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封建社會框架裡的習氣與一屁打過江

2020/11/12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寺裡正逢法會,雖然是疫情期間在各方便都有所限制,也婉拒了大部分民眾參與。但是法會裡所需要忙碌的部分,可是一點也沒減少;需要處裡的事情,也隨著為期八天的法會的進行而日漸劇增。
由於前陣子剛離開一段讓人身心俱疲的公司,想說休息一陣子。於是便抽個空,隨著家人到寺裡當義工。
法會期間的忙碌,不可言喻。除了生活作息要配合師父們以外,睡眠時間也變得零碎;這對離職後天天睡到自然醒的我,無疑是一個最大挑戰。至於在這期間工作量和體力的消耗,倒是我認為最輕鬆的事情。對我而言,身體的勞累都不是勞累,心裡的疲憊才是最耗損生命值的。比起在寺裡的奔忙,更可怕的還是在前公司裡坐在辦公室時的被各種身心折磨與羞辱。
於是,正好也想趁這次義工之旅被關在寺裡八天的機會,好好將身心淨空,讓自己回到在前公司工作前對生活的熱情與初衷。
記得法會第一天,因為廚房的兩個阿姨為了做菜方式不同而不停鬥嘴,導致出菜延遲。據說是因為一個阿姨看不慣另一個阿姨的做菜方式而在一旁碎念,然後兩個便開啟了舌燦蓮花大法,開始拿出嘴上看家本領鬥法,於是最後出菜便稍稍延遲了一下。
兩位阿姨其實是很好的朋友,平日如影隨形連洗澡洗衣也會相互邀約。但他們倆也很常在廚房鬥嘴吵架,熟知兩位阿姨的人都早已習慣這一切。通常她們中午吵晚上就會和好;上一秒鬥嘴,下一秒嘻嘻哈哈。兩位阿姨都已年屆七十,仍不改調皮率真的習性。在我看來,也是挺有趣的。常聽人說一個廚房容不下兩個女人,在這我是見識到了。法會期間一個碩大的半露天廚房要容納十幾二十個阿姨一起工作,對每個人的心性,像是一種磨練。
然而,最令人敬佩的事是,這些阿姨們平均年齡大約都七十歲左右。她們仍每年幾乎不缺席的來發心當義工,實在也是不簡單的毅力表現。她們吵歸吵,菜色也是不含糊,甚至是每天都絞盡腦汁想菜色,這個精神與態度是令人由衷讚嘆的。
法會裡各形各色的人都有,就像一個微型社會。大部份的人即便是天天穿上海青雙手合十誦經,也難掩與生俱來抑或是後天逐漸形成的個人習氣。
法會期間,忙歸忙累歸類,但大部份的時候,內心是平靜的。雖然外頭人聲、經聲、以及各種雜聲從未間斷。但是內心卻出奇的平靜,大部份時間也沒太多情緒起伏。直到一件事的發生.....
某天,我正走在走廊上,眼前的地上出現一只布製的黑色口罩。與此同時,一位穿著海青的阿北也正走到口罩面前,也看見了口罩本人。接著,他看了看我,再看了看口罩;然後這位阿北就以命令式的口氣叫我把口罩撿起來放到旁邊,還說"以免等下有人來找口罩"。我先是愣了一下,然後心裡開始湧起些許反抗。
首先,撿起來可以,但阿北你命令式的口氣讓著實有點不舒服? 再者大部份的義工在工作時都穿著圍裙,感覺阿北會不會是覺得穿圍裙的都可以被使喚還是覺得自己穿著海青就高過穿圍裙的一等??? 如果您真的在意有人會回來撿,真的發自一份好心,那其實阿北可以自己將口罩撿起來? 我們是義工,不是長工,也不是您的員工。我們是來服務大眾,最起碼也要給點尊重。
雖然內心略不滿,但我還是默默把口罩撿起來,打算拿去服務台。這時阿北又開口了。他問: 你要拿去哪裡? 我說:服務台啊!!! 然後他就指著口罩用著員外對長工老氣橫秋聽起來很不舒服的命令口氣說: 你就放在旁邊啊! 如果等下有人回來找才找得到啊!!!
等等,請問這是??? 是來拜佛的不是嗎? 如果所謂的"修行"是穿上海青然後出一支嘴加上頤指氣使的口氣再擺出以上對下外加不耐煩姿態,那這樣就可惜了。況且,整條走廊只擺放著供品和三角錐,請問是要我把口罩放哪裡? 放供品上還是掛在三角錐上面??? 就算放供品上或三角錐上面好了,若真有人回來找,能看得到找得著嗎? 放三角錐太髒,放供品上又有點失禮,阿北的邏輯到底在哪裡? 自己不想動手撿卻又那邊指指點點想表現好心,卻太過刻意反而讓人感到不舒服! 那您還不如一開始當作沒看見那個口罩直接走過去。
這阿北的口氣態度和邏輯簡直像極了我前慣老闆,愛面子但沒了裡子。要幫忙要怎樣都可以,但有時就是一個禮貌和態度的問題。面對大部份的工作壓力我都能忍,畢竟每一個人都是很辛苦的為大家服務。但這位一直處於"被服務"的海青阿北,倒是直接引爆我的多日沒睡飽的疲勞。
於是,我心態爆發卻一語不發的拿著口罩轉身不理,頭也不回的走向了服務台.......
把口罩交給服務台後,開始向諸佛菩薩懺悔方才的起心動念。懺悔完後又默默佩服自己的EQ。如果這是在外面,我一定來個大頂嘴。但,在這裡,我忍了。想想既然都是來做事的,把口罩撿起來也算小是一枚。只是在怎樣,都管不住內心所起的波瀾。
法會期間,在寺裡幫忙的男性義工其實不少,年紀從二十幾歲到七十幾歲都有。有的七十幾歲義工阿北每天幫大眾端菜燒水忙進忙出;穿著白色舊T恤看不出他其實身家萬貫從小衣食無缺。許多大老闆也是穿著便服挽起袖子謙卑的低頭不語忙著法會進行時所有的雜事庶務,搬著所有能搬的重物。甚至有位九十五歲的老和尚,只要看到任何人搬著重物他都會奔過去幫忙,口中總會說著: 我不老,我不老!!!
佛堂裡大殿內穿著海青跟著法師誦經的人何其多。這些居士裡多的是事業有成身家過人但卻步履闌珊的長者。大家多是用著一顆謙卑的心參與著法會的一切。
然而,那位穿著海青的阿北彷彿穿上龍袍那種自以為高人一等的態度和帶著傲慢的習氣在法會期間也算少見。於是我想起了早期封建社會的普世價值,在那種男尊女卑和階級制度的價值觀下,很容易讓當時的人染上性別或是階級優越的習氣。即便是在當時農耕社會時身為佃農、家僕或是長工,也都會被這些階級觀念所束縛,直到老死。於是我開始思考,怎樣的教育和家庭環境的影響,會讓有些人在年長之後變得謙卑有禮,亦或是傲慢無知。這彷彿無關是否富有,而是生長和生活的環境所造就。
或許是個人修為不夠,才會被"一屁打過江"。如果問我在這期間最大感想是甚麼,我會說"人的習性和習氣是很難改變的" ,不管是與生俱來的,還是後天形成的。人,真沒那麼容易改變。修行之路,從來都是充滿磨練的。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藍色直條紋 了解最新動態!
1會員
20內容數
文字吟遊者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