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This is Allee。今天,要和大家聊聊理財這件事。
首先要承認的事情是,我在理財方面,就是小白一枚(其實不只是理財,在很多方面也都是小白。我想這個在今年的寫作中一定會提到)。
如同我的第一篇文章:
《誠徵讀者啟事》中所提到的,2020年末,我加入了一個個人成長的社團,開啟了很多不一樣的思維,理財也是其中之一。
相關於個人成長的部分,我也正在積極學習中。但今天,先來聊聊這些年,或者說我開始工作後,理財想法的轉變。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誠不欺我。
財務對我造成巨大的衝擊,來自於2020年10月我轉職,薪水降低了1萬元開始。
我很幸運地,從10年前開始工作起,薪水雖然不高,但也足夠讓我存點小點、過著有點小奢侈的生活。
此處的奢侈不是花很多錢在買精品上,而是讓我在想日常花錢的時候,不用顧慮太多。
其實我在工作的第二年就有遇到一次財務危機,故事說穿了很簡單,就是一開始掌據自己經濟的小孩子,到百貨公司買了10萬的保養品,想說無息分12期,每個月不過1萬元。
但在我毫無安排金錢計畫之下,那一年過得非常痛苦。每個月快收到帳單的時候明顯感覺自己焦慮,畢竟每個月還是有生活花費和不知道何時買的東西,害怕打開帳單會付不出錢。
熬過了壓力極為大的一年,卻沒有學到多少教訓。只謹記著:不要再分期買東西了!!卻沒有仔細思考過自己對於財務管理的知識以及常識是否足夠。
結婚後,一直是和長輩同住的我,也沒有仔細觀察過一個家庭的固定支出。依舊是過著開心花自己錢的生活,有了孩子後,雖然每個月只能存下2-3000元,卻還是安慰自己「我有在存錢啊」,逃避理財的相關內容。
我不理財,財不理我。自從去年轉職後,我多次因為想到錢的問題而崩潰落淚,也才因此痛下決心好好看著自己的金流,重新整理自己的財務。
記帳,難的不是「記錄」,而是「誠實的記錄」。
過去,我也曾經嘗試以記帳來管理自己的支出。但當時的自己,很難面對自己花錢如流水的事實,因此多半是「選擇性記帳」,對於衝動性花費(通常金額也不小)視而不見,用「我才不會忘記」來麻痺自己。
但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記憶是很不踏實的。最終,我還是忘記了我已經在這個月的那個時候用光了我的錢,然後在收到帳單時懊惱悔恨。
因此,請誠實地面對自己的花費吧。看著記帳的項目時,也是會有「怎麼又亂花錢」的懊惱(左手打右手),但是,如果不去正視自己的花費以及心情,只會讓這個悔恨的心情反覆發生而已。
記帳,只是第一步驟。它的目的是為了讓我瞭解自己的花費都跑去那裡了,才有辦法往下一個階段邁進。
有了記帳的基礎,來建立預算吧!
在進行了大概3個月的記帳後,我大概掌握了我的支出有幾個固定大項:
- 固定支出(給父母的家用+保姆費用+房貸+手機)
- 交通費
- 飲食費
以及我每個月都一定會有支出類別:
- 醫療費(小孩和我的看醫生費用)
- 儲蓄
- 亂買錢(衝動購物的支出)
通過記帳,我可以把自己每個月的薪水先行以預算制分配在這五個大類中,以及儘可能地避免衝動購物的支出。預算的設定是合理的,我不可能已知固定支出是2萬的情況下,只給它1萬的預算。或是將自己一個月的飲食費,設置為2000元這樣不合理的數字(除非我想利用挨餓減肥!?)
在我設立預算之後,奇怪的是原本排斥記帳的心情,意外地開朗了起來。整個人的心態由被動轉為積極,或許是更為明確地知道自己有多少錢可以使用,比起記帳只是看著錢水一樣流走,預算制比較有「量在那邊」的界線。
錢不夠了,怎麼辦?
設立預算與達成目標並不相關連,一定會會花費超出預算的時候。當預算不夠時,怎麼辦呢?
最直覺地方式,便是挪用其他類別的預算。也就是省一點別的錢,讓整體的收支保持平衡。
因此,適時地檢視自己的預算/支出,是很重要的。我每週日便會整理自己的當週花費,來評估自己在接下來的日子還有多少預算可以使用。
審視的結果也有助於我下個月的預算擬定,或許一個月總是免不了有幾次聚餐,把飲食費用抓得太緊,只會讓自己失去社交力。或是一個月總有幾次需要坐計程車的時候,就把交通費用抓寬鬆一些,如果沒有使用到,就轉為儲蓄。
保持彈性,但不鬆懈。
找到自己理財的目的,才是心法建立的關鍵。
過去十年來,我沒有理財的原因之一,就是「找不到目的」。
簡單來說,我不覺得自己有一次會面臨到為錢所苦、為錢掉淚的情況。我自認物慾不高,不迷戀精品,雖然月光但也因為膽子小,沒有借過信貸什麼的。
但,2020年,真的是賞了我一個大巴掌。
沒有細審我的財務之下便衝動轉職,以為自己的存款足以撐過青黃不接的時期。原本預計一年後,小孩上學了,學費較保姆費用低廉,我的金流便可以轉得過來。
卻沒想到,突然地我有了房貸(和先生討論後一人一半),牙齒神經病變需要一次做四顆牙套(預計10萬)。
近視雷射的費用還沒付完,瞬間又有一筆大的支出,以及一筆長期抗戰費用,讓我第一次感到自己「錢不夠」。在家裡瘋狂地想找東西賣掉,或是思考自己是不是可以下班再兼職。
當然,這完全是病急亂投醫的心理以及行為。還有一歲多孩子的我,幾乎不可能在下班時再兼職。而家中舊物就算上二手拍,也不過零頭爾爾。
雖然實際上我還沒有真的面臨沒飯吃的困境,但在那個當下,我的內心已經被打倒了。
重新振作後,我決定正視自己的理財問題及困境。我的內心有一個明確的目的,希望在小孩上小學的時候,我可以擁有完整的多重收入,讓自己由工時帶來的家庭壓力中解脫。
如同標題所言,我是個理財小白。如果你也是小白,想知道我的心路歷程以及實驗過程;或是你是過來人,可以給我經驗及心得的話,歡迎追蹤我的方格子部落格。
我是Allee,用文字記錄生活及成長。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