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EUV是個什麼酷東西? — 決定未來半導體先進製程的關鍵技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日期:2020/12/04
文:B.H.Huang / 校稿: Y.C.Lo
閱讀程度:普通
閱讀時間:5 min

這兩年我們常常看到以下這些科技新聞:「三星動工國內第 6 座晶圓生產線!採 5 奈米 EUV 製程,迎戰台積電」、「台積電掃貨 EUV 光刻機,三星為什麼落後了?」,EUV這個字眼一直出現在各大半導體新聞,感覺是個很重要的技術,可是心裡又一堆問號這到底在幹嘛,別膽心,今天SemiKnow手把手來帶你認識「EUV」。

看!就是那道光

EUV,全名為Extreme Ultraviolet,中文叫做「極紫外光」,是一種波長極短的紫外光,一般生活中要塗乳液防曬的紫外線波長約在100~400奈米,而極紫外光才13.5 奈米而已,可說是頻率更高、能量更強的光,不過因為這個波段的光很容易被空氣等介質吸收,反而不如紫外光對人體有那麼多影響哦!

在上一篇《打造IC裡的樂高世界 — 微影製程》裡我們提到微影製程(Lithography) 就是用光在晶圓上面刻出我們想要的圖案,而因為電晶體的尺寸不斷在微縮,到了近幾年10奈米以下的製程,就需要使用EUV來當作光的來源。但是,為什麼要是EUV?為什麼不能用其他的可見光?那蠟筆小新的動感光波可以嗎?


raw-image

原來都是「繞射」惹的禍



raw-image

是的以上那些光都不行,只有波長夠短的EUV才行,但這是為什麼呢?這就要聊聊光的基本特性-繞射。繞射是指「當波在行進過程中遇到障礙物或是孔洞時,不再直線前進,而是像漣漪擴散到四周的現象」,例如平常你站在街角還是可以聽到另外一頭人講話的聲音,就是因為原本只會直線前進的聲波,遇到轉角或縫隙後產生繞射,讓聲波「轉彎」了,才能進入你的耳朵讓你聽見。


raw-image

光本身也是一種波,那為什麼日常生活中我們幾乎沒看過轉彎的光呢?那是因為光的波長相對於聲波來說是非常小的,聲波的波長約在幾十公分左右,但可見光的波長只有300到800 奈米,因此原本那些孔洞都顯得不那麼小了,而是像康莊大道一樣,讓光可以直接穿透過去。若要說哪裡觀察得到光的繞射,大概就是以前國高中物理課的「單狹縫實驗」和「雙狹縫實驗」,讓光穿過很小的縫隙,進而在另一邊產生漣漪的效果。

微影製程(Lithography) 的本質就是讓光穿透光罩,把設計好的圖案映射在晶圓上面,因此我們會希望光在穿透光罩的過程中不要產生繞射,而讓原本的圖案變形。然而現在半導體製程要求的電晶體大小都在幾十奈米,相較於剛提到300~800奈米的可見光,這個尺寸已經太小、容易產生繞射,因此以往台積電等公司採用 DUV 深紫外光、波長落在200奈米上下的光去進行製造。


raw-image

不過即使採用了 DUV,由於這兩年台積電製程已經走到10奈米以下,不再能滿足現在的微影需求,因此,像微影製程設備商 ASML艾司摩爾,就研發出可使用波長只有13.5 奈米的 EUV 當作光源的光刻機,讓10奈米以下的電晶體不會出現繞射的現象、導致電路的失效,而最近艾司摩爾又開發出可商用的1 奈米製程曝光機,可以說是只有更小、沒有極限呀!

困難重重、機會無窮

顯而易見的,EUV 已成為未來10奈米以下先進製程的解答之一,然而,EUV 技術仍有許多困難點需要突破,除了EUV 容易被空氣吸收因此機器必須維持在高真空狀態外,由於EUV需要透過多個反射鏡來收集和提高功率,反射鏡必須非常光滑,否則會讓好不容易產生的EUV又消散掉。此外,進行多次反射也非常耗能,能源轉換效率只有2%不到,這又讓剛加入全球再生能源倡議組織(RE100)的台積電面臨更嚴峻的考驗,因此,全世界都在看台積電如何完善 EUV 技術,引領全球半導體業持續維持摩爾定律的神話。

謝謝看完這篇文的你~

想了解更多 SemiKnow 的話,歡迎追蹤按讚我們的 Facebook 粉絲專頁:

SemiKnow半知半解,就想輕鬆聊半導體!

我們下次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C. Lo的沙龍
0會員
1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挑戰 ASML!奈米壓印微影技術 NIL 的機會與展望!
Thumbnail
挑戰 ASML!奈米壓印微影技術 NIL 的機會與展望!
Thumbnail
Canon(佳能)近期推出了 NIL(奈米壓印微影)技術,透過壓印方式減去傳統微影技術的大量曝光時間,可達成較當前 EUV 曝光機十分之一的生產成本和耗能,本文深入討論 NIL 技術的原理,以及未來在半導體產業尤其是記憶體(包含 NAND Flash 和 DRAM)產業的可能應用
Thumbnail
Canon(佳能)近期推出了 NIL(奈米壓印微影)技術,透過壓印方式減去傳統微影技術的大量曝光時間,可達成較當前 EUV 曝光機十分之一的生產成本和耗能,本文深入討論 NIL 技術的原理,以及未來在半導體產業尤其是記憶體(包含 NAND Flash 和 DRAM)產業的可能應用
Thumbnail
本文作者美籍港裔的黃漢森和(Philip Wong)和Jim Plummer都是史丹佛大學的電機科學家,在這本《矽三角:美中台與全球半導體安全》的論文集中,首先就由他們兩位通曉半導體技術面的專家從整個半導體產業的範圍、美國國防部對晶片的特殊需求、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的區域分工與各區優劣勢等方面進行介紹
Thumbnail
本文作者美籍港裔的黃漢森和(Philip Wong)和Jim Plummer都是史丹佛大學的電機科學家,在這本《矽三角:美中台與全球半導體安全》的論文集中,首先就由他們兩位通曉半導體技術面的專家從整個半導體產業的範圍、美國國防部對晶片的特殊需求、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的區域分工與各區優劣勢等方面進行介紹
Thumbnail
矽光子產業概念 及矽光子/CPO 概念股
Thumbnail
矽光子產業概念 及矽光子/CPO 概念股
Thumbnail
今年 SEMICON 有兩大主題最受到關注,分別是異質整合的先進封裝技術,以及矽光子的商業應用 CPO。CPO 透過將傳統積體電路和積體光路整合在同一個載板上,得以降低訊號損耗和延遲,並降低整體功耗,為 AI 所需高傳輸速度提供解方。Broadcom 作為 CPO 技術領頭羊,其受惠程度如何?
Thumbnail
今年 SEMICON 有兩大主題最受到關注,分別是異質整合的先進封裝技術,以及矽光子的商業應用 CPO。CPO 透過將傳統積體電路和積體光路整合在同一個載板上,得以降低訊號損耗和延遲,並降低整體功耗,為 AI 所需高傳輸速度提供解方。Broadcom 作為 CPO 技術領頭羊,其受惠程度如何?
Thumbnail
■矽光子(SiPh , Silicon photonics) 材料 為了產生光,材料需要具有直接帶隙(direct band gap),才能製造出光源(激光器,光子電路和系統的“電源”)▫ 矽沒有直接帶隙,無法做成雷射光源,得另找材料做光源,因此,其他具有直接帶隙的材料(III-V 材料),例如磷化
Thumbnail
■矽光子(SiPh , Silicon photonics) 材料 為了產生光,材料需要具有直接帶隙(direct band gap),才能製造出光源(激光器,光子電路和系統的“電源”)▫ 矽沒有直接帶隙,無法做成雷射光源,得另找材料做光源,因此,其他具有直接帶隙的材料(III-V 材料),例如磷化
Thumbnail
我們常常看到以下這些科技新聞:「三星動工國內第 6 座晶圓生產線!採 5 奈米 EUV 製程,迎戰台積電」、「台積電掃貨 EUV 光刻機,三星為什麼落後了?」,EUV這個字眼一直出現在各大半導體新聞,感覺是個很重要的技術,可是心裡又一堆問號這到底在幹嘛,別膽心,今天SemiKnow手把手來帶你認識。
Thumbnail
我們常常看到以下這些科技新聞:「三星動工國內第 6 座晶圓生產線!採 5 奈米 EUV 製程,迎戰台積電」、「台積電掃貨 EUV 光刻機,三星為什麼落後了?」,EUV這個字眼一直出現在各大半導體新聞,感覺是個很重要的技術,可是心裡又一堆問號這到底在幹嘛,別膽心,今天SemiKnow手把手來帶你認識。
Thumbnail
在2020/11/6日中國成功的發射了全球首顆太赫茲通訊(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將在衛星平臺上建立收發鏈路並開展太赫茲載荷試驗。未來6G將可能與保密通訊的量子計算相結合,但太赫茲通信技術必需實現理想中的通信速率的難題。
Thumbnail
在2020/11/6日中國成功的發射了全球首顆太赫茲通訊(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將在衛星平臺上建立收發鏈路並開展太赫茲載荷試驗。未來6G將可能與保密通訊的量子計算相結合,但太赫茲通信技術必需實現理想中的通信速率的難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