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店裡,隔壁桌的女孩在說話,她的兩位朋友坐在對面靜靜聽著,不時搭個話讓話題繼續。女孩似乎為了別人無法接收到她的善意和努力而痛苦,絮絮叨叨翻攪心思,盡可能用言語建構出當時的難受不安,希望朋友能感同身受。
有陽光的午後,店裡播著法國香頌,薩克斯風的樂音慵懶飄揚,女孩處在陽光之外,努力找到地方安放自己受到震盪的心。
「想哭時就找個安全的角落,讓眼淚好好流出來。」忘了聽誰說過這句話。淚水能讓人漂浮起來,抹開遮擋光線的烏雲。一時半刻脫離不了也沒關係,先靜靜看著,好好辨識周遭的環境。黑洞的質地不全是尖銳傷人的,有時太過軟膩,讓人深陷其中,無法脫身。別怕,抱抱自己,願意的話,感受一下眼淚的溫度。把自己包起來吧,在溫暖的人工山洞裡輕輕閉上眼,聆聽自己的心跳。胸口的震動有時強烈的像大地震,足以讓人崩壞,但只要耐心等待,微弱的脈搏也能讓綠芽慢慢長出來。
或許每次與人交際往來時,都必須遵守一紙無形契約,上頭明確列載此次相處的耐受度、容忍力、傾聽力和其他一般設定。所有項目都能在不通知對方的情況下隨時添加調整,即使當下心靈核心跑得動,也不代表後續不會造成系統當機、損毀或資料遺失,嚴重的話甚至可能會觸發永久移除作業。觸發點是什麼無從得知,可能是角度、手勢甚至一個眼神,我拋出了球,對方卻覺得一把利劍襲來,而千里之外一聲無人聽聞的鳥鳴則造成了無法估算的傷害。或許從第三者角度來看,既不是球也不是劍,而是一團飄渺的雲霧。
言語多不可信,但我們仍如此倚賴。生活中太多變數猝不及防,一抹微笑都須小心分辨真偽,今日嗜甜,明日喜酸,轉變的緣由有時連自己也說不清。我聞到的花香,是你說的那陣微風嗎?該怎麼求證?
說與不說都是勇氣。
女孩偶爾抽抽鼻子,替自己打氣似地繼續說著,用盡全力想在迷霧中找出前進的方向,手心捏著的衛生紙就像一面不願意投降的白旗,即使通往未知也比站在原地更好。我有時聽音樂,有時看書,任由周遭話音飄進飄出,一回神,才發現桌上的蛋糕已經吃完了,幸好茶溫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