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舉內容
互看不順眼?藏家、投機者...對藝術的愛好品味不同,竟能讓藝術市場形成鄙視鏈︱收藏生態側寫

2020/12/16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文人相輕,自古而然。
所謂的「生態圈」就是這樣的,女人為難女人、同行才能為難同行。各行各業如此,但沒想到,創作者之間的相輕就算了,對藝術愛好和品味有所不同的這些「買家」,竟然也會出現彼此互相看不順眼的情況。
藝術的鑑賞與品評,既然不是天生俱來的能力,那麼,在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同溫層」就會非常重要。這也是為什麼,偶爾會遇到喜歡收藏寫實風格的藏家批評抽象作品、喜歡表現主義風格的藏家看不慣寫實作品,而收藏國內名家作品且有一定資歷的藏家們,幾乎都對潮流藝術嗤之以鼻。
而在不同的愛好者眼中,藝術收藏的「階級」自然各有不同,許多眉眉角角不是一時片刻能夠簡單解釋,在這裏分享四種不同的藏家與價值觀,其他的,就等各位開始收藏藝術品之後,再慢慢自行體會吧!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3072 則留言,收錄於此專題與 Premium 專區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贊助支持創作者,成為他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俗世間載浮載沉,經歷負債與種種,意外被藝術拯救。 縱使,藝術議題在你我眼中仍是小眾,還是得想方設法的、面向大眾來談。
有邏輯但不尖銳,談藝術與商業的矛盾與市場互動,那些藝術圈最避諱的金錢議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邱政鴻
你可能也想看
領取見面禮
只要設定追蹤作者,即可享有 48小時
Premium 閱讀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