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商業|用市場經濟對抗全球暖化,從歐盟——全球最大碳權交易市場看節能減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各種極端氣候發生的越來越頻繁,造成的經濟衝擊與生命損失,迫使大眾開始思考這些「不願面對的真相」。根據科學家運用氣候與經濟動態整合模型(DICE)分析的結果,人為活動導致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已是無須爭辯的事實;而聯合國每年不厭其煩公布的報告也指出,氣候變遷造成的負面影響,涵蓋淡水資源、生態系統、食物供應、纖維與農林產品、海鹽系統、低窪地區、產業、居住安全、社會與人類健康(Nordhaus, 2014)。而這些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傷害程度又更加嚴峻。

影響範圍等同於經濟蕭條、疫情肆虐,每個人都該具危機意識

以印尼為例,2014 年當選總統的左科威在執掌政權後,宣布斥資 300 多億美元,將首都從現在的雅加達遷往 2000 公里外的婆羅洲東加里曼丹省(East Kalimantan),原因除了雅加達人口已嚴重超出負載,更關鍵的是該城正以每年 2 公分的速度下沉。海平面上升再加上極端氣候的連年衝擊,專家預估,到了 2050 年,雅加達將有三分之一處於常年洪患的狀態

這只是其中一個例子,說明全球暖化——或依據英國衛報 2019 年給的新名詞:全球加熱(global heating)——對我們生活造成的直接影響,與經濟蕭條、疫情肆虐、或暴力戰爭等量齊觀,勢必會成為能夠左右一整世代、甚至連續好幾個世代的力量。

全球暖化也是極為複雜的議題,需要納入各種領域的經驗與知識,例如大氣科學、生態環境學、人類學、工程學、經濟學,乃至政治學和國際關係等,我們需要的不只是更多的專家學者、政府與企業投入來搶救暖化;更重要的是每一個人都能具有危機意識,並發揮「個人即政治」(the personal is political)的具體行動

如何降低溫室氣體濃度減緩暖化速度?碳權交易

若從最簡單的概念來看,暖化很大程度源自二氧化碳濃度增加,而二氧化碳自 18 世紀以來暴增,不外乎來自於人類大量燃燒石化燃料。

因此解決暖化的第一步,也是科學家自 1970 年代就開始呼籲的做法:減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的濃度。聯合國也提出在本世紀末,要控制全球增溫在 2 度以內的目標。這相當困難,且成本也極高,但至少訂出了量化數字,讓各國可以協調一致的行動,來避免世界走向氣候危機的臨界點。

碳排造成的外部性代價相當高昂,而減碳或發展替代方案亦須付出額外的成本,這時候,就是市場機制可以發揮的地方。因為單靠道德勸說,絕對不足以撼動既有的商業行為(business-as-usual);只有加諸適當的經濟誘因與市場干預,例如:為每單位的碳排放「定價」,並允許其自由交易,或許就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這也是碳權交易的由來,或更精確來說,叫做「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cap and trade),讓高碳排的企業(或是所有的企業),根據其歷史排放紀錄或該產業的平均排放量,由政府授予一定量的碳排放權,並按照政策規劃來逐年遞減,最終達成「淨零排放」的目標

「碳權」就是一種可自由交易的單位,若企業超過政府規定的排放量,就需要購入碳權,以抵消其對環境的影響;反之,若力行節能而有多餘的碳權,則可以透過公開市場,賣給需要的廠商。

這種把外部性賦予定價的做法,就是經濟學原理中的「寇斯定理」( Coase Theorem ),也是當前備受關注的「市場導向環境政策」工具。寇斯定理的概念,就是讓原本財產權定義不明確的公眾資產/資源,例如空氣、水、氣候、環境等,藉由產權界定並允許其自由交易,便可有效達到使用者(消耗者)付費,最佳分配有限資源,並針對外部性進行導正。

許多主流的看法認為,建置碳排放的 cap and trade 機制,並在各國的積極參與下,便有機會達成自《京都議定書》簽署以來,不斷呼籲把氣候變遷限制在比工業化前水準高出攝氏 2 度的目標。

碳權交易先驅——歐盟 ETS,佔全球碳交易市場 80%

目前來看,歐盟是建立碳權排放交易最成熟的地區。歐盟排放交易體系(EU Emission Trade Scheme),又稱 EU ETS,自 2005 年實施以來,是當前世界上最大的區域碳排放交易市場。根據《路透社》的報導,2020 年全球碳交易活動超過 2 千億美金,同比成長 34%;而歐盟單一地區,就佔了整體碳交易的八成左右。

EU ETS 的法源依據源自於 1997 年的《京都議定書》以及 2003 年通過的歐盟碳排放交易命令(Directive 2003/87/EC),規範涵蓋歐盟 27 成員國,加上英國、冰島、挪威與列支敦士登。總計有超過 11 萬家耗能超過 20 MW 的企業、工廠、電廠,每年需透過歐盟核發的許可權 EUA 交易,來符合總量的限制。1 個 EUA 等於 1 公噸的二氧化碳當量(CO2e)。

在不同的施行階段中,ETS 規範包含從高耗能的能源業、鋼鐵業、礦業、水泥業、玻璃業等,到化學製造、航空、大型食品加工、運輸、工程營造等,並計畫進一步落實到更廣的層面,以及將 EUA 除了「二氧化碳」之外,也計入《京都議定書》規定的 6 種溫室氣體。

對於那些未能遵守總量限制或減排目標的企業,每單位的 EUA 會面臨至少 100 歐元的罰鍰。這對企業來說,可謂不小的成本,要嘛額外購入 EUA,用以抵銷自身的碳排放,要嘛就得在生產製造的過程中使用更好的節能方案(當然,這會產生成本),或者,透過創新的商業模式,如循環經濟思維,來改變既往的生產 – 消費框架。

2050 年碳中和是全球剛性目標,及早佈局才能掌握未來市場先機

從歐盟開始,碳定價已成國際趨勢,而 2050 年達到碳中和,亦是各國政府、企業的剛性目標。

歐盟在 2019 年提出標準更為嚴格的「綠色政綱」(Green Deal),同時設定在 2030 就要先減碳 50%(以 1990 年為基準線);並進一步針對不易設定總量管制的產業,另以提高石化燃料稅的手段,迫使企業改採更環保節能的方式來營運。未來,舉凡是銷往歐洲的產品與服務,在碳排放的揭露上,也都將會面臨更為嚴格的標準。

也因為如此,企業及早佈局,掌握碳權交易先機,是相當重要的一門功課。歐盟的 ETS 只是個開始,針對總量管制與交易的政策與具體實施細則,各國也將陸續祭出更為嚴格的標準,用以因應氣候變遷與全球暖化 2050 年的大限。

(首圖來源:Image by Oleg Mityukhin from Pixabay

延伸閱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本住人的沙龍
25會員
112內容數
本住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9/13
最新研究發現,空氣污染會減少全球數十億人好幾年的壽命,而且超越抽菸、愛滋病、戰爭等原因成為最恐怖的殺手。在空氣品質低於世界衛生組織 WHO 設定標準的國家,人們平均壽命減少了 2.2 年。 芝加哥大學 Michael Greenstone 教授指出,「空氣污染是地球上對人體健康危害最嚴重的來源,然
Thumbnail
2021/09/13
最新研究發現,空氣污染會減少全球數十億人好幾年的壽命,而且超越抽菸、愛滋病、戰爭等原因成為最恐怖的殺手。在空氣品質低於世界衛生組織 WHO 設定標準的國家,人們平均壽命減少了 2.2 年。 芝加哥大學 Michael Greenstone 教授指出,「空氣污染是地球上對人體健康危害最嚴重的來源,然
Thumbnail
2021/09/11
鋼鐵,是建築的基本架構,是支撐起現代社會的重要材料。鋼鐵的應用範圍相當廣泛,然而鋼鐵的生產過程會產生大量的溫室氣體,是導致氣候變遷的一大原因。 佔全球碳排放 9%,專家預測:鋼鐵業需在 2050 年前減碳 90% 根據非政府組織 ​​Global Energy Monitor 的調查,全球的鋼鐵產
Thumbnail
2021/09/11
鋼鐵,是建築的基本架構,是支撐起現代社會的重要材料。鋼鐵的應用範圍相當廣泛,然而鋼鐵的生產過程會產生大量的溫室氣體,是導致氣候變遷的一大原因。 佔全球碳排放 9%,專家預測:鋼鐵業需在 2050 年前減碳 90% 根據非政府組織 ​​Global Energy Monitor 的調查,全球的鋼鐵產
Thumbnail
2021/09/11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於今年 8 月底宣布,在聯合國的「乾淨燃料與車輛行動(Partnership for Clean Fuels and Vehicles, PCFV)」推動近 20 年的努力下,全球正式停售含鉛汽油,含鉛汽油時代走入歷史,人類與地球的健康少了一大威脅。 使用近一世紀走入歷
Thumbnail
2021/09/11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於今年 8 月底宣布,在聯合國的「乾淨燃料與車輛行動(Partnership for Clean Fuels and Vehicles, PCFV)」推動近 20 年的努力下,全球正式停售含鉛汽油,含鉛汽油時代走入歷史,人類與地球的健康少了一大威脅。 使用近一世紀走入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碳權時代的來臨勢不可擋,早已成為全球的趨勢,快來看看碳權在市場中如何交易,身為個人戶如何參與市場,把握這波機會?
Thumbnail
碳權時代的來臨勢不可擋,早已成為全球的趨勢,快來看看碳權在市場中如何交易,身為個人戶如何參與市場,把握這波機會?
Thumbnail
同樣來自於工廠的外部成本,智能生產設備害你失業沒飯吃,排放汙染源造成環境汙染降低生活品質;透過外部性理論的「寇斯定理」,聰明的人類創造了「工作權交易」與「碳排放交易」,「工作權交易」可以餵飽一家大大小小,「碳排放交易」只存在虛無飄渺的討價還價中,誰對人類的幫助更巨大? 1.「碳排放交易」
Thumbnail
同樣來自於工廠的外部成本,智能生產設備害你失業沒飯吃,排放汙染源造成環境汙染降低生活品質;透過外部性理論的「寇斯定理」,聰明的人類創造了「工作權交易」與「碳排放交易」,「工作權交易」可以餵飽一家大大小小,「碳排放交易」只存在虛無飄渺的討價還價中,誰對人類的幫助更巨大? 1.「碳排放交易」
Thumbnail
在了解碳定價前,要先知道這個二氧化碳(等同)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每年到底排放多少到大氣中呢? 以世界資源組織資料2018年全球約492億噸,比爾蓋茲指出2020全球約為510億噸。而當溫室氣體排放量達到5000億噸時,平均氣溫就會上升1度C,也就是說如每年排放500億噸,10年後則就會讓我們的氣溫上升
Thumbnail
在了解碳定價前,要先知道這個二氧化碳(等同)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每年到底排放多少到大氣中呢? 以世界資源組織資料2018年全球約492億噸,比爾蓋茲指出2020全球約為510億噸。而當溫室氣體排放量達到5000億噸時,平均氣溫就會上升1度C,也就是說如每年排放500億噸,10年後則就會讓我們的氣溫上升
Thumbnail
之前準備其他資料時,就有稍微接觸碳中和、碳權等名詞定義。但畢竟是初次接觸,對於為什麼要這麼做?做了之後對企業、社會、消費者的幫助是什麼?不做會怎樣等仍是疑問重重。Host-Annie平常就蠻關注環保議題如何結合企業經營,再加上ESG這主題在台灣也日漸被重視,於是就形成了這次的導讀分享。
Thumbnail
之前準備其他資料時,就有稍微接觸碳中和、碳權等名詞定義。但畢竟是初次接觸,對於為什麼要這麼做?做了之後對企業、社會、消費者的幫助是什麼?不做會怎樣等仍是疑問重重。Host-Annie平常就蠻關注環保議題如何結合企業經營,再加上ESG這主題在台灣也日漸被重視,於是就形成了這次的導讀分享。
Thumbnail
世界銀行於 5 月發表了《2021 年碳價趨勢報告》,整理了全球現在進行中與即將推行的碳定價制度,範圍涵蓋國際、國內、地方層級。報告也有說明各政府要加速達到長期減碳目標可參考的措施,包含碳稅、碳排放交易系統、與碳權機制。世界銀行說明,很高興能看到各國政府一一開始推動各自的碳定價政策,然而要達成《巴
Thumbnail
世界銀行於 5 月發表了《2021 年碳價趨勢報告》,整理了全球現在進行中與即將推行的碳定價制度,範圍涵蓋國際、國內、地方層級。報告也有說明各政府要加速達到長期減碳目標可參考的措施,包含碳稅、碳排放交易系統、與碳權機制。世界銀行說明,很高興能看到各國政府一一開始推動各自的碳定價政策,然而要達成《巴
Thumbnail
溫室效應、氣候變遷是全球須共同面對的課題,也因此各國政府開始針對溫室氣體的排放、碳足跡等有更加嚴格的限制,不只訂出 2050 淨零排放的目標,也發展出「碳權交易」的概念,將碳排放權定價,希望透過市場機制的介入有效限制企業無止盡地排放溫室氣體。 各國碳交易制度進程 截至目前為止,歐盟已有相當成熟的碳
Thumbnail
溫室效應、氣候變遷是全球須共同面對的課題,也因此各國政府開始針對溫室氣體的排放、碳足跡等有更加嚴格的限制,不只訂出 2050 淨零排放的目標,也發展出「碳權交易」的概念,將碳排放權定價,希望透過市場機制的介入有效限制企業無止盡地排放溫室氣體。 各國碳交易制度進程 截至目前為止,歐盟已有相當成熟的碳
Thumbnail
各種極端氣候發生的越來越頻繁,造成的經濟衝擊與生命損失,迫使大眾開始思考這些「不願面對的真相」。根據科學家運用氣候與經濟動態整合模型(DICE)分析的結果,人為活動導致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已是無須爭辯的事實;而聯合國每年不厭其煩公布的報告也指出,氣候變遷造成的負面影響,涵蓋淡水資源、
Thumbnail
各種極端氣候發生的越來越頻繁,造成的經濟衝擊與生命損失,迫使大眾開始思考這些「不願面對的真相」。根據科學家運用氣候與經濟動態整合模型(DICE)分析的結果,人為活動導致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已是無須爭辯的事實;而聯合國每年不厭其煩公布的報告也指出,氣候變遷造成的負面影響,涵蓋淡水資源、
Thumbnail
談到再生能源議題時,碳權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議題。畢竟鼓勵使用綠能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逐步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無論減碳、碳中和,甚至是「負」的碳排(亦即,減少的量還能超過排放的量),已經成為各國政府的迫切任務。再加上,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與2015年通過的巴黎氣候協議更是明確要求...
Thumbnail
談到再生能源議題時,碳權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議題。畢竟鼓勵使用綠能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逐步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無論減碳、碳中和,甚至是「負」的碳排(亦即,減少的量還能超過排放的量),已經成為各國政府的迫切任務。再加上,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與2015年通過的巴黎氣候協議更是明確要求...
Thumbnail
過去人類野心勃勃了好幾次,1992年的《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因欠缺約束力實際上沒什麼顯著作用。大國的退出與某些國家的表面工夫,都其實揭示了政府參與之外,民間企業的力量與科技發展勢必要更發揮影響力,才能更加確保地球的未來。
Thumbnail
過去人類野心勃勃了好幾次,1992年的《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因欠缺約束力實際上沒什麼顯著作用。大國的退出與某些國家的表面工夫,都其實揭示了政府參與之外,民間企業的力量與科技發展勢必要更發揮影響力,才能更加確保地球的未來。
Thumbnail
全球暖化如今已是迫在眉睫的問題,如何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為各國盡其所能欲解答之課題,成為政策中的首要之務。
Thumbnail
全球暖化如今已是迫在眉睫的問題,如何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為各國盡其所能欲解答之課題,成為政策中的首要之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