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生命更長久的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曾經有一個研究訪問許多八、九十歲高齡長者,問他們假如可以重新回到年少,再活一次,他們會有什麼改變?

結果大多數人都表示:「我會多做一些在我死後仍然可以延續下去的事。」的確,面對生命最後,總會希望不是白白來這世界一趟,做過的一切都隨風而逝,沒有留下任何痕跡,那麼我們曾經存在跟不存在,這世界都沒有任何不同的話,那豈不是令人遺憾,也會很不甘心嗎?

死後仍可以延續下去,就是做一些比我們生命更長久的事。

有一次周末假日與朋友登台北近郊的山,同行的有剛卸任文化部長的龍應台老師,我很好奇以她這麼典型的知識份子,具有華人自古以來的士或文人素質的作家,投身至台灣這麼喧囂甚至無厘頭的政治環境,到底有何心得?卸任後的計畫是什麼?

只見龍老師語氣堅定的說,以後我要把時間花在真正長遠的事物上,不管什麼政權執政,不管當下的時勢如何,希望我努力的研究或創作的東西,可以超越政治當下的紛紛擾擾。

或許我們不必總是那麼有使命感,但是我對於網路社群媒體盛行的這個時代有些困惑,行動裝置即時通訊裡時時刻刻產生了如恆河沙數般無以計數的泡沫訊息,瞬間生瞬間死,我們的生命不該耗費在如幻影般的事物上吧?

曾經在建中資優班任教的阿貫老師退休後,創辦原聲教育協會,每星期辛苦地從台北開車到玉山裡,幫這群布農族的孩子上課,我曾經問過阿貫老師這些年來的心情,她說:「當我看到這群孩子努力的學習,我知道,他們的未來,絕對跟我們還沒來這裡不同。」

是的,這個世界有沒有因為我們的努力而有所不同? 義大利作家卡爾維諾曾經這麼定義:「死亡,是你加上這個世界再減去你。」這句話常常警愓著我:「你在或不在,這個世界有沒有不一樣?」這個世界是否因為加進了我們而得著了某種光彩和溫度?這些正面的善意與能量在我們悄悄退場後是否仍然留存?

  若是能夠常常如此思索,我們不管青春與年老,對時間的運用就會有不同的態度。

  因此,美國詩人伍立曼所寫的「青春」這首詩裏的這幾句,對我們是最好的鼓勵了:

青春不是人生的一段時光,

青春是心情的一種狀況。

歲月並不能使人老邁,

使人老邁的是捨棄了理想與信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5K會員
2.2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李偉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跟朋友聊天時,偶爾他們會好奇的詢問我這些年在荒野當志工幹部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常常,我總是百感交集,在口拙無以答覆之際,腦海中卻會響起「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
Thumbnail
2025/04/30
 跟朋友聊天時,偶爾他們會好奇的詢問我這些年在荒野當志工幹部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常常,我總是百感交集,在口拙無以答覆之際,腦海中卻會響起「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本篇呼應好友k老師的「有一天,若我們變老⋯」的某集padcast的主題,為人的生命有感而發,遂寫此文共享之。
Thumbnail
本篇呼應好友k老師的「有一天,若我們變老⋯」的某集padcast的主題,為人的生命有感而發,遂寫此文共享之。
Thumbnail
Q:什麼時候開始思考「退休」這件事? Q:為什麼強調「退休進行式」? A:很簡單,時代在改變,我們必須提醒自己,不能像上一代一樣,退休之後什麼事都不管,只要享福。以前退休到死亡很短,累積的資源可以用三、五年沒問題,可是現在退休到過世還有二十幾年,工作存下的錢可以再用二十幾年嗎?很難吧!
Thumbnail
Q:什麼時候開始思考「退休」這件事? Q:為什麼強調「退休進行式」? A:很簡單,時代在改變,我們必須提醒自己,不能像上一代一樣,退休之後什麼事都不管,只要享福。以前退休到死亡很短,累積的資源可以用三、五年沒問題,可是現在退休到過世還有二十幾年,工作存下的錢可以再用二十幾年嗎?很難吧!
Thumbnail
也許是即將步入四十歲的緣故,最近身旁有幾位認識的長輩先後過世了。死亡話題總使人欲言又止,表面上只能淺淺表達節哀,但內心是萬分感歎,好人好事總是消逝特別快。 記得大學時因為對生命有興趣,特地選修了一門生死學的課。「人一出生就是走向死亡」老師在台上開宗明義,給當時青春年華的我一記當頭棒喝。
Thumbnail
也許是即將步入四十歲的緣故,最近身旁有幾位認識的長輩先後過世了。死亡話題總使人欲言又止,表面上只能淺淺表達節哀,但內心是萬分感歎,好人好事總是消逝特別快。 記得大學時因為對生命有興趣,特地選修了一門生死學的課。「人一出生就是走向死亡」老師在台上開宗明義,給當時青春年華的我一記當頭棒喝。
Thumbnail
Q:什麼時候開始思考「退休」這件事? Q:為什麼強調「退休進行式」? A:很簡單,時代在改變,我們必須提醒自己,不能像上一代一樣,退休之後什麼事都不管,只要享福。以前退休到死亡很短,累積的資源可以用三、五年沒問題,可是現在退休到過世還有二十幾年,工作存下的錢可以再用二十幾年嗎?很難吧!
Thumbnail
Q:什麼時候開始思考「退休」這件事? Q:為什麼強調「退休進行式」? A:很簡單,時代在改變,我們必須提醒自己,不能像上一代一樣,退休之後什麼事都不管,只要享福。以前退休到死亡很短,累積的資源可以用三、五年沒問題,可是現在退休到過世還有二十幾年,工作存下的錢可以再用二十幾年嗎?很難吧!
Thumbnail
只要到了新的一年或是生日到了,人們就覺得自己又老了一歲,然後就會開始唉聲嘆氣,可是人老化本來就是正常現象啊?為什麼要對老了這件事情感到恐懼呢? 每個人的人生都只有一次,好好的把握也接納自己所有的樣子,這樣不是更快樂嗎?
Thumbnail
只要到了新的一年或是生日到了,人們就覺得自己又老了一歲,然後就會開始唉聲嘆氣,可是人老化本來就是正常現象啊?為什麼要對老了這件事情感到恐懼呢? 每個人的人生都只有一次,好好的把握也接納自己所有的樣子,這樣不是更快樂嗎?
Thumbnail
 曾經有一個研究訪問許多八、九十歲高齡長者,問他們假如可以重新回到年少,再活一次,他們會有什麼改變?   結果大多數人都表示:「我會多做一些在我死後仍然可以延續下去的事。」的確,面對生命最後,總會希望不是白白來這世界一趟,做過的一切都隨風而逝,沒有留下任何痕跡,那麼我們曾經存在跟不存在,這世界都沒有
Thumbnail
 曾經有一個研究訪問許多八、九十歲高齡長者,問他們假如可以重新回到年少,再活一次,他們會有什麼改變?   結果大多數人都表示:「我會多做一些在我死後仍然可以延續下去的事。」的確,面對生命最後,總會希望不是白白來這世界一趟,做過的一切都隨風而逝,沒有留下任何痕跡,那麼我們曾經存在跟不存在,這世界都沒有
Thumbnail
我們曾經也那麼年輕,怎麼過著過著也中年拉!即便我們都還不能稱為老,根據政府最新公告的平均國民壽命顯示,如果你現在40歲以下活到一百歲的機率很高。 假設我們65歲退休,活到80歲,那麼我們只需要準備15年的退休金,但活到100歲,我們就得準備35年的退休金,這可能得迫使我們需要在更年輕的就開始準備。
Thumbnail
我們曾經也那麼年輕,怎麼過著過著也中年拉!即便我們都還不能稱為老,根據政府最新公告的平均國民壽命顯示,如果你現在40歲以下活到一百歲的機率很高。 假設我們65歲退休,活到80歲,那麼我們只需要準備15年的退休金,但活到100歲,我們就得準備35年的退休金,這可能得迫使我們需要在更年輕的就開始準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