直身處痛苦之中。應該說,你要離開痛苦,走一趟為了自己而出走的路途。

踏出邁向美好的一步,需要的是勇氣。勇氣不是一股沖勁而已,很多時候是理論上說服自己。因為知道留在原地只會折磨自己,所以就算要走向未知也不想再停留。

以最近的疫情而言,筆者有很多朋友都受困於財政困難,沒法離開現時的職位,生怕失去糊口的工作。這樣的生活卻令他們感到痛苦。的確,離開痛苦不但要勇氣,還需要能支撐生活開支。

筆者的建議是,在能力範圍之內,努力存起一筆像是緊急資金的費用,大概至少能支撐半年的緊絀生活。半年這段時間,不短,但絕對不長。利用這段時間休養生息,重新找回適合自己的生存方式。天無絕人之路,每個人都會在社會裡頭找到自己專屬的生活方式。

第一、二個月:試着調節正常的生活節奏。不一定是早睡早起,但是要讓身體培養睡眠時間的週期習慣。為自己做早、午、晚餐,隨心的做自己想做的事。

第三、四個月:可以專注做一、兩件自己很想做的事。持續讓身體保持足夠的能量,適量運動與休息。

第五、六個月:開始尋找適合自己的工作,或者進修的進路。熟習一些工作技能,為自己建立週間的事務時間表。

當然登出固有的人生不一定有固定的時間,但是筆者總是覺得為自己定下時間線,一步一步的邁向下一個目標,有時候能獲得無法言喻的滿足感。而我們,生而為人,大概都是因為滿足、快樂而得到活着的意義、樂趣。


感謝以下匿名留言的朋友:

問:如果明天是你最後一天,你有甚麼話要說出口?

答:我想我永遠愛你/謝謝你們愛我的每個人/謝謝出現在我生命中的所有人/辛苦了 可以的話下輩子再讓我當一次我/你要記得明天的陽光依舊燦爛 天氣依舊晴朗/突然覺得還有太多話要說了 那就謝謝每個出現在我生命裡的人吧 不管恩怨情仇/Oh thank god finally/我解脫了 愛與不被愛已經與我無關/希望我愛的人不要太掛念我 世界並沒有因為我的離去而停止 所以好好活下去 把我沒能做的 替我做了/這個世界何其討厭 但有愛的人在就會感到可愛些了 愛我的家人我的女友我的朋友/以此作為榜樣別像我一樣的活/我希望你可以活得比我快樂/忘了我/對不起我這輩的人生 如果有來世就好好的當無憂無慮的鳥 飛在寬闊的天空 不再憂愁的度過了/這輩子 辛苦你了/祝幸福/謝謝你 謝謝/願這世界都能多一點善良 大家都要好好的再見/謝謝所有愛着我關心我的人/Happy/我不後悔/跟喜歡的人說有多喜歡她 騎車去找每位好朋友們抱一下/晚安 祝我好運/再見 不是再也不見 是一定會再見/忘了他吧
同屋企人講 我愛你/我愛你/終於能休息了呢你


嘿,你好嗎?

想要找個人普通人聊一下的話,筆者的Instagram @evsn.h 隨時為你而開。

找我吧,我在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van Cheng的沙龍
47會員
30內容數
在世界一隅,與世界同行。本專題主要觀察世界動向,不時更新各地議題。結合資訊及短評的文章,傳遞消息、激發思考。
Evan Che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5/20
踏足社會後的人生觀察,選擇不同行業以及晉身研究與否的分享。
Thumbnail
2022/05/20
踏足社會後的人生觀察,選擇不同行業以及晉身研究與否的分享。
Thumbnail
2022/05/15
這就是社群。而媒體則是另一回事。媒體是聲音,是發文和分享,也是留言。
Thumbnail
2022/05/15
這就是社群。而媒體則是另一回事。媒體是聲音,是發文和分享,也是留言。
Thumbnail
2022/02/01
看到徵文題目後,第一個念頭是「團圓?」然後再想「歡樂?」年初一是團圓的時光嗎?在成年以後的日子,我印象中的年初一都是休息的日子。一家人同一屋檐,算是團圓吧。
Thumbnail
2022/02/01
看到徵文題目後,第一個念頭是「團圓?」然後再想「歡樂?」年初一是團圓的時光嗎?在成年以後的日子,我印象中的年初一都是休息的日子。一家人同一屋檐,算是團圓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親愛的姑姐: 整理舊物時別感到人若與物抗衡是多的微弱無根:想留的多,能留的少,真正值得留的太少,而每個捨棄都是一次背叛。 ——黃麗群 人生有兩件必須遵守的事,一件是不能認為死者不幸,而另一件是生者必須努力追求自己的幸福。 人離去後會去那裡呢?非常掛念你,願你那邊四季如春,所有的青蔥不再憂鬱。
Thumbnail
親愛的姑姐: 整理舊物時別感到人若與物抗衡是多的微弱無根:想留的多,能留的少,真正值得留的太少,而每個捨棄都是一次背叛。 ——黃麗群 人生有兩件必須遵守的事,一件是不能認為死者不幸,而另一件是生者必須努力追求自己的幸福。 人離去後會去那裡呢?非常掛念你,願你那邊四季如春,所有的青蔥不再憂鬱。
Thumbnail
…我走了。 我沒有來得及發現自己即將要離開你,要不然我一定會好好跟你說話,我怎麼都沒有料想到這會是一個永遠的分離!我好想讓你知道,如果我還能思念,我一定會牽掛著你;我也好希望你明白,如果我還能看見,我想看到你活出沒有我在身旁的新生活。 時間對我來說,已經停止,我的世界不會再轉動了。 《後記》
Thumbnail
…我走了。 我沒有來得及發現自己即將要離開你,要不然我一定會好好跟你說話,我怎麼都沒有料想到這會是一個永遠的分離!我好想讓你知道,如果我還能思念,我一定會牽掛著你;我也好希望你明白,如果我還能看見,我想看到你活出沒有我在身旁的新生活。 時間對我來說,已經停止,我的世界不會再轉動了。 《後記》
Thumbnail
  配合著清明連假,這篇文章來的真是巧,連假的第一天早上台灣就發生了重大的事故,真的是讓人非常痛心以及不捨,願所有人都平安。   在台灣社會裡,我們總是鮮少談起死亡,甚至我們的體制教育內,根本沒有提起或是草草了事,這似乎是一種常態,但卻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經歷的課題,我們來到這個世界,就是一場單趟旅行
Thumbnail
  配合著清明連假,這篇文章來的真是巧,連假的第一天早上台灣就發生了重大的事故,真的是讓人非常痛心以及不捨,願所有人都平安。   在台灣社會裡,我們總是鮮少談起死亡,甚至我們的體制教育內,根本沒有提起或是草草了事,這似乎是一種常態,但卻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經歷的課題,我們來到這個世界,就是一場單趟旅行
Thumbnail
  前幾天聽到周圍發生的憾事,年輕生命的殞落,祂想祂的離去,能給大家一點警惕,而那情節跟情境,跟從前的我似曾相似。我多麼想擁抱這個生命,告訴祂還有好多人愛祂,無奈的是,祂連向外求援的力氣都沒有了,很多時候我們表現出來的情緒背後都有原因,只是我們身邊的人有沒有覺察到?外表樂觀的人,內心的黑洞也許更深。
Thumbnail
  前幾天聽到周圍發生的憾事,年輕生命的殞落,祂想祂的離去,能給大家一點警惕,而那情節跟情境,跟從前的我似曾相似。我多麼想擁抱這個生命,告訴祂還有好多人愛祂,無奈的是,祂連向外求援的力氣都沒有了,很多時候我們表現出來的情緒背後都有原因,只是我們身邊的人有沒有覺察到?外表樂觀的人,內心的黑洞也許更深。
Thumbnail
不是留下最後一封煽情的信箋給世界,而是無論我們將會以什麼方式離開這裡,即便是被世界的嘈雜混亂磨的像卵石那樣沒有稜角,也盡可能地留下一些證據,給想要記住你的、你掛念的人,那個你曾經充斥著熱衷與熱愛的自己。不管最後會怎麼結束,我們都想記得,是如何開始。
Thumbnail
不是留下最後一封煽情的信箋給世界,而是無論我們將會以什麼方式離開這裡,即便是被世界的嘈雜混亂磨的像卵石那樣沒有稜角,也盡可能地留下一些證據,給想要記住你的、你掛念的人,那個你曾經充斥著熱衷與熱愛的自己。不管最後會怎麼結束,我們都想記得,是如何開始。
Thumbnail
身處這個年曆的星空下,世事無常。有些人傾向相信,每個十年都是一次世界的大變天。彷如神話的大洪水,大自然規律以至宇宙法則,太多事情不在人類的掌握之中。如果有機會留下最後一句話,您又會留下甚麼話? 日前,我在Instagram的限時動態開放了提問……
Thumbnail
身處這個年曆的星空下,世事無常。有些人傾向相信,每個十年都是一次世界的大變天。彷如神話的大洪水,大自然規律以至宇宙法則,太多事情不在人類的掌握之中。如果有機會留下最後一句話,您又會留下甚麼話? 日前,我在Instagram的限時動態開放了提問……
Thumbnail
生命,好像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2020年有好多好多令人傷感的事情發生,不論是疫情、藝人的離開,都帶給我們很大的衝擊。 人生真的很奇妙,總是有好多好多的理想夢想要去實現,總以為時間都還長著,所以總是這裡拖著那裡欠著,導致於應該見的人、應該說的話、應該忘的事,一件都沒有做到,或許就是仗勢著生命還長著吧!
Thumbnail
生命,好像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2020年有好多好多令人傷感的事情發生,不論是疫情、藝人的離開,都帶給我們很大的衝擊。 人生真的很奇妙,總是有好多好多的理想夢想要去實現,總以為時間都還長著,所以總是這裡拖著那裡欠著,導致於應該見的人、應該說的話、應該忘的事,一件都沒有做到,或許就是仗勢著生命還長著吧!
Thumbnail
致我既討厭又那麼喜歡的世界: 謝謝,對不起。 也許真的到了必須告別這個世界、徹底登出人生的那個時候,我會有好多好多話想說,畢竟平常也已是個腦袋裡想法多得要打結的人。可是想來想去,可能到最後我能說出來的應該也只剩下「謝謝,對不起」了吧......
Thumbnail
致我既討厭又那麼喜歡的世界: 謝謝,對不起。 也許真的到了必須告別這個世界、徹底登出人生的那個時候,我會有好多好多話想說,畢竟平常也已是個腦袋裡想法多得要打結的人。可是想來想去,可能到最後我能說出來的應該也只剩下「謝謝,對不起」了吧......
Thumbnail
這已經是我第N次寫遺書,但這次我想,這會是最後的那封信。   這個世界的意外和遺憾往往都在尚未準備好的時候發生,我想我的也會是如此。看過的生老病死並不多,但我希望我會以一個非常意外但乾淨利落的方式離去,而我的離去也不代表我會從這個世界中消逝,只是你再也看不見一團圓滾滾的肉球坐在咖啡館門口的座位敲打
Thumbnail
這已經是我第N次寫遺書,但這次我想,這會是最後的那封信。   這個世界的意外和遺憾往往都在尚未準備好的時候發生,我想我的也會是如此。看過的生老病死並不多,但我希望我會以一個非常意外但乾淨利落的方式離去,而我的離去也不代表我會從這個世界中消逝,只是你再也看不見一團圓滾滾的肉球坐在咖啡館門口的座位敲打
Thumbnail
其實常常在想,把每天都當作最後一天來活,會不會有更多豁達或者勇氣,去做一些一直只在腦袋裡的計畫,或者去跟重要的他人說一些,揣在心裡很久的真心話? 希望我們珍愛生命的每一天,在登出人生的未來以前,在一切都來得及以前,對自己、對你的重要他人,對於你所想念的與遺憾的,一起好好對世界,來寫一封信吧。
Thumbnail
其實常常在想,把每天都當作最後一天來活,會不會有更多豁達或者勇氣,去做一些一直只在腦袋裡的計畫,或者去跟重要的他人說一些,揣在心裡很久的真心話? 希望我們珍愛生命的每一天,在登出人生的未來以前,在一切都來得及以前,對自己、對你的重要他人,對於你所想念的與遺憾的,一起好好對世界,來寫一封信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