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學主義

含有「升學主義」共 4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竹竹苗區的教育競爭激烈,家長容易陷入焦慮,但作者認為培養孩子正確價值觀、好情商、自律能力及擴展視野比一味追求高學歷更重要,並以臺大學霸販毒案及自身經驗說明。
Thumbnail
  一旦這種誇大不實被看出了,你更是原形畢露,就像那名學生一樣。以他的考試成績,他本來就可以上很多學校。但當他把這種「做題技術」的思維帶進學習歷程,把「展現你自己是誰」也當成一個需要精修、美化的「考題」時,他就已經陷入這種不真誠的文化之中了。
本文探討近期學習歷程檔案造假案,並從教育政策及價值觀塑造角度批判教育部之作為。文章引用《教學的勇氣》案例,說明升學導向的扭曲學習環境如何造成學生的價值觀偏差,並呼籲教育部應積極檢討學習歷程檔案與升學之關聯性,避免政策造成負面效應。
Thumbnail
近幾年,由於校事會議制度的實施,讓教師職場風險急遽攀升,所產生的校園營運困境也同時反映出我國教育長期以來所積累的問題:老師的專業究竟為何?為什麼許多不曾受過教育訓練,不具備教育專業,不曾有過教育現場實戰經驗的人可以擔任教育案件調查員,對教師的教育專業指指點點? 也許,哈爾濱工業大學前校長王樹國先生
Thumbnail
  一些人可能會說「分數雖然本身不重要,但可以讓你有更多選擇」。我相信的確有人持這個觀點,並且真的從中得到了某種餘裕。但更多時候,會這麼說的人並非真的這麼想。因為不管你最後考到幾分,經常強調分數的這些人,往往會希望你去念你所能考到最高分的學校與科系,強烈建議你不要「浪費分數」去讀那些「低分科系」。
探討當今常春藤名校學生積極參與校內商管業類別社團,及畢業後立刻投入高薪產業的趨勢,以及此現象背後反映的現代教育問題與學生心態轉變。
一直以來都很欣羨會畫畫的人,那些可以把細節雕琢的精緻的人。然而,我所喜愛的畫作風格其實都是偏向抽象式的,譬如線條或者色塊,這也反映在我身上的三個刺青上。 我很容易羨慕別人,很容易羨慕我所不具備的條件。但是我同時忘了,其實我是很可以依靠不斷練習而獲得經驗與能力增值的人。 賦予完全自由以及按表操課,
深邃月光-avatar-img
2024/12/09
假如時間不存在的話,就可以投入更多心力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面。
  然而,實際上那些算式與句子並不能這樣一一對應,它也可以是「3個盒子,每個盒子裡有4顆球」與「每個盒子裡有4顆球,我們有3個盒子」之間的差別。這兩者之間的轉換一點問題也沒有,一但你去詢問那些「順序寫錯」的孩子,他們很可能一點都沒有混淆,甚至他們調換順序有時是因為那樣會讓數字變得更好算。
  兩組遊戲會開始席捲你的生活:一個叫做升學主義、一個叫做社群媒體。一但你進入學校體制,升學主義遊戲的開關就會開啟。你會因為你成績的好壞在一些人的眼中被看做不同的樣子;另一方面,萬人迷或校花校草雖然已經有長久的歷史,但如今這種評價系統被更清晰地量化。你的身邊開始出現那些在社群媒體上特別受歡迎的人,
  我們的確不能排除有些人多才多藝,既會教數學又會教美術和健康護理。但根據該校學生的說法,在開學日第一天的「美術課」,數學老師就已經拿著數學教材走進教師,開始上數學課了。這倒是為老師們省下了未來「借課」的麻煩,我授權給我自己使用這堂課,而且還不需要400萬元授權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