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東洪身分很多,算是「斜槓中年」:他在大學教書,也曾被劃為「親綠學者」。留英期間專攻流行音樂社會學,是台灣學人在這個領域的先驅。何東洪大我幾歲,解嚴那年他已在大學搞運動,野百合、反軍人干政,他都是第一線幹部。他的關注範圍很廣,他自己寫的簡介,便包括:「流行音樂研究、青年文化與政策、文化經濟學、當代批判理論、社會科學質性研究等領域」。
不過對我輩樂迷來說,何東洪的另外兩個身分恐怕更貼近也更熟悉:他曾是「水晶唱片」的製作企劃,也是師大路「地下社會」的創辦人。「水晶唱片」是他投注青春血汗的工作,也讓他揹了驚人的債務,賠掉了一大塊人生,箇中酸甜苦辣,至今說不清。「地下社會」則遠不只一間live house,也蘊藏了對台灣青年文化場景更多元更激進的想像。它在幾年前被迫關店,曾在文化圈掀起不小波瀾。
我可能在「水晶」時代就認識何東洪了,但和他始終不熟,而且老實說,對他總有兩分忌憚,因為他不管寫文章或是參加講演座談,好像總帶著騰騰的義(ㄕㄚ)憤(ㄑㄧˋ),看很多事情都不順眼,很少說客套話、和稀泥,似乎也不怕得罪人。我總覺得自己溫吞怕事,也不知道會不會什麼時候做了什麼或說了什麼,而被他瞧不太起。於是這些年,見面總會打打招呼,卻從沒好好聊過。
是前陣子的事,我應邀出席一場座談,何東洪坐在觀眾席,最後還舉手發了言。後來我去找他多聊兩句,談著談著竟然欲罷不能:我們都在大學教課,一方面懷抱著自己歷經多年苦心煉成的眼光和品味,一方面卻也受限於自己世代的經驗,面對世紀之交出生的新世代,既有焦慮,也有驚奇。
那日聊得不夠過癮,我便發信約他來上節目,歌單讓他排。我以為他會放些「水晶」時代的台灣地下音樂,沒想到他完全繞開了那些章節,從自己少年時代在嘉義老家聽的西洋音樂錄音帶播起,這是一份非常私密個人的歌單,搭配著他作為一個搖滾樂迷,是怎樣從相對匱乏卻又無比飢渴的八十年代,漸漸建立起自己對音樂與社會關係的理解,深入流行音樂糾纏著智識與身體,時代潮流與個人經驗,千絲萬縷看似矛盾其實呼應的論述脈絡。
不愧是大學講堂實戰出身,何東洪在這期節目侃侃而談,有條不紊,寓情於理,兩小時一下就過去了。我約好他還要再來,歌單還是讓他排,故事還沒聽完呢。
播出曲目:
Nick Lowe / Cruel to Be Kind (1979)
Rick Springfield / Jessie’s Girl (1981)
Kool and the Gang / Get Down On It (1981)
Ten Years After / I’d Love to Change the World (1971)
Culture Club / Church of the Poison Mind (1983)
Jane / Fire, Water, Earth And Air (1976)
The Jam / Town Called Malice (1982)
Philip Oakey & Giorgio Moroder / Together in Electric Dreams (1984)
The Who / My Generation (Live, 1969)
The Abbie Hoffman Incident (Woodstock, 1969)
New Order / Age of Consent (1983)
Joy Division / Disorder (1979)
The Smiths / There’s Light That Never Goes Out (1986)
週一、週二 18:00–20:00(CST) FM96.3 Alian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週六、週日 08:00–10:00(CST)重播。亦可利用 hichannel
網路收聽。歡迎加入
FB聽友小組,分享節目錄音。
Alian電台亦有
隨選重聽服務,歡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