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加速了全球實體經濟的數位轉型,線上會議取代面對面的商務出差,但疫情以來,2021 台灣企業領袖調查指出,66% 的台灣企業領袖懷念可「出差到不同國家」,後疫情時代差旅趨勢是什麼?商務會議會被線上視訊完全取代嗎?出差成本會增加嗎?
2020 年我們都經歷了詭譎的一年,經濟方面,各國實體經濟活動幾乎停擺,但股市卻迎來逆勢的上揚;工作模式方面,疫情加速了數位化,遠距工作、線上會議成了日常,改變了全球商務的活動方式。在” 2021 後疫情時代差旅趨勢與風險管理報告“系列文中,我們從
全球三大旅遊現況著眼,此篇將帶領商務人士看見後疫情時代的旅行 4 大趨勢,讓您在邊境重啟前,就能做好部署,迎接經濟恢復帶來的後疫情商機。
後疫情時代旅行趨勢1:商業泡泡優先旅遊泡泡
旅遊泡泡又稱為「安全旅行圈」,是指在疫情期間,疫情相對受控、檢疫措施互被信任、關係緊密的國與國之間,實行"縮短隔離時間"的旅行方法,目的在於恢復雙邊的經濟。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未來台灣會先全力做好
商業泡泡。經濟部長王美花也指出,「商業泡泡」涉及國際貿易的急迫需求,比較有機會先行。根據報導,2020 年 11 月已有一投資指標性的美商電子大廠申請使用,成為台灣首例商業泡泡。有了這個先例,在可預見的未來,商業泡泡再次成行的機會將大幅提升。
後疫情時代旅行趨勢2:機票不再物美價廉
耗時一年的疫情,讓航空業首當其衝成為了慘業,截至 2020 年 10 月已有 43 家航空公司破產,超過 40 間航空公司倒閉。航空業分析,這波疫情導致廉價航空紛紛收攤,傳統航空航班大幅減少,墊高經營成本。除了防疫配備等看得見的成本之外,為了保持安全防疫距離,一架飛機可以乘載的旅客變少,也就表示每個旅客必須分攤的成本增加,即使以後各國解封,
出國旅遊成本將很難降低,過去大家常見的「便宜機票」的旅遊型態將難以重現。相較於過去常會聽到「出國旅遊比在台灣旅遊便宜」,華航資深副總王正明呼籲,大家必須有心理準備,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不會再有便宜機票可買,出國的相關成本只會高不會低。
後疫情時代旅行趨勢3:跨國企業內部出差,可能大量被數位取代
晶華國際酒店集團董事長潘思亮分析,跨國企業內部出差訪視,這部分可能大量
被數位取代。過去這一年當中,各企業都已建置好遠端工作的流程和數位裝置,來防患疫情的加劇。當這樣的工作形態成為習慣,且時間效率增加、成本降低時,線上會議就會沿用下去,取代過往的實體企業內部出差。
後疫情時代旅行趨勢4:展會有些會被線上取代,銷售仍有高度出差需求
根據
麥肯錫調查,由於大型展會需建立在公眾對於疫情安全的信心上,會最晚恢復實體的舉辦,在這過程中,許多大型的商展,像是 2021 年的 CES,不開放現場參加只在線上舉辦。隨著數位基礎設施的完善,未來有可能部分展覽會以虛擬的方式進行,但由於展會能夠一次性的直接與客戶和廠商進行面對面的連結,仍被認為是個效益最大的商業銷售方式,雖然會較慢開放,但終究無法被完全取代。2021 台灣企業領袖調查也指出,77% 的台灣企業領袖「想念與客戶面對面互動」。因此可以預測任何跟客戶相關的銷售開發、顧問、售後服務、現場技術支援,以及商務談判等活動,都有強勁的需求,特別是當面臨業績和競爭者的壓力時,這部分被預期會最快回歸到疫情前的狀態。
疫情限制了人們的實體商業活動,在防疫優先和實體經濟恢復的前提下,政府正努力磋商商務泡泡的成形,但疫情重擊了高成本的航空產業,保持機上安全距離、航空供給的量變少的情況下,導致飛行的成本墊高,機票價格可能回不到過去。未來經濟活動會朝向線上與實體並行,但不會改變的是商務活動的本質:人們渴望與客戶甚至商業世界面對面互動交流。此時,對經濟復甦保持樂觀時,企業應為成本與風險管控做好準備,謹慎前進以迎接後疫情的商機。
文/Phoebe Wang|COMMEET編輯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