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明日的課表》:當青春期無限延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中二:一個處在童年與成人之間的曖昧階段

《14歲,明日的課表》是鈴木露莉佳於14歲時寫的小說。2003年出生的她,現在也還只是高中生而已。

我在閱讀這本小說時,不時翻到書背和推薦序,我想確定,他真的14歲而已?一個14歲的國中生,是怎麼寫出那麼傑出的作品的?然而我沒看錯,寫這些作品時,他真的才國二而已。

國二,也就是我們說的「中二」。中二之所以會成為中二,是因為那是一個生命處在童年與成人間的曖昧階段。他要告別最無憂無慮、最美好的童年,同時,開始接受成人社會帶來的刺激。

青春期是一個朦朧的階段,你彷彿還有童年那種思無邪的純真,但又同時開始接受社會化的各種限制與無可奈何。成人的各種脾氣、心靈創傷,其實都可以溯源到這個時期。

所以,當我閱讀這本小說時,我屢屢感受到:為什麼我內心的孤獨與不安,都被這本小說寫出來了?而明明作者當時連15歲都不到。

當青春期的挫折與孤單 被帶到成年

但我想,也只有還是國中生的同學,能把開始面對社會的心靈狀態如此細膩的記下來。裡面有一橋段我很有共鳴。在〈體育課〉這一章,作者露莉佳寫到很拙於運動的主人翁,為了不在籃球課被隊友嫌棄,他開始學會怎麼找到不會被傳到球的位置,並懂得偽裝自己也在防守與進攻的姿態,然而實際上卻一直注意著牆上的時鐘,關心離下課還有多久的時間。

這段對不擅長運動的我非常有共鳴。然而有共鳴的,並不只是這些應付體育課的場景,而是透過作者我才發現,原來我們是從學校的課程裡,開始學會怎麼偽裝、欺騙。原來,當時很討厭的壓力,漸漸在成長的歷程中變成一種心理防衛的機制,影響了我們之後的一生。

我最喜歡〈午休〉這一篇章。他很精準的描寫出那種不善於跟人交際的學生的孤獨感。而在描寫這孤獨感時,卻不會很中二的憤世嫉俗。取而代之的,是用很優美的文筆,把孤獨的那種細膩與脆弱性給傳達出來。這是內向、不善人際關係的我最愛的一篇,如詩的一篇。

〈道德〉這一篇我也很喜歡。在一般小孩的世界裡,他們對社會的複雜性往往理解不多,經常是靠著大人們的評論、甚至是偏見來認識這個世界。而這篇透過單親家庭小孩的視角,來認識社會上所謂的魯蛇,將「道德」一詞做了重新的審視。

〈體育〉據說是日本讀者最愛的一篇。有慢跑經驗的人,一定都有跑到上氣不接下氣、跑到很想死的經驗,然而只要熬過這一階段,就會迎來跑得很輕盈上手的經驗。這就是所謂的dead zone和second wind。而這篇很巧妙地將田徑的術語dead zone和second wind和成長的挫折、以及生死議題作了結合。讀完後,讓人很感振奮。

重新面對青春期 再活一次

青春是人生中最敏感的一個階段,人許多價值觀的建立、有意識地面對生命的挫折和經驗,都是在這個時期發生。而這些歷程,往往都會影響日後一生。但我猜想,大部分的人,包括我自己,都是在懵懵懂懂下活過這段時期,我們往往沒意識到原來我們在青春期累積了那麼多傷痕和行為模式。

很高興有一位年紀很輕、卻很敏感的作家,藉著小說幫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青春,處理年少時曾隱隱作痛的傷痕。很多人說,只有度過青春期才能邁向成人。但大部分的人並不知道,我們的青春期也許在我們大人的表面下不斷被拉長,等待著我們真真正正去面對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洪七的沙龍
27會員
87內容數
洪七 隨意系部落客
洪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26
有時我們人單單一個念頭的反覆,好像就會創造出不同的人生支線。 例如當女生跟男生說自己懷孕了,男生的一個反應,也許是出於懦弱、不負責任、甚或相反的喜悅、嚴肅等等,好像都會創造出不一樣的未來。
Thumbnail
2024/09/26
有時我們人單單一個念頭的反覆,好像就會創造出不同的人生支線。 例如當女生跟男生說自己懷孕了,男生的一個反應,也許是出於懦弱、不負責任、甚或相反的喜悅、嚴肅等等,好像都會創造出不一樣的未來。
Thumbnail
2024/09/15
我們真的可能光靠內心有夢,用想的,就將夢想實現嗎? 這太不現實了,對不對?更多時候,其實是一堆一些奇想積在腦中,想法一直是想法,沒辦法落地。等過了一段時間,那些擱置在腦中的念頭就一個個沉入潛意識裡堆灰塵了。那麼,這些標榜靠書寫改變人生的書籍,他真正的意義為何?
Thumbnail
2024/09/15
我們真的可能光靠內心有夢,用想的,就將夢想實現嗎? 這太不現實了,對不對?更多時候,其實是一堆一些奇想積在腦中,想法一直是想法,沒辦法落地。等過了一段時間,那些擱置在腦中的念頭就一個個沉入潛意識裡堆灰塵了。那麼,這些標榜靠書寫改變人生的書籍,他真正的意義為何?
Thumbnail
2024/09/14
儘管每天都很累,我還是每天試著花一點時間畫畫、看書,希望一點點藝文的東西可以讓我不被異化。畢竟人很容易會因循著環境而忘記了什麼。
Thumbnail
2024/09/14
儘管每天都很累,我還是每天試著花一點時間畫畫、看書,希望一點點藝文的東西可以讓我不被異化。畢竟人很容易會因循著環境而忘記了什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喜歡三浦紫苑在故事中描寫生活場景中那些平日「視而不見」的愛:家庭之愛、同儕之愛、人與人相互支持的愛;就是那些隱微的、默默的愛,支持著我們勇敢的朝向生之路。
Thumbnail
我喜歡三浦紫苑在故事中描寫生活場景中那些平日「視而不見」的愛:家庭之愛、同儕之愛、人與人相互支持的愛;就是那些隱微的、默默的愛,支持著我們勇敢的朝向生之路。
Thumbnail
常說的青春,是親身經歷呢,還是自己想像出現的美妙畫面? 盲目的青春 小孩子們你正處在最青春的時候,應該要多去嘗試與體驗許多事情。在環境耳濡目染下,自己也覺得在青春的時光 ,所以有了很大的信心覺得自己有青春的資本,做起事情來覺得都是正確的。 伴隨著莫名的自信,就像是打了增長素的小孩子,好似青春讓我自己
Thumbnail
常說的青春,是親身經歷呢,還是自己想像出現的美妙畫面? 盲目的青春 小孩子們你正處在最青春的時候,應該要多去嘗試與體驗許多事情。在環境耳濡目染下,自己也覺得在青春的時光 ,所以有了很大的信心覺得自己有青春的資本,做起事情來覺得都是正確的。 伴隨著莫名的自信,就像是打了增長素的小孩子,好似青春讓我自己
Thumbnail
老實說,會看這本書完全是被「日本文壇天才少女」、「史上最年輕文學獎得主」的封號給吸引,而這本書正是作者於14歲時的創作,很特別的是以「課表」來做每個章節的名稱,分別是國語、家政、數學、道德、午休、體育,筆觸很輕鬆詼諧,洋溢著青春少女的輕盈感,描繪了與家人、同學、老師及出版社編輯的互動。
Thumbnail
老實說,會看這本書完全是被「日本文壇天才少女」、「史上最年輕文學獎得主」的封號給吸引,而這本書正是作者於14歲時的創作,很特別的是以「課表」來做每個章節的名稱,分別是國語、家政、數學、道德、午休、體育,筆觸很輕鬆詼諧,洋溢著青春少女的輕盈感,描繪了與家人、同學、老師及出版社編輯的互動。
Thumbnail
  14歲,國中的年紀。回想自己在這個年紀時,所擁有的心智、思維、行為,那是叛逆期的年紀,多數人回想當時的自己,應該都是可笑、荒唐的日常,而本書的作家鈴木露莉佳,在14歲時出版了自己的書,成為一個真正的作家,彷彿是日本動漫裡的設定,但她就真真正正的存在那裡。 本次分享書籍——14歲,明日的課表
Thumbnail
  14歲,國中的年紀。回想自己在這個年紀時,所擁有的心智、思維、行為,那是叛逆期的年紀,多數人回想當時的自己,應該都是可笑、荒唐的日常,而本書的作家鈴木露莉佳,在14歲時出版了自己的書,成為一個真正的作家,彷彿是日本動漫裡的設定,但她就真真正正的存在那裡。 本次分享書籍——14歲,明日的課表
Thumbnail
抽離那個時期夠久了,終於有足夠的心理素質來談談在升學環境裡面的心理階級感。
Thumbnail
抽離那個時期夠久了,終於有足夠的心理素質來談談在升學環境裡面的心理階級感。
Thumbnail
1.什麼是青春? 長大了以後,你才會知道, 在驀然回首的剎那, 沒有怨恨的青春才會了無遺憾, 如山岡上那輪靜靜的滿月。 2.東方與西方文化對青春的詮釋 問孩子在學校認識哪些同學,然後了解孩子朋友的特質,避免交到令孩子誤入歧途的同學或朋友。(控制孩子的交友狀態) 重視孩子的成績勝過探索世界的能力。
Thumbnail
1.什麼是青春? 長大了以後,你才會知道, 在驀然回首的剎那, 沒有怨恨的青春才會了無遺憾, 如山岡上那輪靜靜的滿月。 2.東方與西方文化對青春的詮釋 問孩子在學校認識哪些同學,然後了解孩子朋友的特質,避免交到令孩子誤入歧途的同學或朋友。(控制孩子的交友狀態) 重視孩子的成績勝過探索世界的能力。
Thumbnail
很高興有一位年紀很輕、卻很敏感的作家,藉著小說幫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青春,處理年少時曾隱隱作痛的傷痕。很多人說,只有度過青春期才能邁向成人。但大部分的人並不知道,我們的青春期也許在我們大人的表面下不斷被拉長,等待著我們真真正正去面對他。
Thumbnail
很高興有一位年紀很輕、卻很敏感的作家,藉著小說幫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青春,處理年少時曾隱隱作痛的傷痕。很多人說,只有度過青春期才能邁向成人。但大部分的人並不知道,我們的青春期也許在我們大人的表面下不斷被拉長,等待著我們真真正正去面對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