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電影|《橫山家之味》家人就是「無法取代但很麻煩」的存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推薦搭配歌曲:石田亞由美〈橫濱藍色燈影〉




有人說我的電影整體而言在「描寫喪失」,我個人則認為是在描寫「被留下來的人」。——是枝裕和


面對至親的逝去,要如何止痛療傷?對擅長家庭倫理劇的是枝裕和導演而言,拍電影是屬於他的面對方式。《橫山家之味》是是枝裕和導演遭逢母親過世時,寫下的電影。他將懊悔變成了電影的文宣「人生,總是有點來不及(人生は、いつもちょっとだけ間に合わない)」,寫在筆記本第一頁,開始了這齣電影的劇本創作。於是,《橫山家之味》成為他緬懷母親的方式,同時也成為了讓許多人直視而後得以跨越傷痛的療癒小品。

日文片名《歩いても、歩いても》(走著走著)靈感來源自導演兒時記憶中的暢銷歌曲〈橫濱藍色燈影〉,昭和時代的歌謠,帶著五光十色的低喃聲調,搭配著琅琅上口的「無論走多久,無論走多遠」歌詞,頗適合電影淡淡對比的色彩。

總長114分鐘的電影,實際上僅僅是發生在橫山家的一天。時間是盛夏,三代同堂的相聚,看起來理應是令人雀躍的行程,卻在開始便進入了一股奇妙的窒息感。從即將抵達老家的良多與妻子沈重的上坡腳步讓人在寒冷的冬日裡似乎也能感受到外頭的豔陽高照,而姊姊千奈美與母親準備食材時的叨叨念念則讓人想從室內的悶濕酷熱逃出。但若和年邁父親一樣,走到街上,又得面臨街坊鄰居的尷尬問候。其實,這些都是再平凡不過的日常景色,沒有人帶著惡意,大家都在踏踏實實地生活著罷了。只不過,往往就是在普通卻不那麼平常的日子裡(就像這個一年一次的家人團聚),擱在心底的傷痛會悄悄地被揭開。

橫山一家直到晚間為止一直沒有直接道出那個十五年來始終無法癒合的瘡疤,即使人人對相聚的目的心知肚明,手邊仍不停止地進行各種瑣碎事務,用各種對身旁家人拙劣的關心舉動掩蓋內心無法平復的傷口。

對良多帶回來的那名剛過門的寡婦未見面便品頭論足,我們從樹木希林飾演的母親身上看見最典型的那種傳統女性——溫和親切的外表下隱藏著得理不饒人的毒蛇。那些舉動,我幾乎都曾在自己母親身上看見過:擅自翻開女兒的瀏海,喃喃自語著「露出額頭比較好看」;吃飯時硬要早已成年的兒子張開嘴巴,讓媽媽檢查牙齒是否健康;對著媳婦看似拉近距離般地,道出讓人不舒服的微妙稱讚⋯⋯。她無辜實則精明的雙眼無時無刻都緊緊盯著生命中的全部——家人,從來不曾停下的勤勞雙手代表著身為人妻人母的模範認證,一張習慣用關心包裝真意的嘴巴,在家庭餐桌上總是話說得比飯吃得更多。她——是我們的母親,那最討人厭又離不開的存在。那一句句良藥苦口儘管再不情願,我們仍然一口口甘願地吞下。


raw-image


於是,儘管深知母親走不出哥哥逝世的悲傷,儘管永遠無法成為哥哥的替代,儘管目睹著母親事事拿著「記憶裡的」完美哥哥和自己相比,良多依舊無法反駁,甚至把母親對當年哥哥挺身相救的少年肥胖身軀那惡意的評論惦記在心,明明是人身攻擊,他卻在離開老家的巴士上,想起母親所說少年相似的相撲選手姓名。


「是他害純平當了替死鬼。」
「又不是他的錯。」
「都一樣,從父母的角度看都一樣。無人能怪罪才是最痛苦的。」
「每年讓他痛苦一回,這樣應該不算太過分。所以,明年、後年,我還會請他來的。」
raw-image

語調平淡地說著這些惡毒話語的同時,織著布的雙手不曾停過。那是為人母親特有的技能,將生命裡的悲慟一針一線刺入骨子最深處,「為母則強」的堅強在悲慟下可以用最狠的方式展開。


相較於母子之間的情感,父子之間則是劍拔弩張。同樣對外人不合理的批評苛責,良多面對父親,則是毫不留情地直接回話。相較於對母親那種「儘管自己不夠好」的懊悔情感,對父親,則是「就是因為他老是覺得我沒有哥哥好」的反叛心理。然而,於此同時,內心深處卻仍默默地崇拜著如山一般的父親,看著因年老而不再有辦法執醫生業的父親背影,黯然的心緒湧然而生,那是同性之間的共感,成年、為父之後漸漸出現的理解與釋懷。

raw-image


相對於西洋的「神」,日本或許就是「死者」吧。可能死去的人並非就此不見,而是站在外側批評我們的生活、擔負起倫理規範的功能吧。也就是說,站在故事外側批評我們的是死者,站在內側批評我們的是孩子們吧⋯⋯。——是枝裕和


針對為什麼老是書寫有關死者與孩子題材的訪問,是枝裕和導演這麼回答。他寫的不是失去,而是留下。死去的人們到了哪裡,至今尚未有人能解答,但無論如何,被留下的人們他們的人生故事必須繼續著,卻很明確地被以至親生前、死後分割開來了。

去年大賣的國片《孤味》同樣也是描寫至親過世後被留下來的家人們,那既親密又遙遠的情感。再次觀賞《橫山家之味》,和《孤味》不同的是,距離至親離世已時隔多年,展現的悲傷已不再是衝擊,而是每位家庭成員各自都好生處理過後、埋得更深的內斂情緒。而看見更彆扭迂迴的,那種是枝裕和導演所說「因為是家人所以不知道」、「因為是家人,所以不想讓他們知道」的麻煩關係。


raw-image


是枝裕和導演自評《橫山家之味》為一齣乾爽的家庭倫理劇,在方法上,相較於之前的作品,採用較正統的做法拍攝,卻在某種「不那麼自由」的過程下,讓出場人物更加自由鮮明。如今,過了12年,「家」為主題的電影依然讓人愛不釋手,《橫山家之味》作為是枝裕和導演的代表作之一,時時刻刻都值得令人回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非必要迷人的沙龍
50會員
78內容數
2025/04/12
市川沙央的小說《傴僂》,括弧裡還刻意加上一句「引發評審激烈爭議的道德問題作」,似乎刻意提醒讀者:你即將走入一個讓人不舒服的世界。而讀者也總忍不住想問,那些不安來自哪裡?來自小說內容?還是來自你對殘障者說話方式的既定期待? 女人應該靜靜地痛,身障者應該默默地活。
2025/04/12
市川沙央的小說《傴僂》,括弧裡還刻意加上一句「引發評審激烈爭議的道德問題作」,似乎刻意提醒讀者:你即將走入一個讓人不舒服的世界。而讀者也總忍不住想問,那些不安來自哪裡?來自小說內容?還是來自你對殘障者說話方式的既定期待? 女人應該靜靜地痛,身障者應該默默地活。
2025/03/29
我認識的所有大人,沒有一個實現了兒時的夢想。 也許,所謂成為大人,代表的是必須戰勝失敗的人生。
Thumbnail
2025/03/29
我認識的所有大人,沒有一個實現了兒時的夢想。 也許,所謂成為大人,代表的是必須戰勝失敗的人生。
Thumbnail
2025/03/22
愛因斯坦曾經說:「當數學邏輯開始用來描述真實事物的時候,那種邏輯就不會是明確的,反過來,如果那種邏輯是明確的,那它是不可能用來描述真實事物的。」 ——〈除以零〉
Thumbnail
2025/03/22
愛因斯坦曾經說:「當數學邏輯開始用來描述真實事物的時候,那種邏輯就不會是明確的,反過來,如果那種邏輯是明確的,那它是不可能用來描述真實事物的。」 ——〈除以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橫山家之味》的日文片名「歩いても 歩いても」直譯《一直走 一直走》,筆者認為原版的片名,才符合導演是枝裕和想透過鏡頭傳達的訊息。好似人生步履不停,不論是喜或悲,皆無須駐足,但人是不可能一直負傷前行。苦楚只會慢慢積攢成溪流,往往就在半推半就的情形下,等待一場情緒的潰堤。
Thumbnail
    《橫山家之味》的日文片名「歩いても 歩いても」直譯《一直走 一直走》,筆者認為原版的片名,才符合導演是枝裕和想透過鏡頭傳達的訊息。好似人生步履不停,不論是喜或悲,皆無須駐足,但人是不可能一直負傷前行。苦楚只會慢慢積攢成溪流,往往就在半推半就的情形下,等待一場情緒的潰堤。
Thumbnail
『橫山家之味』影片裡好多走路散步的畫面,劇中父親橫山醫生獨自散步很久的畫面;排行老么的阿部寬帶著離過婚的妻子(夏川結衣)和機子走路回家的畫面;母親(樹木希林)和阿部寬一家人前往哥哥墳前掃墓的走路畫面;醫生父親、阿部寬和繼子三人在海邊散步畫面;最後是兩位老人送阿部寬一家人
Thumbnail
『橫山家之味』影片裡好多走路散步的畫面,劇中父親橫山醫生獨自散步很久的畫面;排行老么的阿部寬帶著離過婚的妻子(夏川結衣)和機子走路回家的畫面;母親(樹木希林)和阿部寬一家人前往哥哥墳前掃墓的走路畫面;醫生父親、阿部寬和繼子三人在海邊散步畫面;最後是兩位老人送阿部寬一家人
Thumbnail
什麼是「家」?時代的變遷以及社會結構的改變,在這些年來衝擊著家的意象,甚至有時讓人對其感到模糊。反而遺忘了家的本質裡蘊含著一種平凡,其訴說著不過是生活的點滴。有趣的是,這些平凡與生活倘若脫離了家的意象,彷彿隨之散去。相對於此,當經歷了所謂家之味的調理,那麼所有的細節彷彿都具有了不平凡的意義。
Thumbnail
什麼是「家」?時代的變遷以及社會結構的改變,在這些年來衝擊著家的意象,甚至有時讓人對其感到模糊。反而遺忘了家的本質裡蘊含著一種平凡,其訴說著不過是生活的點滴。有趣的是,這些平凡與生活倘若脫離了家的意象,彷彿隨之散去。相對於此,當經歷了所謂家之味的調理,那麼所有的細節彷彿都具有了不平凡的意義。
Thumbnail
  我們對原生家庭總有一種矛盾的情感:企盼著在這個家裡得到認同與容身之處,但離開了家,又迫不及待的伸展出不屬於這個家的、更理想的自我;回到家後,再將不符合父母期望的深深隱藏起來,直到足以將那份企盼消化到不再受到影響。於是在企盼與隱藏、渴望又迴避的過程裡,總會錯失了那些應該表達的話語。
Thumbnail
  我們對原生家庭總有一種矛盾的情感:企盼著在這個家裡得到認同與容身之處,但離開了家,又迫不及待的伸展出不屬於這個家的、更理想的自我;回到家後,再將不符合父母期望的深深隱藏起來,直到足以將那份企盼消化到不再受到影響。於是在企盼與隱藏、渴望又迴避的過程裡,總會錯失了那些應該表達的話語。
Thumbnail
過年時觀賞了尚未看過的是枝裕和導演的電影,沒想到看完無比喜歡。慢火燉煮的、油鍋亂炸的、萬絲千縷的,親情、恨意與追憶。 看似是和家庭有關的主題(非常契合春節),腦海浮現出楊德昌的《一一》,同樣是融合許多想說的故事,卻又融洽地呈現出每個人各種立體多面的情感。 關於散步 互相牽絆 剪不斷理還亂
Thumbnail
過年時觀賞了尚未看過的是枝裕和導演的電影,沒想到看完無比喜歡。慢火燉煮的、油鍋亂炸的、萬絲千縷的,親情、恨意與追憶。 看似是和家庭有關的主題(非常契合春節),腦海浮現出楊德昌的《一一》,同樣是融合許多想說的故事,卻又融洽地呈現出每個人各種立體多面的情感。 關於散步 互相牽絆 剪不斷理還亂
Thumbnail
從觀賞導演枝裕和的電影而發想,那些生命中所遇見的喜歡和不喜歡,畢竟命運總愛捉弄人,隱瞞豈是長久之道?人生不吐不快意。有一天我們必須誠實以對,用自己歷練過的智慧來掀揭所討厭的、來正視所心愛的,而後有通通收攏的勇敢氣度,這就是包容吧。
Thumbnail
從觀賞導演枝裕和的電影而發想,那些生命中所遇見的喜歡和不喜歡,畢竟命運總愛捉弄人,隱瞞豈是長久之道?人生不吐不快意。有一天我們必須誠實以對,用自己歷練過的智慧來掀揭所討厭的、來正視所心愛的,而後有通通收攏的勇敢氣度,這就是包容吧。
Thumbnail
是枝裕和在2008年的橫山家之味裡講述了一個家庭故事。橫山家的長子純平自小在各方面的表現都勝過由阿部寬飾演的次子良多太多,導致良多在哥哥的陰影之下鮮少被父母看見且看重。即便純平因為救人而意外喪命後許多年,橫山家的父母對長子的思念仍是有增無
Thumbnail
是枝裕和在2008年的橫山家之味裡講述了一個家庭故事。橫山家的長子純平自小在各方面的表現都勝過由阿部寬飾演的次子良多太多,導致良多在哥哥的陰影之下鮮少被父母看見且看重。即便純平因為救人而意外喪命後許多年,橫山家的父母對長子的思念仍是有增無
Thumbnail
面對至親的逝去,要如何止痛療傷?對擅長家庭倫理劇的是枝裕和導演而言,拍電影是屬於他的面對方式。《橫山家之味》是是枝裕和導演遭逢母親過世時,寫下的電影。他將懊悔變成了電影的文宣「人生,總是有點來不及(人生は、いつもちょっとだけ間に合わない)」,寫在筆記本第一頁,開始了這齣電影的劇本創作。
Thumbnail
面對至親的逝去,要如何止痛療傷?對擅長家庭倫理劇的是枝裕和導演而言,拍電影是屬於他的面對方式。《橫山家之味》是是枝裕和導演遭逢母親過世時,寫下的電影。他將懊悔變成了電影的文宣「人生,總是有點來不及(人生は、いつもちょっとだけ間に合わない)」,寫在筆記本第一頁,開始了這齣電影的劇本創作。
Thumbnail
刊於2016年8月1日誠品提案,是我寫作生涯最珍貴的一篇文章,感謝劉揚銘。 「我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有一次跟鄰居的小朋友一起去千葉縣的海水浴場玩。玩完去淋浴間沖澡。沖完澡出來原本應該要往右邊的巴士停車場集合,但我出來以後不知道為什麼搞不清楚方向,就往左邊沿著海岸線一直往前走。大家都在巴士等我回去,想
Thumbnail
刊於2016年8月1日誠品提案,是我寫作生涯最珍貴的一篇文章,感謝劉揚銘。 「我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有一次跟鄰居的小朋友一起去千葉縣的海水浴場玩。玩完去淋浴間沖澡。沖完澡出來原本應該要往右邊的巴士停車場集合,但我出來以後不知道為什麼搞不清楚方向,就往左邊沿著海岸線一直往前走。大家都在巴士等我回去,想
Thumbnail
是枝裕和曾經說拍攝〈橫山家之味〉是對他母親逝世的一個療傷止痛的作業。「療傷」這兩個字,確實是可以稱之為是整部片最深層的基調,但〈橫山家之味〉中呈現出的療傷,並不是傳達出一種雨過天青式的豁達,也不是盡釋前嫌的溫馨,相對地,這部片中的療傷意涵,更像是日文片名歩いても 歩いても一樣,是一種過程,是一種儀式
Thumbnail
是枝裕和曾經說拍攝〈橫山家之味〉是對他母親逝世的一個療傷止痛的作業。「療傷」這兩個字,確實是可以稱之為是整部片最深層的基調,但〈橫山家之味〉中呈現出的療傷,並不是傳達出一種雨過天青式的豁達,也不是盡釋前嫌的溫馨,相對地,這部片中的療傷意涵,更像是日文片名歩いても 歩いても一樣,是一種過程,是一種儀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