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作為他者的他者-「舒適之地Comfort Land」曾貞源個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許多時候人們都期待在一貫的慌亂之中尋找生活確切的方向,只不過多數時間我們都很難以怡然自得的態度迎接可能的改變。看過「舒適之地」展覽後,讓我想起年代久遠的日劇《長假》,劇中傳達人在面對下一階段的目標前,如何面對那一段不知所措與無所事事的時光。在籌備這個展覽的期間,貞源正處於告別過去並徘徊於人生下一階段前的時刻,在擺平繁瑣的論文格式與勞心的兵役後,他有了一個放長假的時間,可以暫時遠離種種枷鎖,放慢步調與無所顧忌地審視自己的創作。而「舒適之地」或許可以看作是他如何在這個上天給他的長假期間,[1]慢下腳步來思考過去種種與面對未知的過程。

貞源在去年這段放長假的時間,用了半年移居至金門,成為當地文化局補助下的駐地藝術家。或許很多人會認為這檔展覽,呈現著藝術家在金門所體會到的離島文化與歷史軌跡,但其實不然。因此我想透過自己實際前往金門探訪藝術家的經驗,與伴隨他準備「舒適之地」這場展覽的過程,依著時序以兩個子標題的方式書寫,梳理他現階段的創作。


「舒適之地Comfort Land」曾貞源個展                     圖檔由藝術家提供

「舒適之地Comfort Land」曾貞源個展 圖檔由藝術家提供

成功沙灘

來不及跟上四個月兵役,只好自認倒楣當上最後一屆一年義務役的貞源,在2020年7月一退伍就無縫接軌飛往金門,作為在金門文化局補助下,為期半年的駐地藝術家。於是家裡沙發都還沒坐熱,役男氣息尚未完全消退之時,他便收拾行李前往陌生小島短居,作為面對人生新階段的緩衝。而我也在沒有含糊絕對酷暑的8月,以探訪駐地藝術家兼轉職撫慰身心的理由,搭上前往金門的班機。一集看劇的時間,便到達了充滿紅土已歷史層疊中除役的戰地。

在行經無數銅像圓環與斑駁迷彩牆後,終於抵達藝術家在成功沙灘旁已整修過的短居平房,面對眼前的一片空曠與不怎麼浪漫的海浪聲,對於個性實際也沒有探險精神的我來說,實在不曉得要如何在這無邊際的海防前線旁,安居半年更甚至是創作。雖然金門早已不是與外界隔絕的封閉小島,不過對於居住在前海防要塞邊的藝術家與來探訪暫居的我來說,網路的荒蕪卻是事實。網路不穩的時候,體感時間度秒如年,原來要把一個人隔絕置外其實很簡單,這樣的想法油然而生。所幸文化局很快地就解決了藝術家網路匱乏的問題。對於住在海峽另一邊習慣搭乘捷運、習慣下樓就有早餐店的我而言,實在無法在這個曝曬於烈陽的島上,以隨時可能會沒有網路的心情騎車探索景點、享受迷路,更何況金門至今仍有幾個地方尚未開放讓你自由探險。因此不論是對於像貞源這樣暫居金門的外地人,或是如我一般的觀光客,網路的順暢無疑可以被寫進探訪前任戰地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為了解決生活所需,從一開始的「金門早餐」、「金門麥當勞」、「金門洗衣店」、「金門超市」,漸漸的貞源的手機瀏覽記錄開始增加「金門圓環」、「金門的樹」、「金門當兵」、「金門鬼屋」等等與歷史相關的提問。在網路搜尋的過程中,戰時的軍旅軼事、靈異傳聞,或是在當時因情勢而封鎖的事件,漸漸地被一個又一個的超連結打撈上來。在透過網路而看見這些轉述又轉述的故事裡,貞源開始意識到自己被這個早已找不到源頭或是無法被證實的狀態所吸引,而這樣的感受也作為他在「舒適之地」個展中,重要的創作核心。對他而言,在金門成為駐地藝術家的期間,重要的不是過去歷史與文化給他的震撼,而是這些戰地與民俗故事被轉述甚至改寫後,呈現出如都市傳說般的樣貌。透過網路,他知道了林毅夫在金門服役時泅泳叛逃的事件,而當時到底有沒有抱四顆籃球渡海,至今也是無法證實;烈嶼的烈女廟是一位軍人受到夢的感召而建立,至今這座廟宇所供奉的女子,成為了當地居民真實相信的存在;還有好幾個版本的無頭部隊半夜操練的傳說。這些不斷在當地口耳相傳,卻因時間而成為網路改寫的故事,讓他覺得自己置身於金門事外,網路故事所構成的金門好像還比他所居的岸邊平房還真實,不過這樣的感受也許是他作為一位沒有信仰與戰地經驗的他者才會有的體悟吧。

作為一位在事件中的他者,對許多藝術家來說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人在置身事內時容易隨著環境而平坦,唯有置身事外,生活中的不合理與謬論才有可能被看見。這或許就是貞源在這檔展覽中,一直想傳達卻又難以言語的感受,他很難單純透過文字,訴說金門給他的置外感。雖然彼此有著相同的語言、歷史,甚至我們共享選擇政治的權利,但因為雙方相識的時間、媒介與路徑不同,你的真心與原貌在我心裡也會變得不同。

舒適之地

離開金門的三個月後,貞源回到城市實踐與新竹鐵道藝術村在兩年前所預定的展覽之約。駐地金門的期間,他所完成的作品並不多,本次展出的作品,大多是回到城市後才開始的創作。對他而言,寫實風景與在地歷史田調並不是創作的目的,個人視覺經驗的累積才是其繪畫主要的資料來源。或許你能在他這次的作品裡,看到一些類似迷彩或是跟民俗有關的色彩,這是他擷取禮俗中那些強調彼岸存在的記號,這些色塊的意義在他的作品裡並不直接指涉信仰,而是呈現他所聽過的故事,其原貌如何被一層又一層的絢麗所隱藏。

在金門被網路置外的經驗,以及那些以訛傳訛的故事,讓貞源深刻感受到,原來我們習以為常的真實,可以是透過各種過渡或轉譯而構築。在這次展出的幾件作品中,都出現了「火焰」與「燃燒」的意象,這是相較他以往作品中十分明顯的改變。火在信仰中作為接引與傳送心意至彼岸的媒介,然而在當今,火有時則被當作抹去前任存在的儀式。透過火焰,一切故事彷彿便能改寫,從明火過渡到煙,這之間的轉生說明著故事還有多少時間會變質。在作品裡,可以看見枯枝燎原之火、高溫的青藍火焰、遇熱融化的熔岩、飄散於公路盡頭的煙,不同型態的火代表著故事原貌如何因轉譯而改變,事件如何因轉述而漸漸失去真實性。因此可以說「火」是藝術家給予觀眾最為明確的邀請,你必須先隨著火的暗示,才能慢慢窺探藝術家想隱藏在畫面背後的真實。


曾貞源作品中的火焰意象                       圖檔由藝術家提供

曾貞源作品中的火焰意象 圖檔由藝術家提供

遮蔽與掩蓋是貞源作品中極為重要的內容,或許他很難跟觀者明確地解釋畫面中線條、幾何色塊、圖像拼貼、雷射貼紙的個別意義,因為它們出現的目的都是透過奪人眼目的外貌而掩蓋底層不想被看見的故事。畫面中的魚頭、甲殼類海鮮、動物頭骨,這些看似有弦外之音的圖像,其實是一種聲東擊西的隱身法。對於作品而言,藝術家透過去色與變形的方式褪去圖像原有的意義,目的是運用拼貼的手法讓觀者置身於圖像之外,就像寓言故事中總會有個半路出現的華美營地誘導你休息,但其實目的是阻礙你走向破關的正確道路。

過去人們用信仰建造真實,而當今我們用濾鏡偽裝真實。貞源作品中的色塊與拼貼就如手機濾鏡的功能,透過層層的罩染,掩蓋故事的不完美或是不想被看見的領域,它們透過華美的外衣以嶄新的樣貌呈現於眾人眼前。這麼多的堆疊與遮蔽,其實也代表著藝術家如何珍視這段沒人逼著前進的長假時刻,在告別了學校與兵役之後,貞源短暫退去了被社會賦予的角色與身份,他終於有了一段懶洋洋的時間,擁有不被打擾的舒適之地,在這裡他可以透過繪畫思索什麼才是那個最自在的自己。透過展覽,觀者其實無法了解藝術家的真實所見,或是他在金門因網路而發現的軼事,也因仍想保有自己的舒適之地,他才極盡可能的透過一層又一層的掩蓋,讓你看不到他的真心,而或許也只有在離開展場後,我們才能以一種他者的視角拼湊出沉潛在作品底層可能的密語或意義。

[1] 日劇《長假》的經典名言:「人生不如意的時候,是上帝給的長假,這個時候應該好好享受假期。突然有一天假期結束,時來運轉,人生才是真正開始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鄭薇的沙龍
3會員
6內容數
鄭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5/07
林采瑩 光之間 水墨紙本 66x70cm 2020 (於無了時展出) 你欲饋燒嗎?你欲饋燒嗎? 我要把這句話印出來,從天橋上灑落,像地下道裡「你要工人嗎?」這樣無處不在, 這是世間最溫暖的一句話,它讓我想起下港的家。   社會哀怨太多,聲聲句句要拍謝, 冷冷冰雨在臉上無情的拍,假的眼淚在臉上胡亂的
Thumbnail
2020/05/07
林采瑩 光之間 水墨紙本 66x70cm 2020 (於無了時展出) 你欲饋燒嗎?你欲饋燒嗎? 我要把這句話印出來,從天橋上灑落,像地下道裡「你要工人嗎?」這樣無處不在, 這是世間最溫暖的一句話,它讓我想起下港的家。   社會哀怨太多,聲聲句句要拍謝, 冷冷冰雨在臉上無情的拍,假的眼淚在臉上胡亂的
Thumbnail
2020/05/07
徐巧玲 ⽩天的煙火02 膠彩紙本 41x31.5cm 2020 (於無了時展出) 想欲飛,想欲有個冬夜裡的番仔伙, 擱不災呀到底袂走去堆,我只能先睏底棉被裏。    放我飛, 忘記擱有一個頭家相欠債, 天空有夠灰,滿地的落葉。翅膀硬了想欲飛, 無情無義欸社會,害我生活袂曉過,   拜託天公伯,不要給
Thumbnail
2020/05/07
徐巧玲 ⽩天的煙火02 膠彩紙本 41x31.5cm 2020 (於無了時展出) 想欲飛,想欲有個冬夜裡的番仔伙, 擱不災呀到底袂走去堆,我只能先睏底棉被裏。    放我飛, 忘記擱有一個頭家相欠債, 天空有夠灰,滿地的落葉。翅膀硬了想欲飛, 無情無義欸社會,害我生活袂曉過,   拜託天公伯,不要給
Thumbnail
2020/05/07
徐靖軒 城市汪洋系列3 礦物紙本 18x18cm 2020  (於無了時展出) 電火太亮我壓袂慣習,走路太快我壓袂慣習, 新的樓啊厝直直起我壓袂慣習。  躲到大海但沒有沉進海底, 攤開的布,仰式的我,浮屍一般,全身發皺。 我不是在聽海哭的聲音,而是等待海邊水鴛鴦的殘餘。 昨夜煙火閃閃熄熄,就像我來
Thumbnail
2020/05/07
徐靖軒 城市汪洋系列3 礦物紙本 18x18cm 2020  (於無了時展出) 電火太亮我壓袂慣習,走路太快我壓袂慣習, 新的樓啊厝直直起我壓袂慣習。  躲到大海但沒有沉進海底, 攤開的布,仰式的我,浮屍一般,全身發皺。 我不是在聽海哭的聲音,而是等待海邊水鴛鴦的殘餘。 昨夜煙火閃閃熄熄,就像我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覺得自己對於工作的定義和標準似乎太不現實與過於理想化,一旦工作的內容讓自己感覺像個機器人般輸出時,就好想離職,但離職後又感到自我價值的空虛。 但沒關係,今天我去了一個很可愛的地方和你分享,更期待有一天可以和你分享裸辭的終點是什麼模樣。 【行程一】紀州庵 紀州庵,是日據時期一間高級料亭,過去
Thumbnail
覺得自己對於工作的定義和標準似乎太不現實與過於理想化,一旦工作的內容讓自己感覺像個機器人般輸出時,就好想離職,但離職後又感到自我價值的空虛。 但沒關係,今天我去了一個很可愛的地方和你分享,更期待有一天可以和你分享裸辭的終點是什麼模樣。 【行程一】紀州庵 紀州庵,是日據時期一間高級料亭,過去
Thumbnail
此版本為選指導老師所交出去的版本,但經過私下與某位老師討論後,議題的方向與基地選擇則稍微有所變動,但因為變動還需要花時間去修正,故先把原完整版送上。
Thumbnail
此版本為選指導老師所交出去的版本,但經過私下與某位老師討論後,議題的方向與基地選擇則稍微有所變動,但因為變動還需要花時間去修正,故先把原完整版送上。
Thumbnail
我的出走日記,一部寫給社畜、內向性格、想改變現狀卻沒有勇氣的人的溫暖療癒之作。台詞句句寫實,句句打進你的心坎裡,給你在現實不斷壓迫之下,仍有一絲喘息的出口。對於內向人心裡世界的探討也是獨樹一幟,相信看完劇的你,一定能讓生活增添巨大能量。
Thumbnail
我的出走日記,一部寫給社畜、內向性格、想改變現狀卻沒有勇氣的人的溫暖療癒之作。台詞句句寫實,句句打進你的心坎裡,給你在現實不斷壓迫之下,仍有一絲喘息的出口。對於內向人心裡世界的探討也是獨樹一幟,相信看完劇的你,一定能讓生活增添巨大能量。
Thumbnail
以金門島為主題的紀錄電影《金門留念》,描述幫軍人拍照的照相館老闆、一位退伍開便當店的軍官、還有遠嫁金門的中國姑娘,三人對於這座曾經國共內戰的最後防線,具有政治和戰爭特別意義的軍旅島嶼有著怎樣的特殊回憶,還有揮別過去後如今金門樣貌在他們眼裡是什麼模樣?
Thumbnail
以金門島為主題的紀錄電影《金門留念》,描述幫軍人拍照的照相館老闆、一位退伍開便當店的軍官、還有遠嫁金門的中國姑娘,三人對於這座曾經國共內戰的最後防線,具有政治和戰爭特別意義的軍旅島嶼有著怎樣的特殊回憶,還有揮別過去後如今金門樣貌在他們眼裡是什麼模樣?
Thumbnail
「早在知道『地方創生』、『關係人口』這些詞彙之前,我們就一直默默在做。」回想起返鄉種種,彭仁鴻分享,比起創立大家熟知的「金魚。厝邊」,其實早在他服替代役期間,就已經吸納了許多養份、認真面對每一個在地夥伴的需求,成為後來創業的扎實基礎。
Thumbnail
「早在知道『地方創生』、『關係人口』這些詞彙之前,我們就一直默默在做。」回想起返鄉種種,彭仁鴻分享,比起創立大家熟知的「金魚。厝邊」,其實早在他服替代役期間,就已經吸納了許多養份、認真面對每一個在地夥伴的需求,成為後來創業的扎實基礎。
Thumbnail
應該只有我了吧。 我最擅長的就是用焦慮逼死自己了,ㄏ一ㄏ一。
Thumbnail
應該只有我了吧。 我最擅長的就是用焦慮逼死自己了,ㄏ一ㄏ一。
Thumbnail
許多時候人們都期待在一貫的慌亂之中尋找生活確切的方向,只不過多數時間我們都很難以怡然自得的態度迎接可能的改變。看過「舒適之地」展覽後,讓我想起年代久遠的日劇《長假》,劇中傳達人在面對下一階段的目標前,如何面對那一段不知所措與無所事事的時光。在籌備這個展覽的期間,貞源正處於告別過去並徘徊於人生下一階
Thumbnail
許多時候人們都期待在一貫的慌亂之中尋找生活確切的方向,只不過多數時間我們都很難以怡然自得的態度迎接可能的改變。看過「舒適之地」展覽後,讓我想起年代久遠的日劇《長假》,劇中傳達人在面對下一階段的目標前,如何面對那一段不知所措與無所事事的時光。在籌備這個展覽的期間,貞源正處於告別過去並徘徊於人生下一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