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書選書】《獨居日記》心得 by Tammy Chen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吳爾芙說「女人要有自己的房間」。
本書作者梅薩騰更進一步了(當然,梅薩騰比吳爾芙晚了30年出生),她獨居(女性佔有一整棟房子自己住啊)。
本書講述獨居並且探索自己的內心,養花蒔草的日子可以看到她對自然/植物美好的驚嘆和觀察,也有作者豐沛的情感能量書寫她對人事物的看法。我佩服(並且自認做不到)她的是,既然是日記,自然有美有醜。她願意揭露精神上/心靈上的軟弱甚至可能是不討人喜歡的部分讓人知曉,忠實的面對自己。
她的名言「一個人必須足夠強大才能承認自己的需要,才能成為一個完整的人」。我想她是成功的。
本週五(3/26)有讀書會,期待見到大家&一同交流,分享更多好書。
照片為梅薩騰的另一本書籍封面,籠中鳥即是她的寵物鸚鵡🦜潘奇的畫像。在本書獨居日記的一開始就提到潘奇。(我好無聊去找這個😅)
(本文由【女書選書】讀書會會員提供)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0會員
57內容數
當我們閱讀,我們就是自己的房間 。任何時候,任何地方。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Yiling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感謝各位的支持與陪伴,六月的選書是梨木香步的《家守綺譚》,這是一本陪伴之書,讓為期一年的選書計畫圓滿結束,並期待開啟新的閱讀篇章。
閱讀《黑寶貝》時需要一點耐心,細膩的環境描寫點綴奇幻的傳說,瑣碎的對話交代角色之間的關係,消化完這些資訊,讀者便可以踏上充滿殖民風情的小島,參與他們將在聖誕節前夕所面臨的風暴。
《細雨日遲遲》的作者仲冬是研究婦女健康與醫療政策的學者,雖然身在學術界的金字塔,仍保有創作的赤子之心,用她獨特的眼光觀察世態炎涼下的女性處境,冷冽的筆觸切開人性的脆弱。
【讀書會資訊 | 《獨居日記》・梅 薩藤 著】 時間|3月26日(五)19:00-21:00 對談人|范 情|媒體素養/婦女與性別教育工作者、女書店股東    |劉怡伶|女書選書小組、女書店股東 地點|女書店|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三段56巷7號2樓
《獨居日記》是詩人梅·薩藤1970-1971年間的日記。年屆耳順的她描述鄉間生活雅趣,文字優美,處處有豁達詼諧的語句,反映著對事物感知的敏銳;面對衰老時的脆弱、剖析對自我的懷疑、忌妒心情和因著季節變化而來的壞情緒、甚至在創作上的瓶頸,她也毫不迴避的記錄下來。
本月選書《蓋頭掀不掀?:台灣穆斯林女子的策略與認同》是一本有趣的田野調查,穿著打扮固然可作為展現自我政治主張、宗教信仰、價值觀的符號,衣物選擇的背後往往還有不同的文化意涵,以及生活方式。
感謝各位的支持與陪伴,六月的選書是梨木香步的《家守綺譚》,這是一本陪伴之書,讓為期一年的選書計畫圓滿結束,並期待開啟新的閱讀篇章。
閱讀《黑寶貝》時需要一點耐心,細膩的環境描寫點綴奇幻的傳說,瑣碎的對話交代角色之間的關係,消化完這些資訊,讀者便可以踏上充滿殖民風情的小島,參與他們將在聖誕節前夕所面臨的風暴。
《細雨日遲遲》的作者仲冬是研究婦女健康與醫療政策的學者,雖然身在學術界的金字塔,仍保有創作的赤子之心,用她獨特的眼光觀察世態炎涼下的女性處境,冷冽的筆觸切開人性的脆弱。
【讀書會資訊 | 《獨居日記》・梅 薩藤 著】 時間|3月26日(五)19:00-21:00 對談人|范 情|媒體素養/婦女與性別教育工作者、女書店股東    |劉怡伶|女書選書小組、女書店股東 地點|女書店|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三段56巷7號2樓
《獨居日記》是詩人梅·薩藤1970-1971年間的日記。年屆耳順的她描述鄉間生活雅趣,文字優美,處處有豁達詼諧的語句,反映著對事物感知的敏銳;面對衰老時的脆弱、剖析對自我的懷疑、忌妒心情和因著季節變化而來的壞情緒、甚至在創作上的瓶頸,她也毫不迴避的記錄下來。
本月選書《蓋頭掀不掀?:台灣穆斯林女子的策略與認同》是一本有趣的田野調查,穿著打扮固然可作為展現自我政治主張、宗教信仰、價值觀的符號,衣物選擇的背後往往還有不同的文化意涵,以及生活方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本書居然讓我重新認識寫作!🎉《自己的房間》必讀推薦! 與其說這本書在講女權,還不如說是在講一位作家(無論男女)在創作過程中會遇到的困難和需要的條件。
Thumbnail
這是一本用日記手法寫成的小說,妮兒在面對失業、外遇和失去孩子等挫折後,透過獨立租屋、接案工作、寫感恩日記等方式,帶領自己走出失敗的錯覺,並成為說出每個女性心聲的podcaster和劇作家。她的成就不是因為好運,而是過好自己的每一天,慢慢累積才能得到別人夢寐以求的機會。
Thumbnail
自由的界線在哪裡?對於一位處在20世紀現代主義全盛時期的女作家托芙·迪特萊夫森來說,自由就是擁有一個可以隨心所欲創作的房間。 . 「我非常渴望有一個自己的房間,四面牆以及一扇可以關上的門。一間裡面有一張床、一張桌子、一張椅子、一台打字機,或者只是一枝鉛筆和一本簿子的房間,這樣就夠了。還有,門
Thumbnail
前些日子看了日劇<獨活女子的守則>,對於「獨活」這件事情產生共鳴,也想進一步看自己能獨活到什麼程度,之後買了原著<獨活女子手冊>,書中對於從事獨活有一些建議,還有剛開始嘗試獨活心態的調適,很適合剛開始想從事獨活的人去挑戰看看。
Thumbnail
我本來就超級戀家,也很喜歡看家居設計的節目,所以看這本圖文書《戀家的人》簡直有種相逢恨晚的感覺。 此書其實沒有任何故事內容,就是畫五個獨居女子的小窩,畫她們在自己的家時會做什麼,每一幅圖都充滿著細節,每一幅圖都可以讓我看很久很久,想看這個家的每一個細節。 看著看著,我就會想,哎呀,我完全沒有試過
失去的青春與尋找自我的時刻。尋覓心中的房間。在臺北的每個角落,找到安放情感的場所。無處安放的悲傷也許需要向外尋找才能明白。
Thumbnail
為女性辨明方向的吳爾芙 趕在婦女節前看畢吳爾芙的《自己的房間》,這部收錄了吳爾芙兩次在劍橋大學的演講,書中充分發揮了文人的魅力,演講題目是「女性和小說」,驚喜她以散步的調子「出門去追求真理」。 她不斷提問,從前人到自己那個時代,女性經歷的困難是什麼、談女性在社會的定位、談身份的自覺。
Thumbnail
期待即將播出的第四季,希望臺灣的旅遊環境也能給獨活前輩這樣的安心感,或許能發現我們臺灣人沒意識到的臺灣魅力呢?
Thumbnail
胖胖鯨決定在森林中展開嶄新的生活,但她意識到這意味著獨自生活,必須學習許多新事物。首先,她需要找一個地方住下,於是她踏上了尋找住處的冒險。
Thumbnail
知道艾麗絲孟若也是在她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以後,只知道她偉大的作品都是在廚房的餐桌上完成的。女性、寫作、廚房,這三個字讓我聯想到維吉尼亞吳爾芙的名言: 女人要有自己的房間和一筆屬於自己的錢。廚房應該就是孟若的房間吧! 不過,餐桌真的比書桌親切太多,放得下電腦,書本,下午茶和可口的零食。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本書居然讓我重新認識寫作!🎉《自己的房間》必讀推薦! 與其說這本書在講女權,還不如說是在講一位作家(無論男女)在創作過程中會遇到的困難和需要的條件。
Thumbnail
這是一本用日記手法寫成的小說,妮兒在面對失業、外遇和失去孩子等挫折後,透過獨立租屋、接案工作、寫感恩日記等方式,帶領自己走出失敗的錯覺,並成為說出每個女性心聲的podcaster和劇作家。她的成就不是因為好運,而是過好自己的每一天,慢慢累積才能得到別人夢寐以求的機會。
Thumbnail
自由的界線在哪裡?對於一位處在20世紀現代主義全盛時期的女作家托芙·迪特萊夫森來說,自由就是擁有一個可以隨心所欲創作的房間。 . 「我非常渴望有一個自己的房間,四面牆以及一扇可以關上的門。一間裡面有一張床、一張桌子、一張椅子、一台打字機,或者只是一枝鉛筆和一本簿子的房間,這樣就夠了。還有,門
Thumbnail
前些日子看了日劇<獨活女子的守則>,對於「獨活」這件事情產生共鳴,也想進一步看自己能獨活到什麼程度,之後買了原著<獨活女子手冊>,書中對於從事獨活有一些建議,還有剛開始嘗試獨活心態的調適,很適合剛開始想從事獨活的人去挑戰看看。
Thumbnail
我本來就超級戀家,也很喜歡看家居設計的節目,所以看這本圖文書《戀家的人》簡直有種相逢恨晚的感覺。 此書其實沒有任何故事內容,就是畫五個獨居女子的小窩,畫她們在自己的家時會做什麼,每一幅圖都充滿著細節,每一幅圖都可以讓我看很久很久,想看這個家的每一個細節。 看著看著,我就會想,哎呀,我完全沒有試過
失去的青春與尋找自我的時刻。尋覓心中的房間。在臺北的每個角落,找到安放情感的場所。無處安放的悲傷也許需要向外尋找才能明白。
Thumbnail
為女性辨明方向的吳爾芙 趕在婦女節前看畢吳爾芙的《自己的房間》,這部收錄了吳爾芙兩次在劍橋大學的演講,書中充分發揮了文人的魅力,演講題目是「女性和小說」,驚喜她以散步的調子「出門去追求真理」。 她不斷提問,從前人到自己那個時代,女性經歷的困難是什麼、談女性在社會的定位、談身份的自覺。
Thumbnail
期待即將播出的第四季,希望臺灣的旅遊環境也能給獨活前輩這樣的安心感,或許能發現我們臺灣人沒意識到的臺灣魅力呢?
Thumbnail
胖胖鯨決定在森林中展開嶄新的生活,但她意識到這意味著獨自生活,必須學習許多新事物。首先,她需要找一個地方住下,於是她踏上了尋找住處的冒險。
Thumbnail
知道艾麗絲孟若也是在她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以後,只知道她偉大的作品都是在廚房的餐桌上完成的。女性、寫作、廚房,這三個字讓我聯想到維吉尼亞吳爾芙的名言: 女人要有自己的房間和一筆屬於自己的錢。廚房應該就是孟若的房間吧! 不過,餐桌真的比書桌親切太多,放得下電腦,書本,下午茶和可口的零食。