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或攜手中國電池商?韓媒:似寧德時代Model 3電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蘋果(Apple Inc.)日前傳出計畫在2024年生產一輛內建自家設計創新電池的轎車,分析人士推測,蘋果可能會攜手中國電池製造商。
路透社21日獨家引述消息人士報導,Q8蘋果打算採用獨特的「單體電池」(monocell)設計,加大電池單元,移除包住電池材料的軟包(pouches)及模組(modules),讓電池組內部釋出更多空間。
蘋果的設計意味著,電池內可裝進更多活性物質,有望增加汽車可行駛的公里數。消息透露,蘋果也在檢驗「磷酸鋰鐵」(lithium iron phosphate, LFP)是否可行,這種電池材料可降低過熱風險,比其他種類的鋰離子電池更安全。內部人說,「這是下一個層次的技術,就好像你第一次看到iPhone。」
蘋果先前曾跟麥格納國際(Magna International)洽談過汽車製造事宜,但隨著蘋果計畫變得混沌未明,討論也無疾而終。
BusinessKorea 23日報導,TZ蘋果傳出的電池設計,類似中國最大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CATL)供應給特斯拉(Tesla Inc.)中國標準款「Model 3」的電池。
蘋果聚焦LFP電池,而非鎳鈷錳(NCM)電池或鎳鈷鋁(NCA)電池,引起南韓電池廠商關注。跟NCA電池相比,LFP電池的延續時間相對較長,也較便宜穩定,因為LFP電池並未包含鎳與鈷。不過,由於能量密度較低,LFP電池提供的里程數(mileage)較短。
業界分析,「LFP主要用來生產中國車用電池商採用的低階電池。相較於NCM、NCA及鎳鈷錳鋁(NCMA)電池,LFP電池是較舊的款式。」
部分專家預測,蘋果或許會跟中國電池製造商合作。為拓展中國市場,跟當地業者合作也許是較具吸引力的選項。市場普遍認為,蘋果設計出自家電池後,會把生產作業外包給中國或其他國家的企業。漢陽大學一名能源工程教授表示,量產電池帶來的技術挑戰,比設計電池高出許多。
車用電池約占電動車生產成本的40%。特斯拉已計畫自行研發、生產電池,曾誓言要在3年內推出一款要價25,000美元的電動車、僅目前電動車均價的一半。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9月22日曾在電池日(Battery Day)揭曉最新電池創新科技,並預言成本將砍半。不過,他當時坦言這些科技僅接近完成、要花上三年的時間研發。
不過,雖然特斯拉將自行生產電池,但仍會向其他供應商採購電池。馬斯克9月21日透過Twitter表示,特斯拉打算增加、而非減少向Panasonic、LG及寧德時代(可能還有其他合作夥伴)採購的電池數量。然而,即便電池供應商產能全開,預測2022年及以後,電池依舊可能面臨嚴重短缺困境,除非我們自己也採取行動。
===
電動車的核心技術電池管理系統(BMS)
精星電子也是寧德時代電池動力管理系統供應商,深耕汽車電子領域多年,尤其是鋰電池管理系統BMS布局,為提升在大陸新能源車市占率,台灣精星與大陸新能源車廠體系BMS設計公司合作,產品開始大量導入物流車及乘客車。
avatar-img
0會員
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蘋果近日獲得一項與iPhone電池技術相關的新專利,將有助於提升手機的續航性能, 訴求可在不增加機身體積與重量的前提下,就能塞進更大容量的電池,被外媒視為是一大突破性的創新技術。 據外媒Gizchina 報導指出,該技術被命名為「Battery Cells with Tabs at Righ
Thumbnail
iPhone 電池屬於耗材的一種,電池在長時間使用之後就會因為老化而導致充電效率降低、 耗電速度變快的問題。雖然我們只需要去換個新電池就可以解決, 但新問題又來了:「到底該換 Apple 的原廠電池,還是坊間的副廠電池呢?」 原廠電池VS認證電池的差異性 原廠電池由蘋果公司生產和認證
Thumbnail
蘋果近日獲得一項與iPhone電池技術相關的新專利,將有助於提升手機的續航性能, 訴求可在不增加機身體積與重量的前提下,就能塞進更大容量的電池,被外媒視為是一大突破性的創新技術。 據外媒Gizchina 報導指出,該技術被命名為「Battery Cells with Tabs at Righ
Thumbnail
iPhone 電池屬於耗材的一種,電池在長時間使用之後就會因為老化而導致充電效率降低、耗電速度變快的問題。雖然我們只需要去換個新電池就可以解決, 但新問題又來了:「到底該換 Apple 的原廠電池,還是坊間的副廠電池呢?」 原廠電池VS認證電池的差異性 原廠電池由蘋果公司生產和認證的電
Thumbnail
特斯拉真的漲不動哇! 經過熱熱鬧鬧的一週Computex台灣美食之旅,黃仁勳帶領的輝達都已經要漲到天上去,市值首度超過蘋果,成為微軟之後的全球第二大市值公司。昨晚蘋果的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股價也在當天大漲5%,創歷史新高。 唯獨特斯拉,這掉隊的七大巨頭,被市場拋棄、唾棄,股價
Thumbnail
🌪️蘋果AAPL最近風波不斷,第一季被股神減少持股,投資人紛紛擔心股價是否受到心理賣壓影響,後來還好,💊公司推出了庫藏庫計畫,高達1100億元,股價徹底地由空翻多回神,立刻站回年線上。 在電動車計畫停損停止後,😱市場再傳出Micro LED也即將要關閉,對蘋果的產品線組合造成影響。
Thumbnail
前陣子蘋果傳出不造車了要專注投入AI領域掀起了很多的討論,有人拍手叫好認為早該如此有人認為小米都可以做到蘋果太遜啦… 個人認為蘋果放棄造車是好事,雖然說現在電動車的供應鏈已經滿完整的,我認為大多數供應鏈很難像蘋果的其他產品一樣任蘋果完全掌握,之前科技工作講有採訪前蘋果採購,採訪中大家可以很清楚知道
Thumbnail
據彭博社報導,蘋果公司已正式終止其電動車計畫,即 Apple Car。此決定由蘋果首席營運長 Jeff Williams 和 Kevin Lynch 在內部宣布,他們自 2021 年以來一直領導著這個專案。 報告指出,蘋果公司的最高層管理人員在最近幾週內最終確定了這一決定,而這個專案在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蘋果近日獲得一項與iPhone電池技術相關的新專利,將有助於提升手機的續航性能, 訴求可在不增加機身體積與重量的前提下,就能塞進更大容量的電池,被外媒視為是一大突破性的創新技術。 據外媒Gizchina 報導指出,該技術被命名為「Battery Cells with Tabs at Righ
Thumbnail
iPhone 電池屬於耗材的一種,電池在長時間使用之後就會因為老化而導致充電效率降低、 耗電速度變快的問題。雖然我們只需要去換個新電池就可以解決, 但新問題又來了:「到底該換 Apple 的原廠電池,還是坊間的副廠電池呢?」 原廠電池VS認證電池的差異性 原廠電池由蘋果公司生產和認證
Thumbnail
蘋果近日獲得一項與iPhone電池技術相關的新專利,將有助於提升手機的續航性能, 訴求可在不增加機身體積與重量的前提下,就能塞進更大容量的電池,被外媒視為是一大突破性的創新技術。 據外媒Gizchina 報導指出,該技術被命名為「Battery Cells with Tabs at Righ
Thumbnail
iPhone 電池屬於耗材的一種,電池在長時間使用之後就會因為老化而導致充電效率降低、耗電速度變快的問題。雖然我們只需要去換個新電池就可以解決, 但新問題又來了:「到底該換 Apple 的原廠電池,還是坊間的副廠電池呢?」 原廠電池VS認證電池的差異性 原廠電池由蘋果公司生產和認證的電
Thumbnail
特斯拉真的漲不動哇! 經過熱熱鬧鬧的一週Computex台灣美食之旅,黃仁勳帶領的輝達都已經要漲到天上去,市值首度超過蘋果,成為微軟之後的全球第二大市值公司。昨晚蘋果的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股價也在當天大漲5%,創歷史新高。 唯獨特斯拉,這掉隊的七大巨頭,被市場拋棄、唾棄,股價
Thumbnail
🌪️蘋果AAPL最近風波不斷,第一季被股神減少持股,投資人紛紛擔心股價是否受到心理賣壓影響,後來還好,💊公司推出了庫藏庫計畫,高達1100億元,股價徹底地由空翻多回神,立刻站回年線上。 在電動車計畫停損停止後,😱市場再傳出Micro LED也即將要關閉,對蘋果的產品線組合造成影響。
Thumbnail
前陣子蘋果傳出不造車了要專注投入AI領域掀起了很多的討論,有人拍手叫好認為早該如此有人認為小米都可以做到蘋果太遜啦… 個人認為蘋果放棄造車是好事,雖然說現在電動車的供應鏈已經滿完整的,我認為大多數供應鏈很難像蘋果的其他產品一樣任蘋果完全掌握,之前科技工作講有採訪前蘋果採購,採訪中大家可以很清楚知道
Thumbnail
據彭博社報導,蘋果公司已正式終止其電動車計畫,即 Apple Car。此決定由蘋果首席營運長 Jeff Williams 和 Kevin Lynch 在內部宣布,他們自 2021 年以來一直領導著這個專案。 報告指出,蘋果公司的最高層管理人員在最近幾週內最終確定了這一決定,而這個專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