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職場讀書人選書】連安心睡覺都是奢侈 關於印度女性無家者-《邊緣印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她們很少是為了工作而上街,反倒是上街後不得不找工作維生,卻也頂多只能當幫傭、清潔工,或撿破爛等,許多人亦仍靠乞討為生。那麼,她們為何來到街上生活?都是像拉普爾的太太一樣,跟著丈夫遷居至此嗎?還是背後有更多不為人知的故事?

如果無家者是弱勢,那女性無家者更是「弱勢中的弱勢」。2019年台灣非營利組織「人生百味」,曾經用簡單的幾張圖文,在臉書上發布貼文,揭露女性無家者因為性別,面臨的困境與風險。然而,在性別意識相對成熟的台灣尚且如此,當場景換到其他男性霸權更加強勢的國家,女性無家者們又該如何應對?
實際走入印度街頭,研究女性無家者議題,作者程敏淑以志工的身份,實際面對面與她們對話、正視她們面臨的困境。因為居無定所,加上歧視與刻意污名化,這些女性被貼上「壞女人」的標籤,獲得父權社會默許的性別暴力,更逼迫她們必須依附於其他團體或團結,否則連睡覺都是奢侈。
「在街上最困難的是什麼?」我問。
「睡覺。我沒有一天睡得好,每天都提心吊膽。有次我睡著後有人鑽到我身旁,我以為是我丈夫就沒醒來查看,結果那人開始脫我褲子,被吵醒後我發現竟是陌生男子,立刻跳起來大叫大鬧,他見事態不妙才走開。」甘佳說。
「睡覺。我常睡不好,擔心不知道誰會趁機來佔便宜。有次我真的太累睡死了,因為都和孩子們一起睡,有人睡到身邊我也沒警覺,隔天醒來被大家嘲弄說我不檢點,我真的羞愧到想鑽進地底。」塔拉說。
不反抗就會被「嘲弄」,甚至連被害人自己都感覺到「羞愧」,關於「街上的女人都是壞女人,但我不是」的言論,也不只一次出現在女性無家者的口中出現。從這些受訪者的話語,可以感受到父權如何透過譴責被害者,達到再次強化的目的。除了性別暴力外,書中也點出了許多包含銜接不良、標案導致品質不佳等,印度社會福利政策的問題。透過外來者身份的觀察,作者甚至看出當地社會工作者,與弱勢團體間的認知差異,有時還會不自覺歧視對方。
或許是作者的寫作習慣,書中的「我」經常被省略,但同時所有文字都是由第一人稱視角出發,忠實紀錄了作者與印度女性無家者互動的心境轉換與反思。不論是時間的無意義化、名字承載的意義,透過作者的文字,讀者也得以了解這些我們習以為常的定律與規範,如何被無家者拋棄,但到頭來她們卻依舊渴望著「正常」的生活。
「多數的時候我什麼都沒想。你知道,我沒有家、也沒有電視,我常常躺著,就這樣看著天上流動的浮雲,那對我來說是世上最有趣的畫面。當然我也常做白日夢,夢想自己有個家,有僕人幫我做事,而我的孩子能夠得到妥善的照顧。」
在閱讀《邊緣印度:那些被隱藏的故事和女人》前,讀者必須先了解,比起女性無家者,本書更接近於作者本人到了印度,接觸包含童工、無家者,以及印度的社會文化後,所完成的一本回憶紀錄。雖然關於女性無家者的內容,占比大約只有三分之一,但已足夠描繪出她們面對父權社會的大致輪廓,而占比偏高的作者反思,則能夠提供不少後續的思考空間。
根據官方統計,台灣女性無家者人數約有250人,但社會團體認為實際人數,可能超過10倍以上,然而與主流社會相比,她們仍是隱形的「邊緣人」。雖然相差數百公里,但兩地女性無家者面臨街頭的黑暗,或許並沒有如此不同。不論是身在街頭的風險,或是導致她們無家可歸的原因,每一個故事代表的,都是一個被忽視的生命。透過瞭解她們的人生,我們也得以了解擁有一個「家」,何以應該成為身為人最基本的權利之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喜歡看書、追劇、看電影跟聽音樂的社畜,感覺把那些作品記錄下來好像比較不浪費已經花費的時間,也希望能夠幫助讓好作品接觸到更多適合的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雖然無法定義「臺灣人」,但若限縮「臺灣」的地理範圍中,講述這塊土地上曾經發生過的事情,或許是個解套,而《臺灣歷史圖說》正是這樣的一部作品。包含最初南島語族定居於臺灣,一直到二戰時期,或者增訂版中新增的民主化之路,身為歷史學者的作者周婉窈,以淺顯易懂的文字,搭配豐富的圖片,訴說了這塊土地上所發生的
想買甜甜圈,店家卻在交貨前先咬了一口,讓顧客當場傻眼。投資理財平台的廣告中,對於交易佣金的生動描述,讓許多人心有戚戚焉。然而,這看似荒謬的劇情,卻是所有在台移工必須面對的現實,差別只是他們不只必須每個月吃著「被咬過的甜甜圈」,還必須在購買之前,先想辦法生出五個甜甜圈給對方。
就算未來人工智慧能夠寫文章,散文作家或許還是最不需要擔心的一群。沒有5W1H的嚴謹結構,不需要起承轉合的情節,散文所需的只是作家本身的才華,而真正優秀的散文作品,則會給人一體成型的暢快感,並驚艷於作者的創意與文采。《青檸色時代》作者林薇晨的文字,就具有如此的魅力,然而相關的介紹卻極少。
韓劇帶給觀眾歡笑、喜悅,甚至是面對現實世界的動力,激勵了無數人像韓劇主角一般,努力追尋自己的「完美結局」。然而,如此帶來希望的作品,背後卻是無數勞工被壓榨、霸凌與歧視。
以「被遺忘的『台灣元素』」作為副標,對於《老屋顏與鐵窗花》這本作品而言是再合適不過的。包含宗教、社會經濟發展、常民的共同認知及生活經驗,鐵窗花不只守護了台灣人民的居家安全,也紀錄下了最寫實的常民樣態。
回顧2020影響各國最深遠的事情,毫無疑問就是肺炎疫情,從爆發至今約一年的期間,不論在人命、經濟或國際關係上,都造成莫大的破壞。然而這一連串的發展,卻讓筆者想起幾年前看過的這本小說,更意外在重新閱讀後,發現作者彷彿先知般,在數年前就預言了本次疫情從爆發到蔓延全球的必然過程。
雖然無法定義「臺灣人」,但若限縮「臺灣」的地理範圍中,講述這塊土地上曾經發生過的事情,或許是個解套,而《臺灣歷史圖說》正是這樣的一部作品。包含最初南島語族定居於臺灣,一直到二戰時期,或者增訂版中新增的民主化之路,身為歷史學者的作者周婉窈,以淺顯易懂的文字,搭配豐富的圖片,訴說了這塊土地上所發生的
想買甜甜圈,店家卻在交貨前先咬了一口,讓顧客當場傻眼。投資理財平台的廣告中,對於交易佣金的生動描述,讓許多人心有戚戚焉。然而,這看似荒謬的劇情,卻是所有在台移工必須面對的現實,差別只是他們不只必須每個月吃著「被咬過的甜甜圈」,還必須在購買之前,先想辦法生出五個甜甜圈給對方。
就算未來人工智慧能夠寫文章,散文作家或許還是最不需要擔心的一群。沒有5W1H的嚴謹結構,不需要起承轉合的情節,散文所需的只是作家本身的才華,而真正優秀的散文作品,則會給人一體成型的暢快感,並驚艷於作者的創意與文采。《青檸色時代》作者林薇晨的文字,就具有如此的魅力,然而相關的介紹卻極少。
韓劇帶給觀眾歡笑、喜悅,甚至是面對現實世界的動力,激勵了無數人像韓劇主角一般,努力追尋自己的「完美結局」。然而,如此帶來希望的作品,背後卻是無數勞工被壓榨、霸凌與歧視。
以「被遺忘的『台灣元素』」作為副標,對於《老屋顏與鐵窗花》這本作品而言是再合適不過的。包含宗教、社會經濟發展、常民的共同認知及生活經驗,鐵窗花不只守護了台灣人民的居家安全,也紀錄下了最寫實的常民樣態。
回顧2020影響各國最深遠的事情,毫無疑問就是肺炎疫情,從爆發至今約一年的期間,不論在人命、經濟或國際關係上,都造成莫大的破壞。然而這一連串的發展,卻讓筆者想起幾年前看過的這本小說,更意外在重新閱讀後,發現作者彷彿先知般,在數年前就預言了本次疫情從爆發到蔓延全球的必然過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你能想像外表光鮮亮麗的年輕女子其實整天餓著肚子,甚至無家可歸嗎? 深夜裡拖著行李箱在街頭茫然無依的少女,到底又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呢? 推開網咖的大門,竟然母女三人長期蝸居於此,又是基於什麼樣的苦衷呢? 日本NHK電視台親身採訪許多在社會底層掙扎的貧困女性,也把這些女性的真實生活集
Thumbnail
一般民眾通常對《憲法》甚至還不如交通法規來得熟悉,但廣義上來說,它其實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藉由各種案例,作者黃崇祐也企圖在《提著菜籃聊憲法》這本著作當中證明這件事。
Thumbnail
《女大當家》是一本敘事很日常、性別意識卻很顛覆的小說。故事以指揮社務與家務的「家女長」瑟娥為主軸開展,在瑟娥家,任何人的勞動都不是理所當然、都能換取相對應的報酬,母親可以為了「製作大醬」出公差、報公帳,父親也得遵守瑟娥訂下「不得在室內抽菸」的家規。這些並非因為性別才產生的規則⋯⋯
Thumbnail
《流浪的月》主要描寫的是被社會視為誘拐犯的十九歲大學生「文」,和被誘拐走的九歲少女「更紗」,在「文」被警察抓走,而「更紗」則被強迫住到育幼院,兩人在十五年後意外重新相遇的故事。 各自被社會認為有缺陷的加害者與被害者,卻只有彼此能夠互相理解。
Thumbnail
《斷裂的海:金門、馬祖,從國共前線到台灣偶然的共同體》把視角放大到「金門+馬祖」,雖然範圍加大讓其中的內容或許沒有辦法那麼深刻,卻以更淺顯的方式,讓讀者能夠看見在台灣論述中缺席已久的「金馬」。
Thumbnail
女子出嫁,到了婆家,不是家,可女子都嫁出了,娘家的家也不是家了。 這樣說起來,身為女人,不僅辛苦,還有一種酸苦的飄零感。 因為出嫁,娘家,已經認定是潑出去的水,就是別人家的了。 因為嫁進夫家,始終....你就是個外人,所以婆家,也不是你的家。 這樣解讀的滄桑,真覺得身為女子,有點...可
Thumbnail
結束了「夏日壞掉三部曲」,作家陳思宏的小說似乎開啟新的章節,不過《第六十七隻穿山甲》中,主角們似乎還是無法找回完整的軀殼,儘管外表或者光鮮亮麗,或者波瀾不驚,表象底下卻都是千瘡百孔。
Thumbnail
《娑婆撒哈拉》作者蔡適任,由台灣遠嫁撒哈拉沙漠,成為貝都因人龐大家族的一份子,看似浪漫的異國婚姻,實際上卻充滿文化與價值觀的衝擊。而這條道路儘管艱辛,卻也讓作者得以深刻體會眾生的共同困境,藉由反覆地反思與辯證,也讓這段婚姻成為人生重要的修行。
Thumbnail
在這本以眾多羽毛裝飾的小說當中,收錄了八則以鳥類為主題的短篇小說,作者許明涓以鳥獸來描寫人性。儘管大多描寫的是人生的苦痛,在她的文字之下,卻如鳥類的羽毛般,散發著迷人的色彩。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許多女性面對結婚以後的角色轉變,以及在家庭中忍耐與付出的境況。同時也提醒男性在家庭中應該更多照顧自己的妻子。
Thumbnail
你能想像外表光鮮亮麗的年輕女子其實整天餓著肚子,甚至無家可歸嗎? 深夜裡拖著行李箱在街頭茫然無依的少女,到底又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呢? 推開網咖的大門,竟然母女三人長期蝸居於此,又是基於什麼樣的苦衷呢? 日本NHK電視台親身採訪許多在社會底層掙扎的貧困女性,也把這些女性的真實生活集
Thumbnail
一般民眾通常對《憲法》甚至還不如交通法規來得熟悉,但廣義上來說,它其實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藉由各種案例,作者黃崇祐也企圖在《提著菜籃聊憲法》這本著作當中證明這件事。
Thumbnail
《女大當家》是一本敘事很日常、性別意識卻很顛覆的小說。故事以指揮社務與家務的「家女長」瑟娥為主軸開展,在瑟娥家,任何人的勞動都不是理所當然、都能換取相對應的報酬,母親可以為了「製作大醬」出公差、報公帳,父親也得遵守瑟娥訂下「不得在室內抽菸」的家規。這些並非因為性別才產生的規則⋯⋯
Thumbnail
《流浪的月》主要描寫的是被社會視為誘拐犯的十九歲大學生「文」,和被誘拐走的九歲少女「更紗」,在「文」被警察抓走,而「更紗」則被強迫住到育幼院,兩人在十五年後意外重新相遇的故事。 各自被社會認為有缺陷的加害者與被害者,卻只有彼此能夠互相理解。
Thumbnail
《斷裂的海:金門、馬祖,從國共前線到台灣偶然的共同體》把視角放大到「金門+馬祖」,雖然範圍加大讓其中的內容或許沒有辦法那麼深刻,卻以更淺顯的方式,讓讀者能夠看見在台灣論述中缺席已久的「金馬」。
Thumbnail
女子出嫁,到了婆家,不是家,可女子都嫁出了,娘家的家也不是家了。 這樣說起來,身為女人,不僅辛苦,還有一種酸苦的飄零感。 因為出嫁,娘家,已經認定是潑出去的水,就是別人家的了。 因為嫁進夫家,始終....你就是個外人,所以婆家,也不是你的家。 這樣解讀的滄桑,真覺得身為女子,有點...可
Thumbnail
結束了「夏日壞掉三部曲」,作家陳思宏的小說似乎開啟新的章節,不過《第六十七隻穿山甲》中,主角們似乎還是無法找回完整的軀殼,儘管外表或者光鮮亮麗,或者波瀾不驚,表象底下卻都是千瘡百孔。
Thumbnail
《娑婆撒哈拉》作者蔡適任,由台灣遠嫁撒哈拉沙漠,成為貝都因人龐大家族的一份子,看似浪漫的異國婚姻,實際上卻充滿文化與價值觀的衝擊。而這條道路儘管艱辛,卻也讓作者得以深刻體會眾生的共同困境,藉由反覆地反思與辯證,也讓這段婚姻成為人生重要的修行。
Thumbnail
在這本以眾多羽毛裝飾的小說當中,收錄了八則以鳥類為主題的短篇小說,作者許明涓以鳥獸來描寫人性。儘管大多描寫的是人生的苦痛,在她的文字之下,卻如鳥類的羽毛般,散發著迷人的色彩。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許多女性面對結婚以後的角色轉變,以及在家庭中忍耐與付出的境況。同時也提醒男性在家庭中應該更多照顧自己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