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心流 — 隨時幫自己找到獎賞的能力
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心流 — 隨時幫自己找到獎賞的能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美國哲學家愛默生說過:

「我們一直想著未來要過什麼樣的生活,但是到頭來,卻像沒有真正活過一樣。」
最終決定我們的自我感覺與生活品質的,是我們大腦如何去看待與詮釋每一天經驗。

最終決定我們的自我感覺與生活品質的,是我們大腦如何去看待與詮釋每一天經驗。

心流這本書在一開始提出的一些想法,跟最近的動畫電影《靈魂急轉彎》想告訴我們的有一些相似之處。人們不斷追求外界告訴你的目標,總是在想照著別人的期待走可能會獲得的收穫。以為只要達到目標,一切就會改變,真的是這樣嗎?況且人是不滿足於現狀的,過得越舒適就會越把幸福的標準往上推,一到手的獎賞馬上就化為烏有。

就像書中提到的,其實「宇宙與人類打造的神話是背道而馳的」,這世界並不是為了迎合我們的需求而存在的。幸福之所以遙不可及,是因為宇宙並不是以人類渴望的舒適為前提設計的。這些大自然秩序並不會把人類的欲望放入考量裡,對於人類的需求,它們其實是無動於衷的。

如果我們把視野拉到更大,從宇宙去看,你就會發現,在浩瀚的宇宙裡,大部分地方都是寒冷空洞的,只要一顆行星爆炸,就可以讓幾十億英里內都是塵埃。即使我們住在地球上,這幾百萬年來,人類也需要跟洪水猛獸、冰寒烈火、甚至看不見的微生物病毒等對抗,才能不被淘汰,繼續生存下來。我們可以盡量避免社會的不公義或是戰爭的發生,甚至大自然怎麼樣的反撲,但卻沒有能耐去改變宇宙和自然的運行法則。

那在這樣看起來,人類存亡隨時無法握在手中的恐懼中,我們該怎麼安撫自己呢?靠的是信念。

大家可以思考看看,為什麼世界上同為人類的我們,卻在各個文化中,都在發展出個字詮釋世界觀和宇宙觀的系統 — 不管那些系統是宗教、藝術、還是哲學等,都是為了讓我們人類在這樣的混亂、焦慮不安還有根本無掌控權的的狀態中感到安定。這些信念幫助我們相信事情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就算沒有,也透過信念可以去相信些什麼。這背後最重要的意義,包含了提供我們人類滿足於現狀的理由。所以這段其實也是要告訴我們,最終決定我們的自我感覺與生活品質的,其實是我們的大腦如何去看待與詮釋每一天經驗,跟客觀的真相與世界的真實運行狀態無關。讓我們感到幸福的關鍵就是內在的和諧與信念。

就像《靈魂急轉彎》的靈魂22號需要在投胎前找到它的「火花」,它嘗試了許多事物都找不到自己的火花,它跟主角喬說「說不定我的火花是走路,或是看天空?」,喬卻跟它說「這不能算是一個志向!你沒有志向」。22號因為喬的這句話被困住了,對於自己「沒有志向」這件事執念越來越深,甚至迷失了方向。

故事最後主角喬領悟了一件事,「火花」一定要是很遠大的志向或抱負嗎?說不定你活著的每一刻,每一個讓你產生微小熱情、能讓你感受生命的事物,都能成為你的火花。因為喬先前看待事物角度的侷限,被別人灌輸的所謂「志向」、別人給你的價值觀限制了自己,誤導了靈魂22號,甚至差點讓它迷失了。大腦如何去看待與詮釋我們的遭遇甚至經驗,是影響我們幸福感的關鍵!

但這本書不是在說我們不要去追求目標,而是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4006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世界菁英教我的事:艾兒莎的私藏成功學筆記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艾兒莎的沙龍
1.4K會員
268內容數
我很努力很努力的,想要用盡一切方式,請年輕人,跟我一起出走。出走到那個前所未見的世界,體驗前所未聞的故事,實現前所未有的價值。這些出走後的世界,不只也美麗與震撼,也有殘忍不堪的現實。或許不會有純粹的正面或喜悅,但這段闖蕩,終將帶給我們的是無價又無可取代的資產。而生命到最後,比的就是資產不是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艾兒莎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發現我超喜歡套用黃金圈理論到 everywhere,創業、個人人生探索、致富、活動企劃、一個抉擇的決定方向等等都會用到。「黃金圈理論」是由思考者、教育家西蒙·辛克提出的一種思考框架。黃金圈理論認為,成功的人們通常先思考「為什麼」,然後再思考「如何」和「什麼」,進而擁有深度思考的能力與全面向。當然,
這如果有follow我的人應該有看到,最近我開始學習滑板運動。但有趣的是,不只是學滑板這一件事,而是多項(古箏、滑板、滑雪、空中瑜伽、高爾夫、編劇、日文、頌缽)學習體驗、休閒、運動的學習後,這麼大量的學習體驗,讓我發現這些學習方式,是有精準方式的。就是每個學習都需要運用邏輯思考基準的策略。
一開始我只是把高爾夫球這件事當成一個休閒運動,但後來我在一步步深陷後,體會到不同的感受。從心動,有趣,挫敗,體悟,心流,到最後感受到,從一項活動中可以延伸到的人生、與學習格局的體悟。這中間,最驚豔的是 #學習格局。
我發現我超喜歡套用黃金圈理論到 everywhere,創業、個人人生探索、致富、活動企劃、一個抉擇的決定方向等等都會用到。「黃金圈理論」是由思考者、教育家西蒙·辛克提出的一種思考框架。黃金圈理論認為,成功的人們通常先思考「為什麼」,然後再思考「如何」和「什麼」,進而擁有深度思考的能力與全面向。當然,
這如果有follow我的人應該有看到,最近我開始學習滑板運動。但有趣的是,不只是學滑板這一件事,而是多項(古箏、滑板、滑雪、空中瑜伽、高爾夫、編劇、日文、頌缽)學習體驗、休閒、運動的學習後,這麼大量的學習體驗,讓我發現這些學習方式,是有精準方式的。就是每個學習都需要運用邏輯思考基準的策略。
一開始我只是把高爾夫球這件事當成一個休閒運動,但後來我在一步步深陷後,體會到不同的感受。從心動,有趣,挫敗,體悟,心流,到最後感受到,從一項活動中可以延伸到的人生、與學習格局的體悟。這中間,最驚豔的是 #學習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