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博弈:阿拉斯加的美中會談啟動了哪些連鎖反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3/26的錄影來了!美國人與俄國人都很奸詐,其實都是在挖坑給中共跳,我來解說這個大國博弈的詭異給你聽,讓你看到阿拉斯加的美中會談所啟動的連鎖反應,是如何的精彩。
記住了,看國際形勢的變化,不能停在表層:
▲ 美中各自拉幫結派!中國與全世界宣戰……結局會是?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4K會員
943內容數
吳嘉隆的經濟與投資思考——培養更全面的投資思維,行情會有波動,只有你的獨立思考能力會不斷累積下去。帶你從零開始,一步步學習「像經濟學者一樣思考」的秘訣。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吳嘉隆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因為新疆棉的爭議,H&M這家瑞典公司在中國大陸的賣場被下架了,被抵制了,然後,我去追究背後可能的經濟邏輯,間接得出一個推理,就是中共一時不會對台動武了。你看看以下這樣的推理還成立嗎?
台積電最近的下跌,跌破580 ,是因為英特爾宣布要投資200億美元,在亞利桑那州蓋2座晶圓代工廠。觀察台積電的時候,有一點很重要,就是台積電所建立起來的優勢難以被競爭對手複製…
眼前的當務之急,是美國要回敬一下中共的發飆,於是聯合盟友對中共官員做制裁,表面上是在新疆的人權問題上做文章,但是其實就是在反擊中共的訓話…
習近平暗示 2 年內要拿下台灣,是什麼情況?這個話題最近熱了,值得關注。很多觀察家認為,美國大選之後,習近平的所有動作,都跟他能不能在2022年連任黨的最高領導人有密切的關係。 習要繼續掌權,肯定要有表現,才能讓眾人心服。於是很多人自然會猜測,習很有可能會企圖武統台灣,成就統一大業。不過…
要看中共如何應對美中關係的大變局,也許可以參考一下歷史的脈絡。當楊潔箎代表中共最高當局習近平對美國人說,「中國人不吃這一套」,可以有兩點引伸……
不要隨便發動一場會談或談判,因為談判的失敗後果會更嚴重,等於在證明和平解決方案已經破局。於是在和平絕望之下,只好發動衝突或戰爭。 換句話說,發動外交努力,卻在交涉當中去羞辱對方,激怒對方,然後讓談判破局,往往是為後面的衝突來鋪墊的…
因為新疆棉的爭議,H&M這家瑞典公司在中國大陸的賣場被下架了,被抵制了,然後,我去追究背後可能的經濟邏輯,間接得出一個推理,就是中共一時不會對台動武了。你看看以下這樣的推理還成立嗎?
台積電最近的下跌,跌破580 ,是因為英特爾宣布要投資200億美元,在亞利桑那州蓋2座晶圓代工廠。觀察台積電的時候,有一點很重要,就是台積電所建立起來的優勢難以被競爭對手複製…
眼前的當務之急,是美國要回敬一下中共的發飆,於是聯合盟友對中共官員做制裁,表面上是在新疆的人權問題上做文章,但是其實就是在反擊中共的訓話…
習近平暗示 2 年內要拿下台灣,是什麼情況?這個話題最近熱了,值得關注。很多觀察家認為,美國大選之後,習近平的所有動作,都跟他能不能在2022年連任黨的最高領導人有密切的關係。 習要繼續掌權,肯定要有表現,才能讓眾人心服。於是很多人自然會猜測,習很有可能會企圖武統台灣,成就統一大業。不過…
要看中共如何應對美中關係的大變局,也許可以參考一下歷史的脈絡。當楊潔箎代表中共最高當局習近平對美國人說,「中國人不吃這一套」,可以有兩點引伸……
不要隨便發動一場會談或談判,因為談判的失敗後果會更嚴重,等於在證明和平解決方案已經破局。於是在和平絕望之下,只好發動衝突或戰爭。 換句話說,發動外交努力,卻在交涉當中去羞辱對方,激怒對方,然後讓談判破局,往往是為後面的衝突來鋪墊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24/6/6 「終局」(endgame)思考是戰略規劃的重要項目。近年隨著美中競爭的白熱化以及美國黨爭的膠著,看似高度共識的對華競爭,何謂勝?如何勝?也成為美方政學界辯論的焦點。共和黨「勝利」派相信冷戰應當複製。蘇聯就是在經濟崩潰中退卻,中共不會例外。至於脫勾,雖使西方痛苦,但北京損失想必更大。
前言 我不知道還有沒有人記得2021.3.19中美雙方在阿拉斯加舉行的會談。中美雙方代表在拜登政府上台後舉行的首次高層對話時,有相當長的時間是用來隔空喊話、互相批評。雙方的矛盾之深,觀點之異在會談之初即暴露無遺。也是在這場會談中,第一次見到所謂的「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那是楊潔箎在美方兩位代表闡述
Thumbnail
習近平跟美國失敗的關係策略,現在已經是個遙遠的記憶。他於二○一三年提出這個宏圖大略時相對只是個新手領導人,初任共產黨總書記未滿一年,而如今,習近平已深信美國要往死裡打壓中國。先是歐巴馬的轉向亞洲政策,緊隨著是川普的貿易和科技戰,要和敵意如此之重的國家重新建構一段新關係
Thumbnail
歷史充滿不實論述。古有地平說、托勒密地心說,近有飛碟種種振振有詞,今有川普及其支持者廣布大選舞弊的「大謊言」(Big Lie)。扭曲事實以自圓其說,一直是人類的核心常態。如此看來,美中雙方對彼此的態度,都源於自己深信有關對方的不實論述。
美國國土面積983萬平方公里, 尚且容不下幾十萬的印地安人. 蘇聯1991年底解體後, 美國領導北約進行東擴, 持續對俄羅斯步步進逼. "擴張"是美國患解內部矛盾鬥爭的特效藥, "邊疆理論"是美國宗教信仰"昭昭天命 manifest destiny"的實踐戰略. 美國已形成心理學家洛姆所說的"權威主
麥金德及布里辛斯基(Zbigniew Kazimierz Brzeziński )的地緣政治學(Geopolitics/Geopolitik)《大棋盤》(The Grand Chessboard: American Primacy and Its Geostrategic Imperatives)思
Thumbnail
如果我們從歐洲的戰略角度來看,很多都是混雜在一起,軍事手段往往是一把尖刀,決定插在哪裡,能對敵人造成多大威攝力,才能從這評估其他經濟跟社會問題。說穿了理由沒什麼,美國有兩大洋保護,要把軍事抽離變成獨立項目,難度比較低。
Thumbnail
2021/6/4 拜登「更深層、更廣泛、更精準、更有系統」的對華競爭,尤其表現在量力而為用於焦點。美國形勢天成的離岸地位,正好有助於進行重點的輪替。「再平衡」與「印太」完全是邏輯一脈相承。在地緣政治上就是抓大放小,需謀求與俄國改善關係。雖然拜登、布林肯等必須靦腆說是「追求對俄可預期、穩定的關係」?
Thumbnail
2021/05/29 根據會後釋出的厚重公報,外長會的議題依序區分為俄羅斯、烏克蘭、中國、白俄羅斯、印度太平洋地區、北韓、東海與南海等項目。儘管拜登就職以來多次說中國是美國本世紀最重要的競爭者,公報卻把「俄羅斯」放在首章,中國則排在第六章。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24/6/6 「終局」(endgame)思考是戰略規劃的重要項目。近年隨著美中競爭的白熱化以及美國黨爭的膠著,看似高度共識的對華競爭,何謂勝?如何勝?也成為美方政學界辯論的焦點。共和黨「勝利」派相信冷戰應當複製。蘇聯就是在經濟崩潰中退卻,中共不會例外。至於脫勾,雖使西方痛苦,但北京損失想必更大。
前言 我不知道還有沒有人記得2021.3.19中美雙方在阿拉斯加舉行的會談。中美雙方代表在拜登政府上台後舉行的首次高層對話時,有相當長的時間是用來隔空喊話、互相批評。雙方的矛盾之深,觀點之異在會談之初即暴露無遺。也是在這場會談中,第一次見到所謂的「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那是楊潔箎在美方兩位代表闡述
Thumbnail
習近平跟美國失敗的關係策略,現在已經是個遙遠的記憶。他於二○一三年提出這個宏圖大略時相對只是個新手領導人,初任共產黨總書記未滿一年,而如今,習近平已深信美國要往死裡打壓中國。先是歐巴馬的轉向亞洲政策,緊隨著是川普的貿易和科技戰,要和敵意如此之重的國家重新建構一段新關係
Thumbnail
歷史充滿不實論述。古有地平說、托勒密地心說,近有飛碟種種振振有詞,今有川普及其支持者廣布大選舞弊的「大謊言」(Big Lie)。扭曲事實以自圓其說,一直是人類的核心常態。如此看來,美中雙方對彼此的態度,都源於自己深信有關對方的不實論述。
美國國土面積983萬平方公里, 尚且容不下幾十萬的印地安人. 蘇聯1991年底解體後, 美國領導北約進行東擴, 持續對俄羅斯步步進逼. "擴張"是美國患解內部矛盾鬥爭的特效藥, "邊疆理論"是美國宗教信仰"昭昭天命 manifest destiny"的實踐戰略. 美國已形成心理學家洛姆所說的"權威主
麥金德及布里辛斯基(Zbigniew Kazimierz Brzeziński )的地緣政治學(Geopolitics/Geopolitik)《大棋盤》(The Grand Chessboard: American Primacy and Its Geostrategic Imperatives)思
Thumbnail
如果我們從歐洲的戰略角度來看,很多都是混雜在一起,軍事手段往往是一把尖刀,決定插在哪裡,能對敵人造成多大威攝力,才能從這評估其他經濟跟社會問題。說穿了理由沒什麼,美國有兩大洋保護,要把軍事抽離變成獨立項目,難度比較低。
Thumbnail
2021/6/4 拜登「更深層、更廣泛、更精準、更有系統」的對華競爭,尤其表現在量力而為用於焦點。美國形勢天成的離岸地位,正好有助於進行重點的輪替。「再平衡」與「印太」完全是邏輯一脈相承。在地緣政治上就是抓大放小,需謀求與俄國改善關係。雖然拜登、布林肯等必須靦腆說是「追求對俄可預期、穩定的關係」?
Thumbnail
2021/05/29 根據會後釋出的厚重公報,外長會的議題依序區分為俄羅斯、烏克蘭、中國、白俄羅斯、印度太平洋地區、北韓、東海與南海等項目。儘管拜登就職以來多次說中國是美國本世紀最重要的競爭者,公報卻把「俄羅斯」放在首章,中國則排在第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