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超棒小說這樣寫》精準扼要的寫作指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書籍封面
  我必須說這本或許很多人看過了,但他的內容依舊令我驚艷!標題的超棒兩字當之無愧,個人感覺這是一本非常實用的寫作指南;觀念解析跟引文的比例輕重適宜,用來舉例的作品也極為大眾,就算沒讀過、看見名字也略知一二的程度,大幅降低了讀者進入狀況的難度。(溫馨提醒:如果真心沒有概念,去維基百科搜尋也可以得到劇情大綱,可視狀況動動手指)
  本書2013年9月初版,我手上的則是2016年10月的17刷,可見熱衷寫作的人比我想像中要來的多,賣量十分感人。

個人覺得本書好棒棒的原因

  對於初學者來說本書內容並不深澀,可以放心地跟隨作者的帶領,手把手認識各種技巧;對於已經看爛一堆編劇、寫作書的老手來說,本書亦有可取之處,正好藉機溫故知新。這也是我極力大推的原因,過去自己也曾蒐羅不少編劇寫作書籍,裡頭的大方向跟要點某種程度上基本一致,但多少還是會有每個作家不同的側重點跟拿手絕活。深入瞭解其他人的寫作方式,加減作為自我發展的參照也是蠻有趣的事情。
  就這點來說,本書是一本務實地從開頭教你寫到結尾的指引,童叟無欺。

最重要的一點:不要相信任何人

  是的,盡量看,多多瞭解寫作的基本規則是怎麼回事;可是做完這些之後,千萬不要照單全收。這是我對寫作者的建議。每個人的長處不同,適合的寫作方式也不盡相同;或許村上春樹的意識流寫法可以世界大賣,但換個人寫同樣的作品卻像坨屎——理論跟技巧充其量是參考,如何將小說寫的好看最終還是得看個人的本事。
  大量攝取,從其中找出自己能夠吸收的養分,自然而然會有所領悟;看了再多,終究需要自己實踐出真知。
  不要相信任何人,相信自己。

讀寫作書之必要

  人貴自知。自知可取之處在哪裡、適合怎樣的創作方式,好壞由作品自證,心態持平不卑不亢;那麼就可以省下許多時間,不用跟評論者吵架了。
  如何用理論跟技術拆解自己的作品,研究到一個程度自然可行。
  與同樣也在寫作路上的你共勉之。

部分書摘

時時用各種聰明的方式來讓角色達到最大發揮,你的故事就會說得精采。每當你的角色面臨抉擇,就問自己關於兩個最高智能的問題:「他真的會這麼做嗎?」以及「有沒有別種做法,會顯得更真實、更巧妙、更讓人拍案叫絕?」這兩個問題,可以幫助你讓角色不逾越他的最高智能。維持在這範圍內,你的角色會表現得很好。但你也許會問,或許這個角色的智能很低呢?沒有關係,他在低智能範圍內,還是一樣可以有最大發揮,讓人驚奇,讓人喜歡。——P.46
  很多人覺得龍傲天小說寫不出高智商主角,只好把其他角色通通降智來襯托主角的高人一等,正是因為違背了最大發揮的常理讓人感到不協調。
跳躍式衝突是由一個緊張層次跳升至另一個層次,中間沒有恰當的動機或過度階段。就好像一個人,應該只是有點被惹惱,他卻反應過激,彷彿恨得牙癢癢的。跳躍式衝突常見於低劣通俗劇,人物一會兒溫柔體貼,一會兒暴跳如雷,接下來又是寬恕又是什麼的,令讀者看得眼花撩亂。當然,在突發狀況下,人是有可能從一種情緒立刻跳進另一種情緒。如果酷斯拉從天而降,一腳踩進你筆下人物得臥房,恐怕就會雞飛狗跳。但是如果沒有類似情況,跳躍式衝突(人物的情緒迅速改變)是不該發生的。在最好的劇情小說中,衝突都是緩慢升高的。——P.68
  需要合理鋪陳。
非小說類的作者為了支持自己的前提,會提出證據,都是你可以在「真實」世界中可以檢驗、可以論證的。小說的前提,卻是不能在「真實」世界中證明和辯論的。原因在於,小說作品的前提不是放諸四海皆準的事實,它只在小說中的特殊情況下成立。——P.86
  顯然筆戰算是非小說類寫作。XD
如果故事的結尾沒有跟前面發生的事產生因果關聯,它就不是劇情小說。亞里斯多德說:「在簡單的劇作與演出中,段落式是最糟糕的一種。什麼是段落式?就是前因後果沒有關聯。」換言之,前後沒有因果關係。沒有這種關係,事件不能累積成高潮。所以,劇情小說只能有一個前提,因為它只能有一個高潮,在高潮中,核心衝突解決了。核心衝突獲得了解決,就是證明了前提。——P.89
建構前提沒有公式,但是據埃格里說,好的前提應該講到某人遭遇一連串的衝突,結果在某方面產生了變化。……建構前提時,記得三個C:人物(或角色,character),衝突(conflict)和結果(conclusion)。一個劇情故事就是主角經歷危機而轉變,前提是這個轉變的簡短敘述。——P.95
選材——選擇在小說中納入什麼,略去哪些——是作者的重要工作之一。省略掉故事不需要的場景、描述、人物和對話,就是去蕪存菁,選材選得好,讀者會覺得故事「緊湊」,選得不好,讀者就覺得故事「拖拖拉拉」。抓緊前提能讓你了解兩者的差別何在。——P.96
  這邊基本上是一整套的。
什麼是正義?正義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無辜者雪冤、有罪者受罰。「詩學正義」(poetic justice)是天理昭彰、報應不爽,可是要「如詩」,正義必須以隱藏的方式伸張。——P.140
  要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前後呼應。
現代版的全知觀點是「有限度的全知觀點」,這實在是極好用的技巧。作者表明有辦法進入某幾個角色的腦袋,但其他的角色進不去。選定的人物通常是主角和另外兩、三人,稱為「觀點人物」。當敘述者盤據在某個人物腦袋中時,讀者彷彿在過這個人物的生活。與全知觀點寫法不同,在有限度的全知觀點下,讀者不需要經常轉換觀點,卻有機會與不只一個人物產生親密感。——P.154
  個人很喜歡這種多面向的寫法。
想要採取恰當的觀點,不要問自己「採取什麼觀點教好」,而要問「這故事由誰來講好」。你選擇的觀點是由敘述聲調(narrative voice) 來表達,而在故事裡重要的是敘述聲調而不是觀點。——P.156
總之,你的文句應該包含時間、顏色,並且結構嚴密(詳細明確而不是籠統含混);傳達一種動感,並且照顧到七種感覺:聽覺、視覺、觸覺、味覺、嗅覺、心靈感應,以及幽默感。——P.214
  幽默感!XD
想要順利寫完小說,你得學會客觀看待你的作品,學著從批評家的角度來看。你還得能修改稿子,把它改得強而有力。為了加強力道,你可能得修剪或刪除一些你很喜歡的場景,或者更改情節、人物、風格、語調、聲音、時間。首先你要能面對,這是非做不可的事,然後重新思考、重新寫作。痛啊,你說。沒錯。——P.219
把手稿擱一陣子再來分析,你會比較客觀。三、四個月不算長,有的作者擱上一整年,這段期間你可以寫別的小說。改寫最重要的一點是態度。改寫的時候你得剃骨削肉在所不惜,該切的、該剪的、該改的,毫不容情。審視每個場景的時候,記住改寫的最重要規則就是:如果你懷疑這段不好,那它一定不好。——P.226
  修稿是我個人弱項所以多做點筆記。
頭腦真的堵塞時,最重要的是記得:每個作者都有寫不出來的時候,不需要憂慮。氣不可洩、勇不可失。先把已經寫好的稿子重打一遍,算是暖身。放點熱門音樂來聽,也許有幫助。朗讀寫好的部分,偶爾也有用。不管怎樣,不能停止寫。繼續打字,就算打出來的不成章法也沒關係。只要繼續堅持,你會突破這個瓶頸!但你若走開,丟下,就不可能突破,只是讓你下次更容易放棄。不要把寫作瓶頸與其他的情緒混為一談,例如憤怒、悲傷、病痛、懶惰、慾火等等。真正的寫作瓶頸有四種主因:對你的人物認識不清,一邊寫一邊改,害怕失敗,以及害怕成功。——P.242
  這邊提出的四個原因頗為中肯,值得思考。一、二、三都有經歷過,尤其邊寫邊改真的會搞到自己懷疑人生,怎麼做都不對。
avatar-img
9會員
19內容數
電影、影集、讀書、動漫,餘燼的綜合感想集散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故事之外 的其他內容
《有毒情緒》書籍封面   這本2012年出版的書籍是由某位故友贈送的,作為雞湯類書籍內容算是相當厚實有料,以情緒為主題,詳細解說了各式各樣的情緒反應、呈現方式與原由,以及如何改善狀況。但就跟市面上的其他雞湯書籍一樣,知易行難,最重要的關鍵還是閱讀者是否有心改變。作為瞭解情緒的入門書籍也未嘗不可。  
《可是我偏偏不喜歡》書封   有那麼一種書名,自然就能吸引你的目光,令你流連忘返、再三揣想其中的內容。對我來說,本書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書名引用了金庸《白馬嘯西風》的最後一個段落,恰好也是一直刻印在我心頭的句子。一如確認過眼神,端看這句就能知道作者的偏好某種程度來說是跟自己一致的。   想想自己若是
  在2019年出版時,本書挾著一波好評如潮的推薦與各種中肯金句引用讓我注意到它,實際入手放了好一會才開始閱讀。不得不說本書作者李屏瑤的筆觸深得我心,作為同個年代出生、背景相仿的人也從內容中獲得許多共鳴。   我有個語調上的潔癖,但凡每句字數小於五字又大量運用逗號分隔短句的文章若不是新詩,通篇讀下
《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男女主角劇照   Netflix上線便蟬聯了許久的台灣地區熱播第一,直到最近都還停留在第六名的熱門韓劇,原本我對韓劇跟戀愛劇都已許久沒有接觸,但難得看見以精神疾患為主題的戀愛劇,便嘗試著看了一集,不料精彩緊湊的內容立刻抓住了我的注意力,忍不住就一集又一集的看了下去。   本劇
  事前就有看到一些好評,但個人感覺實際的觀看體驗還要更好一些。本片內容描述一名貧困潦倒住在拖車裡的頹廢青年克蘭西,他為了製作自己的太空廣播節目進入舊式虛擬實境機裡進行各種冒險並且採訪其中人物,將過程錄製成影片剪輯上傳的過程。 看似平行的畫面與人物對談   一開始我對本片的預期是類似於《超級監獄
  其實蠻早就看了試播集,被裡頭環環相扣又出乎意料的劇情安排深深吸引,但覺得集數略短擔心一看就吃完&後面的發展不如預期。稍微放了一陣子,來到2020我想我終於準備好把他看完了。(畢竟新的劇也開播了,不看只會越積越多QQ) 超脫人們的刻板印象,政治也能很有趣!   本劇內容主要描述男主角佩頓為了成
《有毒情緒》書籍封面   這本2012年出版的書籍是由某位故友贈送的,作為雞湯類書籍內容算是相當厚實有料,以情緒為主題,詳細解說了各式各樣的情緒反應、呈現方式與原由,以及如何改善狀況。但就跟市面上的其他雞湯書籍一樣,知易行難,最重要的關鍵還是閱讀者是否有心改變。作為瞭解情緒的入門書籍也未嘗不可。  
《可是我偏偏不喜歡》書封   有那麼一種書名,自然就能吸引你的目光,令你流連忘返、再三揣想其中的內容。對我來說,本書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書名引用了金庸《白馬嘯西風》的最後一個段落,恰好也是一直刻印在我心頭的句子。一如確認過眼神,端看這句就能知道作者的偏好某種程度來說是跟自己一致的。   想想自己若是
  在2019年出版時,本書挾著一波好評如潮的推薦與各種中肯金句引用讓我注意到它,實際入手放了好一會才開始閱讀。不得不說本書作者李屏瑤的筆觸深得我心,作為同個年代出生、背景相仿的人也從內容中獲得許多共鳴。   我有個語調上的潔癖,但凡每句字數小於五字又大量運用逗號分隔短句的文章若不是新詩,通篇讀下
《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男女主角劇照   Netflix上線便蟬聯了許久的台灣地區熱播第一,直到最近都還停留在第六名的熱門韓劇,原本我對韓劇跟戀愛劇都已許久沒有接觸,但難得看見以精神疾患為主題的戀愛劇,便嘗試著看了一集,不料精彩緊湊的內容立刻抓住了我的注意力,忍不住就一集又一集的看了下去。   本劇
  事前就有看到一些好評,但個人感覺實際的觀看體驗還要更好一些。本片內容描述一名貧困潦倒住在拖車裡的頹廢青年克蘭西,他為了製作自己的太空廣播節目進入舊式虛擬實境機裡進行各種冒險並且採訪其中人物,將過程錄製成影片剪輯上傳的過程。 看似平行的畫面與人物對談   一開始我對本片的預期是類似於《超級監獄
  其實蠻早就看了試播集,被裡頭環環相扣又出乎意料的劇情安排深深吸引,但覺得集數略短擔心一看就吃完&後面的發展不如預期。稍微放了一陣子,來到2020我想我終於準備好把他看完了。(畢竟新的劇也開播了,不看只會越積越多QQ) 超脫人們的刻板印象,政治也能很有趣!   本劇內容主要描述男主角佩頓為了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以主角的「求不得」為起點來構建完整的故事,提供一套思考公式,幫助作者整理思路。文章強調,除了主角的獨立能力,必須加入外在的阻礙和背景設定,以增強故事的衝突與吸引力。作者還建議透過人物小傳來構建主角的動機與背景,使讀者能夠更深入理解角色的轉變與挑戰,最終有效地展現想要達成的目標。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一本針對寫作能力提升的書籍,解答了許多新手和有意提升寫作技巧的人所面對的疑慮與挑戰。別適合那些想要在網路時代展現才華與影響力的讀者。透過這本書,您將能學會如何開始寫作、提升思維,以及如何透過寫作實現獲利。文章同時鼓勵讀者勇於分享自己的觀點。
Thumbnail
不論是剛開始創作小說還是已有一定的經驗,相信都(曾)面對同一個問題:我的小說完成不了!!(俗稱的開坑不填)或是一看到文稿便腦中一片空白,不知道要如何下筆。其實這題我想直接回答寫就對了,不過這太水字數了,所以就有了這一篇
Thumbnail
這篇心得主要是寫給寫作新手看的,因為我覺得老手都有自己的一套閱讀系統。先說明一下這只是我的經驗,並不是唯一的正解。寫作沒有所謂的對與錯,只有是否找到合適的方法。 那麼,我們開始了。 這篇心得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 為甚麼要閱讀 如何選擇讀物 總結
  很多創作者書寫故事時,會有意識地追求「起、轉、合」或「三幕劇」形式,尋找一種「公式」來安排劇情。   上一篇文我提到「所有屬性和套路都是化約過的成果」。所謂「理論」其實是「經驗」的總和,但不能反過來以「理論」來替代「經驗」。
Thumbnail
朋友們看到標題可能會問:不會吧?學寫小說的第一步,不是該先聊聊各類型寫法?視角?或者是架構與大綱嗎?你怎麼直接叫人跳步驟到『完成第一本小說』? 沒錯,你說的都沒錯! 但話說回來,無論學習什麼技法,小說家必須『完成第一本完整的作品』之後,才算『初步』掌握寫小說的訣竅。在這一步之前,就算做再多寫作技
Thumbnail
日本小說家「三浦紫苑」的《寫小說,不用太規矩》一書,以輕鬆說故事的方式傳達寫小說的重要技巧。本文摘錄了書中的17個重點,包括推敲故事、人稱的使用、標點符號的精確運用等。無論是否閱讀過這本書,都能從中受益良多。
Thumbnail
故事的發想和建立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很多問題,如何在正確的路徑上思考是很重要的。本文將重點著重在建立正確觀念,對於時間時態、主角的追求和意外的處理進行探討和分析。
Thumbnail
學生時期對創作頗富興趣,和朋友約定好,完成作品後交換閱讀,給予心得。在對創作小說毫無概念的情況下,得到的反饋是,人物的性格不夠一致,閱讀時會覺得主角有些人格分裂的狀況。那時候不知道,「如果不能把人物描繪得栩栩如生,就沒辦法寫出超棒的小說」 (p.15) 。   而在閱讀完《超棒的小說這樣寫》之後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以主角的「求不得」為起點來構建完整的故事,提供一套思考公式,幫助作者整理思路。文章強調,除了主角的獨立能力,必須加入外在的阻礙和背景設定,以增強故事的衝突與吸引力。作者還建議透過人物小傳來構建主角的動機與背景,使讀者能夠更深入理解角色的轉變與挑戰,最終有效地展現想要達成的目標。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一本針對寫作能力提升的書籍,解答了許多新手和有意提升寫作技巧的人所面對的疑慮與挑戰。別適合那些想要在網路時代展現才華與影響力的讀者。透過這本書,您將能學會如何開始寫作、提升思維,以及如何透過寫作實現獲利。文章同時鼓勵讀者勇於分享自己的觀點。
Thumbnail
不論是剛開始創作小說還是已有一定的經驗,相信都(曾)面對同一個問題:我的小說完成不了!!(俗稱的開坑不填)或是一看到文稿便腦中一片空白,不知道要如何下筆。其實這題我想直接回答寫就對了,不過這太水字數了,所以就有了這一篇
Thumbnail
這篇心得主要是寫給寫作新手看的,因為我覺得老手都有自己的一套閱讀系統。先說明一下這只是我的經驗,並不是唯一的正解。寫作沒有所謂的對與錯,只有是否找到合適的方法。 那麼,我們開始了。 這篇心得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 為甚麼要閱讀 如何選擇讀物 總結
  很多創作者書寫故事時,會有意識地追求「起、轉、合」或「三幕劇」形式,尋找一種「公式」來安排劇情。   上一篇文我提到「所有屬性和套路都是化約過的成果」。所謂「理論」其實是「經驗」的總和,但不能反過來以「理論」來替代「經驗」。
Thumbnail
朋友們看到標題可能會問:不會吧?學寫小說的第一步,不是該先聊聊各類型寫法?視角?或者是架構與大綱嗎?你怎麼直接叫人跳步驟到『完成第一本小說』? 沒錯,你說的都沒錯! 但話說回來,無論學習什麼技法,小說家必須『完成第一本完整的作品』之後,才算『初步』掌握寫小說的訣竅。在這一步之前,就算做再多寫作技
Thumbnail
日本小說家「三浦紫苑」的《寫小說,不用太規矩》一書,以輕鬆說故事的方式傳達寫小說的重要技巧。本文摘錄了書中的17個重點,包括推敲故事、人稱的使用、標點符號的精確運用等。無論是否閱讀過這本書,都能從中受益良多。
Thumbnail
故事的發想和建立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很多問題,如何在正確的路徑上思考是很重要的。本文將重點著重在建立正確觀念,對於時間時態、主角的追求和意外的處理進行探討和分析。
Thumbnail
學生時期對創作頗富興趣,和朋友約定好,完成作品後交換閱讀,給予心得。在對創作小說毫無概念的情況下,得到的反饋是,人物的性格不夠一致,閱讀時會覺得主角有些人格分裂的狀況。那時候不知道,「如果不能把人物描繪得栩栩如生,就沒辦法寫出超棒的小說」 (p.15) 。   而在閱讀完《超棒的小說這樣寫》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