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球讓我得到的「學習體悟」

高爾夫球讓我得到的「學習體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一開始我只是把高爾夫球這件事當成一個休閒運動,但後來我在一步步深陷後,體會到不同的感受。

從心動,有趣,挫敗,體悟,心流,到最後感受到,從一項活動中可以延伸到的人生、與學習格局的體悟。這中間,最驚豔的是 #學習格局

目前已經連續學了半年還是在很緩慢進步中

目前已經連續學了半年還是在很緩慢進步中

從大學時期,我就對高爾夫球滿有興趣了,但當時礙於每個練球場都需要開車去、然後我當年一個月請一次的教練費都生不出來><..所以,從去年才開始請了一位非常專業的教練,帶著我學到現在。

這運動就是要把一顆小白球擊中,擊得越直、越遠、越輕鬆越好

一開始我以為要有很多瞄準小球的學習,或是要很用力才能像新聞那些國手一樣,打得又直又遠、聲音又響亮。結果不是!是完全不要管擊球這件事,反而是把所有專注力放在身體、姿勢、用力的地方上。

我在上了幾堂課,終於開始連續能擊到球以後,才有了驚人的體悟!

原來,這是一連串的系統連帶動力成功後,才會擊到球的體現啊!

我現在的人生已經昇華到,每件大小事都可以關聯到生活中的學習與成長的滋養中了,從這些滋養,我又會去變成我思考人生的哲理與動力。

所以,我想在此總結我在學習這項“學習高爾夫”的過程中,連帶收穫的內容。因為這就是「學習如何學習的」最實際應用了。


【凡事想成,都該以終為始,架構學習步驟】

從第一天練球時,我發現我很急著趕快打到球,趕快想要下場,拍美照、看起來很厲害那樣。但是,教練跟我說:你應該要在每一天的那一小時上教練課時,想想要達到的小目標是什麼,這都要在來上課前思考好,然後甚至你在一個月後、半年後,想要打到什麼程度,都要大概心底有個底。

這樣你才不會在學習中迷惘,畢竟像這種運動,我不是要拿來賺錢、當國手的,很多人一練下來十幾年,都最後會迷惘、不知道自己要幹嘛在幹嘛。

我才從每天沒有節奏的練習,有時急躁、有時挫敗、有時迷惘的感受拉出來,把整個學習變成一場有終點的旅程去盤算,每一天我要怎麼玩,怎麼達標。沒達標的話,過一陣子要怎麼樣、做哪些補償等等,然後為了最終的大目標(例如下場時,打到多少分數等等)而努力著。

頓時,高爾夫的學習之旅,讓我的每一天有一種新挑戰新計畫的感覺,很興奮又令人期待。


【從微觀演練中反省與進步就是能力的堆壘】

一開始我急著一直揮竿,一直想從上一次失誤、揮空竿中,趕快再打出一發“好球”掩蓋,去感受自己快速進展的感覺,但是卻被教練發現我的個性太急太急了。在精準的練習中,連“練習失誤“都該有節奏

我心想:天啊,我連錯誤都想避免了,幹嘛還耗費心力和時間為失誤設定節奏?!

結果我被迫照著教練的”節奏“論,就算連續一直打歪、揮空竿、球跑到很荒謬的地方去,也不要急,反而在每一個揮錯竿後,姿勢停住,讓我回想剛剛的動作錯在哪,剛剛的姿勢哪裡真的偏了。這個回想真的很重要,我不留時間就不會有空間去回想,而我一旦回想了,就知道下一次我要改善的是哪裡。這些道理在生活中都聽過,但實際運用在這種真實的小事情上,果然還是會被個性所阻礙,這時候用正確的方式和節奏看待錯誤,果然才是進步的累積。

一次次這樣的緩慢下來等待錯誤、回想錯誤,讓我不再害怕揮錯竿,甚至進步的更快速,幾次課程後,終於看起來是有打球的一點點能力了。我想這就是生命中#自我覺察 所帶來的進步了。

記得某次下課後,我開心的轉過頭跟老師說,我終於感覺我可能“會”打球了!天啊!這不就是能力的堆壘方式嗎?!


【開始搜集個人失誤中的應對資訊與知識】

因為一次次的反省,你自己會在下一次改善中有所改變,但一定有一些錯誤會常常發生,或是怎麼練都練不過來,這時候,我才發現我需要專注改善的,是某一段落中的動作,而那動作練再多都一樣會一直發生錯誤,而教練能用她的方式來調整我的那部分錯誤,也只能這麼多,

於是我就開始上網找這專門解析這段落優化的教練和專家解說,照著影片做。或是這個人講的我聽不懂、照做沒用,我就去找其他的,嘗試到我終於有改善為止。才發現,當你深知自己某項學習的絕對缺陷時,不一定同一個教練、老師能解決,但因為你有蓄意的學習架構體悟,就應該要更懂怎麼反過來去相應對的學習BUG中求解。

這就是創業與人生中最高級的「解決問題」能力啊!

講到這,其實不是要推大家去學高爾夫,畢竟這有點燒錢,但是一定要在生活中多培養不同的生活體驗、運動、休閒,這樣就可以理解我說那種感動:從學習中領悟學習。

接下來我還要再體驗、學習更多不同的活動,一定會讓我有更多體悟的,有的話會再分享給大家:)

raw-image








avatar-img
艾兒莎的沙龍
1.4K會員
268內容數
我很努力很努力的,想要用盡一切方式,請年輕人,跟我一起出走。出走到那個前所未見的世界,體驗前所未聞的故事,實現前所未有的價值。這些出走後的世界,不只也美麗與震撼,也有殘忍不堪的現實。或許不會有純粹的正面或喜悅,但這段闖蕩,終將帶給我們的是無價又無可取代的資產。而生命到最後,比的就是資產不是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艾兒莎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發現我超喜歡套用黃金圈理論到 everywhere,創業、個人人生探索、致富、活動企劃、一個抉擇的決定方向等等都會用到。「黃金圈理論」是由思考者、教育家西蒙·辛克提出的一種思考框架。黃金圈理論認為,成功的人們通常先思考「為什麼」,然後再思考「如何」和「什麼」,進而擁有深度思考的能力與全面向。當然,
這如果有follow我的人應該有看到,最近我開始學習滑板運動。但有趣的是,不只是學滑板這一件事,而是多項(古箏、滑板、滑雪、空中瑜伽、高爾夫、編劇、日文、頌缽)學習體驗、休閒、運動的學習後,這麼大量的學習體驗,讓我發現這些學習方式,是有精準方式的。就是每個學習都需要運用邏輯思考基準的策略。
2021年準備要結束了,年復一年,大家都會在年初的時候擁有充足的動力,年底的時候滿滿的悔意,後悔沒多做一點什麼對自己好的事、沒多督促一點自己....所以,很多人會覺得,其實這些反覆的年初計畫、年末ㄌㄚˋㄔㄚˋ,每年都ㄧ樣會發生,乾脆就不要再在意了,簡單跨個年、等年終,再過年放個長假,就不用理它了。
我發現我超喜歡套用黃金圈理論到 everywhere,創業、個人人生探索、致富、活動企劃、一個抉擇的決定方向等等都會用到。「黃金圈理論」是由思考者、教育家西蒙·辛克提出的一種思考框架。黃金圈理論認為,成功的人們通常先思考「為什麼」,然後再思考「如何」和「什麼」,進而擁有深度思考的能力與全面向。當然,
這如果有follow我的人應該有看到,最近我開始學習滑板運動。但有趣的是,不只是學滑板這一件事,而是多項(古箏、滑板、滑雪、空中瑜伽、高爾夫、編劇、日文、頌缽)學習體驗、休閒、運動的學習後,這麼大量的學習體驗,讓我發現這些學習方式,是有精準方式的。就是每個學習都需要運用邏輯思考基準的策略。
2021年準備要結束了,年復一年,大家都會在年初的時候擁有充足的動力,年底的時候滿滿的悔意,後悔沒多做一點什麼對自己好的事、沒多督促一點自己....所以,很多人會覺得,其實這些反覆的年初計畫、年末ㄌㄚˋㄔㄚˋ,每年都ㄧ樣會發生,乾脆就不要再在意了,簡單跨個年、等年終,再過年放個長假,就不用理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