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 耳朵借我:《抓狂歌》三十週年特輯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補聽這邊請:
https://tinyurl.com/y5mmj2o7

整整三十年前,1989年11月,唱片行出現一捲長得像保濟丸藥盒子的錄音帶,演唱人叫「黑名單工作室」,專輯叫《抓狂歌》。

那年我大一,台語可能一句都不會講,更不聽什麼台語歌(唉,那時我連國語歌都不怎麼聽,都在狂聽西洋老搖滾)。然而或許是封面上「這不是黑白唱,這是咱的蕃薯仔歌」打動了我,或許是滾石唱片發行的品質保證,或許單純是好奇這長得像保濟丸的錄音帶到底裝了什麼音樂,總之我把這捲錄音帶放進自己的隨身聽裡,按下了PLAY。

然後,就和成千上百我那輩的年輕人一樣,從此人生就不一樣了。

我是從《抓狂歌》開始學台語的,只因為想跟著唱、跟著唸裡面的每一首歌。1989年底那一兩個月,我的哥們兒也紛紛買了這捲錄音帶,大家像擁有一個共同的祕密那樣口耳相傳,雖然並不清楚這張專輯的宣傳策略,我們心裡暗暗都有感覺:這樣的東西,大概在廣播和電視是不可能聽到看到的。

那時候電視只有老三台、廣播頻道執照仍未開放民營,全部是黨國壟斷。解嚴第三年,報禁解除不到兩年,國會還沒全面改選,刑法100條還沒修訂,「懲治叛亂條例」的「二條一」唯一死刑也還沒廢除──那得等到兩年後「獨台會案」爆發才會處理。歌曲審查制度也還在苟延殘喘,要到1990年才會壽終正寢。一個膽敢給自己取名「黑名單工作室」的團夥,在歌裡痛罵「老賊」還高唱「我要抗議」,電視廣播會播才有鬼呢。

很久以後才知道,「黑名單工作室」原本野心勃勃,很有信心能打破《愛拼才會贏》創下的百萬張銷售紀錄──須知當年盜版率大概50%,葉啟田的那捲卡帶實際流通量至少200萬捲,等於當時全台灣人口的10%。後來《抓狂歌》當然並沒有賣到百萬張,據我後來訪問葉樹茵的回憶,她記得的數字大概是十萬張,也算很可以了,只不過畢竟和當初設想差距太大,終究還是一張小眾經典。

而《抓狂歌》賣不了百萬張的原因,恐怕並不是「曲高和寡」,也要「歸功」當年的媒體封殺:1989年底適逢解嚴後第一次縣市長、省市議員兼立委選舉,執政黨轄下的媒體對可能威脅選情的材料特別敏感,這張專輯遂無緣在任何電子媒體播歌打歌(順帶一提,後來那次選舉國民黨輸掉六個縣,或許也算天理昭彰)。

簡單講,《抓狂歌》是史上第一張真正的「台語搖滾」專輯,並且不但把音樂做到了前無古人的高度,還兼顧了歌詞的娛樂性和思想性:製作人王明輝、陳主惠負責創作和概念引導,剛退伍的憤青林暐哲負責唱歌,Keith Stuart司徒松負責把合成器編出國際水準,葉樹茵的嗓子千金不換,還有個超重量級的祕密武器,叫做陳明章。外掛作詞人黃華、陳明瑜,還有羅希火花四射的吉他,你看看這陣容!

不瞞你們說:專輯開場曲〈台北帝國〉是我生平認真學的第一首台語歌(對,我連〈望春風〉都不會唱)。〈傷心無話〉那層層疊疊的大提琴和葉樹茵足以鎮住一整個躁鬱年代的聲嗓,三十年後依然光芒萬丈。〈慶端陽〉師法The Beatles在六十年代中後期的錄音室實驗,把木吉他倒過來放再疊上正彈的吉他,加上手鼓、鈴鼓,創造了深邃開闊的音場,中段陳主惠的大提琴獨奏更是盪氣迴腸。至於〈計程車〉,誰忘得了文英、張柏舟精采萬分的打嘴鼓?

〈慶端陽〉、〈新莊街〉和〈播種〉讓我們終於認識了陳明章這個名字,後來他拎著吉他踩著拖鞋去校園巡演,所到之處經常爆滿,學生自動自發買酒請他喝,阿章唱唱喝喝,唱到一半還會打酒嗝,都留在了後來的實況錄音裡。我們那時看他是個阿伯,現在算算當時他才三十多歲而已嘛!哎!

兩個月前台大開學那天,林暐哲的「拆除大隊」在舊活動中心的「台北新音樂節」唱過〈民主阿草〉,我記得這首歌,但沒想到專輯版音場竟然這麼犀利澎湃,前奏先是一段國歌,然後是驟雨一樣的電子鼓,還不用開口唱,就令人心跳加速血液沸騰。後來我才知道,當他們在錄音室回放混音完成的曲子,播到曲末〈國歌〉和華格納〈女武神序曲〉和闇黑前衛搖滾相互交融的超屌段落,司徒松憂心忡忡地問旁邊的人:「我會不會因為做了這樣的音樂被驅逐出境?」

他的擔心並不是空穴來風,事實上,《抓狂歌》發行的時候,他們都做了有可能被封殺、禁唱、甚至被逮捕的心理準備。幸好,封殺只是一時局部的,更嚴重的事情並沒有發生。

我記得「黑名單工作室」到台大巡演,在小福前面的平台上輪流唱歌,林暐哲唱了〈計程車〉和〈民主阿草〉(唱到「我要抗議」的地方,陳明章會助陣在每句後面加上一個「幹!」),葉樹茵拄著枴杖,坐下彈吉他唱了Suzanne Vega的Marlene on the Wall,啊那真是晶瑩剔透的青春。

三十年過去,「黑名單」成員各自走上不同的道路,靈魂人物王明輝在幕後做了幾張專輯,時至今日依然是個不合時宜的憤青:他和陳主惠、司徒松在金曲獎的「我在亞洲,我反美帝」令許多人大惑不解,其實這個脈絡早在《抓狂歌》就能看出端倪,你聽〈台北帝國〉就知道了,更不用說後來的《搖籃曲》。陳明章、林暐哲在流行音樂工業鼎盛時期打過大規模的戰役,立過大功,受過重傷,現在也都找到了安身立命的音樂人生。葉樹茵出了幾張賣得並不算好、卻被一小夥人永遠珍惜的專輯,便淡出音樂圈,現在專心當聽眾,最近我和她聯繫過,她過得很好,請大家放心。

當年這群桀傲不馴、才氣滿滿的青年做出來的這張專輯,後來被選為「台灣流行音樂百張最佳專輯」第十名──它的確紮紮實實改變了歷史,並且,深深改變了我這個人的生命。

這集節目,除了播放每一首《抓狂歌》的作品,也順帶播了〈慶端陽〉稍早在學校演出實況罵政府罵國民黨的版本,以及1990年三月學運期間,林暐哲、王明輝、陳主惠和抗議同學連夜錄製聲援的卡帶,和「綠色小組」記錄的中正廟演唱實況,都是珍貴史料,希望能帶年輕的聽眾更親近三十年前那躁鬱焦慮而又興奮的空氣。

謝謝黑名單工作室!

播出曲目:

抓狂
Asanee Wasan / yin dee mai mee pun hah(〈抓狂〉泰語原唱)
台北帝國
傷心無話
阿爸的話
慶端陽
慶端陽(1989.5. 文化大學《現場作品I》實況版)
計程車
歐陽菲菲 / Hey Hey Taxi (1977)
民主阿草
感謝老賊(1990單曲錄音帶)
我們不再等(1990.3.21. 中正紀念堂學運現場實況)
新莊街
播種

週一、週二 18:00–20:00(CST) FM96.3 Alian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
亦可利用 hichannel 網路收聽。歡迎加入FB聽友小組,分享節目錄音。
Alian電台亦有隨選重聽服務,歡迎利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馬世芳的沙龍
3.7K會員
1.7K內容數
馬世芳2017年迄今的部落格,2021年遷至方格子。包括音樂文字、廣播節目側寫、隨筆、食譜等。
馬世芳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3/13
松本零士(1938-2023)2月13日逝世,享年85歲。他是我童年少年時代深愛的漫畫家,《銀河鐵道999》原著漫畫曾是構造我的世界觀最重要的建材。
Thumbnail
2023/03/13
松本零士(1938-2023)2月13日逝世,享年85歲。他是我童年少年時代深愛的漫畫家,《銀河鐵道999》原著漫畫曾是構造我的世界觀最重要的建材。
Thumbnail
2023/03/13
「日昇之屋」The House of the Rising Sun 是西洋流行史版本最多的歌曲之一,這首歌的源頭或許可以一路追溯到十六、十七世紀的歐洲,也有學者主張它和法國「太陽王」路易十四有些關係......
Thumbnail
2023/03/13
「日昇之屋」The House of the Rising Sun 是西洋流行史版本最多的歌曲之一,這首歌的源頭或許可以一路追溯到十六、十七世紀的歐洲,也有學者主張它和法國「太陽王」路易十四有些關係......
Thumbnail
2022/09/30
中文世界應該沒有人做過這樣的音樂節目:整整四小時,只談一張專輯。
Thumbnail
2022/09/30
中文世界應該沒有人做過這樣的音樂節目:整整四小時,只談一張專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3月17日地下音樂的黑名單工作室的林暐哲及陳明章,至大中至正門下,演出「抓狂歌」。該首相當諷刺批判時政的歌曲,於1989年在各校演唱時,獲得許多學生叫好之反應。因此,他們主動來中正廟,為靜坐學生加油打氣。 而於3月20日,他們更為廣場創作兩首歌曲,一首華語,一首河洛語,成為廣場學生一起學唱起跳的歌
Thumbnail
3月17日地下音樂的黑名單工作室的林暐哲及陳明章,至大中至正門下,演出「抓狂歌」。該首相當諷刺批判時政的歌曲,於1989年在各校演唱時,獲得許多學生叫好之反應。因此,他們主動來中正廟,為靜坐學生加油打氣。 而於3月20日,他們更為廣場創作兩首歌曲,一首華語,一首河洛語,成為廣場學生一起學唱起跳的歌
Thumbnail
本文為作者在觀賞完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唱 我們的歌 流行音樂故事展》,結合自身在流行音樂領域所學之臺灣流行音樂史,所作之短篇文章。  
Thumbnail
本文為作者在觀賞完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唱 我們的歌 流行音樂故事展》,結合自身在流行音樂領域所學之臺灣流行音樂史,所作之短篇文章。  
Thumbnail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的《唱 我們的歌 流行音樂故事展》開展,實際走訪發現這是台灣難得的流行音樂展,無論在展區設計、展品規模、科技結合皆有上等的品質。此文章與大家分享展覽資訊,以及台灣流行音樂史的概覽。
Thumbnail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的《唱 我們的歌 流行音樂故事展》開展,實際走訪發現這是台灣難得的流行音樂展,無論在展區設計、展品規模、科技結合皆有上等的品質。此文章與大家分享展覽資訊,以及台灣流行音樂史的概覽。
Thumbnail
    唱片只是一種模式,現在它可能已經沒落了,但是它的內涵、智慧、精神才是永存的,不論是那一種方式傳遞出來,其中只有一個目標,我們要用音樂傳達:情感、回憶、愛和快樂,讓人跟人之間的距離,因為音樂會越來越接近」[1]—引用自第27屆金曲獎特別貢獻獎得獎人黃鶯鶯女士得獎感言。         
Thumbnail
    唱片只是一種模式,現在它可能已經沒落了,但是它的內涵、智慧、精神才是永存的,不論是那一種方式傳遞出來,其中只有一個目標,我們要用音樂傳達:情感、回憶、愛和快樂,讓人跟人之間的距離,因為音樂會越來越接近」[1]—引用自第27屆金曲獎特別貢獻獎得獎人黃鶯鶯女士得獎感言。         
Thumbnail
今天要與大家分享,引領台灣唱片市場在1998年站上106億新台幣銷售巔峰的幾位背後英雄。且讓我照時間順序娓娓道來...
Thumbnail
今天要與大家分享,引領台灣唱片市場在1998年站上106億新台幣銷售巔峰的幾位背後英雄。且讓我照時間順序娓娓道來...
Thumbnail
黑名單工作室《抓狂歌》專輯當中,蒐錄泰國翻唱歌《抓狂》。 今 (2019) 年金曲獎一公布,要將特別貢獻獎頒給黑名單工作室,身邊認識的幾位音樂人順勢發文回應此事;好比林生祥就在臉書點出沒這團體,不會走上母語創作之路。 換作是筆者,要是沒他們在 1989 年發起的「新台語歌運動」,後續難有人寫起新奇
Thumbnail
黑名單工作室《抓狂歌》專輯當中,蒐錄泰國翻唱歌《抓狂》。 今 (2019) 年金曲獎一公布,要將特別貢獻獎頒給黑名單工作室,身邊認識的幾位音樂人順勢發文回應此事;好比林生祥就在臉書點出沒這團體,不會走上母語創作之路。 換作是筆者,要是沒他們在 1989 年發起的「新台語歌運動」,後續難有人寫起新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