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巴黎電影資料館2016年曾推出葛斯范桑(Gus Van Sant)的回顧展,裡頭有非常多他的攝影/繪畫作品,不得不讚嘆,果然是讀藝術學院出身的導演。就讓對酷兒電影有非一般愛好的我,挽起袖子來收拾這一發不可收拾的初夏少年賀爾蒙吧。
異性戀與同性戀
葛斯范桑電影中不乏詮釋異性戀男性,角色外表個性其中,都有幾分「酷兒化」,如葛斯范桑擅長表現的「俊美少年」,他們有一頭柔美的捲髮,纖瘦的體態,濃眉大眼,在異性眼裡是害羞寡言又驕傲不羈的,猶如美國版的希臘美少年。在葛斯范桑電影中的異男角色,也總是在與男性互動上,有不可分離之感,最明顯如《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原名雖叫《My own private Idaho》,中文譯名則精準的表現「相處」的意涵,基努李維在心理上是異性戀,卻對瑞佛菲尼克斯的情感毫不畏懼,反倒有意散發酷兒般的性吸引力,葛斯范桑的異性戀角色,不論男性、女性都在電影中呈現了與傳統性別不同的形象,這種「心理中性」是酷兒們將性別模糊內化的最佳寫照。
男性與女性
同性戀電影中,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實是異性?華語圈著名同志片-《春光乍洩》,曾被影評說過最大的缺陷是沒有女性角色,一部同性戀電影如果沒有異性的觀點,肯定會少了幾分議論層次,葛斯范桑所拍攝的電影中,角色是以男性佔多數,但每部片或多或少都會有一、兩個主要女性角色,其中《愛的機密》(To Die For)與《藍調牛仔妹》(Even Cowgirls Get the Blues)是以女性為主角。
第一次看《浮光掠影-每個人心中的電影院》,葛斯范桑的片段不假思索就能知道,俊美的少年少女在加州海灘前擁抱,「美式青少年」是他所發展出來的風格之一,《大象》與《迷幻公園》彰顯了那份真實性,葛斯范桑利用過往描寫邊緣人的手法,呈現時下美國高中校園存在的「排擠現象」,啦啦隊長與足球隊長通常是一對,又胖又醜、書呆子、自閉兒,似乎都連成一線,被瞧不起的永遠被欺負,光鮮亮麗的永遠有好處佔,很標準的「校園YA片」設定,在導演的帶領下,醜的不必改造成美的,胖的不必改造成瘦的,迎合大眾價值觀不是葛斯范桑的本業,賦予這些以往被忽略的人物生命,他們生來就可以不一樣,就像酷兒理論訴求的「We're pround to be diffe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