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抗戰勝利六十週年:重建戰勝國意識攸關中國和平崛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2005/06/01

中國評論

張登及


今年是二次大戰結束,同盟國擊敗法西斯軸心國六十週年。六十年前,中國以戰勝國的地位,偕同美蘇英法發起創建了聯合國,取得了與自己實力不大相稱的崇高國際地位,當時人們慶祝戰勝,收復台澎,廢除不平等條約,自豪感很強。

 

欠缺戰勝意識 妨礙大國自信

 

六十年後的今天,中國的政經軍事實力早已超過當年的國民政府甚多,在國際外交上頻頻成功出擊,和平崛起之勢不可阻擋。但數十年來,包括改革開放以來,兩岸民眾對於中國國際地位的體會,卻跟中國的影響力有著顯著落差。人們的受害情結和「悲情」感受,每每因為與外方發生衝突而節節高升。回過頭來,這種情緒又導致激烈的行動,有時包括違法的排外行為,而加深美歐日對中國崛起的憂慮,似乎「證實」了中國威脅。這種惡性循環的根源,就是人民對自己仍舊沒有自信,而嚴重干擾成為「負責任大國」的進程。自信缺乏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戰勝國意識。

 

人們首先要了解,二戰戰勝的意義何在,才能知道為何戰勝的意識如此重要,並回答戰勝國意識如何健全,如何有助於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貢獻。

 

抗戰勝利不只是抗日勝利

 

二戰戰勝在中國一般被理解為「抗戰勝利」,是中國擺脫鴉片戰爭以來次殖民地不堪地位的開端,也一雪甲午戰敗給東瀛小邦的大辱,這是大多數人的普遍理解。然而多數兩岸民眾,特別是大陸民眾的抗戰認識,僅僅停留在這一層次。

 

二戰勝利在人類歷史上其實有更深遠宏偉的意義。它是範圍遠超過一戰的真正世界大戰;是世界多數受到侵略或殖民國家的第一個正義同盟;是全人類反對法西斯專政、軍國主義侵略的集體勝利。聯合國的建立,以及後來一系列反對殖民、反對種族清洗、反對法西斯主義、反對化學生物武器、堅決保障人權和弱小民族權利的種種公約,以及防止貿易戰和經濟危機的國際貿易與貨幣體制,無一不是陸續建立在二戰戰勝的基礎上。

 

雖然後來美蘇冷戰,卻也因為二戰同屬戰勝國,有聯合國等基本的溝通渠道和行為拘束,總也是小吵不斷,大過不犯,人類社會的全局的穩定得以在冷和平中確保。美蘇各方身為戰勝主力,深知再戰的恐怖與和平共存的可貴。戰勝國以及戰敗國,無論體認深淺,大體上是本於這個大範圍的共識,而共存國際文明社會之林。

 

無可諱言而非常遺憾的是,台海兩岸人民對這更深層的二戰意義了解不多,甚至有些人一無所知,或者有扭曲的認識。導致了以下幾個不良影響:

 

認識狹窄 受害更深

 

第一,由於抗戰勝利一般就只被理解為打敗日本,人們的焦點就特別集中於日本,沒有深入延展到反法西斯、反種族清洗等更高的、更普遍的層次上來。其結果就是指控日本扭曲歷史時,只能就中國自己的受難著墨,沒有充分放在二佔全體受難國家的大格局中。導致日本也以為其加害中韓只是「個案」,沒有什麼普遍意義。西方人士因此自然忽略中國抗日的細節,傾向認為只是兩個「東方國家」爭霸的鬥爭而已,難以與「奧茲維許集中營」、「諾曼第登陸」、「易北河會師」相提並論。日本是否誠心道歉,也就變成只是「東方」的事,無關道德上的大事大非。

 

第二,由於抗戰勝利沒有順利與二戰戰勝法西斯這個主旋律銜接,兩岸民眾遂難以發展出世界公民的自我認識,反而頗有被主流國際社會放逐、排斥的感覺。等到大陸國力上升,影響力擴大,急需一種自信、理性的大國公民觀念作為面向世界的根本態度時,人們卻對早已發展數十年的國際規範與價值非常陌生。一旦自我的認識與外國人士發生牴觸,或本國發生與外方的摩擦,便難以理性看待事情的是非曲直,而直接訴諸受迫害想像,表現出自卑與孤傲的逆反情緒。如此不僅損害國家形象,大大削減「軟國力」和國民貢獻世界的能力,還對政策的合理制定產生有害的牽制。

 

第三,由於前述兩點,使得中國很多時候都被排斥在國際社會之外,或至少不被誠心接受是國際社會的正常成員。當然,西方發達國家是當前所謂「國際文明社會」價值的定義者,難免以利己、有色的眼光看待發展中國家。而且兩岸關係不正常,也是中國不能平順與國際接軌的因素之一。但兩岸都沒有發展出與二戰全局勝利相呼應的勝利者自我意識,絕對是人民甚至政府難以和二戰勝利後發展數十年的秩序、格局平順相處的重大原因。歷史已經表明,縱然美歐發達國家對此秩序斧鑿甚深,偽善、不公正的安排隨處可見,但此一秩序今日大體是和平與發展旋律不可脫離的基礎,有其歷史的合理性。不爭取和它的觀點相磨合,發展與進步就始終要受到阻礙。

 

中國是完整的戰勝國

 

今天大陸出現很多學者、人大代表呼喚擴大紀念抗戰,重建戰勝國意識,方向是正確的。但這種呼喚需要先知道戰勝國意識缺乏的原因何在。當中最重要的癥結就是一個歷史認識的阻礙—誰戰勝了。答案雖然簡單,中國是戰勝了。但不是只戰勝日本,而是與反侵略盟國並肩擊敗法西斯軍國主義。不是只是哪個黨派戰勝了,而是中國作為整個國家,是完整的戰勝國。

 

台灣澎湖因為戰時仍是日本領土,光復後又遭遇中國內戰以及國民政府反共高壓,本土群眾不僅對二戰中,人類戰勝法西斯邪惡勢力沒有體認,有時反而懷念起日本官僚嚴整有序、權威效率的作風。美國為了拉攏日本對抗蘇聯,縱容日本右翼勢力存活,更使台民懷疑日本二戰失敗有何公道。戰後日本慷慨捐輸,緊跟美英,投資兩岸,貌甚恭順。台灣民眾對二戰戰勝者是誰的認識就更加混淆。雖然陳水扁去年過境夏威夷,登上密蘇里號,聲稱中華民國是受降簽字者,企圖論證中華民國的延續性,但他又說這個受降國人口是兩千三百萬,就是台灣。前後連起來看,根本與史實不符。這樣的態度,絲毫無法贏得任何人,包括美日同情台獨者的真誠重視。不過台灣國際影響較小,大陸是世界領袖的明日之星,而且大陸這方面的表現是否恢弘,也左右台灣的態度。所以此一問題主要要看大陸方面。

 

也是出於歷史,特別是兩岸關係史的原因,大陸對抗戰勝利、二戰勝利的戰勝者定位也不全面周延。必須公正指出,由於爭奪正統,國共兩黨對抗戰的史績都是極大化自己的貢獻,極小化對方的功勞。台方說的都是正面戰場、正規軍如何英勇奮戰,打死不退,游擊區的克難出擊隻字不提。於是戰勝者是重慶—南京獨占。大陸方面則強調八路軍、新四軍與紅軍游擊隊大刀如何向鬼子砍去,莫斯科衛國戰爭如何悲壯。重慶甚至華府都似乎變成無足輕重,甚至有些像是散漫姑息的腐敗中心。於是抗戰戰勝者像是延安—北京。

 

但南京政權內戰失敗遷往台北,在聯合國內有名無實,底氣不足。因為聯合國相關機構確實是由親美的南京,代表當時的中國簽署創設,後來北京又長期被聯合國排拒,遂曾長期論定這些二戰戰勝國共同創設的機構、條約體系為霸權的傀儡。北京雖然終於取代台北,卻又曾同時與美蘇對抗,因此被兩霸目為與二戰歷史無甚關聯的異體。

 

戰勝史蹟 不容遺忘

 

基於這些長期積累的因素,二戰勝利者在大陸總體上被描寫成延安與世界受壓迫人民。因為這樣,一個具有代表性的、統一的抗戰紀念日也難以決定,充滿敏感因素。以八月十五日(日皇詔告投降)、九月三日(中國代表在密蘇里艦會同美英受降,國府「軍人節」)、九月十八日(日本侵略東北,一般被稱為恥日)、七月七日(盧溝橋事變)為戰勝紀念都被提出,但都有顧慮而不能定案。當美蘇與其他戰勝國紀共同史績,譴責侵略者時,自然也早就忘記太平洋戰區第一個簽字受降的代表—中國。這種心態的影響,一直延續到今天。後果就是,缺乏舉世(包括日本)誠心認可的中方戰勝者。戰勝者模糊,兩岸都被排擠,有時也自外於二戰戰勝的國際集體認識。戰勝的觀念自然難以拓展深化,結果中國就淪為二戰歷史的邊緣人,該有的公道也無處索討。

 

七年之症,須續以三年之艾。兩岸缺乏合理的抗戰—二戰戰勝國意識非一朝一夕,重建這個意識也 不是一蹴可及。但今年是個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關口,正是以大智慧、大勇氣重整歷史認識,讓中國人民與其他戰勝國人民一起抬頭挺胸,站上正義講台的契機;是戰勝者與戰敗者以史為鑑,反省和解的大好機會;也是兩岸重建共同記憶、求同存異、找出最大交集、促進和解雙贏的機遇。只要排除一時一地、本位主義的干擾,真正實事求是,本於二戰和抗戰的史實和人類文明的大義,對戰爭過程的人事與戰後秩序,給予嚴謹公正的評價、定位,最後,在這種基礎上與二戰的世界史接軌,則不僅當年其他主要參戰國會重新肯定中國這個戰時夥伴,兩岸人民面對世界的懷疑、幽怨心理也能夠獲致清理。崛起的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才能真正穩健地與其他主要國家並立於國際社會之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張登及的沙龍
26會員
101內容數
版主服務於臺大政治學系,偏見是喜歡從歷史與結構兩個角度出發,去探索國際關係、兩岸關係與地緣政治條件下,人的處境。
張登及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2025/4/10 不同派別仍希望誘導這位帝王式的總統,實行他們各自心目中的美國大戰略。他們「逢君之惡」,表面上是協助總統實現關稅,實際上是在誘導川普提升「偉大」的境界。把川普的貿易戰,引向對華先發制人的霸權護持鬥爭,不是擦槍走火,反而是利用中、美兩個領袖的強人性格,實現高風險、高價值的戰略目標。
Thumbnail
2025/04/28
2025/4/10 不同派別仍希望誘導這位帝王式的總統,實行他們各自心目中的美國大戰略。他們「逢君之惡」,表面上是協助總統實現關稅,實際上是在誘導川普提升「偉大」的境界。把川普的貿易戰,引向對華先發制人的霸權護持鬥爭,不是擦槍走火,反而是利用中、美兩個領袖的強人性格,實現高風險、高價值的戰略目標。
Thumbnail
2025/04/05
2025/3/13 「黑暗啟蒙」如果實現,無疑將完全摧毀自由主義的內外秩序,催生出一種「後啟蒙」的黑暗秩序。而川普與萬斯則是這個高科技宰制過程的「加速者」。這些過去蟄伏在邊緣的想法像是陰謀論而被忽視,但它們有思想、有武器,且現在已登堂入室。從美國內生之「反動」的革命...
Thumbnail
2025/04/05
2025/3/13 「黑暗啟蒙」如果實現,無疑將完全摧毀自由主義的內外秩序,催生出一種「後啟蒙」的黑暗秩序。而川普與萬斯則是這個高科技宰制過程的「加速者」。這些過去蟄伏在邊緣的想法像是陰謀論而被忽視,但它們有思想、有武器,且現在已登堂入室。從美國內生之「反動」的革命...
Thumbnail
2025/03/20
2025/3/10 歷史的現實是,那個世界依靠的是美國擁有「一手好牌」,不用管其他玩家。好景不常,川普不得不對「牌」斤斤計較。與其他世界領袖的差別,只在於他把「牌」在外交史與機密檔案的邏輯,公開在全球的鏡頭前...
Thumbnail
2025/03/20
2025/3/10 歷史的現實是,那個世界依靠的是美國擁有「一手好牌」,不用管其他玩家。好景不常,川普不得不對「牌」斤斤計較。與其他世界領袖的差別,只在於他把「牌」在外交史與機密檔案的邏輯,公開在全球的鏡頭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裕仁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八年的抗日戰爭終於落幕。 同年 8 月 29 日,受國民黨邀請,中國共產黨主席毛澤東抵達重慶與國民黨政府總統蔣介石舉行和平會談。10 月 10 日,雙方簽訂《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
Thumbnail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裕仁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八年的抗日戰爭終於落幕。 同年 8 月 29 日,受國民黨邀請,中國共產黨主席毛澤東抵達重慶與國民黨政府總統蔣介石舉行和平會談。10 月 10 日,雙方簽訂《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
Thumbnail
2024/6/6 「終局」(endgame)思考是戰略規劃的重要項目。近年隨著美中競爭的白熱化以及美國黨爭的膠著,看似高度共識的對華競爭,何謂勝?如何勝?也成為美方政學界辯論的焦點。共和黨「勝利」派相信冷戰應當複製。蘇聯就是在經濟崩潰中退卻,中共不會例外。至於脫勾,雖使西方痛苦,但北京損失想必更大。
Thumbnail
2024/6/6 「終局」(endgame)思考是戰略規劃的重要項目。近年隨著美中競爭的白熱化以及美國黨爭的膠著,看似高度共識的對華競爭,何謂勝?如何勝?也成為美方政學界辯論的焦點。共和黨「勝利」派相信冷戰應當複製。蘇聯就是在經濟崩潰中退卻,中共不會例外。至於脫勾,雖使西方痛苦,但北京損失想必更大。
Thumbnail
( 已刊載於 2024-04-21 01:16 聯合報/民意論壇) 中國崛起,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美國爭雄,是本世紀全球最重大的事件;準總統賴清德宣誓上任後要做的「國家重建、社會改造、洗滌每一個人的人心」,則是近日台灣重大事件。從對立事件發生機率的起伏消長,或可一窺未來歷史發展的可能方向。
Thumbnail
( 已刊載於 2024-04-21 01:16 聯合報/民意論壇) 中國崛起,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美國爭雄,是本世紀全球最重大的事件;準總統賴清德宣誓上任後要做的「國家重建、社會改造、洗滌每一個人的人心」,則是近日台灣重大事件。從對立事件發生機率的起伏消長,或可一窺未來歷史發展的可能方向。
Thumbnail
2000/12/25 日前貴報刊載旅美學人童振源關於以「未來一個中國」去「各自表述一個中國」的建議;甚能兼顧各方立場。...要中共接受基本教義派的「獨立」,與要台灣接受中共版的「一國兩制」可能性都是零。然而未來一中的中間路線,則無限寬廣,就看智略、格局如何。此偉業之價值決不亞於「玉碎」的悲壯...
Thumbnail
2000/12/25 日前貴報刊載旅美學人童振源關於以「未來一個中國」去「各自表述一個中國」的建議;甚能兼顧各方立場。...要中共接受基本教義派的「獨立」,與要台灣接受中共版的「一國兩制」可能性都是零。然而未來一中的中間路線,則無限寬廣,就看智略、格局如何。此偉業之價值決不亞於「玉碎」的悲壯...
Thumbnail
2021/05/22 不僅華府應該戒除例外論的傲慢與接觸失敗論的惶恐,北京也應該在百年黨慶之際,慎思中美戰略競鬥的風險。在當今瀕臨總體惡化、針鋒相對批判不斷的中美關係中,大陸的社會瀰漫著高估美國衰弱、低估華府有效合縱的氛圍,預期著容易在多個領域順利突圍,實現復興。
Thumbnail
2021/05/22 不僅華府應該戒除例外論的傲慢與接觸失敗論的惶恐,北京也應該在百年黨慶之際,慎思中美戰略競鬥的風險。在當今瀕臨總體惡化、針鋒相對批判不斷的中美關係中,大陸的社會瀰漫著高估美國衰弱、低估華府有效合縱的氛圍,預期著容易在多個領域順利突圍,實現復興。
Thumbnail
在日本統治之下,短短的五十年還構不成絕對的民族認同,書中的台灣本地人視日本人為侵略者,但同時又羨慕著能得到日本民族認同的人,矛盾的情緒在戰爭之下無處可逃,城市被轟炸、人們移往郊外,直到戰爭結束好似一切將歸向和平。
Thumbnail
在日本統治之下,短短的五十年還構不成絕對的民族認同,書中的台灣本地人視日本人為侵略者,但同時又羨慕著能得到日本民族認同的人,矛盾的情緒在戰爭之下無處可逃,城市被轟炸、人們移往郊外,直到戰爭結束好似一切將歸向和平。
Thumbnail
2005/06/01 今年是個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關口,正是以大智慧、大勇氣重整歷史認識,讓中國人民與其他戰勝國人民一起抬頭挺胸,站上正義講台的契機;是戰勝者與戰敗者以史為鑑,反省和解的大好機會;也是兩岸重建共同記憶、求同存異、找出最大交集、促進和解雙贏的機遇。
Thumbnail
2005/06/01 今年是個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關口,正是以大智慧、大勇氣重整歷史認識,讓中國人民與其他戰勝國人民一起抬頭挺胸,站上正義講台的契機;是戰勝者與戰敗者以史為鑑,反省和解的大好機會;也是兩岸重建共同記憶、求同存異、找出最大交集、促進和解雙贏的機遇。
Thumbnail
2002/11/02 不經由歷史的追溯梳理,「中國」時而被感嘆為一盤散沙,時而被畏懼為霸權黃禍。其行止雖竭力仿效西方列強,卻又偶有疏離挑戰,往往令人難以理解。遂至各取所好,強加於人,真正變成偏執的霸權性話語。但是假若論者能理解概念意涵的流變,則在眾聲喧嘩的概念專斷下,或能保有幾許寬闊的澄明。
Thumbnail
2002/11/02 不經由歷史的追溯梳理,「中國」時而被感嘆為一盤散沙,時而被畏懼為霸權黃禍。其行止雖竭力仿效西方列強,卻又偶有疏離挑戰,往往令人難以理解。遂至各取所好,強加於人,真正變成偏執的霸權性話語。但是假若論者能理解概念意涵的流變,則在眾聲喧嘩的概念專斷下,或能保有幾許寬闊的澄明。
Thumbnail
2002/01/08 如果中方還是像七○年代以前一樣一窮二白,或者根本如同晉升無望、滿懷敵視的一些第三世界「小國」,其心態就不會如同今日這樣捉摸不定。更何況「殖民者」本身也不知道「單極」是否只是「片刻」,從認同、典範到戰略也還在漂移。這整個後殖民的境況,對各路論述者與實踐者而言,真是充滿焦慮與機遇。
Thumbnail
2002/01/08 如果中方還是像七○年代以前一樣一窮二白,或者根本如同晉升無望、滿懷敵視的一些第三世界「小國」,其心態就不會如同今日這樣捉摸不定。更何況「殖民者」本身也不知道「單極」是否只是「片刻」,從認同、典範到戰略也還在漂移。這整個後殖民的境況,對各路論述者與實踐者而言,真是充滿焦慮與機遇。
Thumbnail
2023/0907自由霸權並非總是坐等「珍珠港情境」水到渠成,也可以先用制裁向對手廣域包圍、極限施壓。若挑戰者因體質缺失競爭不過而自退,固然可一再「贏得冷戰」;如果挑戰者在地緣、經濟、政治競賽失去耐心,提前掉入「注定一戰」的陷阱,則不僅要承擔「開第一槍」的批判,且可能因人單力孤而敗戰。 
Thumbnail
2023/0907自由霸權並非總是坐等「珍珠港情境」水到渠成,也可以先用制裁向對手廣域包圍、極限施壓。若挑戰者因體質缺失競爭不過而自退,固然可一再「贏得冷戰」;如果挑戰者在地緣、經濟、政治競賽失去耐心,提前掉入「注定一戰」的陷阱,則不僅要承擔「開第一槍」的批判,且可能因人單力孤而敗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