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山家之味

含有「橫山家之味」共 34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是枝裕和的作品,從不聲嘶力竭地逼問生命意義,也不急於給出標準答案。他總以近乎透明的敘事,讓角色在看似平靜的生活中翻攪出潛藏的情緒波紋。無論是《幻之光》中望向喪葬隊伍的由美子,還是《下一站,天國》中坐在長椅上的望月,這些凝視的瞬間,都是他在透過鏡頭,邀請觀者一同停下來觀看,試著辨認自己的真實。
Thumbnail
 本文為日本電影《去唱卡拉OK吧!》衍生,為岡聰實視角,電影情節主軸與人設,14/39→17/42的年齡。有私設、O O C與可能解釋違,狂兒幾乎沒有實際出場,且有聰實與私設女性角色發展情感的情節,還請慎入。
Thumbnail
黃馨儀-avatar-img
2025/05/15
實在太好看了。我最近才看電影跟看家庭餐廳,因此入戲中毒。實在太佩服你剖析得如此透徹,人物也寫得宛如電影中就是這麼演的。謝謝你啊! (橫山家之味更是我會列入人生十大電影的清單中)
海藍-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5/16
黃馨儀 謝謝你的回應,讓我好開心。 寫這篇就是想要盡我所能接近聰實,傳達我每一次看電影時細瑣的感觸與感動。後來回想,我喜歡電影裡的聰實,還有《鈴芽之旅》的鈴芽,就是那種在追尋理想的過程面對困惑與迷惘、破滅與脆弱,仍然勇敢探索情感,能夠獨立抉擇進而成長的歷程,是青春真正的重量與價值所在。電影的改編,也是傳達了更多的溫柔、含蓄,對人性的信任,以及傾向對青春的保護與祝福,是我反覆確認之後,仍然每一次都會感動的原因。 收到你的回應,讓我也感受到來自於你的共鳴。真的很感謝你的留言。:) 《橫山家之味》真的是一部犀利又不失情感溫度的經典電影!樹林希林女士是裡面的靈魂。
《橫山家之味》(歩いても歩いても,2008)和《比海還深》兩部是枝裕和的電影,其實近似於系列作,兩部電影中阿部寬與樹木希林都飾演母子,樹木希林演的母親皆叫做「淑子」,而阿部寬演的兒子都叫做「良多」,除此之外,阿部寬飾演的角色,都是從事藝文工作、且經濟上頗為拮据的中年男性。 
付費限定
在充斥著大大小小遺憾的大人世界,孩子的眼光不曾被批為涉世未深,反是在看盡一切後竭力留住的珍稀事物,而這也是是枝裕和對生命的相信。在名為「人生」的這部電影當中,認知到終點與遺憾的必然以後,或許更能抓住心繫人事物消逝前的那一幀,珍惜它,而後在剩餘的日子裡,不斷不斷細細品嚐──這就是橫山家的味道吧!
Thumbnail
最近弟弟搬新家,需要一幅電影海報裝飾他那現代風格的家,於是將自己珍藏準備裝飾的【橫山家之味】電影海報送給了他。
Thumbnail
狙擊王-avatar-img
2024/06/06
可能家人的投射在每個觀眾,得到一種共鳴
   《橫山家之味》是描寫長大離家的孩子們和年老雙親共度一個夏日的家庭倫理劇。沒有發生特別事件。頂多只有快到中間才解開「為何那一天家人要團聚」的小小謎題,還有家人之間瑣碎又時而語出驚人的對話而已。   劇本初稿寫於二〇〇六年秋天,其實同一劇名的大綱早在五年前就有了。
Thumbnail
「我拍電影從來沒有想過要改變什麼,也沒有能力改變。 我只是希望成為電影這個擁有100多年歷史的悠悠長河中的其中一滴。」 《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空氣人形》、《橫山家之味》、《我的意外爸爸》、《海街日記》、《比海還深》……是枝裕和第一本類自傳作品,構想8年,回顧自身三十年創作歷程最完整紀錄
Thumbnail
家庭劇是在與現實一模一樣的「擬真實」當中進行,布景也是與各位府上大同小異的客廳。也沒有什麼驚為天人的俊男美女出現。台詞都是柴米油鹽閒話家常,同時緊貼著戀愛、夫婦、婚姻——必須像三明治一樣夾著生死攸關的大問題讓故事繼續演下去。即使是小小的謊言也會被立刻識破。
Thumbnail
李建崑-avatar-img
2024/01/15
入情入理,很深刻到位的劇評。感謝分享。👍
    《橫山家之味》的日文片名「歩いても 歩いても」直譯《一直走 一直走》,筆者認為原版的片名,才符合導演是枝裕和想透過鏡頭傳達的訊息。好似人生步履不停,不論是喜或悲,皆無須駐足,但人是不可能一直負傷前行。苦楚只會慢慢積攢成溪流,往往就在半推半就的情形下,等待一場情緒的潰堤。
Thumbnail
本就狹窄的屋內卻有遮蓋視線的門不斷貫穿,「門」在橫山家當中,似乎是必要卻被輕視的存在。人人將心事埋於最難以敲響的心門內,卻又不曾忘記。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