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t We Forget - Anzac Day 澳紐軍團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Lest We Forget

Lest We Forget

4月25日,Anzac Day 澳紐軍團日,是澳洲的國定假日,對澳洲人來說,是意義非常特殊的日子,通常,人們為了紀念戰爭勝利而放假,澳洲剛好相反,這是紀念戰敗的日子(Celebrating a Defeat),但是這一天帶給澳洲的,卻是國家意識的凝聚與成形。

一個世紀以前的澳洲,雖然規模上已經具有準國家的地位,但是大多數人還是仰望英國為宗主國,自認為大英帝國的一部分,雖然澳洲地處偏遠,祖國有難,依然全力支援。1915年,第一次大戰初期,澳洲與紐西蘭組成聯軍(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Army Corps, 簡稱 ANZAC),前往土耳其的加里坡里半島( Gallipoli Peninsula )與英軍法軍聯合作戰,目標是打通進入黑海的門戶,進佔奧圖曼帝國(Ottoman Empire)的首府 Constantinople。在 4月25日,ANZAC部隊登陸 Gallipoli,遭遇奧圖曼軍隊頑強抵抗,不,應該說,被大軍包圍,陷入泥沼,ANZAC部隊在編成上,是屬於後勤支援,說難聽點,來幫聯軍或祖國軍隊打雜的,因為他們沒有實戰經驗,所以在戰場上只能幫忙挖戰壕,搬運物資,從來就不是戰鬥主力,這也是澳洲軍人的暱稱是 Diggers的原因。這一回,卻被祖國派來當前鋒部隊,本以為是受到肯定,一登陸才發現根本是羊入虎口,別說進攻了,根本連推進都沒辦法,進退兩難,只能死守,靜待援軍到來,然而,情勢完全不如想像的順利,這一等,就是困守了八個月。後來,戰況陷入膠著,直到 1915年底聯軍全數撤出 Gallipoli,任務宣告失敗。

這場戰役中,澳洲士兵戰死將近九千人,紐西蘭三千人,當時澳洲總人口不到五百萬,為了支援一次世界大戰,有 41萬人入伍,超過六萬人陣亡,十五萬人受傷或被俘,對澳洲國力嚴重斲傷。加里坡里半島登陸戰一役,澳洲全民關注,全力投入,整個國家凝聚了起來,同仇敵愾,然而,卻也意識到,這不單單是為祖國而戰,而是為千里迢迢遠赴歐洲作戰的澳洲子弟,祈禱平安歸來,也從此認清,祖國自身難保,為祖國犧牲,戰死異鄉,並不是澳洲人民所願,沒有任何好處,澳洲人就是澳洲人,祖國不會因為戰勝而對你另眼看待,反之,死守戰場時,卻盼不到祖國支援,只能靠自己。

在軍事意義上,這場戰役徹底失敗,但是在凝聚國家意識上,對澳洲與紐西蘭產生了不一樣的意義。1915年四月底,當登陸的消息傳回紐西蘭,政府臨時宣告了半天假,舉行致敬儀式。1915年九月七日 "Wattle Day",南澳政府舉行紀念儀式,悼念戰場上的陣亡將士,同年十月十三日,也是在南澳,將 Eight Hour Day更名為 Anzac Day,為受傷軍人募款。隔年四月二十五日,澳洲紐西蘭全面地紀念這一天,並正式命名為 ANZAC Day。

到了 1920年代,Anzac Day就成為澳洲紐西蘭的國定假日,每年都有大規模紀念儀式。之後,澳洲軍隊陸陸續續參與各主要戰役,二次世界大戰,韓戰,越戰,加入聯合國和平部隊,近來的伊拉克,阿富汗戰場,都有澳洲軍隊的參與。

Anzac Day紀念儀式中,最重要的 Dawn Service,在清晨五點舉行,象徵當年拂曉出擊,登陸加里坡里半島的意象重現,緬懷先烈英靈。雖著時間演進,Anzac Day對澳洲人而言,不再只是紀念百年前的那場戰役,而是向每一位,為澳洲出征,投入戰場的士兵或支援者致敬。除了 Dawn Service,各地都會舉辦遊行,現役軍人,退役老兵,家屬,民眾,都會上街參與,向他們致意。

參與遊行的退役或現役軍人,盛裝出席,英姿挺拔,讓民眾感受到他們的往日榮光。

參與遊行的退役或現役軍人,盛裝出席,英姿挺拔,讓民眾感受到他們的往日榮光。


參與遊行的家屬後代,別上先人的勳章,緬懷他們的貢獻,展現榮耀

參與遊行的家屬後代,別上先人的勳章,緬懷他們的貢獻,展現榮耀

別忘了,澳洲是移民國家,各個國族的軍人後裔,或是曾參與戰事的老兵,也會在這一天,高舉旗幟,以挺拔的英姿,展現當年自己犧牲奉顯的光榮歷史,接受民眾的致意。參與的國家非常非常多,除了熟悉的歐洲各國,例如法國,義大利,波蘭,俄羅斯,希臘,土耳其等等,也有亞州國家,印度,菲律賓,韓國,越南,甚至香港。

塞爾維亞退伍軍人協會,別忘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引爆點,就在當年的塞爾維亞

塞爾維亞退伍軍人協會,別忘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引爆點,就在當年的塞爾維亞


不只是國家,自治族裔也會為出來遊行紀念。照片裡是錫克族軍團的遊行隊伍

不只是國家,自治族裔也會為出來遊行紀念。照片裡是錫克族軍團的遊行隊伍


韓國參與過越戰的退伍軍人

韓國參與過越戰的退伍軍人

遊行裡,規模最大,軍容最壯盛的,就是近半個世紀來,受到戰爭殘害最深的越南。當年為了遠離戰爭,飄洋渡海來澳洲的越南人非常多,如今,他們也是澳洲多元文化社會裡的重要成員。

越南退伍軍人遊行隊伍

越南退伍軍人遊行隊伍


越南退伍軍人遊行隊伍

越南退伍軍人遊行隊伍

心得

軍人在澳洲的社會地位非常崇高,從各地都有 RSL(退伍軍人俱樂部)就看得出來。我年輕時住過 homestay寄宿家庭,home爸就是二戰退伍老兵,曾聽他說國家對他的照顧非常周到,而他過世後,國家依然照顧他的遺眷,也就是我的 home媽,她後來罹患乳癌,治療期間,都由照護單位派專人接送。我也有朋友從澳洲海軍退役,退役後仍然以文職身分在海軍服務,聽他說起服役的事,可以很清楚地感受到切身的榮譽過往。

在媒體上,常看到澳洲軍隊在海外維和任務的新聞,先不論澳洲政府的國際政治企圖,軍人給民眾的感受就是保家衛國。澳洲是募兵制國家,戰略地位沒有鄰近的威脅,但是不曾見到政府放鬆國防建置上的努力,去年澳洲與法國簽下天價潛艇建造合約,重點是澳洲生產與技術轉移。近來南海議題,澳洲也頻頻發聲。我也在展場上看過澳洲軍隊招募的攤位,電視上也有不少招募廣告,強調的都是專業與個人生涯發展,尤其是以領導力為培育人才的訴求,老實說,相當有吸引力,當然,薪資也給得不錯。

回頭來看,台灣在過去20年來,國防戰略的核心讓人看不出明確走向,尤其是徵兵制走向募兵制的改變,完全只有進退失序可以形容。絕大部分當過兵的成年男子,在軍隊裡的歷練與經驗,很難給出正面評價。我相信,軍人的貢獻與社會地位應給予絕對的尊重,但保障與尊嚴不來自與金錢與福利,而是國家怎麼看待國防與國家安全的決心。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國防不只是軍人的責任,民眾也是,相對來看,不只志願役軍人對國家有貢獻,義務役也有,而且非常大,長久以來政府根本刻意忽略這一塊,甚至完全不在意,當義務役對軍隊的記憶只有委屈與階級壓抑,實在很難看出全民國防在台灣能有甚麼走得通的未來。

結語

"Lest We Forget",永致軍魂,這是我對 Anzac Day的結語,也用這句話,向遠方家鄉,曾經或正在捍衛台灣的崇高靈魂,致上敬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Oz Formosa的沙龍
15會員
37內容數
我在澳洲工作超過十年,一直都只是個普通上班族,藉此分享上班相關經驗,例如休假與工作權益
Oz Formosa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1/04
我的黃金十年落在 90年代,當宇多田光的「First Love」響起時,腦海裡的回憶列車就失速前進了。當年我也有買「First Love」CD,因為我看了「魔女的條件」,在翻找 CD時,意外找到「愛情白皮書」原聲帶「True Love」,但是 ...
Thumbnail
2023/01/04
我的黃金十年落在 90年代,當宇多田光的「First Love」響起時,腦海裡的回憶列車就失速前進了。當年我也有買「First Love」CD,因為我看了「魔女的條件」,在翻找 CD時,意外找到「愛情白皮書」原聲帶「True Love」,但是 ...
Thumbnail
2022/04/17
之前澳洲疫情最嚴重的時候,網路上流傳這樣一句話,如果你身邊沒有人確診,表示你沒有朋友。嗯,我朋友還不少。打從兩年前疫情爆發以來,我們家都小心防疫,疫苗也很早就打完,包括 booster,這兩年來幾乎沒生病過,我指的是要吃藥那種,偶爾有身體不適,都是睡一覺就沒事,不過 Omicron還是找上我們家了
Thumbnail
2022/04/17
之前澳洲疫情最嚴重的時候,網路上流傳這樣一句話,如果你身邊沒有人確診,表示你沒有朋友。嗯,我朋友還不少。打從兩年前疫情爆發以來,我們家都小心防疫,疫苗也很早就打完,包括 booster,這兩年來幾乎沒生病過,我指的是要吃藥那種,偶爾有身體不適,都是睡一覺就沒事,不過 Omicron還是找上我們家了
Thumbnail
2022/04/16
2022年 4月15日,台灣的單日確診數第一次突破千人大關,之後會怎麼發展?是否如指揮中心說的單日破萬,總數破百萬都將到來。四個月前的 2021年12月15日,澳洲疫情最嚴重,以雪梨為首府的新南威爾斯州(New South Wales, 簡稱NSW),也是疫情穩定後第一次確診數破千
Thumbnail
2022/04/16
2022年 4月15日,台灣的單日確診數第一次突破千人大關,之後會怎麼發展?是否如指揮中心說的單日破萬,總數破百萬都將到來。四個月前的 2021年12月15日,澳洲疫情最嚴重,以雪梨為首府的新南威爾斯州(New South Wales, 簡稱NSW),也是疫情穩定後第一次確診數破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父親節在中華民國和蒙古都是在8月8日,這與1945年上海的倡議有關。瞭解這個特別日子的由來,以及為何這一天具有獨特的文化意義。文章探討了對於父親節的各種慶祝方式,包括與其他中文使用國家(如香港及中國大陸)之間的差異。透過歷史脈絡,深化我們對於這一節日的認識。
Thumbnail
父親節在中華民國和蒙古都是在8月8日,這與1945年上海的倡議有關。瞭解這個特別日子的由來,以及為何這一天具有獨特的文化意義。文章探討了對於父親節的各種慶祝方式,包括與其他中文使用國家(如香港及中國大陸)之間的差異。透過歷史脈絡,深化我們對於這一節日的認識。
Thumbnail
【美國獨立日】 今天7月4日是「美國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 the Fourth of July)。 美國獨立日是為紀念美國於1776年7月4日正式宣布從大英帝國獨立,該日也是美國的國慶日。  
Thumbnail
【美國獨立日】 今天7月4日是「美國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 the Fourth of July)。 美國獨立日是為紀念美國於1776年7月4日正式宣布從大英帝國獨立,該日也是美國的國慶日。  
Thumbnail
花旗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又來了,祝花旗生日快樂!請容叮噹再次與大家重溫花旗人爭取獨立的歷史,借此勉勵各地的民眾,自由需要付出沉重的代價,永遠不要將之視作理所當然......
Thumbnail
花旗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又來了,祝花旗生日快樂!請容叮噹再次與大家重溫花旗人爭取獨立的歷史,借此勉勵各地的民眾,自由需要付出沉重的代價,永遠不要將之視作理所當然......
Thumbnail
軍演目前結束,也就跟過去歷史景氣燈號一樣不是主角 會不會再來不知道,過去可以持續半年也可以數次 過去30年歷史打仗過的軍人活著的很多,所以社會共鳴會更多,現在打仗過的多數老榮民都老了跟過世,社會對於這種兩岸的戰爭意識已經沒有過去激烈 我們也不是媒體節目,無法當地震的地質專家完又當軍事武器專
Thumbnail
軍演目前結束,也就跟過去歷史景氣燈號一樣不是主角 會不會再來不知道,過去可以持續半年也可以數次 過去30年歷史打仗過的軍人活著的很多,所以社會共鳴會更多,現在打仗過的多數老榮民都老了跟過世,社會對於這種兩岸的戰爭意識已經沒有過去激烈 我們也不是媒體節目,無法當地震的地質專家完又當軍事武器專
Thumbnail
中國解放軍宣布在5月23、24日進行大規模對台軍演,國防部表示遺憾,認為這是對區域和平的挑釁行為。國軍已按規定調動海、空和陸軍,以捍衛自由民主和中華民國主權。
Thumbnail
中國解放軍宣布在5月23、24日進行大規模對台軍演,國防部表示遺憾,認為這是對區域和平的挑釁行為。國軍已按規定調動海、空和陸軍,以捍衛自由民主和中華民國主權。
Thumbnail
    2023年7月1日國防部舉行「中華民國雲南反共救國軍」陣亡將士靈位入祀典禮,自泰北地區移靈948名英靈,入祀圓山忠烈祠。典禮進行時,大雨傾盆,電閃雷鳴,貌似天地同悲,也在為「異域孤軍」落淚。
Thumbnail
    2023年7月1日國防部舉行「中華民國雲南反共救國軍」陣亡將士靈位入祀典禮,自泰北地區移靈948名英靈,入祀圓山忠烈祠。典禮進行時,大雨傾盆,電閃雷鳴,貌似天地同悲,也在為「異域孤軍」落淚。
Thumbnail
在日本統治之下,短短的五十年還構不成絕對的民族認同,書中的台灣本地人視日本人為侵略者,但同時又羨慕著能得到日本民族認同的人,矛盾的情緒在戰爭之下無處可逃,城市被轟炸、人們移往郊外,直到戰爭結束好似一切將歸向和平。
Thumbnail
在日本統治之下,短短的五十年還構不成絕對的民族認同,書中的台灣本地人視日本人為侵略者,但同時又羨慕著能得到日本民族認同的人,矛盾的情緒在戰爭之下無處可逃,城市被轟炸、人們移往郊外,直到戰爭結束好似一切將歸向和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