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議題|2021 世界銀行碳價趨勢報告(上):全球碳定價進度為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raw-image

世界銀行於 5 月發表了《2021 年碳價趨勢報告》,整理了全球現在進行中與即將推行的碳定價制度,範圍涵蓋國際、國內、地方層級。報告也有說明各政府要加速達到長期減碳目標可參考的措施,包含碳稅、碳排放交易系統、與碳權機制。世界銀行說明,很高興能看到各國政府一一開始推動各自的碳定價政策,然而要達成《巴黎氣候協定》淨零排放的目標還有一段距離,人們應啟動更大規模、更有野心的碳定價策略。

世界銀行表示,在全球疫情危機逐漸獲得控制後,產生了強烈的共識:應強化全球危機的因應措施,氣候變遷也包括在內。2020 年讓人們了解跨國合作對於解決全球危機的重要性,同理,要處理氣候變遷問題也應加強跨國合作。而世界銀行則會持續提供各國碳定價相關的策略,幫助各國做好前期準備、計畫與導入,助其達成永續經營目標、因應氣候變遷問題。

碳定價:是必要的措施,但不能只有碳定價

世界銀行在報告開頭闡明,碳定價對於綠色轉型是相當重要的角色,碳定價可以將溫室氣體的排放成本內部化 (亦即寇斯定理),也是增加企業或政府進行低碳轉型的動力。然而,要讓碳定價能幫助全球達成「控制全球溫度升幅在 2°C 以內」的目標,還需要確保其他的前提跟工具:

  • 首先,碳定價本身要具備一定的野心,碳價需至少每噸 40-80 美元
  • 碳定價制度必須視各國情況調整,因地制宜;
  • 需要其他政策協助配合,包含鼓勵投入研發減排措施、破除減排措施的非經濟障礙等。

此外,碳定價也有更多不同的的分類。根據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整理,世界銀行於 2019 年首次提出「碳價 2.0」的概念,除了過去大家所熟知的「碳稅」、「碳交易」等明定的碳定價制度(explicit carbon pricing),還新增了隱含碳定價制度(implicit carbon pricing)與企業內部碳定價,前者是包含化石燃料補貼改革、燃料稅等制度,使人們透過補貼的方式意識到碳排放的價格化,也讓政府能以更全面的方式研擬碳定價制度;後者則是私部門採用的減碳方式,以緩解氣候財務風險與超前部署應對氣候風險、以氣候目標為投資決策指標。

延伸閱讀:減碳的政策工具:碳稅 vs. 碳權知多少?

截至目前為止,全球碳定價進度為何?

在 2020 年,世人對於淨零排放的意識逐漸提升,也看到越來越多為達成目的誕生的組織如「Race to Zero」計畫和「Climate Ambition Alliance」等。截至 2020 年 12 月,全球已有 127 個國家、823 個城市、101 個地區、1541 家企業承諾要在 2050 年前完成脫碳。

儘管疫情造成經濟跟社會的動盪不安,但社會對於對抗氣候變遷問題的決心並沒有受到打擊,各地政府、企業仍然陸續推出新的碳定價相關的政策與策略,也顯示碳定價不只不會對經濟帶來衝擊,反而更加穩固。

全球碳稅與碳交易系統地圖(圖片來源:世界銀行)

全球 64 個碳定價機制,管制 21.5% 排放量

根據世界銀行統計,全球今年有 64 個碳定價機制,跟 2020 年相比增加了 6 個,還有另外 3 個已有具體規劃,預計實施,總共管制全球 21.5% 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與 2020 年的 15.1% 相比成長不少。(主要來自於中國全國碳交易制度的實施)

延伸閱讀:中國全國碳權交易系統 6 月底上海啟動,超越歐盟成為全球最大碳交易市場

僅 3.76% 排放量符合《巴黎氣候協定》的碳價標準

隨著越來越多政府宣布淨零排放的目標,也有越來越多碳定價政策出現;尤其在歐盟通過《綠色政綱》後,歐盟的配額價格更創下歷史新高。

儘管越來越多碳定價政策出現,各地碳價也逐漸成長,然而只有 3.76% 的排放量符合《巴黎氣候協定》應有的碳價標準。根據世界銀行在 2017 年時建議,要達成《巴黎協定》的「控制全球升溫 2°C 以內」目標,2020 年每噸碳價應介於 40-80 美元,2030 年每噸碳價應為 50-100 美元。

2021/4/1 全球碳價長條圖(圖片來源:世界銀行)

2021/4/1 全球碳價長條圖(圖片來源:世界銀行)

由上圖可知,符合世界銀行建議的碳價水準的碳定價至度止有 9 個,分別為瑞典碳稅、瑞士碳稅、列支敦士登碳稅、芬蘭碳稅、挪威碳稅、法國碳稅、歐盟碳交易、瑞士碳交易、盧森堡碳稅制度。

2020 全球碳定價制度創造 530 億美元收入

根據世界銀行統計,2020 年全球碳價收入為 530 億美元,與 2019 年相比增加了 80 億美元,主要是來自於歐盟碳交易制度的收入。歐盟 2020 年的碳交易價格為每噸溫室氣體 49.8 美元,管制了「境內」39% 的溫室氣體,並產生 225 億 4800 萬美元的收入。

隨著碳交易系統規模越來越大,數量也越來越多,專家也在試想碳交易系統串連起來的可能應。不過就目前爲止,各地區的碳交易系統仍限縮在歐盟與歐盟相鄰的地區以及北美地區之間;現已有維吉尼亞州與賓州考慮加入美國的區域溫室氣體倡議 RGGI,預計兩州加入後將更加擴大北美碳交易系統的規模。

此外,還有越來越多的國家與地方政府積極考慮採用碳定價政策,尤其是碳交易系統。已經有有一些地區設立好了碳定價政策的開始日期,如烏克蘭已決定於 2025 年開始實施全國性的碳交易制度;美國的 13 個地區也宣布《交通與氣候倡議》(Transportation and Climate Initiative),將於 2023 年開始限制汽車燃料的溫室氣體排放;此外,印尼也於今年 3 月開始實施碳交易制度的測試。許多國家則是考慮採用部分地區試點執行的方式實施碳定價政策,也有地區正在找尋其他碳定價的方式。

碳定價真的能實現淨零碳排嗎?

世界銀行指出,雖然越來越多政府喊出淨零目標,但多數的中短期氣候目標與碳價絲毫不足以達到《巴黎氣候協》所制定的目標。事實上,雖然全球再 2020 年遭到 Covid-19 的襲擾,但各地的氣候行動不減反增,截至 2021 年 4 月,全球已有 29 個國家將竟零碳排的目標明文列入國家法規中。不丹與南美洲的蘇里南共和國甚至已經實現淨零排放了。

然而儘管接受淨零排放目標的國家變多,其氣候行動多半是落後進度的。根據專家 2021 年 2 月計算,當前的氣候行動在 2030 年只能減少 0.5% 的溫室氣體排放。

儘管碳定價政策的確對於實現淨零碳排的目標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但目前的碳價與國際間的邊境政策都還不足以有效推動脫碳行動。要加強政策,就需要推出更明確的碳定價機制,讓氣候與財政措施有明確的參考依歸,也可以更加鼓勵低碳技術的投資。

隨著後疫情時代逐漸到來,正好是企業、產業與社會重新打造「永續發展」的大好機會,透過刺激經濟的各式政策,不僅能夠復甦經濟,也可以成為永續城市或綠色轉型的基礎。不過就目前為止,只有一小部分的刺激經濟方案是花費在低碳、環境計畫上。

延伸閱讀:全球碳權交易一一上路,台灣碳交易制度到哪個階段了?

要讓碳定價做到淨零排放,政府還能怎麼做?

世界銀行表示,政府應該持續關注碳定價政策的政治經濟效應和策略溝通。隨著各地區的碳價越來越高,政府必須確保碳價維持在公平、且對社會有益的水平上,同時還要持續向社會溝通碳定價的相關政策。因為根據一項全球性的氣候變遷調查發現,社會都希望政府採取更強力的氣候行動,但對於碳定價制度的接受度卻相當低。

此外,碳邊境調整政策也是可以考慮採取的行動之一。隨著淨零排放的目標逐漸變成各國共識,碳邊境調整制度更可能將各地的碳定價制度串連起來,整合成全球性制度。以歐盟為例,歐盟預計於 2021 年 6 月公布其碳邊界調整機制的計畫,而英國則預計在今年 6 月登場的 G7 峰會中優先討論碳邊境稅的聯盟。而透過邊境調整措施,也可能促使其他國家跟進加強碳定價措施。

最後,則是將金融體系納入碳定價政策的一環。過去一年,越來越多金融業者對碳交易市場越來越感興趣,投資者對於碳交易市場的興趣也越來越高。在歐盟碳交易體系中,投資和信貸機構所購買的份額已從 2018 年的 37.3% 成長至 2020 年的 43.7%;另外,積極投入歐盟碳交易市場的投資基金也從 3 年前不到 100 家,成長至目前 250 家。其他地區也有越來越多金融機構加入碳定價市場,更研發出多種不同的衍伸性金融商品,可見碳定價市場的投資潛力之大。而政府該如何利用金融市場,作為碳定價機制的墊腳石,同時做好監管工作,就值得我們持續觀察。

延伸閱讀:因應氣候變遷,G7 年底前斷絕燃煤發電金援

下一篇,愛地球學院將繼續介紹《2021 世界銀行碳價趨勢報告》下半部,碳權機制(碳信用 Carbon Crediting)與企業內部碳價:2021 世界銀行碳價趨勢報告(下):全球經濟下滑,碳權市場挺過疫情持續成長

參考資料

World Bank》State and Trends of Carbon Pricing 2021
環境資訊中心》【2021世銀碳價趨勢報告摘要】淨零競逐下 全球碳價收入達530億美元

(首圖來源:World Bank)

延伸閱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本住人的沙龍
25會員
112內容數
本住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9/13
最新研究發現,空氣污染會減少全球數十億人好幾年的壽命,而且超越抽菸、愛滋病、戰爭等原因成為最恐怖的殺手。在空氣品質低於世界衛生組織 WHO 設定標準的國家,人們平均壽命減少了 2.2 年。 芝加哥大學 Michael Greenstone 教授指出,「空氣污染是地球上對人體健康危害最嚴重的來源,然
Thumbnail
2021/09/13
最新研究發現,空氣污染會減少全球數十億人好幾年的壽命,而且超越抽菸、愛滋病、戰爭等原因成為最恐怖的殺手。在空氣品質低於世界衛生組織 WHO 設定標準的國家,人們平均壽命減少了 2.2 年。 芝加哥大學 Michael Greenstone 教授指出,「空氣污染是地球上對人體健康危害最嚴重的來源,然
Thumbnail
2021/09/11
鋼鐵,是建築的基本架構,是支撐起現代社會的重要材料。鋼鐵的應用範圍相當廣泛,然而鋼鐵的生產過程會產生大量的溫室氣體,是導致氣候變遷的一大原因。 佔全球碳排放 9%,專家預測:鋼鐵業需在 2050 年前減碳 90% 根據非政府組織 ​​Global Energy Monitor 的調查,全球的鋼鐵產
Thumbnail
2021/09/11
鋼鐵,是建築的基本架構,是支撐起現代社會的重要材料。鋼鐵的應用範圍相當廣泛,然而鋼鐵的生產過程會產生大量的溫室氣體,是導致氣候變遷的一大原因。 佔全球碳排放 9%,專家預測:鋼鐵業需在 2050 年前減碳 90% 根據非政府組織 ​​Global Energy Monitor 的調查,全球的鋼鐵產
Thumbnail
2021/09/11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於今年 8 月底宣布,在聯合國的「乾淨燃料與車輛行動(Partnership for Clean Fuels and Vehicles, PCFV)」推動近 20 年的努力下,全球正式停售含鉛汽油,含鉛汽油時代走入歷史,人類與地球的健康少了一大威脅。 使用近一世紀走入歷
Thumbnail
2021/09/11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於今年 8 月底宣布,在聯合國的「乾淨燃料與車輛行動(Partnership for Clean Fuels and Vehicles, PCFV)」推動近 20 年的努力下,全球正式停售含鉛汽油,含鉛汽油時代走入歷史,人類與地球的健康少了一大威脅。 使用近一世紀走入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面臨減碳的聲浪,很多新名詞從全球開始進入台灣,新聞或政府都陸續強調了減碳的議題。我覺得這一塊領域目前仍然很新穎,所以只透過聽而沒有花時間認識碳領域,其實都不能說自己真的有跟上減碳趨勢,因為要把歐盟建立的遊戲規則,真的需要閱讀大量國外網站;因此想梳理清楚對於減碳的觀念,並用自己的語言闡述清楚。 可以
Thumbnail
面臨減碳的聲浪,很多新名詞從全球開始進入台灣,新聞或政府都陸續強調了減碳的議題。我覺得這一塊領域目前仍然很新穎,所以只透過聽而沒有花時間認識碳領域,其實都不能說自己真的有跟上減碳趨勢,因為要把歐盟建立的遊戲規則,真的需要閱讀大量國外網站;因此想梳理清楚對於減碳的觀念,並用自己的語言闡述清楚。 可以
Thumbnail
為全球物種的永續生存問題,聯合國於2015年宣布「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SDGs包含17項行動方案,自此,各國紛紛開始設定減碳目標及相關法案,如歐盟實施CBAM;美國推出潔淨能源法案等,我國蔡總統也承諾我國2050年達到淨零
Thumbnail
為全球物種的永續生存問題,聯合國於2015年宣布「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SDGs包含17項行動方案,自此,各國紛紛開始設定減碳目標及相關法案,如歐盟實施CBAM;美國推出潔淨能源法案等,我國蔡總統也承諾我國2050年達到淨零
Thumbnail
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在2022年三月底剛公布,國際間也頻繁討論碳中和等議題,企業更應該隨時了解,國內和重要出口國的相關法規,才不會錯失重要市場。企業規劃減碳行動前,更應先了解有什麼注意事項,是直接影響減碳的成敗關鍵呢?
Thumbnail
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在2022年三月底剛公布,國際間也頻繁討論碳中和等議題,企業更應該隨時了解,國內和重要出口國的相關法規,才不會錯失重要市場。企業規劃減碳行動前,更應先了解有什麼注意事項,是直接影響減碳的成敗關鍵呢?
Thumbnail
在了解碳定價前,要先知道這個二氧化碳(等同)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每年到底排放多少到大氣中呢? 以世界資源組織資料2018年全球約492億噸,比爾蓋茲指出2020全球約為510億噸。而當溫室氣體排放量達到5000億噸時,平均氣溫就會上升1度C,也就是說如每年排放500億噸,10年後則就會讓我們的氣溫上升
Thumbnail
在了解碳定價前,要先知道這個二氧化碳(等同)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每年到底排放多少到大氣中呢? 以世界資源組織資料2018年全球約492億噸,比爾蓋茲指出2020全球約為510億噸。而當溫室氣體排放量達到5000億噸時,平均氣溫就會上升1度C,也就是說如每年排放500億噸,10年後則就會讓我們的氣溫上升
Thumbnail
之前準備其他資料時,就有稍微接觸碳中和、碳權等名詞定義。但畢竟是初次接觸,對於為什麼要這麼做?做了之後對企業、社會、消費者的幫助是什麼?不做會怎樣等仍是疑問重重。Host-Annie平常就蠻關注環保議題如何結合企業經營,再加上ESG這主題在台灣也日漸被重視,於是就形成了這次的導讀分享。
Thumbnail
之前準備其他資料時,就有稍微接觸碳中和、碳權等名詞定義。但畢竟是初次接觸,對於為什麼要這麼做?做了之後對企業、社會、消費者的幫助是什麼?不做會怎樣等仍是疑問重重。Host-Annie平常就蠻關注環保議題如何結合企業經營,再加上ESG這主題在台灣也日漸被重視,於是就形成了這次的導讀分享。
Thumbnail
近年來各國都紛紛祭出「淨零排放」的氣候目標,並加速導入碳交易、碳費、碳稅等制度,甚至連企業也都自主採用再生能源、購買碳權,打造「碳中和」的綠色供應鏈。不過近日專家在科學期刊《自然》中發布最新研究,若要控制全球升溫的幅度在 1.5 度內,全球不只要做到淨零排放,更要開始實施「碳債(carbon de
Thumbnail
近年來各國都紛紛祭出「淨零排放」的氣候目標,並加速導入碳交易、碳費、碳稅等制度,甚至連企業也都自主採用再生能源、購買碳權,打造「碳中和」的綠色供應鏈。不過近日專家在科學期刊《自然》中發布最新研究,若要控制全球升溫的幅度在 1.5 度內,全球不只要做到淨零排放,更要開始實施「碳債(carbon de
Thumbnail
世界銀行於 5 月發表了《2021 年碳價趨勢報告》,整理了全球現在進行中與即將推行的碳定價制度。接續上一篇「2021 世界銀行碳價趨勢報告(上):全球碳定價進度為何?」,世界銀行接著談到碳權(碳信用、碳抵銷 Carbon Crediting)機制與企業內部企業內部碳價機制的趨勢與應用。 全球發行
Thumbnail
世界銀行於 5 月發表了《2021 年碳價趨勢報告》,整理了全球現在進行中與即將推行的碳定價制度。接續上一篇「2021 世界銀行碳價趨勢報告(上):全球碳定價進度為何?」,世界銀行接著談到碳權(碳信用、碳抵銷 Carbon Crediting)機制與企業內部企業內部碳價機制的趨勢與應用。 全球發行
Thumbnail
世界銀行於 5 月發表了《2021 年碳價趨勢報告》,整理了全球現在進行中與即將推行的碳定價制度,範圍涵蓋國際、國內、地方層級。報告也有說明各政府要加速達到長期減碳目標可參考的措施,包含碳稅、碳排放交易系統、與碳權機制。世界銀行說明,很高興能看到各國政府一一開始推動各自的碳定價政策,然而要達成《巴
Thumbnail
世界銀行於 5 月發表了《2021 年碳價趨勢報告》,整理了全球現在進行中與即將推行的碳定價制度,範圍涵蓋國際、國內、地方層級。報告也有說明各政府要加速達到長期減碳目標可參考的措施,包含碳稅、碳排放交易系統、與碳權機制。世界銀行說明,很高興能看到各國政府一一開始推動各自的碳定價政策,然而要達成《巴
Thumbnail
溫室效應、氣候變遷是全球須共同面對的課題,也因此各國政府開始針對溫室氣體的排放、碳足跡等有更加嚴格的限制,不只訂出 2050 淨零排放的目標,也發展出「碳權交易」的概念,將碳排放權定價,希望透過市場機制的介入有效限制企業無止盡地排放溫室氣體。 各國碳交易制度進程 截至目前為止,歐盟已有相當成熟的碳
Thumbnail
溫室效應、氣候變遷是全球須共同面對的課題,也因此各國政府開始針對溫室氣體的排放、碳足跡等有更加嚴格的限制,不只訂出 2050 淨零排放的目標,也發展出「碳權交易」的概念,將碳排放權定價,希望透過市場機制的介入有效限制企業無止盡地排放溫室氣體。 各國碳交易制度進程 截至目前為止,歐盟已有相當成熟的碳
Thumbnail
談到再生能源議題時,碳權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議題。畢竟鼓勵使用綠能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逐步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無論減碳、碳中和,甚至是「負」的碳排(亦即,減少的量還能超過排放的量),已經成為各國政府的迫切任務。再加上,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與2015年通過的巴黎氣候協議更是明確要求...
Thumbnail
談到再生能源議題時,碳權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議題。畢竟鼓勵使用綠能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逐步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無論減碳、碳中和,甚至是「負」的碳排(亦即,減少的量還能超過排放的量),已經成為各國政府的迫切任務。再加上,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與2015年通過的巴黎氣候協議更是明確要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