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臺北(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此專欄將陸續分篇刊登我於2019年以英文撰寫的Taipei Imagery中譯版。)

  在臺北出生長大,我無可避免地浸沒於她看似和諧的不一致中。我沒有抗拒,反而沉溺於這樣燦爛的「灰」諧。

  總是在家和學校間直線往返,直到上了一所離家有段距離的高中,被壓制的叛逆才逐漸在平靜的表象下洋溢。不喜歡上學,也不好待在家,於是在學校附近四處遊蕩,因而結識民生社區,解鎖了我對老公寓的特殊情愫。

raw-image

  會成為一名城市漫遊者(flâneuse)[1],民生社區的開導功不可沒。生根其中的建築個性鮮明,很難不受它們吸引。裏頭公寓形形色色,有的寬敞雅緻,有的簡明精煉,有的小而完備。當然也有疏於維護、遭人棄置和遺忘的。它們常以難以理解的形式存在,倒也自成一種美感。縱然樣貌種類繁多,卻共享一種舒緩閒適的風格。

  這種一致性可能與民生社區創建的背景有關。開發於一九六〇、七〇年代,仿效美國都市計畫,期能打在首座美式示範社區。因革新的理想和對美感的追求而生,民生社區至今依舊是臺灣生活機能最好的社區之一。

raw-image

  我的城市觀察在那時還沒有明確的方向,我看見它們、欣賞它們,便不再多想。或許我還太年輕,沒能察覺到事有蹊蹺,甚至不懂得同理自身經驗以外的悲傷。高中畢業後,我離開我的樂園,民生社區成為回憶中的遠景。兩年後,我無意間發現一本德國社會學研究者Sandra Köstler的自出版攝影書Postsadness Taipei。據作者所述,Postsadness Taipei是一個都市主義(Urbanism)計畫,聚焦於臺灣威權時期留下的歷史遺物和持續演進的都市臺北間的交互作用。這本書可說是我的啟蒙,我的城市觀察不再是眾多飄渺的一瞥和短暫的感受集結而成的隨筆,我找到自己的定位,也開始一系列自己的後悲傷臺北系列攝影,算是對Sandra Köstler致敬。

  觀看的方式逐漸成型,有別於後悲傷台北系列,我將民生社區裡的老公寓歸納為成長階段的一部份。民生社區裡的老公寓毗鄰,鮮少新建物介入的餘地,缺乏新舊迫近共存的近因,也就沒有隨之而來的視覺衝擊和情感激盪。恬然風度是我熟知的民生社區,不是對立、亦非憂傷。

raw-image

  還有一個關鍵性的插曲激起我「不單是住在臺北,而是與臺北共生」的意識,進而誘導我去探求臺北之於我的意義。有一次跟朋友沿河濱公園騎腳踏車,眼光掠過一位於牆面塗鴉的外國男子,車輪不斷帶著我向前,所幸匆匆瞥見牆上的字樣:SILVER TAIPEI(銀色臺北)。我對他詮釋的臺北深感著迷。太精確了。他沒有用灰色,灰色對這個練達的城市來說過於沉悶、抑鬱;以灰色定調臺北或許也會是個失察,那麼夜臺北呢?迷離流光或許暗示終將熄滅的虛華,錯亂真實與夢幻間的新生絕不是灰色。

  臺北之於我是什麼?臺北很可能將成為那名外國男子人生中的另一個過客,他卻給予她如此深情的回聲,而我卻從來沒有好好凝視寬容接納、溫柔豢養我的臺北。從那時起,我開始看見這個城市:臺北,我的家鄉。

raw-image

  隨著時光推移,學識的積累拓展我視野的廣度。曾旅行多處,可我之於那些地方不過是個過路人,而它們之於我也僅止於此,直到我求本、知本、然後不忘本,我們才會賦予彼此意義,我的觀看才具有深度。自從覺知到這點,每當在路上見聞令我感興趣的人事物,可能是位總在同一個候車亭獨坐整個下午的老嫗、一幢充塞廢棄舊物的寓所或莫名並置的景物等,便常想像自己與他/它們可能有、有過、或未來將有的關聯。

・・・

  「人如其攝,人如其見。」—— Shang Hua Ge,中國廈門攝影師兼文字工作者。


[1] 一八五〇年代的巴黎市容經歷了重大改變,政府剷除蜿蜒的舊巷、夷平殘破的房舍,窮人被擠壓到市郊、新公寓及獨立住宅拔地而起、咖啡館與戲院相繼開張,一個全新的都市環境(urban milieu)產生,舊巴黎的村莊溫情沒了,接踵而至的是過於擁擠的都市和格外寂寞的市民,雖然刺激卻也疏離。(The Norton Anthology of Western Literature. Edited by Martin Puchner et al. 9th ed., W. W. Norton, 2014, p.1041)在此種情況下,漫遊者(flâneur)一詞誕生於波特萊爾筆下,指獨自晃蕩街頭、以超然眼光經驗稍縱即逝城市奇觀之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nne Chen的沙龍
6會員
18內容數
一位藝術門外漢四處探訪畫廊的隨筆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來臺北生活,人潮密集、交通壅擠、天氣潮濕,這些都是來自南部對臺北生活最大的不適應。然而,臺北也是個有趣的城市,充滿活力和各種新奇的事物。生活就像一場強姦,既然無力反抗不如好好享受。希望每個人都能用寬闊的心去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來臺北生活,人潮密集、交通壅擠、天氣潮濕,這些都是來自南部對臺北生活最大的不適應。然而,臺北也是個有趣的城市,充滿活力和各種新奇的事物。生活就像一場強姦,既然無力反抗不如好好享受。希望每個人都能用寬闊的心去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前陣子,因有要事,我來到了台北市中山區。當我駐足在一處路邊時,看到了這個視角,覺得有股既熟悉又親切的感覺。 她看起來不時髦,甚至有點年代感,但我覺得她有一種自然不做作的美,使我不自覺地拿出手機,將她拍了下來。在這裡,我感受到所謂的「庶民文化」、真正的生活感,讓我看到她的活力與魅力。
Thumbnail
前陣子,因有要事,我來到了台北市中山區。當我駐足在一處路邊時,看到了這個視角,覺得有股既熟悉又親切的感覺。 她看起來不時髦,甚至有點年代感,但我覺得她有一種自然不做作的美,使我不自覺地拿出手機,將她拍了下來。在這裡,我感受到所謂的「庶民文化」、真正的生活感,讓我看到她的活力與魅力。
Thumbnail
經典臺語歌曲〈愛情恰恰〉陳小雲開頭第一句唱出「繁華的夜都市,燈光閃閃爍」,年輕一點的你也許有聽過陳綺貞在〈臺北某個地方〉唱的「你最愛的角落,便利商店的霓虹」,這些歌詞是否喚起每當說到臺灣街景映入眼簾各式爭奇鬥豔的霓虹招牌奇觀?幾年前日本雜誌以臺南國華街作為封面,掀起一波大家心中對於臺灣街景代表的討論
Thumbnail
經典臺語歌曲〈愛情恰恰〉陳小雲開頭第一句唱出「繁華的夜都市,燈光閃閃爍」,年輕一點的你也許有聽過陳綺貞在〈臺北某個地方〉唱的「你最愛的角落,便利商店的霓虹」,這些歌詞是否喚起每當說到臺灣街景映入眼簾各式爭奇鬥豔的霓虹招牌奇觀?幾年前日本雜誌以臺南國華街作為封面,掀起一波大家心中對於臺灣街景代表的討論
Thumbnail
不時想著「應該要寫更多與台北有關的故事」,能在主編李金蓮的邀請下,參與《我台北,我街道2》的寫作計畫,真是萬分感謝。
Thumbnail
不時想著「應該要寫更多與台北有關的故事」,能在主編李金蓮的邀請下,參與《我台北,我街道2》的寫作計畫,真是萬分感謝。
Thumbnail
這是從光復南路巷弄看過去的台北101與國貿33,傳統手機的拍攝效果不是很好,但九年過去了,這裡景象其實變化不大,是不是很符合外國人對東南亞國家的印象呢??
Thumbnail
這是從光復南路巷弄看過去的台北101與國貿33,傳統手機的拍攝效果不是很好,但九年過去了,這裡景象其實變化不大,是不是很符合外國人對東南亞國家的印象呢??
Thumbnail
公車駕駛撥動開關,車門立即匡啷匡啷的向兩邊彈開,這一站是信義路杭州南路口,斜對面一片白體藍頂的建築映照著藍白色的天空,是台北重要的地標之一,也是我中學生活的起點。時間會撫釋傷痛,也會改變許多東西。
Thumbnail
公車駕駛撥動開關,車門立即匡啷匡啷的向兩邊彈開,這一站是信義路杭州南路口,斜對面一片白體藍頂的建築映照著藍白色的天空,是台北重要的地標之一,也是我中學生活的起點。時間會撫釋傷痛,也會改變許多東西。
Thumbnail
五年前因工作關係,開始定居台南,成為一位南漂青年。 我是新北市人,成長的過程幾乎每天與捷運、公車為友;穿梭在三鐵共構複雜的北車地下道裡,每個人都以高倍速的腳步前往目的地。 學生時期就習慣了這種節奏,工作之後來到了台南;台南的氣息確實迥然不同!是一種愜意步調。
Thumbnail
五年前因工作關係,開始定居台南,成為一位南漂青年。 我是新北市人,成長的過程幾乎每天與捷運、公車為友;穿梭在三鐵共構複雜的北車地下道裡,每個人都以高倍速的腳步前往目的地。 學生時期就習慣了這種節奏,工作之後來到了台南;台南的氣息確實迥然不同!是一種愜意步調。
Thumbnail
久久以前,在一個「朗讀違章」展覽專刊裡,看到中國建築師王澍寫的一段文字。 「當我第一次到台北時,看到如此大量的違章建築,在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過後捲土重來,我忍不住歡呼了。這是人性的勝利,是自下而上的建築學的勝利。那些現代主義的光裸街道,因為違章的出現而恢復了人的尺度和氣味,那些醜陋的平屋頂,因為成群
Thumbnail
久久以前,在一個「朗讀違章」展覽專刊裡,看到中國建築師王澍寫的一段文字。 「當我第一次到台北時,看到如此大量的違章建築,在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過後捲土重來,我忍不住歡呼了。這是人性的勝利,是自下而上的建築學的勝利。那些現代主義的光裸街道,因為違章的出現而恢復了人的尺度和氣味,那些醜陋的平屋頂,因為成群
Thumbnail
  在臺北出生長大,我無可避免地浸沒於她看似和諧的不一致中。我沒有抗拒,反而沉溺於這樣燦爛的「灰」諧。   
Thumbnail
  在臺北出生長大,我無可避免地浸沒於她看似和諧的不一致中。我沒有抗拒,反而沉溺於這樣燦爛的「灰」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