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球讓我得到的「學習體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一開始我只是把高爾夫球這件事當成一個休閒運動,但後來我在一步步深陷後,體會到不同的感受。
從心動,有趣,挫敗,體悟,心流,到最後感受到,從一項活動中可以延伸到的人生、與學習格局的體悟。這中間,最驚豔的是 #學習格局
目前已經連續學了半年還是在很緩慢進步中
從大學時期,我就對高爾夫球滿有興趣了,但當時礙於每個練球場都需要開車去、然後我當年一個月請一次的教練費都生不出來><..所以,從去年才開始請了一位非常專業的教練,帶著我學到現在。
這運動就是要把一顆小白球擊中,擊得越直、越遠、越輕鬆越好
一開始我以為要有很多瞄準小球的學習,或是要很用力才能像新聞那些國手一樣,打得又直又遠、聲音又響亮。結果不是!是完全不要管擊球這件事,反而是把所有專注力放在身體、姿勢、用力的地方上。
我在上了幾堂課,終於開始連續能擊到球以後,才有了驚人的體悟!
原來,這是一連串的系統連帶動力成功後,才會擊到球的體現啊!
我現在的人生已經昇華到,每件大小事都可以關聯到生活中的學習與成長的滋養中了,從這些滋養,我又會去變成我思考人生的哲理與動力。
所以,我想在此總結我在學習這項“學習高爾夫”的過程中,連帶收穫的內容。因為這就是「學習如何學習的」最實際應用了。
【凡事想成,都該以終為始,架構學習步驟】
從第一天練球時,我發現我很急著趕快打到球,趕快想要下場,拍美照、看起來很厲害那樣。但是,教練跟我說:你應該要在每一天的那一小時上教練課時,想想要達到的小目標是什麼,這都要在來上課前思考好,然後甚至你在一個月後、半年後,想要打到什麼程度,都要大概心底有個底。
這樣你才不會在學習中迷惘,畢竟像這種運動,我不是要拿來賺錢、當國手的,很多人一練下來十幾年,都最後會迷惘、不知道自己要幹嘛在幹嘛。
我才從每天沒有節奏的練習,有時急躁、有時挫敗、有時迷惘的感受拉出來,把整個學習變成一場有終點的旅程去盤算,每一天我要怎麼玩,怎麼達標。沒達標的話,過一陣子要怎麼樣、做哪些補償等等,然後為了最終的大目標(例如下場時,打到多少分數等等)而努力著。
頓時,高爾夫的學習之旅,讓我的每一天有一種新挑戰新計畫的感覺,很興奮又令人期待。
【從微觀演練中反省與進步就是能力的堆壘】
一開始我急著一直揮竿,一直想從上一次失誤、揮空竿中,趕快再打出一發“好球”掩蓋,去感受自己快速進展的感覺,但是卻被教練發現我的個性太急太急了。在精準的練習中,連“練習失誤“都該有節奏
我心想:天啊,我連錯誤都想避免了,幹嘛還耗費心力和時間為失誤設定節奏?!
結果我被迫照著教練的”節奏“論,就算連續一直打歪、揮空竿、球跑到很荒謬的地方去,也不要急,反而在每一個揮錯竿後,姿勢停住,讓我回想剛剛的動作錯在哪,剛剛的姿勢哪裡真的偏了。這個回想真的很重要,我不留時間就不會有空間去回想,而我一旦回想了,就知道下一次我要改善的是哪裡。這些道理在生活中都聽過,但實際運用在這種真實的小事情上,果然還是會被個性所阻礙,這時候用正確的方式和節奏看待錯誤,果然才是進步的累積。
一次次這樣的緩慢下來等待錯誤、回想錯誤,讓我不再害怕揮錯竿,甚至進步的更快速,幾次課程後,終於看起來是有打球的一點點能力了。我想這就是生命中#自我覺察 所帶來的進步了。
記得某次下課後,我開心的轉過頭跟老師說,我終於感覺我可能“會”打球了!天啊!這不就是能力的堆壘方式嗎?!
【開始搜集個人失誤中的應對資訊與知識】
因為一次次的反省,你自己會在下一次改善中有所改變,但一定有一些錯誤會常常發生,或是怎麼練都練不過來,這時候,我才發現我需要專注改善的,是某一段落中的動作,而那動作練再多都一樣會一直發生錯誤,而教練能用她的方式來調整我的那部分錯誤,也只能這麼多,
於是我就開始上網找這專門解析這段落優化的教練和專家解說,照著影片做。或是這個人講的我聽不懂、照做沒用,我就去找其他的,嘗試到我終於有改善為止。才發現,當你深知自己某項學習的絕對缺陷時,不一定同一個教練、老師能解決,但因為你有蓄意的學習架構體悟,就應該要更懂怎麼反過來去相應對的學習BUG中求解。
這就是創業與人生中最高級的「解決問題」能力啊!
講到這,其實不是要推大家去學高爾夫,畢竟這有點燒錢,但是一定要在生活中多培養不同的生活體驗、運動、休閒,這樣就可以理解我說那種感動:從學習中領悟學習。
接下來我還要再體驗、學習更多不同的活動,一定會讓我有更多體悟的,有的話會再分享給大家:)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4K會員
268內容數
我很努力很努力的,想要用盡一切方式,請年輕人,跟我一起出走。出走到那個前所未見的世界,體驗前所未聞的故事,實現前所未有的價值。這些出走後的世界,不只也美麗與震撼,也有殘忍不堪的現實。或許不會有純粹的正面或喜悅,但這段闖蕩,終將帶給我們的是無價又無可取代的資產。而生命到最後,比的就是資產不是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艾兒莎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21年準備要結束了,年復一年,大家都會在年初的時候擁有充足的動力,年底的時候滿滿的悔意,後悔沒多做一點什麼對自己好的事、沒多督促一點自己....所以,很多人會覺得,其實這些反覆的年初計畫、年末ㄌㄚˋㄔㄚˋ,每年都ㄧ樣會發生,乾脆就不要再在意了,簡單跨個年、等年終,再過年放個長假,就不用理它了。
本來打算這篇文章在雙十節過後在上傳,一方面是剛好那個時間,都是自己每一年自省的時候。有在創業或是做行銷、財會相關領域工作的人,可能也很清楚,組織通常都在最後一季的開頭,完成新一年度的所有規劃。所以這個時間,是準備新規劃和反省舊規劃無效的時機點! 這次決定提早一點,是因為我相信未來的世界變動會越來越快
我們常常習慣用單一的角度去看待一個人的性格,但性格的形成其實背後是有很多因素造成的。人格不只有我們常說的外向和內向,或許我們可以用更加彈性的方式去看待與理解人格,不要習慣只用僵化的標籤去看待一個人。為了在理解自己與他人時可以增加自由度、轉換不同的看待角度,我們需要一些不同的框架和濾鏡。
轉眼2021來到了下半年,回顧這半年來我文章都是圍繞在以下六大主題: 1. 人生價值大方向的思考 2. 高效成長策略 3. 致富思維 4. 職場加值必備能力 5. 科技社會趨勢分享 6. 其他艾兒莎的人生翻身術分享
你是否曾經因為太過專注在某件事上面,而忽略了明顯的訊息線索?在做決策時,「專注」反而會導致我們忽略了可供我們分析的訊息。我們必須要擴大覺知的範圍,覺察到我們所專注的框架以外的其他資訊,避免在做決策時陷入盲點!《覺察力》這本書提出了人因覺察力不足而產生的各種謬誤,從統計學與心理學指出人在做決策判斷
今天要分享的是《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本書已經暢銷了三十多年,全球被翻譯了40多種語言,銷量超過2,800萬冊,這本書非常經典,每一個成功習慣都重要到可以單獨出一本書了!「效能」的定義是一次又一次持續地達到你所期待的結果。我在podcast「美夢成真的秘密法則」這集裡也有說到,自我
2021年準備要結束了,年復一年,大家都會在年初的時候擁有充足的動力,年底的時候滿滿的悔意,後悔沒多做一點什麼對自己好的事、沒多督促一點自己....所以,很多人會覺得,其實這些反覆的年初計畫、年末ㄌㄚˋㄔㄚˋ,每年都ㄧ樣會發生,乾脆就不要再在意了,簡單跨個年、等年終,再過年放個長假,就不用理它了。
本來打算這篇文章在雙十節過後在上傳,一方面是剛好那個時間,都是自己每一年自省的時候。有在創業或是做行銷、財會相關領域工作的人,可能也很清楚,組織通常都在最後一季的開頭,完成新一年度的所有規劃。所以這個時間,是準備新規劃和反省舊規劃無效的時機點! 這次決定提早一點,是因為我相信未來的世界變動會越來越快
我們常常習慣用單一的角度去看待一個人的性格,但性格的形成其實背後是有很多因素造成的。人格不只有我們常說的外向和內向,或許我們可以用更加彈性的方式去看待與理解人格,不要習慣只用僵化的標籤去看待一個人。為了在理解自己與他人時可以增加自由度、轉換不同的看待角度,我們需要一些不同的框架和濾鏡。
轉眼2021來到了下半年,回顧這半年來我文章都是圍繞在以下六大主題: 1. 人生價值大方向的思考 2. 高效成長策略 3. 致富思維 4. 職場加值必備能力 5. 科技社會趨勢分享 6. 其他艾兒莎的人生翻身術分享
你是否曾經因為太過專注在某件事上面,而忽略了明顯的訊息線索?在做決策時,「專注」反而會導致我們忽略了可供我們分析的訊息。我們必須要擴大覺知的範圍,覺察到我們所專注的框架以外的其他資訊,避免在做決策時陷入盲點!《覺察力》這本書提出了人因覺察力不足而產生的各種謬誤,從統計學與心理學指出人在做決策判斷
今天要分享的是《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本書已經暢銷了三十多年,全球被翻譯了40多種語言,銷量超過2,800萬冊,這本書非常經典,每一個成功習慣都重要到可以單獨出一本書了!「效能」的定義是一次又一次持續地達到你所期待的結果。我在podcast「美夢成真的秘密法則」這集裡也有說到,自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老子道德經中的經典名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老子這句名言主要告訴我們,人生的最高境界不是打敗別人,而是能夠"認識自己、控制自己,最終達到內心的平和與強大" 在投資市場上,很多投資人花很多時間去研究市場、盯著別人的操作,想學習高手的招數
Thumbnail
也到了2024年的尾巴了,在這5年來也用了不少新球桿、桿身和握把,也想和大家分享自己的一些心得和經驗。現在球桿的精細度真的要比10年前的產品提升很大,這也說明,產品的生產技術和精細度真的和坐電梯一樣快。當然因為通膨導致產品價格提升,也讓產品的耐用度也沒有以前的好,不過產品的性能消耗是漸進式不是斷崖式
Thumbnail
「玩遊戲就是自願嘗試克服種種不必要的障礙」,高爾夫就是一個經典的例子。想像一下,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的目標是把一顆小球放進一個小洞,你只需走到洞口,把球輕輕放下。但在高爾夫裡,我們卻站在離洞很遠的地方,這成了第一個不必要的障礙。接著,我們使用一根球桿來擊打球,這又是另一個不必要的障礙。沒有邏輯或
Thumbnail
北投國華高爾夫俱樂部榮獲2024年美國高爾夫球場總監協會頒發的環境領袖獎自然資源保護類亞軍,成為全台首座獲得此殊榮的球場、充分肯定了球場在環境保護方面的卓越貢獻。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作者從運動員到教練的心路歷程,探討了體育對個人成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比賽中運用策略和心理學來取得勝利。文中回憶了作者的運動背景以及在教學過程中所獲得的珍貴體驗,強調了比賽中贏與輸的真諦,以及友誼和尊重在運動中的重要性。
從初學者到高手,每一步都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和不斷的挑戰自己。
Thumbnail
人隨著時間的流動,你體會多了,很多想法會更新。我們身體這個軀殼,因為時間會走精。在高爾夫上你必須進場維修。我從20幾歲到現在50歲打高爾夫,對球具和揮桿動作的不斷進場調整和保養。就是身體和觀念要提升,你的做法和工具就必須同步更新!我佩服那些10幾年都不用換機斯,動作也數十年如一日。確實神人也!
Thumbnail
猶記得,去年因為看了小鳥之翼 這部高爾夫球的動畫,而迷上高爾夫球 其實小時候,新好小子的漫畫 我就喜歡高爾夫球了,只是那個時候沒有能力玩 去年因為非常感興趣,還買了全套的球具跟配備 繼而去研究的所有高爾夫球相關公司的個股 甚至連美國、日本、香港的都找出來
Thumbnail
高爾夫是一個可以在第一洞就開始心態崩潰到第18洞的運動 一個運動選手,節奏錯的時候就應該只專注自己的所有肢體語言 而不是還去看其他選手在幹嘛或是比賽的任何訊息,都會擾亂自己 投資的時候也是一樣,節奏都已經錯了還去看新聞去看別人怎麼操作,都對自己不會有幫助是要讓自己把節奏找回,然後慢慢跟上市
Thumbnail
我們不管在任何投資或是人生的選擇、困境、成功等等任何轉折點 都不要有常常很多人的習慣 "不要把最好的一面給外在環境的人事物,而把最不好的一面帶回家給家人或給自己"
Thumbnail
老子道德經中的經典名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老子這句名言主要告訴我們,人生的最高境界不是打敗別人,而是能夠"認識自己、控制自己,最終達到內心的平和與強大" 在投資市場上,很多投資人花很多時間去研究市場、盯著別人的操作,想學習高手的招數
Thumbnail
也到了2024年的尾巴了,在這5年來也用了不少新球桿、桿身和握把,也想和大家分享自己的一些心得和經驗。現在球桿的精細度真的要比10年前的產品提升很大,這也說明,產品的生產技術和精細度真的和坐電梯一樣快。當然因為通膨導致產品價格提升,也讓產品的耐用度也沒有以前的好,不過產品的性能消耗是漸進式不是斷崖式
Thumbnail
「玩遊戲就是自願嘗試克服種種不必要的障礙」,高爾夫就是一個經典的例子。想像一下,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的目標是把一顆小球放進一個小洞,你只需走到洞口,把球輕輕放下。但在高爾夫裡,我們卻站在離洞很遠的地方,這成了第一個不必要的障礙。接著,我們使用一根球桿來擊打球,這又是另一個不必要的障礙。沒有邏輯或
Thumbnail
北投國華高爾夫俱樂部榮獲2024年美國高爾夫球場總監協會頒發的環境領袖獎自然資源保護類亞軍,成為全台首座獲得此殊榮的球場、充分肯定了球場在環境保護方面的卓越貢獻。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作者從運動員到教練的心路歷程,探討了體育對個人成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比賽中運用策略和心理學來取得勝利。文中回憶了作者的運動背景以及在教學過程中所獲得的珍貴體驗,強調了比賽中贏與輸的真諦,以及友誼和尊重在運動中的重要性。
從初學者到高手,每一步都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和不斷的挑戰自己。
Thumbnail
人隨著時間的流動,你體會多了,很多想法會更新。我們身體這個軀殼,因為時間會走精。在高爾夫上你必須進場維修。我從20幾歲到現在50歲打高爾夫,對球具和揮桿動作的不斷進場調整和保養。就是身體和觀念要提升,你的做法和工具就必須同步更新!我佩服那些10幾年都不用換機斯,動作也數十年如一日。確實神人也!
Thumbnail
猶記得,去年因為看了小鳥之翼 這部高爾夫球的動畫,而迷上高爾夫球 其實小時候,新好小子的漫畫 我就喜歡高爾夫球了,只是那個時候沒有能力玩 去年因為非常感興趣,還買了全套的球具跟配備 繼而去研究的所有高爾夫球相關公司的個股 甚至連美國、日本、香港的都找出來
Thumbnail
高爾夫是一個可以在第一洞就開始心態崩潰到第18洞的運動 一個運動選手,節奏錯的時候就應該只專注自己的所有肢體語言 而不是還去看其他選手在幹嘛或是比賽的任何訊息,都會擾亂自己 投資的時候也是一樣,節奏都已經錯了還去看新聞去看別人怎麼操作,都對自己不會有幫助是要讓自己把節奏找回,然後慢慢跟上市
Thumbnail
我們不管在任何投資或是人生的選擇、困境、成功等等任何轉折點 都不要有常常很多人的習慣 "不要把最好的一面給外在環境的人事物,而把最不好的一面帶回家給家人或給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