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篇15:沒在聽,沒聽到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要藍色的」
「粉紅色的比較漂亮,買粉紅色的。」

「我們最近在吃素,不能吃肉。」
「我特別去XX家買了很有名的肉湯來給你們吃。」

「到美國不能帶肉品。」
「妹妹喜歡吃肉鬆,要帶去。」

「日本藥品上的說明,『間』指的是2餐之間,不是吃飯中間。有位朋友吃飯到一半,停下來,說要吃藥,我跟他說:『不是吃飯中間,是2餐之間』。」
隔了幾分鐘,另一人:「這個藥要在吃飯中間吃下去。」

我先生婚前買的,拿來投資用的房子我們不會去住,有位朋友住在那一區,我託她問她的當地人婆婆,看有沒有人要買?
「那個房子不好才要賣。」她婆婆肯定地說。
「不是,是離他們上班的地方太遠。」

「我們2點開始集合,2點10分開始XX,3點做YY。」
「3點要做什麼?」

社區中有人開歌仔戲課,一期上完,在中間休息的期間,找了一位名師來教基本功,有人錄影,第一堂課上完,老師交待:「錄影的影片不要放在網路上。」
下次上課,有人開了她上傳到YouTube的影片給旁邊的人看,我說:「老師說,不要上傳網路,妳要傳的話,就鎖密碼吧!」她就刪了。

以前剛開始有電腦檢索時,是「國際百科」,連到美國的主機,網路費和資料檢索費都是以秒計費。讀者要檢索時,要先面談,說清楚他要檢索什麼主題,還有一些周圍的條件,我們當場寫好檢索策略,會先說明計費方式,還有,檢索出來的是書目資料,有的有摘要,有的沒有(有摘要的話比較清楚,這篇文章是不是自己需要的?),要再查圖書館的館藏目錄,看有沒有這種期刊?有的話才能印到原文。
開機後,將檢索策略中寫的字詞打進去,一個以上的字詞之間的邏輯關係是「and」、「or」或「not」,一邊請讀者當場做些決定,如:篇數太多,要如何縮小範圍?篇數結果是零的話,要如何擴大範圍等。
檢索完,資料是離線印的,要一、二週才會收到。他們來拿時,打開來,翻一翻,有人會說:「沒有原文。」
- - - - -
後來國科會成立「科技網路」,先放幾個資料庫,供圖書館的讀者免費使用,我們館員先練習好之後,發出宣傳,請讀者來用。有人興沖沖地跑來:「快快快,聽說打幾個字,結果就會出來了。」
「請問你要找什麼主題的?」
跟他談完之後,我說:「你這個主題,免費的『科技網路』沒有,要付費的『國際百科』才有。」
「我要查『科技網路』。」
然後迴圈數次。

我看到朋友在她的臉書上寫,她參加的登山團體都在台北,她住桃園很不方便,就自己來招一團。
先在臉書上寫,完全不認識的人一起爬,覺得心不安,大家先認識一下,聊一聊。定了時間和地點,請大家報名。
下面有人回應:「要去哪裏?有幾個人?」
之後好像又問了一、二次。
我私訊給那位朋友,問她認識他嗎?怎麼沒看懂妳寫的意思,她回:「有的人就是這樣。」

我結婚後,先生的姊夫、姊姊在養蜂,我幫忙將蜂蜜賣給同事、朋友等,也搬了一些給媽媽,她可以賣給朋友,有一定的利潤給她。
下次碰面時,媽媽說了經過:「我跟朋友說::『我女婿的姊姊在養蜂……』,她說:『妳女婿喔!……』,我說:『是啊!他有空的時候,也會去幫忙。』」她的心得和結論是:「人家說話要注意聽。」
我衝口而出:「人家說話本來就要注意聽。」這位太太,難道妳平常都沒在聽人家說話嗎?

註:沒聽到,沒在聽可能有幾種情形:
■當下的思緒飄走了;
■在想自己的事情;
■馬上忘記;
■沒聽懂,沒有理解對方的講話內容;
■瞬間記憶變差,尤其老年人或中風過,腦部有損傷的人會有這種情形;
■最新記憶沒記住,只記得次新的,我憂鬱症時期有這種情形,這應該跟前面瞬間記憶變差有關;
■成見,自己已經有預設立場:自己已經有固定的看法了,就比較難聽進人家說的話。
■人家剛說過,馬上問一模一樣的問題的,可能他沒聽到,也可能他很仔細,只是要再確認一次。
聽懂,答對是不容易的事情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86會員
639內容數
一直寫,一直寫,除了記錄生活、發表意見和想法、產出創作之外,還可以療癒自己。 我的email: [email protecte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紀餘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對話篇10:問答不符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對話篇11:相反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對話篇12:以前都這樣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對話篇14:規則用錯地方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