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在冰箱裝滿什麼可以實現時下高中生的幸福體驗?在看完報導後,上網搜尋所引用的兩篇文章原文,兩篇文章都從冰箱帶出與一個重要他人的互動與回憶。重要的不是「新」也不是「裝滿」,而是與冰箱相關的生活經驗。兩篇原文充滿好多符碼Bob Dylan、拉赫曼尼諾夫、蘇珊桑塔格,如果在考卷上引述全文,對於終年埋首讀書的高三考生是另一種負擔,僅僅節錄幾段,就要學生從冰箱呼應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則有些不合理。柯裕棻原文中有幾句話是knockin’ on heaven’s door的歌詞,學校老師在課堂上跟年輕世代分享Bob Dylan(或者Guns N’ Roses)與這首歌想必是很有趣的,變成考題則叫人倒胃口。
更進一步討論,冰箱、食物、廚房與幸福的連結有種東亞家庭文化的縮影,從很多的影視作品中可以看到一家人圍著餐桌吃飯,談天的情景。假使題幹不要侷限在「美好生活」上呢?理性一點從冰箱中物品的排列方式討論一個人的個性或者人生觀,這就讓題目的討論方向變得很寬廣了。在電影中的冰箱可以是秘密、慾望的象徵。陰暗的家庭場景中,主觀視角打開冰箱門終於揭曉了血淋淋的真相;驚悚片Requiem for a Dream(中譯為迷上癮或者噩夢輓歌),為了節食而服用減肥藥上癮的媽媽,產生幻覺以為冰箱變成巨獸張開大嘴要把人吃掉。
命題者有自己的文化脈絡與想法無關對錯,當然必須尊重。作文是一種測驗邏輯與表達能力的工具,當題目已經把冰箱與美好生活畫上一條連接線,考生邏輯思辨的空間相對有限,又有幾人能夠細膩地透過冰箱訴說人際間互動與情感轉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