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看的最後一部王家衛的電影,也許因為該片由三段獨立的片段拼接構成,相比他的其他電影來說也就沒那麼盛名在外了。但是,我真的很驚訝於這部影片,它完全展現了我心中的王家衛美學風格,質地也最接近張愛玲的蒼涼意識。
時裝、旗袍、女人…王家衛將這些符號運用到極致。
華小姐用一雙手撩撥了小裁縫的情愫,小裁縫用一世深情守護。他見證著華小姐的輝煌與氣盛,也見證著她的孤寒與零落…
華小姐一直都知道小裁縫愛她。所以她故意叫他來,讓他看到自己與各種男人周旋,讓他嫉妒,引他發狂,也是炫耀。她想告訴他「不配」。但某種程度上,她和小裁縫恰是同一種人,游離在上流社會之外的邊緣人。
華小姐也許曾是有錢勢的,但她的錢與勢是依附在男人身上。就像張愛玲筆下的葛薇龍、白流蘇等人,她們雖然醉心名利場,但也只是名利場上的奴隸,以出賣色相換得酬勞。一朝花落,錢勢也隨風而去。同樣,裁縫鋪同處在社會底層,他們不得不依靠像華小姐這樣的女子來照顧生意。本質上,他們是相互依存的關係。
如果說,出入華小姐府邸的男人都只是生意和過客。那麼,小裁縫才是她身死前唯一珍重。小姐落魄 時,無論外人如何看不起她,她如何糟踐自己,小裁縫始終都將她奉為自己的女神。她在高處時仰望她,她落在低處時照顧她。等待與陪伴,甚至甘願為她親手做「嫁衣」。
小裁縫一定是默默墊付了華所有的欠款,金老闆才會在電話中一如之前百般慇勤,渾然不知華的落魄處境。小裁縫用謊言守護著她最後的孤傲:「機場有很多人都去送她了,她很高興,也很漂亮。」他說。
與其說他在守護她最後的自尊,不如說他也在守護自己的夢——華小姐是小裁縫的情竇初開,是他遙不可及的夢。她太美了,就像這些繡花、絲綢、衣料。「如果不是你,我早就不做這一行了。」然而,就如張愛玲所說:「生命是華美的袍,上面爬滿了虱子。」故事最終還是推向了悲情的結局。
張震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個細微的神態都完美的詮釋他的渴望和愛慾。一遍遍地觸摸衣服,好像一遍遍的撫摸著華小姐的身體、吃著華小姐親手包的粽子,一遍遍想起那雙手,那雙讓他曾讓他如癡如醉的手,讓他一生難以忘懷的手。
最後的情愛鏡頭將壓抑和苦痛推向極致。如果說第一次華小姐用手對小裁縫時,是咄咄逼人的,高高在上的,那麼最後一次華小姐用手,則是報恩的,充滿憐愛的,二人此時的位置也發生了本質的對調。最後二人的纏綿詮釋著什麼叫「得不到」和「已失去」,愛而不得,充滿遺憾。
在那個逼仄潮濕的房間裡,以外部世界——冷漠的名利場作為為參照,華小姐結局最終化作一個蒼涼的手勢。
影片最後,小裁縫送華小姐「去了」。去了可以理解為死了。又有下一個劉小姐等著小裁縫去做衣服。小裁縫的眼神完全呆滯了,他湧出淚來。華小姐的死讓他的癡迷一生的夢碎了,他終還是見證了她的殞落。而華小姐之後或還有劉小姐、王小姐…這裡竟頗有些《紅樓夢》的意味。
以及誇爆這部電影中張震的演技。此前我對他的印象還只停留在牯嶺街少年中的青澀和性靈,此片中才真的見識到了他的情深魅力…太令人迷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