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大力吐槽時下暢銷書「致富心態」...的翻譯,這我真的不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一直以來都很喜歡讀 non-fiction ,許多暢銷書大多寫的內容很實在。但到底要讀是中文還英文,總是令我猶豫再三。
大概是自己語言能力不夠好,或有時作者的寫作方式過於枯燥,所以英文我真的吃不下來,又沒法像中文一樣一目十行,把無聊的章節略讀過去。
所以被大推的好書(譬如原子習慣),我通常會去找中英文版各看幾個章節來看自己可以讀英文可以撐過幾回。
如我所料,大部分讀英文都撐不了兩三個章節,就快樂地回到了母語的懷抱。
最近在看許多人大推的「致富心態」The Psychology of Money,卻是恰恰相反。

「致富心態」這本書,內容相當的有趣,闡述一個財務心態的書籍,竟然可以旁徵博引到許多駭人聽聞(?!)的軼事。
但中文看了兩章,這個語句不通順到實在是看不下去。換到英文,哇簡直是如沐春風了。
就光光前幾章,就有數不盡的錯誤。讓人深刻懷疑完全是丟了 google 翻譯就出版了。
簡直讓人情不自禁來大力吐槽一下!

標題騙點閱

這本書我一直被人推薦,但到現在才讀的原因是書名不知道在聳動個什麼勁兒。人家當初取名是用來勸世的:The Psychology of Money 金錢心理學:很謙卑的表示如果想要活得快樂,大家一起來研究一下,怎麼讓自己財務心態健康起來。
中文變成是致富心態,怎麼變成 “Mindset of getting rich” ,像是什麼武功秘籍心法,念了這本書、有了這個心態就可以致富了呢?此風不可長啊!
只是書商 Clickbait 標題殺人也不是第一次了,為了騙點閱,可能也不是品質的問題。
但細看內文,就發現各種地方除了不準確以外,有時還錯的一塌糊塗。
譬如第一章第一句就錯了。
Let met tell you a problem. It might make you feel better about what you do with your money.
「讓我來跟你解釋一個問題,或許這會讓你覺得自己的理財能力還不差」
大姐啊,tell 翻成解釋已經夠彆扭了,而 feel better about what you do 根據文意,不是「覺得自己理財能力還不差」,反而是「為自己的糟糕理財能力,能找到藉口開脫而感覺好點」的意思啊。

第二句也錯。
人們會花錢做些瘋狂的事情,但沒有人真的是瘋子。
看中文你可能會覺得人們虛擲千金,亂花錢買豪宅買直升機,但原文卻是:
People do some crazy things with money
這邊的意思明顯是人們會做出瘋狂的「理財決定」。中文裡面「花錢」的「花」是 spending/expense ,而文中完全沒有這個意思,而更是在指投資 investment 。
這兩個根本不是同一回事啊姐姐。

再來看這一段的最後一句:
專業投資人說:「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Some lessons have to be experienced before they can be understood.
一般「不經一事、不長一智」這句話的意思,應該是說經驗能使人增長智識。因為用這句話的語境,主要是用來回顧過去的錯誤,反省覺得學到了一課。而不是強調原來就懂這個道理,只是沒經歷不理解。這就是語言字面意義與實際用法不同的奧妙之處,
但英文原句的意思卻是接近「不見黃河心不死」——有些道理「只能」親身體驗才能學到。更強調的是即使道理我都懂,仍然「無法理解」的部分,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意思呀。

本章結尾:
對一個十分容易讓人們受到情感現實影響的主題而言,這倒是個難題
For a topic that is so influenced by emotion versus fact, this is a problem 。
大姐,你有看到這裡有個 versus 嗎?
明顯就是「被情感影響、而不是被事實影響的主題」吧。直接把 versus 當作 and 了,這幾乎是直接丟 google 翻譯才會出現的錯誤啊!

第二章還可以,但才讓人有所期待之時,第三章又恢復水準,再度丟出一堆誤導嫌疑,或根本與原句意思相反的語句。
譬如這一章 Never Enough 其實是在強調「適可而止」,而 Enough 英文裡其實有一種「夠了!」的語氣。
這裏 Never Enough 卻翻成「貪得無厭」,而 Enough 翻為「滿足感」。我一開始還以為是「成就感、爽感」的意思。天知道原來是「夠了不用再多了」的意思...
再來隨便看一句:
滿足感讓人意識到相反的情況,也就是「貪得無厭追求更多」,這會讓把你推向遺憾的地步。
說真的我完全不懂這句在幹嘛... 我意識到了什麼,到底是什麼會讓我遺憾?!
一看英文,哇,簡直不能再清晰。
”Enough” is realizing that the opposite --- an insatiable appetite for more --- will push you to the point of regret.
「夠了」的感覺,就是了解到「夠了的相反」,也就是「永不滿足、需索無度」的心態會把人推向令人後悔的地步。
回頭看原句,就是把英文的同位語多加了一個「這」,沒事好端端的為什麼要加個廢字呢?
Regret 可以作為遺憾或後悔。這句要翻哪一個,簡直是國中文法等級的選擇題... 專業譯者還選錯,真的很令人 regret 啊。
如果翻譯還要讀者能夠自己重新排列整理,自行整理詞義,那我懷疑我的買書錢都到哪去了...

中間,那個內線交易被抓包的高官說:
「這件事毀去我的名聲並不公平,但如果我還在執著自己的名聲,那就太讓人不安了。」
你在意名聲,為什麼令人不安啊?不看英文,我還覺得這位主管罪犯會被抓起來,是不是因為語焉不詳、胡言亂語?
結果發現是:
This thing unjustly destroyed my reputation. That’s only troubling if I‘m so attached to my reputation
其實是——
這個事件不成比例地毀了我的名聲... 不過我會煩惱這個的前提是——我還會在意我的名聲啦哈哈哈哈哈
“That’s only troubling“ 的一個自暴自棄說法,變成完全理解不能的「那就太讓人不安了」,這個翻譯才讓人超級不安吧!!
我真的可以繼續看下去,不被這該死的翻譯全面誤導文意嗎?!

除此之外還有把對失敗極度恐懼的「Paranoid」直接翻成「偏執狂」,你不說我還以為偏執狂是潔癖還是完美主義呢。但其實英文本意是要維持保守心態,有點被害妄想的「戒慎恐懼」。

中華文化五千年,中文對我的誘惑實在太大。於是過不久,我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地又找來中文看,這次真的被我抓到把柄了...
11章談主動與被動投資,倒數幾段:
「如果你(對主動選股)心癢難耐,足以讓你把其他更多元的投資擱置一旁。」
看這句你以為在假設——你把錢都放到選股主動投資,不碰多元被動投資了。
但英文其實是「leave alone」,也就是你的大部分投資還是多元化的指數,小額主動投資只是止癢,以免讓你動到大額被動投資的部位。
文意完全相反了啊寶貝。

由於標題都弄的很簡略,所以副標的翻譯至關重要。
但我對於副標的翻譯,真的非常失望啊!
譬如 13 預留犯錯空間的副標題:
每項計畫最重要的部分是, 對你的計畫做計畫,而不是按照計畫做事
  • 我既然已經有計畫了,又要怎麼「對計畫做計畫」?
  • 我不按照計畫做事,那我一開始做計畫幹嘛?
  • 所以我有了計畫的計畫,那我到底能不能按照計畫的計畫做事?
一看到英文... 很顯然這只是一個斷句的問題,非常容易判斷...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every plan is “planning on your plan not going according to plan. ”
這還不夠明顯嗎?最重要的部分是 “planning on (that) your plan not going according to plan. ”,意思是要把「事情沒跟著計畫走的狀況列入計畫」。就是備用計畫、緊急預備計畫等等。
怎麼可能斷成 planning on your plan (, and) not going according to plan 啊!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英文沒標點符號就隨便斷句,文法不對以外,也都不用看上下文,譯者是小學生嗎?真的是要氣到要斷片。

如果你覺得以上還有辯解空間,來看看下面 John Bogle 對於主動投資這句:
譯文:
我不買個股是因為我認為我可以創造 alpha,我只是很喜歡股票,而且從二十歲開始就有股票。而且這是我的錢,我總得拿來做些什麼。
原文:
I'm not buying individual stocks because i think i’m going to generate alpha. I just love stocks and have ever since I was 20 years old. And it’s my money, I get to do whatever.
算是創造了紀錄,單句犯下多個錯誤以外,還順便誤解文意:
  • 不買個股 —> 他是在辯解他是事實上就是買了個股
  • 我只是很喜歡股票 —>這裡翻得好像是「股票」這種東西了。 文意很明顯是單指他一直持有的股票。
  • I get to do whatever. —> 應該是「我愛怎麼做都行」。相比操作其他投資人的錢,他自己的錢確實想投資啥都可以。
  • 「總得拿來做什麼」的翻譯完全錯誤,因為這整句就是在回答為什麼要去投個股啊!如果總要做什麼,那就投自己家產品啊!
所以正確的翻譯應該是:
我買個股,不是因為我認為我可以產生 alpha。我只是很喜歡這些股票,而且從二十歲開始就擁有這些股票。而且這是我的錢,我愛怎麼操作都行
神哪,這意思不是只差了幾公里。

然後我終於忍無可忍地找來英文版,這才發現在某個資本董事長的推薦序裡,早已為我們指點迷津:
「中文的翻譯書看了意猶未盡,所以我又去買了英文版再看一次。」
早就給你提示了:一個好的翻譯,需要逼得讓人買原文書重看一次嗎?
英文版我直接 google 到了,直接厚顏無恥的推薦給你。
再次希望譯者如果沒有那個心,可以不用出來毀人子弟。
也奉勸廣大讀者:珍惜生命,遠離爛翻譯。
(此譯者譯作不多,也不知是男是女。稱為姐姐只是為了節目效果,請大家包涵我不想在她身上再多花時間查核的怨恨心情。)

想要看到更多吐槽嗎?我有個佛系經營的粉絲團:MBA的在美學習筆記,歡迎追蹤!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Natalia Liya-avatar-img
2024/07/14
那就看英文版呗,就你们事真多
Rita Wu-avatar-img
2022/11/17
這書耽擱了一段時間才看,中間也翻了幾頁,今天從第一章開始 一度懷疑我自己的中文能力太差,一個句子我重複要看很多遍還沒悟出個所以然。這中文的文法也很糟糕 第一次看書要停停走走。上網也找了 是不是翻譯太爛了。 真的白白浪費一本好書。 真心的希望 能受到這本書啟發的人 能充分的明白作者要傳達的內容
Rumi Su-avatar-img
2022/02/05
為了幫你按顆愛心 我註冊了個帳號~ 無法不幫你按讚啊! 哈哈 原來不是我中文退化~真是太令人高興了
KC C-avatar-img
2021/04/24
完全同意!我就是讀到一半受不了爛翻譯上網找找看有沒有人也有一樣的想法,突然覺得面對這樣的問題讀者好像只能自認倒霉,沒有辦法對出版社或譯者表達抗議,不然這樣差勁的譯者或是出版社還真應該受到懲罰
MBA 的在美學習筆記-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4/24
其實這個問題讀者似乎只能自救,如果真的想看中文的話,我第一步會去看中國或香港有沒有電子書,遺憾的是這一本似乎都還沒有。 可惜的是只要書賣得不錯,譯者應該還會被鼓勵這種「人機合作翻譯」就不用審稿的有效方式。市場導致劣幣驅逐良幣,令人失望。
謝毅貞-avatar-img
2021/04/06
難怪我讀了都沒有心動的感覺,原來翻譯佔了很大原因。
MBA 的在美學習筆記-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4/24
也可能作者沒碰到你的點,如果可以自行腦補蹩腳的翻譯,整體來說還是本輕鬆的好書!
新疆棉事件延燒,人權問題一直使中國政權廣受外界批評。這篇文章我想從我之前任職美國/歐洲都有總部的顧問公司工作,兩次讓我大開眼界的文化衝突經驗,談談西方社會為什麼這麼多道德魔人、如此政治正確。究竟背後是為了保護私利、或是真的捍衛心中那把道德良知的尺呢?
從工作以來常常在想:究竟要先思考籌備好再行動,還是做了再去修正驗證?可能因為小時候學到,「學習」作為一種行動,猶記儒家的格言「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搞得常常提醒自己一定要記得思考,不要只懂得做。即使如此,我還是選擇 Bias for Action!
如果你告訴我一個語音聊天產品,在只有 1,500 個用戶且沒網站的時候就估值 $100M ,我一定會覺得是炒作無稽之談。結果過半年他們用戶突破三百萬,晉升 $1B 獨角獸。這就是近來在全球各地爆紅的語音平台: Clubhouse。 本篇深入探討它的驚人魔力,背後蘊六大影響力原則的產品設計。
瘋狂的群眾闖入議會殿堂,挑戰長久政權。高喊著「革命無罪、造反有理」。執政者即使兵權在握,但也怕真的引起暴亂,面對逮捕或推翻的恐懼、對於權力的貪婪交織,全場一片混亂。 這樣的情境 2021 不僅發生在白宮,更發生在華爾街。只不過暴民換成了散戶,權貴換成了機構,暴亂發生地點是金融巨鰐主導的財富世界。
Pixar  趕在歲末這一波在 Disney Plus 推出了動畫 Soul 。這幾天獲得朋友圈的強力推薦。看完後發現靈魂根本沒轉彎,而是重新用一個看似離奇,其實樸實的故事,來帶領我們重新思考。當看慣世事的「憤世嫉俗」與無論生死的「滿腔熱血」相遇時,我們如何看待人生的意義?
我參訪了 C3 在 Redwood City 的總部。聽完他們的商業模式與營運狀況,我對這家公司的未來一片看好,一回到家我就投了履歷,沒想到這場面試的第一題,卻大出我所料。帶領大家一同認識本月上市的這頭超級獨角獸:C3.ai。
新疆棉事件延燒,人權問題一直使中國政權廣受外界批評。這篇文章我想從我之前任職美國/歐洲都有總部的顧問公司工作,兩次讓我大開眼界的文化衝突經驗,談談西方社會為什麼這麼多道德魔人、如此政治正確。究竟背後是為了保護私利、或是真的捍衛心中那把道德良知的尺呢?
從工作以來常常在想:究竟要先思考籌備好再行動,還是做了再去修正驗證?可能因為小時候學到,「學習」作為一種行動,猶記儒家的格言「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搞得常常提醒自己一定要記得思考,不要只懂得做。即使如此,我還是選擇 Bias for Action!
如果你告訴我一個語音聊天產品,在只有 1,500 個用戶且沒網站的時候就估值 $100M ,我一定會覺得是炒作無稽之談。結果過半年他們用戶突破三百萬,晉升 $1B 獨角獸。這就是近來在全球各地爆紅的語音平台: Clubhouse。 本篇深入探討它的驚人魔力,背後蘊六大影響力原則的產品設計。
瘋狂的群眾闖入議會殿堂,挑戰長久政權。高喊著「革命無罪、造反有理」。執政者即使兵權在握,但也怕真的引起暴亂,面對逮捕或推翻的恐懼、對於權力的貪婪交織,全場一片混亂。 這樣的情境 2021 不僅發生在白宮,更發生在華爾街。只不過暴民換成了散戶,權貴換成了機構,暴亂發生地點是金融巨鰐主導的財富世界。
Pixar  趕在歲末這一波在 Disney Plus 推出了動畫 Soul 。這幾天獲得朋友圈的強力推薦。看完後發現靈魂根本沒轉彎,而是重新用一個看似離奇,其實樸實的故事,來帶領我們重新思考。當看慣世事的「憤世嫉俗」與無論生死的「滿腔熱血」相遇時,我們如何看待人生的意義?
我參訪了 C3 在 Redwood City 的總部。聽完他們的商業模式與營運狀況,我對這家公司的未來一片看好,一回到家我就投了履歷,沒想到這場面試的第一題,卻大出我所料。帶領大家一同認識本月上市的這頭超級獨角獸:C3.ai。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春夏必備的超透氣洞洞鞋! Q彈厚底可以無痛增高 走起來也更舒適~ 還能一秒變換涼鞋、拖鞋! 鞋身用造型和紋路去展現質感 讓素色鞋面更百搭! 隨意簡單的搭配就很好看 就連休閒洋裝打起來也無違和! 這個夏天一定要擁有一雙洞洞鞋吧✌︎(°͈ꆚ°͈)ว 📣Crocs洞洞鞋限時下殺只要
Thumbnail
momo店+ S999純銀四葉草項鍊,精緻細膩,代表愛情、希望、信念與幸運,是送給自己或別人的完美禮物。限時下殺299元起,超取免運!
Thumbnail
在義大利的第三天,我們搭車前往知名的旅遊城市馬泰拉Matera,馬泰拉位於巴西利卡塔大區 Basilicata,這裡最知名的景點就是石窟Sassi,為世界上最古老的人類居住地之一,從舊石器時代開始就有人居住於此
Thumbnail
記得在10月底11月初時,在規劃寒假小旅行,從波蘭看到匈牙利,從西班牙看到法國,最後在朋友E推薦下選擇了位於義大利南部的巴里Bari,不是法國的巴黎,也不是印尼的峇里島,更不是淡水河畔的八里,義大利的巴里聽說風景不錯,食物也都好吃,也剛好我和同行的朋友都沒有去過義大利,所以就決定利用短暫的寒假來一趟
Thumbnail
── 日更、寫長文、寫深度思考的實用內容 📆 ​ 有人說:臉書演算法越來越聰明了。 ​你常會看到好幾天前、上個月、甚至去年的熱門貼文出現在牆上。 ​這象徵 Facebook 更懂得你的喜好,把值得你看的優秀貼文推播給你,不管新舊。 ​ 也有創作者說:臉書演算法很爛,不管怎樣發文,觸及率
本書沒有太多量化的知識,比較偏向作者心得整理,結構比較鬆散。如果期待的是理財硬知識,可能較不適合閱讀。另外本書閱讀起來不是太通順,個人評價:3顆星。 1、沒有人真的是瘋子:投資決策很大程度取決於投資人自己的經驗,特別是剛成年時的經驗 如果一個人的成長期間股市很強,相較於在股市弱的時期成長的人,經
Thumbnail
投資理財的書籍中, 少不了技術分析、價值投資等等關鍵術語 但追根究底, 真正影響的還是在心理層面   沒有強大的心理承受力, 在面對各樣的波動時, 就容易錯估情勢。 這次參加讀書會,藉由歐陽老師導讀後, 再佐以閱讀篇章,更能加深自己對該書的瞭解   以下是幾點自己頗有感觸的
Thumbnail
《致富心態(Psychology of Money)》這本書從理財心理學的角度出發,探索了金錢的意義。小編在重覆閱讀兩次後,彙整書籍18節重點,帶領大家踏上一段致富心態的探索之旅,也願我們都能夠重新審視對財富自由的本質,洞察金錢心理學的世界。
Thumbnail
本書介紹了金錢心理學,讓人瞭解消費行為背後的非理性因素,以及如何避免落入金錢迷思。其中涵蓋了10種金錢迷思,如金錢相對性、心理帳戶、花錢之痛、定錨效應、損失趨避傾向等。對於每種迷思,提供瞭解方,例如增加知識和資訊、警惕免費忠告、增加自制力等。閱讀反思了理財方面的挑戰和投資心態的改變。
Thumbnail
這是一本與眾不同的投資理財書,不談基本面、技術面、籌碼面等專業知識,談的是如何看待金錢本質的心理學。 你用什麼樣的心態面對金錢,將會造就不同的財富人生。 我認為這六個重要心態,值得想要投資理財的朋友們深思咀嚼,有任何想法與建議,非常歡迎留言和我交流喔。
Thumbnail
神學家畢德生是位有名的牧者,他曾經害怕失敗,用工作、事工來麻痺失敗的焦慮,但最後反省說: 「他認為自己必須放下,因為工作的是神,不是自己。神的工作,才是往後人生道路的中心。」(《牧者的翱翔》,畢德生,p52)
2024.04.29 台中市政府 神岡國小建校已123年,其中學生活動中心於民國64年興建,歷經多次地震影響,經結構技師鑑定有安全疑慮,不宜再使用。經市府積極籌措經費並爭取中央補助,今(29)日啟動拆建作業,同時新建地下停車場,總經費逾1億6000萬元。市長盧秀燕主持表示,工程預計115年底完工,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春夏必備的超透氣洞洞鞋! Q彈厚底可以無痛增高 走起來也更舒適~ 還能一秒變換涼鞋、拖鞋! 鞋身用造型和紋路去展現質感 讓素色鞋面更百搭! 隨意簡單的搭配就很好看 就連休閒洋裝打起來也無違和! 這個夏天一定要擁有一雙洞洞鞋吧✌︎(°͈ꆚ°͈)ว 📣Crocs洞洞鞋限時下殺只要
Thumbnail
momo店+ S999純銀四葉草項鍊,精緻細膩,代表愛情、希望、信念與幸運,是送給自己或別人的完美禮物。限時下殺299元起,超取免運!
Thumbnail
在義大利的第三天,我們搭車前往知名的旅遊城市馬泰拉Matera,馬泰拉位於巴西利卡塔大區 Basilicata,這裡最知名的景點就是石窟Sassi,為世界上最古老的人類居住地之一,從舊石器時代開始就有人居住於此
Thumbnail
記得在10月底11月初時,在規劃寒假小旅行,從波蘭看到匈牙利,從西班牙看到法國,最後在朋友E推薦下選擇了位於義大利南部的巴里Bari,不是法國的巴黎,也不是印尼的峇里島,更不是淡水河畔的八里,義大利的巴里聽說風景不錯,食物也都好吃,也剛好我和同行的朋友都沒有去過義大利,所以就決定利用短暫的寒假來一趟
Thumbnail
── 日更、寫長文、寫深度思考的實用內容 📆 ​ 有人說:臉書演算法越來越聰明了。 ​你常會看到好幾天前、上個月、甚至去年的熱門貼文出現在牆上。 ​這象徵 Facebook 更懂得你的喜好,把值得你看的優秀貼文推播給你,不管新舊。 ​ 也有創作者說:臉書演算法很爛,不管怎樣發文,觸及率
本書沒有太多量化的知識,比較偏向作者心得整理,結構比較鬆散。如果期待的是理財硬知識,可能較不適合閱讀。另外本書閱讀起來不是太通順,個人評價:3顆星。 1、沒有人真的是瘋子:投資決策很大程度取決於投資人自己的經驗,特別是剛成年時的經驗 如果一個人的成長期間股市很強,相較於在股市弱的時期成長的人,經
Thumbnail
投資理財的書籍中, 少不了技術分析、價值投資等等關鍵術語 但追根究底, 真正影響的還是在心理層面   沒有強大的心理承受力, 在面對各樣的波動時, 就容易錯估情勢。 這次參加讀書會,藉由歐陽老師導讀後, 再佐以閱讀篇章,更能加深自己對該書的瞭解   以下是幾點自己頗有感觸的
Thumbnail
《致富心態(Psychology of Money)》這本書從理財心理學的角度出發,探索了金錢的意義。小編在重覆閱讀兩次後,彙整書籍18節重點,帶領大家踏上一段致富心態的探索之旅,也願我們都能夠重新審視對財富自由的本質,洞察金錢心理學的世界。
Thumbnail
本書介紹了金錢心理學,讓人瞭解消費行為背後的非理性因素,以及如何避免落入金錢迷思。其中涵蓋了10種金錢迷思,如金錢相對性、心理帳戶、花錢之痛、定錨效應、損失趨避傾向等。對於每種迷思,提供瞭解方,例如增加知識和資訊、警惕免費忠告、增加自制力等。閱讀反思了理財方面的挑戰和投資心態的改變。
Thumbnail
這是一本與眾不同的投資理財書,不談基本面、技術面、籌碼面等專業知識,談的是如何看待金錢本質的心理學。 你用什麼樣的心態面對金錢,將會造就不同的財富人生。 我認為這六個重要心態,值得想要投資理財的朋友們深思咀嚼,有任何想法與建議,非常歡迎留言和我交流喔。
Thumbnail
神學家畢德生是位有名的牧者,他曾經害怕失敗,用工作、事工來麻痺失敗的焦慮,但最後反省說: 「他認為自己必須放下,因為工作的是神,不是自己。神的工作,才是往後人生道路的中心。」(《牧者的翱翔》,畢德生,p52)
2024.04.29 台中市政府 神岡國小建校已123年,其中學生活動中心於民國64年興建,歷經多次地震影響,經結構技師鑑定有安全疑慮,不宜再使用。經市府積極籌措經費並爭取中央補助,今(29)日啟動拆建作業,同時新建地下停車場,總經費逾1億6000萬元。市長盧秀燕主持表示,工程預計115年底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