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夜,搖滾樂失去了童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raw-image

【按】2001年替Cheers雜誌寫的最後一篇音樂專欄。回想起來,在那樣的刊物寫這種文章,確實是有點過分。哈哈。


專輯︰Get Yer Ya-Ya's Out!(1969紐約演唱會實況)
樂團︰The Rolling Stones
出版年份︰1970
出版公司︰ABKCO

Rolling Stones在1969年的美國巡迴演唱,是搖滾樂有史以來最最惡名昭彰的故事之一。

這 年12月6日,他們在加州亞特蒙(Altamont)的巨型免費演唱會完全失控,終於釀成慘劇︰飛車黨組織「地獄天使」(Hell's Angels)被請來當保全人員,這些身批皮衣的莽漢和現場樂迷不斷爆發衝突,台上台下一團混亂,請來暖場的樂團Jefferson Airplane主唱還被「地獄天使」打腫了眼睛。滾石為了保持神秘感,等到太陽下山纔上台,現場觀眾焦躁不安的情緒早已暴漲。最後,一個黑人青年在距離 舞台數步之遙的地方亮出手槍,眾多「地獄天使」一擁而上,用尖刀把他活活刺死。這一切都被攝影機捕捉下來,成就了影史最驚心動魄的紀錄片之一《變調搖滾 樂》(Gimme Shelter)。

搖滾樂史以這個事件為分水嶺,「烏士托國」(The Woodstock Nation)那個充滿鮮花和大麻煙味的嬉皮夢被徹底粉碎,亞特蒙之後,搖滾樂永遠失去了童貞。

然而,在這場醜陋的意外之前一個星期,Rolling Stones在紐約的麥迪遜廣場花園(Madison Square Garden)連續演出兩天,這場演出紀錄就是Get Yer Ya-Ya's Out專輯,搖滾史上最巔峰的實況錄音之一。演唱會開場時,我們聽見工作人員用睥睨一切的英國腔向滿坑滿谷歡呼的樂迷宣佈︰「全世界最偉大的搖滾樂團,The Rolling Stones!」聽完這張實況錄音,你並不會覺得他們在說大話。


raw-image


站在浪頭的革命神話


儘管平均年齡才26歲,Rolling Stones卻已經在樂壇打滾六年,經歷過媒體圍剿、歌迷暴動、吸毒坐牢、創始團長暴斃,還有夾纏不清愈理愈亂的男女關係。放到現在來看,成軍六年或許不是多麼值得誇耀的經歷,但Rolling Stones的第一個六年,卻是流行音樂史上決定性的關鍵年代。這段時間裡,搖滾樂從風花雪月的青少年流行歌曲轉變成青年世代表現自我的藝術形式。Rolling Stones站在這波大革命的浪頭,成為形塑這門新興藝術的奠基者之一,也成為搖滾樂大爆炸時期永遠的神話。


搖 滾樂原本是美國人的東西,直到六○年代初期,英國搖滾樂都還只是不大成氣候的地域性樂種。成軍之初,Rolling Stones也只是個在俱樂部走唱的藍調搖滾樂團。直到1964年,Beatles攻下美國市場、帶起轟動一時的「英倫搖滾入侵」風潮,美國觀眾才接著認 識到這個自稱「全世界最醜的搖滾樂隊」‐‐他們刻意和Beatles出道時討喜的乖乖牌形象打對台,維持「邋遢壞男孩」的邪惡形象,成功吸引了規模不亞於 Beatles的廣大樂迷‐‐沒人想到這種形象竟會一直延續三十年,Rolling Stones也成了搖滾史上第一個臭名遠播的「壞男孩」組合,變成後世許多放浪形骸的搖滾樂團的「原型」。


Rolling Stones的音樂根源是美國黑人的草根藍調,尤其是五○年代芝加哥Chess廠牌旗下那些泥漿滾滾的「節奏與藍調Rhythm & Blues」。從Elmore James, Muddy Waters到Chuck Berry,當年這些唱片並不受美國年輕人青睞,在英國也只有透過郵購才能買到,卻成為六○年代初一整代英國搖滾樂手啟蒙的珍寶。Rolling Stones從翻唱這些歌曲起家,但很快就發展出自己的創作。主唱Mick Jagger和吉他手Keith Richards,也成為堪與Beatles的Lennon/McCartney平起平坐的寫歌搭檔。


「四件式搖滾」的巔峰


幾年下來,Rolling Stones歷經節奏藍調和迷幻搖滾的洗禮,終於在1968年「完全熟成」。這年,Keith Richards發現了吉他的開放和絃(open tuning),使Rolling Stones從此擁有他那註冊商標式的,厚重、飽滿、張力十足的節奏吉他。1968到1969年之間,Rolling Stones出版了Beggar's Banquet和Let It Bleed兩張專輯,音樂風格回歸草根,以藍調和鄉村音樂為核心,使用大量原音吉他,卻創造出異常旺盛的搖滾火力。這兩張專輯被譽為搖滾樂的里程碑,此後三十年,凡玩四件式搖滾(鼓、吉他、貝斯、主唱)的傢伙,莫不把這兩張專輯奉為心目中的最高境界。


此外,Mick Jagger的歌詞創作愈來愈不受拘限,六○年代的革命激情、毫不掩飾的肉慾情色、法外之徒的頌歌、死亡和魔鬼密教、歷史傳奇的幽暗隅角,都可以入歌,這也使Rolling Stones和頭上戴著花、滿腦子愛與和平的天真嬉皮漸行漸遠‐‐即使沒有亞特蒙的悲劇,Rolling Stones也會走到嬉皮價值的對立面去。他們註定是一個集墮落、幻滅、陰暗、敗德於一身的團體。


1969年,闊別巡迴演唱舞台已經三年,他們的美國之行在高漲的期待聲中揭開序幕。不久之前,他們的創始團長Brian Jones才剛被開除出團,隨即沈屍自宅的游泳池底,年僅27歲,死因跟藥物酒精都脫不了關係。他們找來20歲的Mick Taylor當吉他手取代Brian Jones的位置,接下來這一年,Mick Taylor和Keith Richards在舞台上的雙吉他競飆創造出許多Rolling Stones最令人難忘的音樂。鼓手Charlie Watts和貝斯手Bill Wyman共同織就緊密連綿、跌宕起伏的節奏組,令人喘不過氣,Mick Jagger張著他著名的血盆大口滿場跳躍,穿著全黑的緊身衣、裹著鮮紅的披風,胸口是一枚類似魔鬼紋章的牛角圖樣。他的眼神帶著邪氣,儘管從裡到外早被毒品、烈酒和過度的性交浸了個透,他渾身上下仍燃燒著青春期的火焰。


raw-image


【圖說】Mick Jagger攝於1969年紐約Madison Square Garden現場。


公然以撒旦自居


這五個年輕人,共同創造出流行音樂從來沒有發生過的,令人戰慄不安、興奮莫名的音樂。它們是冰涼的刀鋒、也是滾燙的岩漿。在他們最著名的魔鬼頌歌Sympathy For The Devil(憐憫魔鬼)裡,Mick Jagger公然以撒旦的口吻嘲笑庸碌世人︰


請容我介紹自己

我是個富裕有品味的人物

我存在已經很久很久

偷走了很多人的靈魂和信仰

當初我就在那兒,看著耶穌基督,

那時祂心裡充滿懷疑和痛苦⋯⋯


我狂喜難抑地看著你們的國王和皇后

互相廝殺,戰火連綿百年,只為了他們自己造出來的上帝

我大吼︰「誰殺了甘迺迪兄弟?」

到頭來,兇手不就是你跟我?


就在這首歌問世前不久,參議員羅伯甘迺迪在即將邁向白宮、繼承1963年遇刺的約翰甘迺迪遺志時,驟然遇刺身亡。再過不久,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恩也在曼斐斯遇刺,全美掀起種族暴動,電視新聞裡滿是冒出黑煙的汽車、橫臥道旁的死屍和搶砸一空的商店。Rolling Stones激動不安的音樂,成了那個年代最完美的背景曲。Sympathy For The Devil這首歌同時也替七○年代許多標榜「魔鬼祕教」、「撒旦崇拜」、「黑魔法」之流的重金屬樂團開啟了一扇門,只不過後起者玩得更過火,Rolling Stones的「憐憫魔鬼」其實沒那麼神祕,照Mick Jagger的說法,這只是「一種玩得很好的角色扮演」罷了。不過,當年有很多人並不像Mick Jagger那麼輕鬆,媒體上不乏憂心忡忡的人士指責Rolling Stones利用搖滾樂推銷撒旦邪教,這類把搖滾樂跟魔鬼畫上等號的指控,早在貓王Elvis Presley出道時便曾出現,但搖滾歌手大剌剌地以撒旦自居,確實前所未見。事隔三十多年,這樁爭議現在顯得相當可笑,但也證明Rolling Stones的音樂確實有著足以讓「大人世界」感到威脅的力量。


raw-image


【圖說】Stones攝於1969年Altamont演唱會現場。


亞特蒙的悲劇發生之後,竟有樂評人以為是因為Rolling Stones在舞台上唱這首邪惡的歌,才煽起舞台下不可收拾的暴動,還說「地獄天使」是因為這首歌的教唆才犯下人命案。儘管此說荒謬至極,Rolling Stones仍然在接下來的好幾年都不願意在舞台上重唱這首歌。然而,聽聽專輯裡的現場版吧。曲末Mick Taylor的吉他獨奏像斷線的風箏一樣顛狂翻飛、不知所止,遙遙穿入恍惚之境,這確實是魔鬼的音樂,飽含著致命的誘惑⋯⋯。


告別純情,墮入深淵


這 張專輯除了翻唱兩首早期節奏與藍調巨擘Chuck Berry的老歌,其他作品都是1968年以後的新作,而從它們的主題便能清楚看出,搖滾樂早已告別了天真純情的年代,再也沒有什麼禁忌是不能入歌的了。 和這些敗德、墮落、驚世駭俗的作品比起來,十多年前貓王僅僅在舞台上扭扭屁股就被家長目為人民公敵,時代轉變不可謂不大。


比如Stray Cat Blues,歌頌著與未成年少女翻雲覆雨的情事,很多人都相信這是Mick Jagger的親身經驗,勾引年輕的樂迷上床,享受這裡面邪惡的樂趣︰


我看得出妳只有十五歲

不,用不著看妳的身分證

我也知道妳離家甚遠

不過這還不用上絞架

這算不上罪大惡極⋯⋯

妳是隻陌生的流浪貓

打賭妳娘沒聽過妳這樣叫

打賭妳娘沒看過妳這樣咬

打賭她沒見過妳抓我的背⋯⋯


Street Fighting Man則把街頭暴動和青春期的躁動冶於一爐,充滿壓抑之後爆發的怒火。我們當然不會忘記1968年延燒整個西方世界的學潮︰


我聽見街上到處都是隊伍行進的腳步聲

因為夏天到了,正是到街上戰鬥的好時光

嘿,我的名字就是動亂

我要大吼,我要高喊

我要殺了國王,囚禁他的僕從


但一個可憐的小夥子,到底還能做什麼,

除了在搖滾樂團裡大聲歌唱?

畢竟在昏昏欲睡的倫敦城裡

並沒有街頭戰士施展的天地⋯⋯


但整張專輯裡,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怕還是Midnight Rambler,一首描述連續殺人犯的歌。他把當年轟傳一時的連續兇案主角「波士頓勒頸人」寫進了歌詞,這首歌撩撥起每個人午夜時分最恐怖的夢魘︰


你可看到我翻進你家的院牆?

你可看見我打開你的臥房門?

假如你真的遇到了午夜浪人

他闖進你鋪著大理石的客廳

他撲上來,像頭驕傲的黑豹

聽聽午夜浪人製造的聲響

我會砸碎你的每一片玻璃窗

拳頭穿出那扇樓梯門

假如你真逮到了午夜浪人

他從你眼前偷去了你的愛人

壓下你滿腔難忍的怒火

我會用利刃劃開你的喉嚨,寶貝,那會很疼


當然,除了這些令人窒息的、滿載著灼熱壓迫感的暗黑搖滾,Rolling Stones用Love In Vain這首翻唱的老藍調,證明了他們仍然有著抒情的靈魂,並且在抒情的同時,擁有深沈遼闊的歷史感。這首歌原本是老藍調巨擘Robert Johnson在1937年錄下的作品,Rolling Stones先是在Let It Bleed專輯中翻唱,把它改成了柔情萬種、肝腸寸斷的慢板鄉村搖滾,繼之在演唱會的舞台上加入了Mick Taylor慢騰騰的slide(滑弦)電吉他,粒粒音符都能吃進你的肉裡,使這首原本就淒美絕倫的歌,又多了一層既甜且苦的濃郁滋味。這段獨奏和"Sympathy For The Devil"末段的吉他狂飆交互輝映,足以雙雙列入整張專輯最精彩的器樂段落。


自此成為絕響


亞特蒙事件大大掩蓋了這張專輯的光彩,許多人在當時只記得這樁醜惡的事件,卻忽略了Rolling Stones這年在舞台上創造的音樂,可能是他們有史以來最精彩、最飽滿、最滴水不透的演出。這是搖滾樂百花齊放的爛熟期,但一旦爬到了巔頂,接下來無處可去,只有下坡。亞特蒙事件讓Rolling Stones從巔峰摔到谷底,七○年代之後的Mick Jagger滿場蹦跳依舊,眼神裡那股鮮鮮莽莽的邪氣卻煙消雲散,他們的演出也永遠不再擁有1969年這種令人膽寒的、沛然莫之能禦的力量。


這之後三十年,Rolling Stones仍然繼續創作演出不懈,並且至少又出了兩張值得名垂千古的經典專輯,但在舞台上,即使在最好的時候,他們聽起來也只能像是對Get Yer Ya-Ya's Out這段時期的模仿。再荒唐、再放肆、再墮落的青春,仍然是青春,後來的Rolling Stones儘管又賣掉了上千萬張唱片、不斷打破巡迴演唱票房紀錄,但這種浸透骨髓、讓你打從靈魂深處顫抖起來的音樂,就跟我們的青春期一樣,註定是不會再回來的了。



【附】延伸聆聽


假如對Rolling Stones有興趣,建議從這幾張專輯聽起︰


Beggar's Banquet (1968)

Let It Bleed (1969)

Sticky Fingers (1971)

Exile On Main Street (1972)


這四張錄音室專輯是Rolling Stones完全熟成的巔峰時期,值得列入搖滾迷的基本收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馬世芳的沙龍
2.2K會員
1.7K內容數
馬世芳2017年迄今的部落格,2021年遷至方格子。包括音樂文字、廣播節目側寫、隨筆、食譜等。
馬世芳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7/11/17
週一、週二 18:00-20:00(CST) FM96.3 Alian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 亦可利用 hichannel 網路收聽。歡迎加入FB聽友小組,分享節目錄音。 我的廣播人生這些年,能做到這集節目,無悔無憾矣。 《戀戀風塵》原聲帶1993年由「水晶唱片」出版,二十多年來,反覆聽了幾百遍
Thumbnail
2017/11/17
週一、週二 18:00-20:00(CST) FM96.3 Alian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 亦可利用 hichannel 網路收聽。歡迎加入FB聽友小組,分享節目錄音。 我的廣播人生這些年,能做到這集節目,無悔無憾矣。 《戀戀風塵》原聲帶1993年由「水晶唱片」出版,二十多年來,反覆聽了幾百遍
Thumbnail
2017/11/17
週一、週二 18:00-20:00(CST) FM96.3 Alian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 亦可利用 hichannel 網路收聽。歡迎加入FB聽友小組,分享節目錄音。 儘管林生祥早前就為客家電視台的戲劇節目寫過主題曲,做過零星片段的影片配樂,《大佛普拉斯》卻是林生祥初次接下整齣電影配樂的工作。誰
Thumbnail
2017/11/17
週一、週二 18:00-20:00(CST) FM96.3 Alian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 亦可利用 hichannel 網路收聽。歡迎加入FB聽友小組,分享節目錄音。 儘管林生祥早前就為客家電視台的戲劇節目寫過主題曲,做過零星片段的影片配樂,《大佛普拉斯》卻是林生祥初次接下整齣電影配樂的工作。誰
Thumbnail
2017/11/14
週一、週二 18:00-20:00(CST) FM96.3 Alian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 亦可利用 hichannel 網路收聽。歡迎加入FB聽友小組,分享節目錄音。 掐指一算,宇宙人成軍也十三年矣,剛剛出版的《右腦》是第四張專輯。他們說:之前做音樂,總是想很多,要把會的盡量都放進去,這張則比較
Thumbnail
2017/11/14
週一、週二 18:00-20:00(CST) FM96.3 Alian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 亦可利用 hichannel 網路收聽。歡迎加入FB聽友小組,分享節目錄音。 掐指一算,宇宙人成軍也十三年矣,剛剛出版的《右腦》是第四張專輯。他們說:之前做音樂,總是想很多,要把會的盡量都放進去,這張則比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第一次音樂接觸 大家第一次接觸音樂,應該就是小時候聽到家裡面的人在聽些什麼,學校老師帶動唱,電視收音機裏面聽到的歌曲,直到長大一點了有主動權去選擇買什麼唱片,我小學的時候第一次買的錄音帶,都是跟著同學會買的劉德華專輯,國中後去唱片行買的第一張西洋專輯是Savage Garden,野人花園的同名專輯,
Thumbnail
第一次音樂接觸 大家第一次接觸音樂,應該就是小時候聽到家裡面的人在聽些什麼,學校老師帶動唱,電視收音機裏面聽到的歌曲,直到長大一點了有主動權去選擇買什麼唱片,我小學的時候第一次買的錄音帶,都是跟著同學會買的劉德華專輯,國中後去唱片行買的第一張西洋專輯是Savage Garden,野人花園的同名專輯,
Thumbnail
原文發表於2016/05/10 除了演出的經典吉他展示外,中間陳列的觸控屏幕可以讓觀眾自行嘗試混音的設計,不過當時看展時一直輪不到我使用 (人太多了) 所以就默默地轉移到好好看吉他細節。
Thumbnail
原文發表於2016/05/10 除了演出的經典吉他展示外,中間陳列的觸控屏幕可以讓觀眾自行嘗試混音的設計,不過當時看展時一直輪不到我使用 (人太多了) 所以就默默地轉移到好好看吉他細節。
Thumbnail
  回顧上個世紀的搖滾樂發展,收音機在戰後成為了多數青少年接觸搖滾樂的主要媒介,隨著科技發展、傳播媒介的演變,許多樂團都不約而同地唱出對收音機的情懷,以及第一次被收音機中的節奏與旋律衝擊的記憶。或許我們再過十年也會開始緬懷用Youtube與Spotify找音樂、聽音樂的時光?
Thumbnail
  回顧上個世紀的搖滾樂發展,收音機在戰後成為了多數青少年接觸搖滾樂的主要媒介,隨著科技發展、傳播媒介的演變,許多樂團都不約而同地唱出對收音機的情懷,以及第一次被收音機中的節奏與旋律衝擊的記憶。或許我們再過十年也會開始緬懷用Youtube與Spotify找音樂、聽音樂的時光?
Thumbnail
這是真實的人生,還是夢幻一場? Is this the reallife ,Is this just fantasy ?-Queen(皇后樂團) 開場這麼特別,沒錯!今天要講的就是「搖滾樂」,要來推薦一個非常台又特別的台灣新生搖滾樂團!在介紹之前,當然首先要跟大家聊聊「搖滾樂」。
Thumbnail
這是真實的人生,還是夢幻一場? Is this the reallife ,Is this just fantasy ?-Queen(皇后樂團) 開場這麼特別,沒錯!今天要講的就是「搖滾樂」,要來推薦一個非常台又特別的台灣新生搖滾樂團!在介紹之前,當然首先要跟大家聊聊「搖滾樂」。
Thumbnail
六、七零年代在二十世紀的時間軸上也許是最奪目的二十年,世界面臨政治劇變,人們透由音樂、藝術發出噪鳴,社會議題與個體面對權威時的憤怒相互嵌合,奮力地揮舞雙臂。
Thumbnail
六、七零年代在二十世紀的時間軸上也許是最奪目的二十年,世界面臨政治劇變,人們透由音樂、藝術發出噪鳴,社會議題與個體面對權威時的憤怒相互嵌合,奮力地揮舞雙臂。
Thumbnail
你的心跳在走過八十年的歲月之後停下了,你在億萬歌迷耳中胸中敲響的節拍,卻會永遠流傳。
Thumbnail
你的心跳在走過八十年的歲月之後停下了,你在億萬歌迷耳中胸中敲響的節拍,卻會永遠流傳。
Thumbnail
爵士樂各年代發展 從19世紀末開始,爵士樂以英美傳統音樂為基礎, 混合了Blues、Ragtime及其它音樂類型, 是一種“混血”的產物。
Thumbnail
爵士樂各年代發展 從19世紀末開始,爵士樂以英美傳統音樂為基礎, 混合了Blues、Ragtime及其它音樂類型, 是一種“混血”的產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