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蝸造影|記《1971:那一年音樂改變了世界》

2022/02/19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六、七零年代在二十世紀的時間軸上也許是最奪目的二十年,世界面臨政治劇變,人們透由音樂、藝術發出噪鳴,社會議題與個體面對權威時的憤怒相互嵌合,奮力地揮舞雙臂。
1971,大衛.鮑伊(David Bowie)的事業剛起步,那年他發行具實驗性的《Hunky Dory》,接受訪問時一句「我們在1971這年創造了二十一世紀。」(”We were creating the 21st century in 1971.”),概述了一切。而大衛.鮑伊所指的「我們」理所當然地包含約翰.藍儂(John Lennon)與小野洋子(Yoko Ono)、滾石樂團(the Rolling Stones)、馬文.蓋(Marvin Gaye)、艾爾頓.強(Elton John)、The Who、Alice Cooper、Carole King等。而在音樂之外,舞台上標舉著異議鳴放的還有黑豹黨領袖Angela Davis、奧茲雜誌(Oz Magazine)創辦群,以及作家James Baldwin等人。這些人們引領社會運動,激發出屬於自己的聲響,那些年頭所蓄積的政治動能盪出了上世紀的巔峰。
Apple tv+ 原創的音樂紀錄影集《1971:那一年音樂改變了世界》,即透過八集的篇幅,有別於紀錄片慣用的訪談畫面(talking heads),影集剪入大量的檔案(archive)影像與樂人們的畫外音,每一集藉著一主要議題和相關樂人的專輯縫合敘事線,意在回返於躁動的歷史現場,尤其當已逝樂人如John Lennon、Lou Reed、David Bowie等人的聲音做為旁白轉述他們所目過的現場時,便從而證明整部影集是一場跨時空的見證,給那些當時不在場的,卻仍能共感於憤怒和衝動的我們。
The Staple Singers
為何1971?
導演Asif Kapadia選擇將時間點切在1971年,其實若是要凸透搖滾樂、流行文化最為憤怒躁動的樣貌,似乎還有不同的切入時機。之所以選擇1971,則是起自於音樂記者大衛.赫普沃斯(David Hepworth)的著作《1971 — 從未冷場:搖滾樂的黃金年代》(1971 — Never a Dull Moment: Rock’s Golden Year)。
大衛.赫普沃斯在書中指出1971年作為搖滾樂的重要轉捩點(turning point)。六零年代末,身為流行樂代表的披頭四瀕臨解散,早在錄製最後一張專輯《Let it Be》之前,樂團成員不和的消息早已透明化。1970年的最後一天,保羅.麥卡尼(Paul McCartney)正式對樂團提出訴訟,隨後迎來沒有披頭四的七零年代(post-Beatles year)。
此外,在經過六零年代熾熱的社會運動之後,當激昂褪去,且上一個年代以悲觀暫結,開啟相對不確定的下一個十年,此時的樂手和人們已然不如前人有那樣鮮明的意識形態,許多六零年代潛伏的隱憂也於此時浮現:藥物、酒精過量,同時也不少人從嬉皮的幻夢裡出走,回身審視過往。
當前景遁入一片朦朧,卻是有志者更能展現其開創、顛覆性的時機點。也因此,大衛.赫普沃斯宣布道:1971年才是流行樂史最滾燙而具創意的那年。[註1]
The early ’70s were the most febrile and creative time in the entire history of popular music, and 1971 was “the most innovative, most interesting and longest-resounding year of that era.”
Mick Jagger
分集大綱&出場樂人
粗列一下每集的分集大綱和出場樂人。儘管音樂紀錄影像向來都是我的心頭好,而《1971》也確實正中近期earworm的專輯們,即使影集以事件和議題為劃分,卻也因組織敘事時過度聚焦和窄化在年代上,反而出現了重複的素材,或是未能完整以議題串聯單集不同樂人之間的作品導致鬆散、失焦的問題。然《1971》仍在過往影像的交錯之間提供了珍稀的時代切片。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會以單一樂團的音樂和介紹來重構我所聽見的1971。
Ep1|What’s Happening?
作為影集的開場,簡單概述1971年前後的政治脈絡和時局背景,引總統尼可森之於越戰的新聞畫面,對比靈魂樂歌手馬文.蓋將弟弟參與戰爭所聽聞的實情填入詞曲的演唱,並嵌入約翰.藍儂反戰意識濃厚的《Imagine》專輯。
馬文.蓋(Marvin Gaye) — 《What’s Going On》
約翰.藍儂(John Lennon) — 《Imagine》
John & Yoko
Ep2|End of the Acid Dream
本集聚焦在搖滾樂史的陰暗面,樂團成員浸在古柯鹼的歡快裡,那年移師南法錄音的滾石樂團,在意識不清裡丟了樂器,卻狂放依然;同一時期,史萊.史東融合靈魂、搖滾和福音音樂的演唱,使Sly and the Family Stone獲得注目,卻同樣陷入用藥問題;那年,門戶樂團主唱吉姆.莫里森(Jim Morrison)也意外過世。
滾石樂團(The Rolling Stones) — 《Sticky Fingers》
史萊.史東(Sly Stone) — 《There’s a Riot Goin’ On》
Ep3|Changes
初到美國的大衛.鮑伊以前衛姿態出現在世人眼前;彼時暗黑、死亡式的搖滾風格如Alice Cooper才剛湧起,但陰暗、蓄髮的形象卻因「曼森案」而蒙上汙名;另一條敘事線,T.Rex 的華麗搖滾結合露骨歌詞,恰恰搭上了反文化雜誌「奧茲」(Oz Magazine)以性、裸身作為雜誌視覺元素,意在挑戰保守英國政府的行動。片中甚至閃現行為主義心理學家史金納(Skinner)直陳「文化是一場實驗」。
大衛.鮑伊(David Bowie) — 《Hunky Dory》
Alice Cooper — 《Love it to Death》
T.Rex — 《Electric Warrior》
Ep4|Our Time is Now
有別於以陽剛男性為主的搖滾樂壇,本集聚焦在女性及LGBTQ+樂人,描繪其打破環境中的性別框架,在音樂中展演個人的動能。此外,藉著1971年推出的,以傳統美國家庭典範為主軸的真人實境秀《一個美國家庭》(An American Family)交叉剪輯於樂段中,顯現對於主流媒體內容的反動。
卡蘿.金(Carole King) — 《Tapestry》
瓊妮.米契爾(Joni Mitchell) — 《Blue》
艾爾頓.強(Elton John) — 《Elton John》;〈Your Song〉
Elton John
Ep5|The Revolution Will Not Be Televised
黑人民權運動自六零年代延續至七零,本段落是抗爭影像佔多數篇幅的一集。以Angela Davis出庭到被捕的畫面為始,分述激進學生組織「地下氣象組織」(Weather Underground Organization)的行動和阿提卡監獄暴動的悲劇。
寇弟.梅菲(Curtis Mayfield) — 《Roots》
吉爾・史考特 — 海隆(Gil Scott-Heron) — 《Pieces of a Man
Ep6|Exile
以暴力為題切入,卻重複了與Ep2近似的對象。然本集談得更深的,越戰其間的「美萊村屠殺」,以及「曼森案」中,人們之於「死亡」觀念的淡漠。這些事件藉著心理學家金巴多(Philip Zimbardo)具爭議的「史丹佛監獄實驗」做交集,直探「去個人化」和外在場景是暴力行為的觸發。而滾石樂團在當年作為反叛、迷幻搖滾潮流代表,詞曲內容佈滿死亡、邪氣,兩年前(1969)阿特蒙音樂節上的地獄天使事件,難以使他們的風格與真切的暴力事件脫鉤。
滾石樂團(The Rolling Stones) — 《Exile on Main Street》
Ep7|Respect(“You’re Somebody”)
影集再次著墨於靈魂樂及黑人民權運動,引作家詹姆士.鮑德溫的節目錄影片段,以及雙人組合艾克與蒂娜.透納在流行音樂上的成功和舞台魅力,講述黑人群體在大眾媒介上致力於達成自我賦能的歷程。
詹姆士.布朗(James Brown) — 《It’s a New Day — Let a Man Come In》
艾克與蒂娜.透納(Ike and Tina Turner) — 《Workin’ Together》
Ep8|Starman
影集的末尾,即便有感於該集希望能收束過去篇章中所提及的事件的意圖,難免覺得會以時代情懷作收,確實是如此,但也就著對搖滾樂史的神往而被感動。影像再次回到七零年代初的大衛.鮑伊,他前後認識了Iggy Pop、Lou Reed,更與當時的經紀人兼製作人Tony Visconti共創經典專輯。而此時,音樂工業也因為新興技術而使得錄音工序改變,當電子樂與合成器融入搖滾,成為另類的「科技迷幻」,顛覆了樂團的創作,也令人意想不到地從大西洋的這岸影響了德國的流行文化,催生出NEU!樂團,挑動不諳冒險的西柏林社會。
大衛.鮑伊(David Bowie) — 《The Rise and Fall of Ziggy Stardust and the Spiders from Mars》
路.瑞德(Lou Reed) — 《Transformer》
The Who — 《Who’s Next》;〈Baba O’Riley〉
NEU! — 《NEU!》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謝承璇
謝承璇
1999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