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是為了下山」——《神在的地方:一個與雪同行的夏天》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2019年的春天,兩位台灣登山家——呂忠翰(阿果)與張元植,以及一群設計及創作團隊,發起了K2 Project,透過群眾募資、舉辦系列講座等活動,支持他們出發挑戰世界第二高峰K2,也藉機讓更多的人認識高海拔登山運動。當初我也熱血地贊助了這個計畫(雖然不算是真正有在爬山,但有一些背景因素) ,透過粉專、募資專頁以及週刊編輯的報導,一點一點地更新進度,最後雖然未能攻頂,但過程確實相當激勵人心。

2021年2月,當時跟著元植跟阿果入山的隨行報導者陳德政,帶給了我們這本書。他在作者介紹中,說自己「三十五歲那年在朋友吆喝下開始登山,漸漸喚醒另一個自己,一個更貼近身體、面對世界更從容的自己,也學習在城市與自然間維持平衡。」今年剛好也要步入35歲的自己,是否也有契機開始走入山林呢?

登山與我的距離

國小,假日的時候,爸爸偶爾會帶我跟妹妹去走圓通寺步道。因為會流很多汗、又要早起、走步道也有點辛苦,所以那時候不是很喜歡這個行程 XD 但或許鼻子已經默默記下了屬於山的氣息。一直到某一天,我在Mangasick遇到了一部漫畫,就此點燃了我對山徑的想望,那就是尖端出版社出版、石塚真一所畫的《岳》,以日本的阿爾卑斯山為背景,描述山難救助與主角島崎三步的登山生活。看了真的是驚為天人,甚至還請當時人在香港的朋友幫我買了台灣那時還沒出中文版的部分。《岳》讓我第一次認識到山的美好與殘酷,從此我開始看跟登山相關的作品。

raw-image

在《岳》之後,又看了夢枕獏的《眾神的山嶺》(也看了谷口治郎的漫畫版本);阿泰和呆呆的《山知道》、《步知道》和《折返》;2017年在尼泊爾遭逢山區大雪罹難的劉宸君所留下的文集《我所告訴你關於那座山的一切》;以及電影《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赤手登峰》等等。總之是在心理上做好了登山健行的準備 XD

終於,2016年踏上了富士山頂,也去了一趟兩天一夜的熊野古道健行,直到現在仍然印象深刻,也期待疫情後能早日再次重訪。去年則是跟朋友去了合歡主峰跟東峰,風景真的令人心曠神怡。登山經驗淺薄如我,衡量自己的體力跟財力,知道這輩子應該是無望登山了(健行應該還可以負擔 XD),那麼就繼續閱讀登山文學吧!

K2:登山者之山,世界第二高峰

相較於登頂人次已破8,000,且已建立起商業模式的珠穆朗瑪峰,地處偏遠且難度更高的K2是職業登山家的山。陳德政跟著元植、阿果一路挺進野地,一步步地走過蠻荒、走過冰雪,抵達K2的基地營,在那裡等待、記錄兩人的攀登過程,也同時回顧了自己的生命旅程,思索自己究竟是如何一路走來,抵達K2的面前。

raw-image

登山健行在心理層面確實是一段與自己對話的旅程吧。扛著背包、靠著自己的雙腿,確實地讓自己朝著目標前進。過程中或許難免會問自己「我在哪裡?我是誰?」但能夠看到壯闊大景,一路上的辛苦就都值得了吧?或許也能透過行走的過程,放下一些在都市中沒有辦法放下的東西。而至於下山的艱辛那就是另外一段故事了......五五身樂團《加里山假期》的歌詞中說:「下山的路比上山陡。」真的是沒有比這更簡單扼要的註解了 XD

raw-image

回憶2016年的富士山行,一個人在逢魔之時,沒有頭燈(錯誤示範)、頂著狂風匍匐往御來光館前進,山神確實是存在的吧?祂正俯身看著不自量力、打算登頂的我吧?那時真切地對大自然起了敬畏之心,幸好山神保佑最後順利抵達小屋,同行的夥伴們也都平安,當天的晚餐真的是最棒的饗宴。隔天靠著微弱的頭燈往山頂去、在寒風中看日出、沿著山頂火山口繞行一圈、登上劍峰,最後困苦地下山 XD 雖然過程非常累非常辛苦,但將來如果還有體力的話,真的希望能再去一次呢。

撤退

人為什麼要爬山?「因為山就在那裡。」這句英國登山家馬洛里的經典名言傳誦至今,我想也能夠用來說明2019年阿果與元植的撤退決定。離山頂剩下400公尺,要做出這個決定,其中的壓力跟困難實在難以言喻,雖然書中輕描淡寫的說「不爬了」,但想必內心的掙扎和糾結肯定是千絲萬縷。最後因為不確定因素太多以及安全的考量決定放棄,相信一定是當下最好的安排,而K2也會持續在那裡等待兩人未來再來挑戰。

群山之島

回到台灣,在2019年「開放山林」政策之後,一方面民眾能夠更自由地去親近山,但另一方面,全民的山林教育也應該盡快迎頭趕上,以免更多不必要的山難悲劇發生。如果山林教育能做好,相信不只能降低事故發生的機會,對於高山環境保護也會有所助益。

最近公視製作了《群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介紹四位台灣登山家、跟著他們走入山林,看看他們所看到的風景、一窺他們的內心世界,如果你跟我一樣也沒錢沒時間沒體力到山裡走走的話,不妨看看畫面,過過乾癮吧!

延伸閱讀

書名:《神在的地方:一個與雪同行的夏天》
作者:陳德政
出版社:新經典文化
出版日期:2021.02.25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斜/廢青的沙龍
3會員
22內容數
如果你對台、日作家,或是推理、驚悚、怪談類型小說作品有興趣;抑或者,想看看一位高中老師對教育時事、科普資訊的相關見解,那或許這裡可以找到點什麼~ 相對於我們podcast節目上的漫談,這邊是一個更精華濃縮的分享園地,如果有興趣也可以聽看看唷! https://shor.by/slashieduet
斜/廢青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5/31
矽嶼,全球最大的電子廢棄物處理中心,美國計畫在這裡投資循環經濟工業園區,在遊說的過程中與三大地方勢力較勁;而最底層實際處理廢料、忍受污染的「垃圾人」,則面臨被剝削的生活與現實的無奈;近未來的電子產品點綴其間。一名受到病毒感染而躍升進化的女孩小米,將帶領讀者參與一場如電影《露西》般的瘋狂旅程。
Thumbnail
2021/05/31
矽嶼,全球最大的電子廢棄物處理中心,美國計畫在這裡投資循環經濟工業園區,在遊說的過程中與三大地方勢力較勁;而最底層實際處理廢料、忍受污染的「垃圾人」,則面臨被剝削的生活與現實的無奈;近未來的電子產品點綴其間。一名受到病毒感染而躍升進化的女孩小米,將帶領讀者參與一場如電影《露西》般的瘋狂旅程。
Thumbnail
2021/05/26
在氣溫屢創新高的五月,書店出現了這本《耶誕節》,總覺得時間點有點幽默。不過讀完之後發現,在這個疫情肆虐、人心惶惶的時候,或許能因為這本書帶來一些撫慰人心的力量吧?個人覺得是很適合家長帶著小朋友讀的成長小說。
Thumbnail
2021/05/26
在氣溫屢創新高的五月,書店出現了這本《耶誕節》,總覺得時間點有點幽默。不過讀完之後發現,在這個疫情肆虐、人心惶惶的時候,或許能因為這本書帶來一些撫慰人心的力量吧?個人覺得是很適合家長帶著小朋友讀的成長小說。
Thumbnail
2021/05/24
近年來韓國作品的內容通常都很貼近日常生活,在呈現固有傳統價值觀的同時,也敢於直接表達對社會現狀的批判,且整體又能兼具娛樂性。本書包含了七篇心理驚悚短篇,每一篇都有一個不太尋常的開頭,隨著故事發展,在你覺得應該要結束的時候,突然整個大翻盤,不到結尾真的是不知道事情的全貌,讀起來非常過癮。
Thumbnail
2021/05/24
近年來韓國作品的內容通常都很貼近日常生活,在呈現固有傳統價值觀的同時,也敢於直接表達對社會現狀的批判,且整體又能兼具娛樂性。本書包含了七篇心理驚悚短篇,每一篇都有一個不太尋常的開頭,隨著故事發展,在你覺得應該要結束的時候,突然整個大翻盤,不到結尾真的是不知道事情的全貌,讀起來非常過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看著前方同伴的背影融入了藍藍而去的天空,這就是山人合一嗎? 我走進了山,成為山的一部份了。
Thumbnail
看著前方同伴的背影融入了藍藍而去的天空,這就是山人合一嗎? 我走進了山,成為山的一部份了。
Thumbnail
在上次和老爸一起爬山後,揮灑汗水實在讓人感到爽快,特別是當設定好目標後,努力完成的過程。雖然前行的道路無法預測,偶爾來個連續上坡或者來個陡下,其實那也算是當時作為一個初學者對於登山步道的認識,不過現在回想起來當時都算是有石階、有人工步道,算是不錯了呢。
Thumbnail
在上次和老爸一起爬山後,揮灑汗水實在讓人感到爽快,特別是當設定好目標後,努力完成的過程。雖然前行的道路無法預測,偶爾來個連續上坡或者來個陡下,其實那也算是當時作為一個初學者對於登山步道的認識,不過現在回想起來當時都算是有石階、有人工步道,算是不錯了呢。
Thumbnail
2021年二月,公共電視製播了紀錄片《群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 看完紀錄片的我也開始回頭審視自身短短一年半的登山歷程:初出走過十幾座百岳的我,與山和土地的連結是什麼樣態?山對我的生命造成了什麼影響與改變?我也與他們一樣「不去會死」嗎?
Thumbnail
2021年二月,公共電視製播了紀錄片《群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 看完紀錄片的我也開始回頭審視自身短短一年半的登山歷程:初出走過十幾座百岳的我,與山和土地的連結是什麼樣態?山對我的生命造成了什麼影響與改變?我也與他們一樣「不去會死」嗎?
Thumbnail
老七佳沒有常住人口了,不管是靈媒、頭目、部落乃至於語言等文化都在流失當中,在強勢文明、現代化與全球化的浪潮面前,本土與多元正在死亡中。
Thumbnail
老七佳沒有常住人口了,不管是靈媒、頭目、部落乃至於語言等文化都在流失當中,在強勢文明、現代化與全球化的浪潮面前,本土與多元正在死亡中。
Thumbnail
動畫《神之山嶺》是改編夢枕獏原作,谷口治郎作畫的漫畫作品,講述雜誌攝影師深町誠因為一台老舊相機的秘密而開始著手調查,發現那台相機在一位名為羽生丈二對山岳登頂異常執著的神秘登山者手中。因為高度的寫實性與描述孤高登山者的心境細膩,被譽為是登山者必看的作品之一。
Thumbnail
動畫《神之山嶺》是改編夢枕獏原作,谷口治郎作畫的漫畫作品,講述雜誌攝影師深町誠因為一台老舊相機的秘密而開始著手調查,發現那台相機在一位名為羽生丈二對山岳登頂異常執著的神秘登山者手中。因為高度的寫實性與描述孤高登山者的心境細膩,被譽為是登山者必看的作品之一。
Thumbnail
2019年的春天,兩位台灣登山家——呂忠翰(阿果)與張元植,以及一群設計及創作團隊,發起了K2 Project,透過群眾募資、舉辦系列講座等活動,支持他們出發挑戰世界第二高峰K2,也藉機讓更多的人認識高海拔登山運動。2021年2月,當時跟著元植跟阿果入山的隨行報導者陳德政,帶給了我們這本書。
Thumbnail
2019年的春天,兩位台灣登山家——呂忠翰(阿果)與張元植,以及一群設計及創作團隊,發起了K2 Project,透過群眾募資、舉辦系列講座等活動,支持他們出發挑戰世界第二高峰K2,也藉機讓更多的人認識高海拔登山運動。2021年2月,當時跟著元植跟阿果入山的隨行報導者陳德政,帶給了我們這本書。
Thumbnail
登山完全在我原本的計畫之外。但我想,這個「之外」搞不好也是之內,只是它後來才到。如果把人生想成一張地圖,它可能一直在那裡,只是我的時間座標還沒到。我三十六歲開始爬山,在那之前,山跟我沒有什麼關係。
Thumbnail
登山完全在我原本的計畫之外。但我想,這個「之外」搞不好也是之內,只是它後來才到。如果把人生想成一張地圖,它可能一直在那裡,只是我的時間座標還沒到。我三十六歲開始爬山,在那之前,山跟我沒有什麼關係。
Thumbnail
為什麼要爬山? 「爬山就肉體來說,其實是很痛苦的一件事。為什麼每次走完,你都可以忘掉那個痛苦,然後你只記得那個心靈的解放跟快樂..……我覺得是一種意識的轉換,是一種成長。爬山,在這15年來,讓我的身體、心靈,都處在一種自由的狀態。」
Thumbnail
為什麼要爬山? 「爬山就肉體來說,其實是很痛苦的一件事。為什麼每次走完,你都可以忘掉那個痛苦,然後你只記得那個心靈的解放跟快樂..……我覺得是一種意識的轉換,是一種成長。爬山,在這15年來,讓我的身體、心靈,都處在一種自由的狀態。」
Thumbnail
抬頭看著飄來的片片厚雲,怕下雨的兩兒子急巴巴地趕往上攻。最後的路程只好四人分成青壯兩隊各自努力,相約山頂再會。石瀑!再來!今天不是你上我下,就是我上你下。最後是不可思議、逼近九十度的峭壁,所幸設有鐵鍊一條好讓山友爭最後一口氣,看我們力拔山河,12:30 總算登頂。這是我此生最遠的800公尺。
Thumbnail
抬頭看著飄來的片片厚雲,怕下雨的兩兒子急巴巴地趕往上攻。最後的路程只好四人分成青壯兩隊各自努力,相約山頂再會。石瀑!再來!今天不是你上我下,就是我上你下。最後是不可思議、逼近九十度的峭壁,所幸設有鐵鍊一條好讓山友爭最後一口氣,看我們力拔山河,12:30 總算登頂。這是我此生最遠的800公尺。
Thumbnail
撰文=張元植(台灣新生代登山家)    好的登山文學,是一扇門,讓你我得以窺見來自另一個世界的風霜雨雪,以及另一個靈魂的堅毅脆弱。那個世界,是截然不同於平庸且無盡輪迴的日常,是將生命置於邊緣的狂飆。  這扇門,除了將那個世界帶進來,也引領某些好奇的人走過去。包括我。  國中的某個傍晚,在學校圖書館翻
Thumbnail
撰文=張元植(台灣新生代登山家)    好的登山文學,是一扇門,讓你我得以窺見來自另一個世界的風霜雨雪,以及另一個靈魂的堅毅脆弱。那個世界,是截然不同於平庸且無盡輪迴的日常,是將生命置於邊緣的狂飆。  這扇門,除了將那個世界帶進來,也引領某些好奇的人走過去。包括我。  國中的某個傍晚,在學校圖書館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