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疫情日誌】當疫情來臨時,讓閱讀開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Photo by sincerely Media from-Unsplash

Photo by sincerely Media from-Unsplash

今日藥帖: 陳綺貞 Cheer Chen
【躺在你的衣櫃 In my closet】Official Music Video

疫情正熱的當下,大家都好嗎 ?

短短兩周內已經來到全台三級警戒, 2019年底疫情蔓延開來,接連2020的各種不順遂,彷彿是灰灰暗暗的一年, 前幾日聽到家母台北友人來訊說台北彷如空城之情狀。

今日因必須出門辦事,發現過往熱熱鬧鬧的幾條街上竟也空無車人,日頭正豔但我卻在口罩後頭驚訝地在每個紅燈之時,不停確認自己沒有看錯這個景象。

在這個成長的城,至今從未在假日裡的用路上悠哉前行過,雖然是一件很值得讚揚國人的表現,可實在太違和了,覺得是很特別的畫面。

因為行業別的關係,工作上並未停歇下來,每日夜如齒輪般的轉動不息,好不容易挨到假日終於可以持著疫情當道的緣故,於情合理的說 :「我今天不出門了。」
對於本來就很能待在家的人,或待在家卻有很多事可以忙的人來說,彷若只是日常的一部分。

當看見各種分享待在家的文章、貼文圖片,居多是注意到家裡的擺設感覺不太順眼,無論大挪移、汰舊換新在這時都特別合乎情理;再來便是吃食了,鍋碗瓢盆、廚房炊具、生鮮雜食、各式花樣的菜色通通使出來,光看著都覺得很有趣。

對照起以往推崇往外去拓展的社會氛圍來說,這樣往內收縮的檢視,突然有了一種在看袖珍展的感覺,街上是空了,但家家戶戶卻能難得在非節慶裡,密實地與家人待在一塊兒。就突然地,想起幾本現在看來合時宜的讀物,想跟大家分享。


人生不怕,吃飽睡飽 __ 瞿欣怡

Photo by FisH

Photo by FisH


最終拯救我的都不是輝煌燦爛的成功,而是安靜在廚房熬湯的時光...

我記性太差,時常會忘記書中的哪一段敘事。所以在很多地方都做下標籤註記,為的就是往後再回翻時能直搗那某頁數某字裡行間的感受,也許就不一樣了,或者更濃厚。

但這一本書剛上架時,我看過它好幾眼,卻始終未想翻閱,說不出哪裡不,但就是不。直到某個低落的日子,朋友會笑說:「你又要去充電囉!」而所謂充電指的是書店。那是無論心情好壞只要可以,都想去窩著的地方。

那日不知為何未能認真靜下心翻閱,也沒有要找尋的書面資料,只是閒晃於不同書區間,就看見這醒目橘黃相間的書封,倚著胡桃木色書櫃上,擺的方正,連書名好像都理直氣壯的對我招喚。走過去隨意翻起一頁(顯然是忘記哪一頁了)總之,當下的感覺是被深厚地理解以及撫慰了,有擁抱的感覺。

果然對於食物沒有太多要求,幾近無感與木頭舌的我來說,這吃食寫的細膩到位,從採買場域到食材挑選、如何清洗到步驟清晰的烹調順序,看的我都忍不住笑了,實在太日常了,是家的感覺沒錯,這感覺讓我想起許菁芳的「甘願綻放」


最大的示愛 __ 盧建彰

Photo by FisH

Photo by FisH


掰掰! 有點糟的一年,
未來我們好好過。

我以為是看錯了,但習慣盧導文章的人都知道,他的觀點總是誠實直觀,直觀到常常感覺就像坐在對面告訴你這樣。也善用一類型的雙關法,但卻很有意思,聽來總是有他獨到的見解。
最大的示愛,最大的是愛。


這原是一本看來是為了與灰暗的2020道別之作,買下它時,也在心裡逕自進行了這樣的期許,當2021到來之時是明媚回歸的開始。

此時看來,這仍然很合適於現在閱讀,疲累的時候隨意翻開其中的篇章,常有會心一笑頻頻認同的頻率相通,而那些都並非什麼大道理,微小日常到不一定會被注意的點,但他注意到了。

有一段大意是說,「我發現書店是最真心的地方,書店裡的書、與經營的人都是這樣喜愛著這件事而以促成,待在這裡便讓人安心,這裡有真心,真心不遠就在書店,還能讓自己快樂。跑步與看書都不太花錢但卻可以給我最確切的快樂。

我可能看到實用卻不太花錢,便覺得太有同感,真是超級環保的心靈豐盛法寶啊 !


老派少女購物路線 ___洪愛珠

Photo by FisH

Photo by FisH


一個廚房容不下兩個女子。
家母是一個處理吃食很甘願也很有自己堅持的人,食材必須乾淨處理,卻常是以風風火火的速度與態勢咻咻咻地,就煮好一桌菜一頓飯。

顯然地,跟我這樣只是愛分類食材只會川燙、不講求工序順序下材料的人來說是天差地遠的等級啊!自然是不會相搶廚房站票的了。

在那幾日,恰巧與母親有一些互不相讓地爭執,在這種母女之間維持恐怖平衡之時,各種倔降都藏在心裡了,卻只是翻開首兩章節,便感到鼻酸的很。

那是某個年代女子的濾鏡,她說:「人都要經過不只一個廚房,因為遷徙、改建或婚嫁,從一個廚房離開到另一個。媽媽來自商人家庭,少女時期每日要準備少說八十人團膳,家中大小宴席不斷,有小餐館的規模。在媽媽的廚房裡只要我想吃的都能得。儘管她八點就得上班,仍時常清晨天沒亮便起床熬湯、熬香菇粥。

後來母親走後,那些被留下來的器皿仍附著母女在這廚房的時光,她帶著母親慣用的廚具在新的窩居,將回憶溫熱,將從前的日子反覆記得。

這好大一段看著看著便紅眼了,大概是想起不擅烹調的自己總也會看上幾個,從小瞧母親用到大的鍋碗,想著以後得帶著這些器皿到任何新居去過新的生活。

又像李明璁的「物裡學」概念,所有物品擁有了人與人之間的牽引,也有了不一樣的意義,也想起 植劇場「五味八珍的歲月」的那個走過歲月經歷時代的廚房。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FisHome的沙龍
27會員
45內容數
許多時候人生是絕對孤獨的, 在不想聊天的時候,在沒有話題的時候, 也未必能時刻保持熱情與包容,因為更多時間裡很難找到絕對理解你的人, 所以這些那些堆疊起來,便成為願意閱讀的理由, 想為自己留白的時候、不需要言語的時候, 進入一本書的觀點是暫時安全的, 因為那裏的世界是全新,而你也。
FisHom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9/24
大疫年代十日談 - 「在無止盡的那一刻,所有人口都發現到在死亡無常的本質,也有可能體驗到生命,無須經歷痛苦與不幸才發現自己處於時間之外,光是眼前即將發生的痛苦與不幸便足矣,人人都能感受到這股迫切感,感受也變得與個人無關,如此便足夠讓時序崩壞。」
Thumbnail
2021/09/24
大疫年代十日談 - 「在無止盡的那一刻,所有人口都發現到在死亡無常的本質,也有可能體驗到生命,無須經歷痛苦與不幸才發現自己處於時間之外,光是眼前即將發生的痛苦與不幸便足矣,人人都能感受到這股迫切感,感受也變得與個人無關,如此便足夠讓時序崩壞。」
Thumbnail
2021/07/18
『不是愛得更深而變成了戀愛關系中的弱者,而是心靈失去從容才變成了弱者。』 所有被稱之為「好的作品」,無論國籍無論語言,共通點都只有一個,就是劇情與檔期終將落幕,但這些內容踏踏實實地,在你心裡留下一些什麼呢?! 而你將會記得它,多久 。
Thumbnail
2021/07/18
『不是愛得更深而變成了戀愛關系中的弱者,而是心靈失去從容才變成了弱者。』 所有被稱之為「好的作品」,無論國籍無論語言,共通點都只有一個,就是劇情與檔期終將落幕,但這些內容踏踏實實地,在你心裡留下一些什麼呢?! 而你將會記得它,多久 。
Thumbnail
2021/01/23
每個人都各自經歷一個世代,一些環境驟變,要適應,要跟上,但最多的時候是忘了停下來。實際擁有的物品越多但心卻越是空泛,我們很常跟很多人在一起,但最多時,是在一起孤獨。 希望閱讀過這裡文字的你們,不會關閉視窗後在心裡徒留空泛的感覺,無論是什麼類型的發表,全都札實的像全麥麵包那樣。
Thumbnail
2021/01/23
每個人都各自經歷一個世代,一些環境驟變,要適應,要跟上,但最多的時候是忘了停下來。實際擁有的物品越多但心卻越是空泛,我們很常跟很多人在一起,但最多時,是在一起孤獨。 希望閱讀過這裡文字的你們,不會關閉視窗後在心裡徒留空泛的感覺,無論是什麼類型的發表,全都札實的像全麥麵包那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現在非必要不出門的話全家可以宅多久?嗯...好像兩三週沒問題耶!
Thumbnail
現在非必要不出門的話全家可以宅多久?嗯...好像兩三週沒問題耶!
Thumbnail
2019年至今的肺炎疫情,可說徹底改變的人與人,甚至人與自已的互動關係。這本《疫情釀的酒》是書粥老闆高耀威,邀了九位不同領域的工作者和十九位獨立書店老闆所共同書寫。去年台灣突升三級,寶島被不安情緒壟罩,這本書便是想藉這些書店主與創作人在生活中的反思,為社會帶來一些力量。
Thumbnail
2019年至今的肺炎疫情,可說徹底改變的人與人,甚至人與自已的互動關係。這本《疫情釀的酒》是書粥老闆高耀威,邀了九位不同領域的工作者和十九位獨立書店老闆所共同書寫。去年台灣突升三級,寶島被不安情緒壟罩,這本書便是想藉這些書店主與創作人在生活中的反思,為社會帶來一些力量。
Thumbnail
就像釀造清酒過程那樣需要靜待但認真以對。要浸漬、要冷卻、需要時間發酵.....等依序的流程。無論疫情穩定控制與否、我們是否只能繼續透過眼神交流,這樣對自己的提問不會停止 :「我們是誰,我們如何對待彼此,不急著回應世界,但花很多時間在自己身上,去做一些麻煩耗時但可能心情愉悅的事情。」
Thumbnail
就像釀造清酒過程那樣需要靜待但認真以對。要浸漬、要冷卻、需要時間發酵.....等依序的流程。無論疫情穩定控制與否、我們是否只能繼續透過眼神交流,這樣對自己的提問不會停止 :「我們是誰,我們如何對待彼此,不急著回應世界,但花很多時間在自己身上,去做一些麻煩耗時但可能心情愉悅的事情。」
Thumbnail
還以為疫情會一路安穩到結束,沒想到就在今年五月時突然的變樣了 疫情開始後的過去一年,生活在像舒適圈中的台灣,我們依舊逛街
Thumbnail
還以為疫情會一路安穩到結束,沒想到就在今年五月時突然的變樣了 疫情開始後的過去一年,生活在像舒適圈中的台灣,我們依舊逛街
Thumbnail
B寶上班的台北榮總收治大批的新冠肺炎病人,媽媽擔心即便防護再小心,也有可能在無意中被感染,再加上宿舍的公共區域人來人往,也有風險,於是就幫她在社區裡短期租了個房子。  我相信全台大部分家長都會像老婆大人般,那麼地謹慎,畢竟正如政府首長提醒我們的,要把身邊的人都當作確診者來提防,所以能夠不出門就不出門
Thumbnail
B寶上班的台北榮總收治大批的新冠肺炎病人,媽媽擔心即便防護再小心,也有可能在無意中被感染,再加上宿舍的公共區域人來人往,也有風險,於是就幫她在社區裡短期租了個房子。  我相信全台大部分家長都會像老婆大人般,那麼地謹慎,畢竟正如政府首長提醒我們的,要把身邊的人都當作確診者來提防,所以能夠不出門就不出門
Thumbnail
此文為方格子徵文:臺灣郎的疫情日記,所作。同時這也應該可以算是一個近期的公告,告訴大家這陣子文學實驗室的IG會有一些新的活動。 從疫情爆發、全台警戒等級都列為第三級期間,老實講,最讓我意外的,其實是我的生活好像沒有因為疫情的升溫有巨大的改變。 主要是因為,自己其實好像本來就不太常出家門,除了三餐可能
Thumbnail
此文為方格子徵文:臺灣郎的疫情日記,所作。同時這也應該可以算是一個近期的公告,告訴大家這陣子文學實驗室的IG會有一些新的活動。 從疫情爆發、全台警戒等級都列為第三級期間,老實講,最讓我意外的,其實是我的生活好像沒有因為疫情的升溫有巨大的改變。 主要是因為,自己其實好像本來就不太常出家門,除了三餐可能
Thumbnail
對照起以往推崇往外去拓展的社會氛圍來說,這樣往內收縮的檢視,突然有了一種袖珍的感覺,街上是空了,但家家戶戶卻能難得在非節慶裡,密實地與家人待在一塊兒。就突然地,想起幾本現在看來合時宜的讀物,想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對照起以往推崇往外去拓展的社會氛圍來說,這樣往內收縮的檢視,突然有了一種袖珍的感覺,街上是空了,但家家戶戶卻能難得在非節慶裡,密實地與家人待在一塊兒。就突然地,想起幾本現在看來合時宜的讀物,想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原以為2021年可以擺脫2020年疫情的威脅,沒想到今年病毒們更加滲透台灣這片土地。慶幸的是,大多數的人都願意配合防疫相關政策,各企業也開始有因應措施,像是進廠前量測體溫、分流用餐、異地辦公等等,希望這波疫情能如期止血。 身為資深宅貓奴,平常出門都是住家和公司兩點一線的路徑...
Thumbnail
原以為2021年可以擺脫2020年疫情的威脅,沒想到今年病毒們更加滲透台灣這片土地。慶幸的是,大多數的人都願意配合防疫相關政策,各企業也開始有因應措施,像是進廠前量測體溫、分流用餐、異地辦公等等,希望這波疫情能如期止血。 身為資深宅貓奴,平常出門都是住家和公司兩點一線的路徑...
Thumbnail
不知不覺,已經快三個禮拜沒有在 Medium 發文了,要說忙其實也不算得上十分忙。四月天氣很好,乾燥,少雨,幾乎天天藍天,英國在 12 日進一步解封,但我的日常生活還是沒有很大的改變。
Thumbnail
不知不覺,已經快三個禮拜沒有在 Medium 發文了,要說忙其實也不算得上十分忙。四月天氣很好,乾燥,少雨,幾乎天天藍天,英國在 12 日進一步解封,但我的日常生活還是沒有很大的改變。
Thumbnail
 不知不覺已經寫到了故事的最終回,但是疫情至今儘管趨緩卻仍未結束。雖說我們在國內的日常生活大致不受影響,卻也悄悄改變了大家不能出國的生活方式,對我來說更是如此。
Thumbnail
 不知不覺已經寫到了故事的最終回,但是疫情至今儘管趨緩卻仍未結束。雖說我們在國內的日常生活大致不受影響,卻也悄悄改變了大家不能出國的生活方式,對我來說更是如此。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